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过程》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过程》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行政管理班张乃倩091424030

一.作者简介

胡伟,1964年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任复旦大学政治与行政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9月转任上海交通大学任教。著有《政府过程》、《司法政治》、《论政治》等,译有《民主与全球秩序》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主编“政治学名著译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起)、“政治与公共事务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起)以及“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起)等系列丛书。

二.内容概要

胡伟博士在本书中把政治生活视为一连串的与政府决策相关的实际行动和运作过程。在大量的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对现实中的中国政府活动进行观察、描述和归纳以及案例分析。作者重点关注于政府的功能活动,把国家的政策是如何制定和执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从而考察了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结构和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功能。

三.本书的表达方式和处理

本书中作者重点对决策和执行两个方面的基本政府功能发表见解,已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分析,归纳、摆明自己的看法。将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是本书更加鲜明、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深度。

本书中作者在一些文字描述后不时的穿插着一些图表,化复杂为简单。这让我们能够快速地、清楚地明白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

作者在本书的写作中注重把政府的功能活动和其结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不是单纯的注重政府功能。《政府过程》致力于用辩证的观点把过程与结构统一起来进行分析,并采用经验的方法,对事实进行陈述,通

过事实归纳出一定的结论。由此《政府过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自然是政治学的动态层面。

四.评论

《政府的过程》从宏观上对中国的政府进行动态和经验的研究,为人们了解和把握中国政府过程提供了一个总的分析框架,并在对中国政府和政治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产生了一定的突破。但本书所运用的经验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

五.当前政府过程研究的几个主要视角

1.部分学者立足于利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对于社会阶层分化的研究,试图从对于社会利益分化的分析中理解现实的政治集团间的利益冲突。

2.部分学者更多着重于从研究方法的意义上考察政府过程。他们把政府过程看作是政治系统履行其政治职能的一个动态的运作过程。

3.部分学者将政府过程与结构—功能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是基于对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层面。

六.政府过程的概念与分析,政府过程与相关概念辨析

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胡伟教授认为,政府过程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反面的含义。广义的政府过程是指在特定的正值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政府权力的全部活动。因此,政府过程几乎是政治过程的同义语。狭义的政府过程是指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或是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政府过程是指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功能活动以及政府各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运作过程的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政府过程是相对于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中强调政治制度和正式结构而言的,相对于传统政治学研究中的静态方法,政治过程更强调政治角色与集团间的相互关系与动态过程,赋予了政治学研究以动态的特征。

政府过程与政策过程,政治过程的辨析。政策过程是政府为履行其特定的职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活动的总称,是对决策行为的一种动态过程分析。相对与政策过程而言,政府过程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政府过程不

仅包括政府决策机制的运作,而且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政府运作过程,如政府自身的更替、公职选举以及政府间关系等。政治过程于政府过程二者均属于过程分析,且两者所研究的对象都包括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等组织的活动以及对各种影响政府运行机制的因素进行动态分析。但政府过程更加强调以政府的运行活动为中心进行研究,而政治过程则除了政府运行外,还强调其他影响因素,如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大众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政治社会化等过程。由此可见,政治过程比政府过程具有更加广泛的内涵。七.观感

《政府过程》这本书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性,因此它需要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慢慢的阅读。不仅如此,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政府过程的分析框架后,我们应对中国政府的现状及其在决策和执行等方面须得出自己的见解和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中,胡伟提出当代中国的决策者是共产党领导的权力精英,而国家的重大决策权只限于领袖及党的领导核心手中,社会力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极弱,因而中国的决策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决策,决策过程基本取决与权力精英的作用,特别是深受人格化精英的影响。当代中国的决策过程具有有序性和无序性的特征。但当代中国的多数决策过程有序性是不完全的,只是遵循了决策程序和规则的某些方面。而由于大量的决策没有或很难按照程序进行操作,而且大多数的决策就有程序的一面,也有非程序的一面。这就使得决策过程处于相当无序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决策的非程序化和决策的非连续性。

了解了当代中国政府的精英决策,让我想到了现在讨论的很热的民主决策。从现实中可以看出,精英决策与民主决策是有一定矛盾性的。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监督机制不完善,政府在制定决策时民主化程度不高。首先,决策者与民众的信息沟通渠道有限,民众参与决策的程度很低。比如我们一年到头很难见到有哪位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来到身边,向我们了解情况,群众上访难于青天等现象。其次,决策集团中的民主化程度也不高,许多事情几乎都是领导一把手的专断决定。虽然近几年两会作用和地位正逐渐提高,但大多时候人大会议还是形同虚设。民间戏言“人大举

举手,政协拍拍手”。

通过利益集团之间、精英之间的制衡以及公民对精英的制约,力求避免或减弱精英决策专断的趋势,保护社会主义决策民主。其次,建立与完善各种力量参与决策的渠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分配制度有利于吸纳各个领域的人士。最后,我认为制度化的投票和选举则是公民影响政府决策的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公民参政意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国家可以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民众交流。像温总理定期与网民对话就是个很好的范例。将精英决策与民主决策联系起来,使决策极具有民主性,又科学赋有效率。

从第六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代中国政府执行的主体结构是党政组织机构。强大的党政系统是政府执行的基本力量。胡伟认为,总的来说无论是党的组织,还是政府的行政组织,其政府执行总的来说是强有力的,这正是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党政行政结构的同时存在,行政功能就不仅取决于某一组织结构的作为,而必然受制于党政之间行政权力整合程度的高低。而党政组织机构这一主体结构也形成了党政双轨行政结构—功能系统。这使我国的政府执行也面临一定的障碍和问题。当代中国的党政行政双轨结构—功能系统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是行政上的机构重叠和职能交错。这导致了行政机构不良和行政功能紊乱以及政府行政系统条块交错,使政府行政效率不高,不利于行政统一。

从随后胡伟对中国当代政府的官僚模式和动员模式阐述中,可以看出导致我国政府执行力不足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大致可概括为政令不畅、地方规则胜过中央政策、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政府人员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缺乏沟通和一些公务员的隐形不作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政府职能部门执行政府政策的力度不够;行政体制自身的问题;行政人员中普遍存在的执行责任心不强,执行意识淡薄;腐败行为阻碍了政府执行力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党政分开。像胡伟说的那样促使政治分权与行政集权,而非政治集权与行政分权。而行政改革首先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使之从经济政府转向秩序政府。政府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社会秩序,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其次是要确立有限政府的观念,即承认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切实报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