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火炬内部构造揭秘
视觉图形的公关性——以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设计为例

现 的是 对 农 村 生 活 本 身 的喜 爱 , 过 他 素 通 描 似 的 画 面 、 新 朴 素 的 语 言 , 们 仿 佛 清 我
感 觉 到辛 弃 疾 生 活 在其 中 的快 乐 。 然 这 显 与 苏 轼 置 身 其 外 , 表 现 对 劳 动 人 民 的 同
情 , 立 场 、 度 是 大 不相 同的 。 其 角
映 中华 文 化 的 源 远 流长 。 为华 夏 文 化 的 作
审 美 意 识 . 穿 于 整 个 中 国 古代 装 饰 艺 术 贯
史 。 从 简单 抽 象 到 多种 象 征 含 义 、 简 洁 从 概 括 的结 构 单 体 到复 杂 多 变 的 组 合 图案 、
象 征 符 号 , 建筑 、 塑 、 皿 、 具 、 装 在 雕 器 家 服
地 的农 村 生 活 和 风 光 、民 俗 也 异 常 熟 悉 .
已成 为 其 中 的一 员 。于是 他 在 词 里 描绘 了
这 种 恬 淡 、 乐 的 生 活 . 表 现 了 自 己 的 快 也
同一 个 梦 想 ” 。加 强 信 息 沟 通 并 获 得 社 会 大 众 的理 解 、 支持 、 作 和 肯定 。 合 北京 奥运
会提 升 了 中 国在 世 界 上 的和 谐 度 、 誉变 。 不 同 时 代 的 表象 不
特 征 . 征 阳气 向上 的 民 族 意识 。从 商周 象 的 “ 雷 纹 ” 先 秦 的 “ 云 纹 ” 楚 汉 的 云 、 卷 到 “ 气纹 ”隋唐 的“ 云纹” “ 意纹 ” 云 、 朵 和 如 . 充分 体 现 了 彼 时 时 代 精 神 风 貌 的典 型 纹 饰 、 云纹 装 饰 的 发展 可 以看 到 中 国 的知 从
了 中 国文 化 精 髓 及 北 京 奥 运理 念 , 中 国 把
从符号学看北京奥运的火炬设计

从 古代雅 典奥运会 到现代 奥运会 一路走 来 的漫 漫长 路 以及
奥 运 火 炬 对 奥 林 匹 克 精 神 的 完 美 诠 释 。 奥 林 匹 克 火 炬 是 奥
维普资讯
炬设计
付 学 佳
( 成都理 工 大学工程技 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 4 0 ) 1 0 0
摘
要 :今 天 , 火 炬 已经 成 为 奥运 会 的一 个 重 要 符 号 , 每 个 奥 运 主 办 国 家都 会 组 织 强 大 的 团 队 深 入 到 火 炬 的 设 计 工作 当
指示会 意和指 示会意 系统 的一 门科 学 ,广 义上 是研 究符号 传 意 的人 文科 学 , 当 中含 盖所 有 涉 文 字符 、讯 号符 、密
码 、 古 文 明记 号 、手 语 的 科 学 。可 是 , 由 于 含 盖 的 范 围 过 于 广 阔 , 在 西 方 世 界 的 人 文 科 学 中 并 未 得 到 重 视 , 直 至 结
l 前盲
开 设 计 的 工 作 , 更 重 要 的 是
2 0 年 已经到来 ,今年 对于我 们 国家来说 ,最 重要 的 08
一
我 们必须 学会 从符 号学的 角 度 来分析 、思 考 问题 ,才 能 让 设计 的作 品在大众 中得 到
广泛传播 。 2 0 年 4 , O 年 北 京 07 月 8
引用俄 罗斯在 共产革 命前 的一系列 ,有关 符号在 文化 上的
再现过程 的研 究 ,所 以,正 式 出现 当今所 指 的符 号学 ,要 பைடு நூலகம் ̄ 2 世 纪6 年代 。现在 符号 学 已经 成为 一项科 学研 究, l0 J O 其理 论成 果也 已经 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 中。
奥运火炬的发展及文化内涵探析

奥运火炬的发展及文化内涵探析作者:赵琨刘俊娴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24期摘要: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每届奥运会都会诞生一支有特殊意义的新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遗产。
奥运火炬不仅体现了主办国和主办地的文化特征,还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传承性。
某种意义上,以前小小的奥运火炬现在有了不同的变体,从不同方面呈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是体现举办国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技术的一个最直接的缩影。
关键词:奥运会火炬设计理念文化内涵趋势中图分类号:G811.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8(c)-0000-00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1]。
1960年,美国冬季奥运会火炬设计者约翰·汉克确立了设计原则:火炬应该是奥运会东道国形象和该届奥运会主题的完美体现,从此火炬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如今,关于奥运会徽、奥运会奖牌、奥运会吉祥物的文献资料不在少数,但是对奥运会火炬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奥运会火炬的发展、各届奥运火炬的设计理念、奥运火炬发展趋势的探析,为以后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奥运会火炬的产生和发展奥林匹克火炬仪式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自从第一把传递火炬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诞生至今,奥运火炬从颜色、外形和材质上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火炬设计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并紧随着时代发展。
颜色上,从一到多的不断交叉结合。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的基本颜色为蓝、白、黑,这种多颜色的设计,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主要颜色为漆红色和银色,红银鲜明色彩对比给人醒目的视觉感受;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颜色更是多到五种,色彩交相辉映。
外形上,从单一到多样、传统到时尚。
1992年的奥运火炬造型有了新的突破。
2008奥运会火炬设计理念

