高校的全媒体时代

合集下载

全媒体出版时代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路径

全媒体出版时代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路径
的怪 圈。笔者 认 为 , 已经 到 了必须 要 发 挥 各 个地 方

问题 的提 出
众所周知, 我 国高 校所 创 办 的学 报 均 为社 会科 学或 自然科 学 的综 合 性 学报 , 常被人诟病为 “ 大 拼
盘” 、 “ 大杂烩 ” 。究 其 原 因 主 要 是 由于 各 个 高 校 对
随着 全媒 体 出版 时代 的 到来 , 社 会 的各个 方 面
都在 产 生 巨 大 变 化 。作 为 提 供 精 神 产 品 的编 辑 工
小 而全 的学 报体 制 , 同时也 为一 稿 多 投 、 一稿 多 发 、 相 似稿 件在 不 同期 刊频 频 出现提供 了可 乘之 机 。特 别是地 方高 校学报 的 “ 全、 小、 散、 弱” 的问题 十分 严
作者简介 : 叶玲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8 6一
出版集 团 , 也缺 少 与数 字化 平 台的沟 通 , 在 以数 据 库
视频 等 多种媒 体表 现手 段基 础上 进行 不 同媒 介形 态
和信 息服 务为 主体 的 出版产 业化 进程 中处 于被 动 地 位, 在 数字 化建 设 上 也 较 为 滞 后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导致地 方 高校学 报 被 引频次 较低 , 学 术影 响力 不强 , 限制 了期 刊 的发展 【 4 J , 同样 也 限制 了地 方 高 校 学报
教育 服务 , 也要 为 国内外学 者服 务 , 为一切 对哲学 社 会科 学感 兴趣 、 有 需 要 的读 者 服 务 。定 位 准确 是 办 刊成 功 的根 本 。 ” l 3 与1 9 9 8年 “ 园地 ” 定 位 的 比较 , 显然 学报 的作 者 和读 者 圈 子被 放 大 了 , 可 是 我们 地 方 高校学 报还 是难 以摆脱 稿源 质量 差和 低层 次重 复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兴趣 , 读 者参 与度 不高 。在 全媒 体 时代 , 高校 图书 馆如 何采 取更 加有 效 的措施 。引导 大学 生更 加关 注 阅读 。通过 提供 多种 方式 和 多种层 次 的各 种传
合, 产 生质变 后形 成 的一种新 的传 播形 态 。 全媒 体
不仅包括 图书 、 报纸 、 期 刊、 广播 、 电视 、 音像 、 电
圈. 读 者 工 作 .
图 书 馆研 究 ( L i b r a r y R e s e a r c h )
2 0 1 4 年 第 1 期
全媒体 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刘 小 娜
( 河南 机 电高等专 科学 校 , 河南 新乡
[ 摘
4 5 3 0 0 3 )
要 】 在 全媒 体 时代 , 信 息传 播 路 径 、 方式多样化 , 对 整 个社 会 生 活 产 生 了深 刻 的影 响 。 概 述 了 全媒 体 的概 念 及 其 对 图书 馆 阅读 推 广 的影 响 。 在分 析 高 校 图书 馆 阅读 推广 现 状 的基 础 上 , 探 讨 了全媒 体环 境 下 高 校 图书 馆 的 阅读 推 广 策 略 。
Ab s t r a c t :i n o mn i me d i a e r a , t h e c h a n g e o f p r o p a g a t i o n p a t h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w i l l i mp a c t h u ma n s o c i a l l i f e . T h i s p a p e r s u m— ma r i z e s he t c o n c e p t o f o mn i me d i a nd a i t s i mp a c t o n r e a d i n g p r o mo t i n g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i e s , a n d d i s c u s s e s he t

融媒体时代高校全媒体演播室的建设

融媒体时代高校全媒体演播室的建设

声屏世界2022/11管理平台传媒与教育融媒体时代高校全媒体演播室的建设与应用———以新媒体专业群为例阴吴洁薇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对复合型人才即跨行业跨媒介的人才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兼具硬技能和信息整合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更大,而全媒体演播室作为融媒体系统内容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新闻与传播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2020年3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新媒体专业群倾力打造的一体化数字高清全媒体演播室和导播间正式启用,两年多来依托演播室制作推出的节目策划、新闻访谈、网络直播、微课录制、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等项目均获得良好成效。

文章以此为背景浅谈融媒体时代高校新媒体专业群对全媒体演播室的建设与应用,以期对兄弟院校同类型演播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专业全媒体演播室融媒体系统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21年校级科研平台建设项目“‘融媒体’产教融合型平台”(编号:2021KYPT01)阶段成果。

全媒体演播室的建设背景新媒体行业崛起,人才需求暴增,相关专业市场前景好。

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市场规模保持高速扩张之势,新媒体行业稳步发展,各类新媒体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新媒体行业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庞大。

