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 读书报告
动力学读书报告及体会

动力学读书报告及体会.doc我理解您需要一篇关于动力学的读书报告及个人体会的文档。
虽然我无法为您创建文档,但我可以提供一个详细的内容框架和示例段落,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撰写您的文档。
动力学读书报告及体会大纲一、封面标题:动力学读书报告及体会作者姓名完成日期二、摘要书籍信息报告主旨三、引言动力学的定义和重要性阅读书籍的动机四、书籍介绍书名作者出版信息书籍概述五、书籍内容概述动力学基础理论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力学的应用领域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力学案例分析书中案例介绍案例分析六、读书体会理论学习体会对基础理论的理解理论学习中的难点与收获实际应用体会书中案例的实际意义应用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七、批判性思考对书籍内容的批判性分析对动力学理论的深入思考八、个人成长与收获知识层面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九、书籍评价书籍的优点书籍的不足之处推荐理由十、结论内容示例封面动力学读书报告及体会作者姓名:[您的姓名]完成日期:2024年5月25日摘要本报告基于对《[书名]》一书的阅读,总结了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应用领域,并分享了个人的读书体会和批判性思考。
引言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分支,对于理解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的现象至关重要。
书籍介绍《[书名]》由[作者]撰写,[出版社]出版,是动力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书籍内容概述动力学基础理论书中详细阐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读书体会理论学习体会通过阅读,我对动力学的基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批判性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书中某些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思考。
个人成长与收获阅读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动力学知识,也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书籍评价《[书名]》是一本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动力学教材,对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结论通过阅读《[书名]》,我对动力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激发了我对动力学深入研究的兴趣。
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概述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概述读书报告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概述一.引言土木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引起人们对土木工程安全性的关心和重视。
评估已有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在灾害性事件(如:地震、台风、爆炸等)后的健康情况,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是费时的。
因为主要的结构构件或节点一般都在外覆盖物或者建筑装饰物的下面。
为迅速营救生命、拯救财产,立即对它们的健康情况做出评估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1994年1月17日,美国加州Northridge大地震,一些建筑物在主震后并未倒塌,但是结构的损伤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在后来的一次余震作用下结构发生了倒塌。
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和1999年台湾台中大地震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1]。
人们在基于振动的结构健康监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石油工业投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海洋平台健康监测系统;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航天航空部门开展了有关航天飞机动力健康监测的研究;1987年以来,美国所有的人造卫星都配置了航天模型的健康监测系统,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要求所有的发射设备安置结构健康监测系统[2]。
20世纪80年代初,土木工程部门开展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
在连接香港新机场的青马大桥上安装了600多个传感器[3]。
期间,虽然得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健康监测技术,但是如何从测量的信息来解释结构的健康状态和损伤情况,至今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基于振动的结构健康监测仍然是一个挑战。
综观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历史,从损伤的定义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单元刚度整体下降的损伤检测法和单元之间连接刚度下降的损伤检测法。
对于前者,结构的损伤程度可由单元刚度折减系数来表示[4];对于后者,损伤程度可以由单元之间连接部分(连接单元)刚度的减小来表示,如钢结构梁柱连接部位螺栓的破坏、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的破坏都属于连接单元失效问题。
前者把损伤简单地假定为结构某些单元刚度减小,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损伤检测研究已经很多了;后一种损伤定义更加接近结构的实际破坏形式,但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尚不多。
对结构动力学的认识

结构动力学是一种研究结构在外部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振动特性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
的是结构在受到外部激励(如风、地震、交通等)时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构的稳定性、自然频率、振型和振幅等参数。
