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队伍情况及主要任务分配

2-1
人员
构成(含外聘
教师)
姓名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教科研论文等主要考察内容
彭雪梅
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体系总体设计与建设
教学研究论文≥1篇,科研论文≥1篇;主讲课程学生评价分数优良,督导组评价良好以上。
张枝
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网站建设、第二课堂设计指导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钱小丽
副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资料收集与整理
李明霞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董静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王安惠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朱恩良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李琛
讲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示范课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唐静静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张益家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示范课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
胡伟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网上答疑
潘水凡
讲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网站建设
范昕媛
助教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网上答疑
1.课程组人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总结(精选5篇)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总结(精选5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总结1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际。
然而,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在重视第一课堂语言教学的同时,忽略了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
实践证明,第一课堂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很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只在课堂上每周学习几个小时英语,而在课外没有接触英语的机会,不主动进行英语实践和练习,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巩固;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则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在课外用英语进行交流,使学生巩固和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如何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我校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与课堂教学相比,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多彩,同时,它还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语言实践,使学生将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语音、词汇、语法,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本学期开始,我就根据八年级学生特点开展第二课堂提出了设想,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就本学年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做以下总结:首先不仅发挥课堂教学的优点,又要克服课堂教学的缺点。
既要搞好课堂教学为主的管理工作,又要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延伸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
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多数情况下是寓教于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开辟第二裸堂教学,将书本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学期初,我们就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英语阅读比赛,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基础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英语竞赛辅导,八年级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优补差活动及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训,努力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20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文/高雨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自此,“课程思政”这一教学模式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发挥外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是值得每位大学英语教师全面探究的课题。
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构建陕西省二本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策略,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
一、大学英语的课程介绍、可行性和必要性《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它通识度高、受众面广、实用性强。
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且可行的。
首先,大学英语学分多、涉及专业广、授课期长、学生与教师接触时间多等几个因素,这决定了大学英语课堂是除思政课外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场所,为实现“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会接触到外国文化,学生很容易被别国文明和文化所吸引,可能出现盲目推崇异国文化、摈弃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
因此,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牢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除此之外,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更容易去接纳新事物和新想法,同时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思维辩证地看待外国文化。
所以说带有思政内容的《大学英语》课程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优秀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1. 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5后00后的孩子,他们意志力薄弱,没有正确坚定的目标,喜欢追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目标。
2. 高校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足。
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缺少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很少挖掘德育资源,不能发挥大学英语学科的优势。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为推进校教育转型深入发展,适应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全面深化《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教学改革,经充分研究论证,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本方案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和《军队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化军事合作与交流为主要内容,贯彻落实《信息工程大学2010-2012年推进教育转型规划纲要》精神,以“紧贴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体现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夯实基础,加强能力,提升素质”为目的,努力通过课程教学培养我校本科学员的英语综合素养。