2008奥运会火炬设计理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结合,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火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这一图案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火炬的造型设计灵感还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还与火炬的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技术要求相统一。
此外,火炬的颜色选择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使用了象征千年中国印象的漆红色,与北京奥运会的主景观保持了完美的一致。
火炬的设计还注重了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希望通过传达“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传播祥和文化,传递东方文明。
“擎起”火炬之人

“擎起”火炬之人作者:彭砚淼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6年第11期2008年8月8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祥云”火炬在鸟巢被点燃,北京奥运会开幕——想必至今,这一场景还鲜明留在许多中国人的心里。
那一瞬火树银花绽放,看在一个人眼里。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这双手,除了眼前“祥云”,还会“擎起”更多火炬。
这个人就是易洪斌,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总监,中山大学MBA,重庆大学在读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8年,他肩挑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器材项目,承担着26440支“祥云”火炬、16盏火种灯、40个圣火台、20个适配器、20万支纪念火炬的设计制造任务。
面对这个举世瞩目的挑战,易洪斌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刻苦攻关,先后攻克了海滩测试、防雨测试、高原缺氧测试、抗风测试等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
最终,“祥云”火炬以防风、抗雨、抗缺氧、抗摔的技术超越,创造了传递国家最多、传递海拔最高、主动熄火率最低等奥运史上新的纪录。
凭借“祥云”火炬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大放异彩,华帝公司正式敲开了火炬制造的“世界之门”。
北京奥运会后,在易洪斌的主持下,公司先后承制了亚洲青年运动会、香港东亚运动会、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等众多国际赛事的火炬,研制的火炬在科技、环保、安全等性能方面,引领世界先进水平,也成为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见证。
2010年10月,广州亚运会,火炬名为“潮流”。
广州秋天多雨,如何针对这样的天气“定制‘潮流’”?易洪斌成竹在胸。
他的底气来自于无数次努力与测试。
他说,除了没做高海拔地区测试,“潮流”已经先后通过大风、车载、淋浴、倒灌风等一系列严苛测试。
与华帝以往制造的火炬相比,“潮流”在燃烧器、阀、燃气瓶开关的结构制造上都技高一筹,燃烧性能十分优异,能适应几乎各种极端恶劣天气。
遇阴雨天气,采用先进“冷态点燃”技术的“潮流”,在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雨天也不会熄灭,抗雨量达到亚组委规定的8倍,抗风量可抵御11级大风。
7.5 奥运圣火照北京

7.5 奥运圣火照北京Olympic Flame Illuminates Beijing北京奥组委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先生Liu QiPresident of Beijing Olympic Committee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Secretary of Beij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2004年6月8-9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奥运圣火带着人类对和平、友谊、文明、进步的追求,带着希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来到中华大地。
June 8-9, 2004, the history shall forever remember the date. The Olympic Flame came down to China's Divine Land, with mankind's yearning/longing for peace, friendship,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and with the Greek people's friendship for the Chinese people.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熊熊燃烧的奥运火炬,把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带到北京,融入中国人民对和平的企望、对参与的渴求、对奥运精神的崇尚,满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福,跨越五大洲,传遍全世界。
From Olympia to the Great Wall, the blazing Olympic torch brought the Olympic spirit to Beijing, and,after compromising the Chinese people's expectation for peace, their aspiration for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appreciation for the Olympic spirit, the torch traveled across the five continents to every corner of the earth with the Chinese people's hearty blessing.奥运百年神韵,华夏千载文明,奥运圣火将北京与雅典、中国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揭秘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揭秘张艺谋和他的“五虎上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身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张艺谋也不例外。
目前,在他的身边已聚集了一批大师级人才。
张继钢、陈维亚、于建平、陈其钢、蔡国强是其中最得力的“五虎上将”。
张艺谋将和这支团队联手打造精彩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奉献给全世界。
张艺谋:当之无愧的主帅去年4月16日,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了以张艺谋为总导演,张继钢、陈维亚为副总导演的主创团队。
去年9月底,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部成立,年底改成了运营中心,负责奥运会与残奥会共4个仪式的准备工作。
现在运营中心已有包括创意团队、技术制作团队和管理团队三个部分近300人组成的工作团队。
这个团队预计到明年奥运会时,将扩充到近千人。
而直接参与四个仪式工作的演职人员预计将超过3万人。
接受采访时,张艺谋对这个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团队人员加盟前都已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
张艺谋介绍,他自己负责总体风格的把握与协调。
在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中,陈维亚主要负责上半部分的编导,张继钢负责下半部分的编导。
另外,陈维亚还主要负责奥运会闭幕式的编导,张继钢则主要负责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编导。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当初之所以从包括陈凯歌在内的众多国内外专家中挑中张艺谋,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张艺谋从北京申奥开始,先后拍摄和执导了北京申奥宣传片、会徽宣传片、雅典奥运会闭幕式8分钟的表演,对奥林匹克的精髓和北京奥运会的理念等理解深刻;二是张艺谋作为一位在国际上十分知名的导演,有很强的多门类艺术整合能力。
张继钢:随《千手观音》声名远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张继钢编导的《千手观音》获得了高度评价,张继钢也声名远扬。
张继钢接受采访时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一定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我们自己已有的东西——如亚运会、东亚运动会、远南运动会、大运会、雅典奥运会等已经出现过的模式。
对于许多精彩独到的构想,还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排练来确定。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回顾