目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新媒体专业群与方道科技、优思行、豆蔻等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之后,又与广州模法社、垂马大联盟、深圳花千谷等达成了深度校企合作意向。

另外,近年来校企合作单位的宣传片素材采集、SL 舞蹈工作室公益课堂宣传推广、南粤古驿道形象大使校内选拔赛项目、“中国新歌声”校内选拔赛宣传推广工作也亟需新媒体专业人才加入。

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必须顺应社会人才需求,建立全媒体演播室,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新媒体行业储备和输送人才。

学校招生规模增长,教学规模持续扩大,新增实训室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行业发展形势向好,就业前景大好,学校招生规模和教学规模也顺势增长、扩大,导致实训室缺口变大,现有教学条件和资源既影响到正常教学的开展,也不符合专业品牌的构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及风险防控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及风险防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及风险防控 作者:刘志强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3期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校网络舆情事件,成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

一、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特点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互联网成为公众表达言论、宣泄情绪和传递声音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形成集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和虚拟性于一体的巨大舆论信息场,导致网络舆情传播表现为三大特征:

一是网络舆情传播的突发性。在网络世界中,舆情导火索多种多样,具有不可预判、爆炸性、瞬间聚众、难以控制等特点,包括涉事主体对于突发舆情事件的响应时间、信息发布和处置措施等,都能成为舆情进一步发酵的关键因素。二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多向性。在自媒体环境下,突发舆情事件的传播多次多向,网络热点一旦触发,舆情就会点线面、多渠道、多路径、全通道“病毒式”“爆炸性”扩散,传播方式也从传统的图文升级为音视频、H5等融媒体形式,加剧了舆情传播的维度。三是网路舆情传播的变异性。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是模糊的,身份隐蔽和匿名传播导致海量信息会在各类舆论主体的多元需求下,进行二次加工和变异传播,甚至制造“民意”。

高校是网络舆情的高发地。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内部综合改革、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传导交织,使得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逐年增多,比如厦门大学“精日”学生、南京大学教师性侵事件、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等等,涉及师德师风、师生言论、学术不端等方面。这些案例说明,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受社会和媒体关注度高,一些涉高校舆情事件极易演变为公共舆论事件,轻则影响高校的声誉形象,重则制约阻碍高校改革发展,甚至影响高校正确办学方向。从近期涉及高校的网络舆情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功能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功能
境 和文化 氛 围 中 , 有 校 园特色 的人 际关 系 、 生活 方式 以及 由大 学生 参与 的报 刊 、 讲座 、 社 团及其 他科 学文 化 体育 活动 和各类 文化设 施会 作为校 园文 化 的主要
馆. 在为 学生 提供 丰富 的馆藏 资源 的基础上 , 还 可 以 通 过各种 文 化 活 动 , 如 名师名家学术报告 , 学 校 教
课、 科研 、 学术 研讨 等活动 , 学生 可 以温 习课 堂 知识 、
书馆工 作者 都必须 要 面对与解 决 的问题 .
1 校 园文化 的内涵
校 园文 化是 以学 生 为 主体 , 以课 外 文化 活 动 为
主要 内容 , 以校 园为 主要 空 间 , 涵 盖 院校 领 导 、 教 职 工在 内, 以 校 园 精 神 为 主要 特 征 的 … 种 群 体 文
特 征充盈 着 大学校 园 的各 方 面建 设 , 从 而使 得 大 学
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通过校 园文化建设能够提 升高校师生 、 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 提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l ~0 7
作者简 介 : 董伟 ( 1 9 7 8一 ) , 男, 吉林 白城人 , 通化师范学院
( 1 ) 延 伸 课 堂 教育 的 成 果 , 完 善 高 校 的教 学 体
生活全 媒体 ) 的 家政 公 司. 其 内涵 为 : 综 合 运用 各 种
表现形 式 , 如文 、 图、 声、 光、 电, 来 全方 位 、 立 体地 展
示传播 内容, 同时通过文字 、 声像 、 网络 、 通信等传播 手段来传输的…种新 的传播形态…. 随着信息传播 全媒体 的到来 ,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 图书馆传统 的知识传 播 功能 受到 了 巨大 的挑 战 在 媒 体 大融 合

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探索

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探索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的浪潮中,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工作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机遇。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

面对风险和挑战,高校唯有迎难而上,正确研判形势,强化责任担当,构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话语体系,壮大意识形态阵地,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才能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

关键词意识形态;全媒体;重大风险;防范化解Prevention and Solution of Significant Ideological Ris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MA Wuxian,CUI WeiAbstract In the tide of all media era,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cology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 pattern of communication.Ideological work is fac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and also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maintain ideologi-cal security.In the face of risks and challenges,only by facing the difficulties,correctly studying and judging the situation,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y,building a deep and warm discourse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front,and making the main melody louder and stronger,can we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major ideological risks.Key words ideology;all media;significant risks;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高等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第18卷) 第6期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16,Vol.18,No.6