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工程实践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
意义。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结构,如房屋、桥梁、塔楼、船舶、飞行器等。
在研究中,结构动力学通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结构的振动响应,包括质点模型、连续体模型、有限元方法等。
在工程实践中,结构动力学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等外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通过结构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合理构造
和材料选型;在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对飞行器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保证其安全性
和可靠性。
总之,结构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结构在外部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振动特性的重要学科,
对于工程实践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动力学

高等结构动力学学习心得体会1.这门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结构动力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中的防震抗震,海洋平台设计,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故障诊断及桥梁结构健康状态监测等工程技术领域。
而工程界对结构系统进行动力分析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保证多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是结构工程专业人员的基本任务,由于工程实际中大部分问题与动载荷有关,因此高等结构动力学无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其实高等结构动力学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总的来说它是结构力学的基础上来研究动载荷的作用效果,并且与我们在大四时期所接触机械振动这门课程很相似。
它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
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一门课程。
若不结合工程实例,是很难理解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在大四时我学完机械振动这门课程后仍旧理解的不甚透彻。
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开设的让同学们上台讲课这一环节无疑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方面来说对于上台讲课的同学,他们在积极准备的同时必然会去详细了解结构动力学在这一工程领域的应用,无形中促使了他们去学习这门课程,而对于台下听的同学,也这让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工程应用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限于学习理论知识,这对深刻,学习这门课程也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是极好的,讲主动权掌握在同学自己手中,无疑是让我们学会如何自主的学习,当各位同学讲述完自己准备的东西之后还开设了讨论环节,可以提出你自己不懂的问题,做进一步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块知识的理解,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讲课同学的不足之处,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收获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等问题。
高等结构动力学总结

结构动力学课程总结与进展综述首先谈一下我对高等结构动力学课程的认识。
结构动力学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
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既有线性系统的计算,又有非线性系统的计算;既有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计算,又有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随机振动问题;阻尼理论既有粘性阻尼计算,又有滞变阻尼、摩擦阻尼的计算。
我们是航空院校,当然我们所修的高等结构动力学主要针对的是飞行器结构。
这门课程很难,我通过课程和考试学到了不少东西,当然,也有很多东西不懂,我的研究方向是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其中我对于目前的灵敏度分析研究比较感兴趣,这门课程是我以后学习的基础。
二十世纪中叶,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有限元方法得到长足进步,使得力学,特别是结构力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范围也得以拓宽。
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的结构分析,转化到主动的结构优化设计,早期的结构优化设计,考虑的是静强度问题。
但实践指出,许多工程结构,例如飞行器,其重大事故大多与动强度有关。
同理,在航天、土木、桥梁等具有结构设计业务的工作部门,运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技术,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世纪60年代,动力学设计也称动态设计(dynamic design)开始兴起,但真正的发展则在八、九十年代,现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
“动态设计”一词常易引起误解,逐被“动力学设计”所取代。
进入90年代以来,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尽管如此,它的理论和方法尚有待系统和完善,其软件开发和应用与工程实际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迄今尚存在着许多未能很好解决甚至尚未涉足的问题。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学习完本门课程和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我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在各方面的应用总结如下:1.(1)结构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2)主要理论分析结构的质量是一连续的空间函数,因此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含有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微分方程,只是对某些简单结构,这些方程才有可能直接求解。