北京பைடு நூலகம்
北京
递线路回顾(境内篇)
备注
因“5·12”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原因, 北京奥运会圣火于2008年5月19日-21日暂 停传递三天。
因“5·12”汶川地震影响,北京奥运火 炬在甘肃省的传递时间与山西省作了对 调,由原定的6月25日推迟至7月5日。同 时,考虑到天水是此次地震的受灾区之 一,同时作为陇南的大后方,承担着向陇 南转运救灾物资的重大任务,故取消了天 水市的传递活动。同时,为了响应北京奥 组委减缩规模、简化程序的要求,甘肃省 还取消了原定的酒泉市肃州区的传递。
天坛-牛街-前门大街-丰台科技园-石景山
游乐园 8月7日:八达岭长城-通州运河
一号码头-地坛公园-郑各庄村-怀柔影视
基地-密云水库-平谷中学-北京现代汽车
生产基地
8月8日:周口店北
京人遗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
101中学-门头沟区体育中心-地铁大兴线
金星路站-枣林公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国家体育场
武汉-宜昌-荆州 岳阳-长沙-韶山 桂林-南宁-百色 昆明-丽江-香格里拉 贵阳-凯里-遵义
重庆 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昌吉
拉萨 格尔木-青海湖-西宁 运城-平遥-太原-大同
东风航天城 中卫-吴忠-银川 延安-杨凌-咸阳-西安
2008年7月5日-7日
甘肃
敦煌-嘉峪关-兰州
2008年7月8日-10日 2008年7月11日-13日 2008年7月14日-16日 2008年7月17日-19日 2008年7月21日-23日 2008年7月25日-28日 2008年7月29日-31日
福州-泉州-厦门-龙岩 瑞金-井冈山-南昌
2008年5月17日-22日
浙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在风雨中传递的奥运火炬仍然可以熊熊燃烧。
相信很对网友对奥运火炬的内部构造设计也一定很感兴趣吧。
有网友在论坛发帖,将奥运火炬内部结构用照片给我们展示,同时也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其所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意象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
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图1 北京奥运会火炬
日前,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因有幸跟随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参观了一次火炬的装配工作,将奥运火炬内部结构一一了解清楚并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火炬是拆分成不同部分运到火炬传递城市的,火炬分为上下两部分外壳、燃烧器和燃料罐几个部分。
图2 奥运火炬构件
装火炬的第一步是把燃料罐装在燃烧器上,只要拧紧就可以了。
图3 把燃料罐装上燃烧器
然后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调试火炬,调试的工具有点火枪、火炬开关钥匙和火炬调试扳手。
图4 调试火炬
火炬的火焰大小合适了之后进行一项事关火炬的安全的工序——测漏,千万不能让漏气的火炬上路,否则容易引起火灾,造成火炬手受伤。
测漏就使用点火枪在火炬的各个部件周围打火,火花不造成燃烧就算合格。
燃料罐和燃烧器的结合部是检查的重点,检查要专业人员进行,生产燃烧器的公司老板亲自上阵,图上的这只手就是他的。
图5 火炬测漏
把导热棒用铝箔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
图6 用铝箔贴在燃料罐的侧壁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把导热棒(火炬下端燃料罐旁的铜棒)用铝箔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
由于燃料罐里面的燃料是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使自身温度降低,很容易结冰,甚至冻伤火炬手的手。
所以设计了导热棒,把火炬上端火焰产生的热量传导下来,防止燃料罐过冷。
其实,火炬使上热下冷的冰火两重天。
最后一步就是把燃烧器扣上外壳,火炬就能够使用了。
图7 火炬装箱
火炬装箱了,马上就要开始传递了!
在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备用火炬,比如境外每个城市80个火炬手,就会有88根左右的火炬(10%的备用量),已备出现火炬运输途中损坏,漏气等等问题。
一般来说燃烧不好或者燃烧器有问题而外观很好的火炬会被当作礼物在传递结束之后的庆典上送给传递城市的代表或是经过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的代表。
火炬手在接力之后就可以得到火炬了,但是工作人员必须先拆掉火炬的燃料罐,以防发生危险,也防止火炬手在接力之后私自点燃火炬。
另外给火炬手的火炬还有个精美的盒子,摆在家里就好看多了。
火炬装箱了,马上就要开始传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