二、综合改革思路1. 紧贴人才培养,体现课程的可延续性。
紧贴新形势下我校人才培养使命任务,遵循“先基础,后专业化”的基本教学规律,注重学员自我发展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四年不断线的大学阶段外语课程体系学习创造条件,为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特色军事教育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2. 创新教学方法,体现课程的先进性。
改变以往学生接受式的单纯教学方式,以建构主义、双主模式、多元智力理论、认知心理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以发挥学员主体性、注重学员的语言实践活动为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精炼课内学时,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突出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3. 体现因材施教,体现课程的科学性。
科学划分层级,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加强课堂教学与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良性互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4. 创建客观、高效的考核评价模式和学员学习管理模式。
改革评价模式和学员学习管理模式,对学员能力和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多时间点的学员自评、互评与教员评价相结合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客观的评估学员的能力发展与教员的教学质量。
通识教育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

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参加某项活动。 5 . 自主性— — 与课 堂教 学 相 比 , 学 生 在 第 二 课 堂 的活 动 中拥有 更 多 的 自主 性 。大部 分 的活动 是 由学生 自己组 织 和操作的, 教师只是起辅助和指导 的作用。因此, 我们可 以 说 第 二课 堂活 动是 学 生 自己 的活动 ,学 生才 是这 些 活动 的 真 正的 主 人。 伐, 结合城 区改造 、 旧村改造与村文化中心 , 建设一批条件 比较好 的老年学校 , 推动老年教育 向城郊和农村延伸。 总之 , 政府应该加大老年教育投资 , 改善老年大学的教 育设施和条件 , 提高教师水平 , 开展专题知识讲座 , 发展 广 播、 电视 、 函授教育、 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和手 段, 扩大老年教育受众面, 努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 . 综合性——课 堂教学要符合诸多规范与要求 , 而第 二课堂以形式灵活 、 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 通过参与这 些活动 ,学生既获得了实践语言的机会 ,又增进了社会交 往,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进步。
4 . 兴趣 性— — 第二 课 堂最 重 要 的特 点 之一 就 是 有趣 。 第二 课 堂开 展 的活动 内容 具有 吸 引力 , 学生更 容 易接 受 。 许 多深受学生喜爱的诸如英语歌曲演唱 、英语短句表演等活 动, 在 课堂 上 由于 时问有 限无法 开展 。 因此 , 学 生可 以根 据
少 分校 , 但 由于 老年 人 的交 际面 较窄 , 知道 和 了解 老年 教育 及 老年 大学 的人数 还不 够 多 。随着 老 龄化 的加 速 和老 龄人 口的增多 , 老年大学应通过广播 、 报 第 六 次西 安人 1 : 7 普 查 主要 数 据 公 报 [ E B / OL ] . h t t p :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摘要:本课题研究为实证研究,探索互联网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实行分层教学及人才培养。
遵循职业素质发展与语言学习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应用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助力人才培养。
采用“以能力为本位、成果为导向的合作式综合教学法”设计思路,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个性化、任务化、情景化、多元化”的教学。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一、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20 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要高度。
《职教二十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体现类型特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还需要为职业教育课程寻找恰当的教学目标。
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更加适应国家经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矛盾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捉襟见肘的课时;不断增长的国际合作交流需要与不足的英语能力;三全育人要求与缺乏了解的师生关系。
这是本课题的研究缘起,而这些问题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是具有共性的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及研究现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构建课堂内外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教学方式,利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英语四大课堂之融合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英语大课堂之融合文箍fMX(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南宁530028)摘要大学英语四大课堂的第一课堂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指与第一课堂相关的课外活动,第三课堂指网络课堂,第四课堂指各类校外实践教学和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四大课堂的融合成为必焦。
文章提出了融合四大课堂的原则和措施:坚持四大课堂相结合:在网络环境中互联互动;评价整体化和系统化;学校各部门联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20.01.011 Integration of Four Major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Based on Key CompetenciesWEN Yan(Guangxi Police College,Nanning,Guangxi530028)Abstract As far as college English is concerned,the first class refers to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the second class refers to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first class,the third class refers to online class,and the fourth class refers to ofl^campus practical teaching and volunteer activities.Key competencies of Chinese stu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cultural foundation,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classes is inevitab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integrating the four classes:insist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ur classes;Interconnecting and interacting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Integr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evaluation;Joint actions between college's different departments.Keywords key competencies;the first class;the second class;the third class;the fourth class;integration0引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被称为第一课堂,是指按照培养计划,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校内进行的教学活动。