99.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顾华宁 周图伽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9]

[摘 要] 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包括高校学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能在全媒体时代下,充分挖掘全媒体的强大优势,力避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时代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创新?人性化、务实化、实践化的工作以及在通识课程的途径创新、校园媒体的途径创新、工作的机制创新等方面共同发力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 全媒体;媒介素养;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6-0099-03

从2011年召开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开始,“全媒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媒体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并不是互相争斗,而是引领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时代既充分整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也加入了新媒体的元素[1]。一种具有现代

化特色的信息传播方式带着其全空间、多介质、多角度、多形象的特征将现代社会媒体带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当中。而近年来,中央先后下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被视为党中央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全媒体建设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微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微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大 学 生 安 全教 育 的特 征 与现 状
大 学生安 全 教育 是指 高校 根据 维 护 国家 安 全 、 社 会 和谐 稳定 、 学生 成 长成 才 的 目的 和要 求 , 以一定 的 安全 理 念和安 全 知识 , 对 大学 生 的品德 、 思想 意识 、 认知行为、 身 心 健康 等 施 以相 应 影 响 , 使其 掌 握并 具备
第3 5 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z h o u Te a c h e r s Co l l e g e
Vo I _ 3 5 NO . 4 Au g . , 2 0 1 3
关键词 : 大 学 生 ;安 全 教 育 ; 微 模 式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1 7 3 4 ( 2 0 1 3 ) 0 4 —0 1 2 7— 0 5
互联 网的快 速发 展 , 网络应 用 的 日渐普及 以及 网民数 量 的爆 发 式增 长正 在改变 着这 个世 界 , 一个 由 网
全 媒体时代大学生安全教 育 微模式 的构建 与实施
季 志
( 湖 州 师 范学 院 , 浙江 湖州 3 1 3 0 0 0 )
摘 要 : 大 学 生 安 全 教 育 是 高 校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网 络 的 快 速 普 及 、 社 会 的 多 元 发 展 等 因办法 就是 切 实提 高大 学 生 的安 全 意识 , 这 就要 求 高 校 不 断创 新平 台提
升安 全 教育 的针 对性 、 普及 性 和实效 性 。因此 , 用足用 活 新媒 体 , 全 面构 建 大 学 生安 全 教 育微 模 式成 为 目 前大 学 生安 全教 育 的新 领 域 , 值 得深 人 研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各种类型的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当代社会
步入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传播的速度也令人惊叹,人们
通过各种媒体认识世界、互相交流。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变化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政治领域
和经济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影响,
这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全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全媒体时代的概念辨析
二、全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全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另一
方面,随之而来的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无线网
络、智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各种高科技产品让今天的大学生可以比从前更迅速地获取
信息,这些多媒体信息以各种媒体形态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丁姗,钟静(2012)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思想多元化、传受一体化、
生活虚拟化、交往技术化的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一)影响大学生的性格品质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建立关系,正式网络的虚拟化的特点,又更加增
添了一份朦胧与神秘的感觉,导致他们满怀憧憬地在虚拟世界中交流沟通。通过网络,大学
生们不需要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以匿名、化名的方式进行沟通、发布信息、宣泄情感,
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他们可以暂时逃避这些不愿面对的事情,在虚拟世界寻
求安慰,而现实生活中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闭、冷
漠、内心孤独、厌倦生活、逃避现实,对社会和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最终沉溺与虚拟世
界中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全媒体时代,信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行传播,信息传播的数量比以往更加庞大,信息
传播的范围比以往更加广泛,信息传播的渠道比以往更加丰富,信息传播的途径比以往更加
隐蔽,这意味信息传播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当代大学生对媒体道德规范认
知较为模糊,对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新闻出版、互联网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全,虽
然对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有所警觉,但缺乏深层次的鉴别能力,尤其缺乏对不良信息的自觉抵
制能力。如一些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浏览不健康信息(如色情、暴力、反社会反人
类等信息),给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
步谣言,指使教唆他人从事违法行为。全媒体时代下庞杂的信息容易诱导大学生产生错误判
断,使得价值观发生偏移,做出错误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对高校乃至社会造成危害。
(三)影响教育者的工作开展
大学生使用各类媒体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游戏娱乐等。全媒体时
代的高科技产品让大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取海量的信息与知识,这些知识甚至比学校老师
们所教授的知识更为丰富。而且,如果他们遇到了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快捷地查询到自己
想要的答案,这些答案可能比从老师们那里得到的答案更加全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教
学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传授给大学生们的知识,只是他们日常所接收的海量信息中
的一部分。当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到与之相悖的理论与观点时,大学生们是否还会认同教
育工作者们的观点,是否还会将老师们视为权威。当大学生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答疑解惑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将受到质疑,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也会逐渐减弱,对大学生们
的情况了解程度逐渐降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海量的全媒体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当根据时代特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大
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工具,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