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结构,在工程分析中主要采用数值方法。
作法是先把结构离散化成为一个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在确定载荷后,导出模型的运动方程,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解。
(3)数学模型将结构离散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集聚质量法:把结构的分布质量集聚于一系列离散的质点或块,而把结构本身看作是仅具有弹性性能的无质量系统。
由于仅是这些质点或块才产生惯性力,故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只以这些质点的位移或块的位移和转动作为自由度。
对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若干离散点上的结构,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②广义位移法:假定结构在振动时的位形(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形态)可用一系列事先规定的容许位移函数fi(它们必须满足支承处的约束条件以及结构内部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之和来表示,例如,对于一维结构,它的位形u(x)可以近似地表为:结构动力学(1) 式中的qj称为广义坐标,它表示相应位移函数的幅值。
这样,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就以广义坐标作为自由度。
对于质量分布比较均匀,形状规则且边界条件易于处理的结构,这种方法很有效。
③有限元法:可以看作是分区的瑞利-里兹法,其要点是先把结构划分成适当数量的区域(称为单元),然后对每一单元施行瑞利-里兹法。
浅谈对结构动力学的认识

浅谈对结构动力学的认识摘要:简单地讲述了对结构动力学的整体认识,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的发展历程,结构动力问题的几大特点,结构动力问题的分类,结构系统的动力自由度及其离散方法(包括集中质量法、广义坐标法和有限单元法),建立运动方程的方法(包括利用达朗贝尔(d'Alermbert)原理的直接平衡法,虚位移原理建立振动方程,哈密顿(Hamilton)原理建立振动方程)。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质量;阻尼;运动方程On understanding of structure dynamics A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tells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structure dynamics,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tructure dynamics, a few big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 dynamic problem ,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ructure dynamic problem,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its dynamic freedom discrete method (including focus on quality method, generalized coordinates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including the use of d'Alermbert principle direct balance method, vibration equation with imaginary displacement principle, establish vibration equation with Hamilton principle).Key words: structure dynamics; quality; damping; equations of motion1结构动力学发展简介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技术学科。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张子明)

图1
简支梁
5
1.2.3 有限单元法
将实际结构用有限个在结点处相互连接的单元所组成的离散系 统代替,对每个单元给定插值函数,然后叠加单元在各个相应结点的 贡献建立系统的求解方程。 有限单元法根据基本未知量选取的不同可 分为,位移有限元法、应力有限元法和兼有应力、位移未知量的混合 有限元法。其中,以位移有限元法应用最为广泛。 上述三种结构的简化方法以集中质量法较为简便实用, 广义位移 法需要选择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函数族,故它仅适用于简单结构。有 限单元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结构,因而,在求解工程结构动力问题中应 用广泛。
1.2 弹性系统的动力自由度
结构系统的动力计算和静力计算一样,也需要选择计算简图。因 为要考虑质量的惯性力,所以必须明确结构的质量分布情况,并分析 结构可能产生的位移。在结构系统运动的任一时刻,确定其全部质量 位置所需的独立几何参变量的个数, 称为系统的动力自由度 (dynamic freedom)。 实际结构的质量都是连续分布的,因此,它们都是无限自由度系 统。对于无限自由度系统的动力计算,只有一些很简单的情况能给出 解答,而且计算复杂。为了简化计算,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将实际结构 简化为有限自由度系统。
③
这道题目,采用直接平衡法很容易就能列出运动方程,如果采用 虚位移列平衡方程的话,过程就会及其复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J 是对形心的转动惯量,J 2 0 2 r 2
J
l
m d r ,则 l
ml 2 ,所以就可以 ,而 ;惯性矩 M J [2];因为 v r , a v 12 v r a r Y Y ,则 M J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材料力 r 3l
2.运动方程式的建立
建立运动方程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直接平衡法(达朗贝尔原 理);2.虚位移原理;3.哈密顿原理。以上三种方法中。直接平衡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学习完本门课程和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我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在各方面的应用总结如下:
1.(1)结构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2)主要理论分析
结构的质量是一连续的空间函数,因此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含有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微分方程,只是对某些简单结构,这些方程才有可能直接求解。
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结构,在工程分析中主要采用数值方法。
作法是先把结构离散化成为一个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在确定载荷后,导出模型的运动方程,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解。
(3)数学模型
将结构离散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集聚质量法:把结构的分布质量集聚于一系列离散的质点或块,而把结构本身看作是仅具有弹性性能的无质量系统。
由于仅是这些质点或块才产生惯性力,故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只以这些质点的位移或块的位移和转动作为自由
度。
对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若干离散点上的结构,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②广义位移法:假定结构在振动时的位形(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形态)可用一系列事先规定的容许位移函数fi(它们必须满足支承处的约束条件以及结构内部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之和来表示,例如,对于一维结构,它的位形u(x)可以近似地表为:
结构动力学
(1) 式中的qj称为广义坐标,它表示相应位移函数的幅值。
这样,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就以广义坐标作为自由度。
对于质量分布比较均匀,形状规则且边界条件易于处理的结构,这种方法很有效。
③有限元法:可以看作是分区的瑞利-里兹法,其要点是先把结构划分成适当数量的区域(称为单元),然后对每一单元施行瑞利-里兹法。
通常取单元边界上(有时也包括单元内部)若干个几何特征点(例如三角形的顶点、边中点等)处的广义位移qj作为广义坐标,并对每个广义坐标取相应的插值函数作为单元内部的位移函数(或称形状函数)。
在这样的数学模型中,要求形状函数的组合在相邻单元的公共边界上满足位移连续条件。
一般地说,有限元法是最灵活有效的离散化方法,它提供了既方便又可靠的理想化模型,并特别适合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方法,已有不少专用的或通用的程序可供结构动力学分析之用。
(4)运动方程
可用三种等价但形式不同的方法建立,即:①利用达朗伯原理引
进惯性力,根据作用在体系或其微元体上全部力的平衡条件直接写出运动方程;②利用广义坐标写出系统的动能、势能、阻尼耗散函数及广义力表达式,根据哈密顿原理或其等价形式的拉格朗日方程导出以广义坐标表示的运动方程;③根据作用在体系上全部力在虚位移上所作虚功总和为零的条件,即根据虚功原理导出以广义坐标表示的运动方程。
对于复杂系统,应用最广的是第二种方法。
通常,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为:Μ(t)+D(t)+Kq(t)=Q(t),(2) 式中q (t)为广义坐标矢量,是时间t的函数,其上的点表示对时间的导数;Μ、D、K分别为对应于q (t)的结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Q (t)是广义力矢量。
2.结构动力学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1)序言:地震时地面运动是一个复杂的时间-空间过程,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经过了静力法、反应谱法、动力法三个阶段,现行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2)方法比较: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对单自由度体系,给定场地条件以及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便可以从反应谱中获得结构的最大地震响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进而可求出结构的地震力。
对于多自由度体系,首先采用多自由度体系的反应谱理论,即先利用模态分析法将多自由度体系分解为一系列广义单自由度体系,最后将各振型的最大值用一定的振型组合方法组合出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
由于反应谱方法基本正确地反映了地震动特性,并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所以对于一般的结构而言,具有良好的精度,且概念
明确,计算方便。
地震地面运动是一个非平稳随机过程,而随机振动法充分考虑了地震发生的概率特性,所以普遍认为随机振动法是一种合理的分析方法。
但是,随机振动法的缺点是它的计算量庞大而且对于非线性问题可能引起较大的误差,在处理罕遇地震下的强非线性问题时有其局限性。
时程分析法是确定性动力分析方法的一种,是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是在离散时间点上一步一步地求响应的数值解,所以该法可以在任一时间点上随时修改结构参数,很适合于处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问题。
它既可虑地震波的多维多点输入,还可以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物理非线性、非比例阻尼和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等的地震反应。
常用的积分方法有线性加速度法。
(3)这里主要介绍比较先进的时程分析法:逐步积分数值方法特别适用于计算大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无需像振型叠加法那样要预先花费很多的工作量计算频率和振型。
此外,由于计算中考虑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的影响,本文中采用Newmark 逐步积分方法求解。
Δt 时间步内增量形式的振动平衡方程为:
(4)注意: 1.在进行时程分析过程中,利用上述方法计算结构反应关键的是地震动的描述,即恰当地输入地震波。
2.分析和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计算结果仅仅是选择地震波的反应,若选择另外一条地震波,计算结果可能差别很大;
3. 为得到结构反应的统计结果,必须对多条地震波进行分析,工作量较大。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结构动力学张子明杜成斌周星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