英语角——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Hale Waihona Puke 主导者。这样 , 一方面他们在活动中引导别人、 锻炼 自己; 另一方面他们
可以形成一支稳定的活动主力军 , 避免了因天气、 考试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英语角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二课 堂 , 具有 自身的特点。组织 者 某次活动参与人数太少而使活动流于形式的出现。
、
“ 语 角 ” 点 及 活 动效 果 英 特
组织英语角活动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 力使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尽
1要 掌握 两种语言,必须掌握 两种文化 、
2 确 定 的 活动 主 题 和 固定 的 活动 地 点 、
活动每 2 周定时开展 , 时间为周四晚 7 点到 8 半。活动地点固定 点
英语学习不仅仅要掌握英语 单词和句法 , 要学习 以英语 为母语 于学校最大的多媒体 阶梯 2 3 更 1 教室。固定的地点 和时间便于广大学生 国家的文化 。通过组织英语角使学生渗透 “ 跨文 化意识 , 让学生不仅 参加。这样 , 活动本身也可以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 对于全校学生也
分, 组织者还可以通过不 断更换形式增 强其 吸引力。如插 入奥斯卡精 在活动中, 学生身心没有压力 , 于大胆地用英语与外 教、 敢 老师和 彩片段欣赏 , 猜谜语 , 或让到场学生参加话剧表演 等。除 了现场交流活 同学自由交谈 ,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 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在这个 过程 动之外 , 组织者校研会英语部和 外国语学院还会号 召大家参加 一些活 中 同时也培养 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 应变能力 、 思维 能力等 , 并且 丰富了 动外英语朗诵比赛 或者演讲 比赛 , 英语电影欣 赏或者到外 教家里做客 学习手段。这种英语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 的求知欲 , 并激 等活动 。从而吸引更多 的学生 , 动积极 性 , 英语角保 持新鲜 的活 调 使 励他们与外教进行交际, 从而产 生共鸣。通过与外教交 流, 生会学 力。 学 到许多课本上讲不到的英美 国家 的文化 知识。同时 , 外教 的赞扬和成 4 合 作 伙伴 多样 化 、 功的交流会使学生感到自信 和喜悦 , 从而将 求知欲转 化成 学习动 力, 英语角 活动的固定组织 者为校研会英语部和外国语学院。但是协 使学生处于一种求知的亢奋状态 , 极大地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 使专业 作者可以多样 化 , 比如 和新东 方、 狂英语等 教育机 构合作。通过 合 疯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
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
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
品位·经典思政研究“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白玲玲(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摘 要】 教育的创新变革更强调立德树人,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也开始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英语作为高校的基础必修课程,教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文化思想等,其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
本文以课程思政为教学导向,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在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从理念转变、实践探索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论述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升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带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切实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实效。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育理念【作者简介】 白玲玲,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时代价值。
而大学英语对应的是语言的教学,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借鉴学习,需要学生树立跨文化思想,进行跨文化语境下的交际表达,也使得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更繁重。
因此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落地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课程思政并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结合,课程思政倡导的是课程理论视角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核心价值观强化的深刻的教学变革,是思政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充分渗透,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价值,深化学生德育教育。
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界定有两大主流观点,一种是强调课程思政理论引领价值,追求的是课程思政理念价值与目标结果的统一。
另一种更关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以过程为重点,强化课程教学中学生思政认知、觉悟及素养的提升,以实现学生学科学习过程中思政认知的内化,转变为规范的行为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判断。
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引导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是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育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课程思政带来学生思想认知的深化和思想觉悟的提升,实现其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英语第二课堂是一种利用教学计划以外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
它既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课堂英语教学的有效的补充。
与课堂教学相比,它的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多彩。
为此,我们公共英语专门对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并决定每学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提高全院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
具体活动形式如下:
英语角。
英语角是我院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大学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通过老师的组织及指导,让学生根据所给定的主题以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口头英语的操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流利用英语表达的重要语言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
英语书法大赛。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研室定期举办英语书法比赛。
我院已成功举办两次英语书法大赛。
(见附件一)
3.英语才艺大赛。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院定期举行英语才艺大赛。
学生可以根据剧本编排、表演;也可以自己根据所学知识编写剧本。
学生在活动中自己设计台词,表情、动作服装、道具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影视欣赏:每周六晚上轮流在各系派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播放经典英文原声电影,播放期间教师进行穿插讲解(见附件二)
附件一
英语书法大赛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大学英语教研室本学期拟组织全院非英语专业班级学生开展“英语书法比赛”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参赛时间:预赛2008年11月1日至2008年11月3日
决赛2008年11月13日
参赛对象:以班为单位,全院非英语专业学生
参赛内容:抄写根据所给短文
评比内容:书写规范拼写错误。
奖项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评委:大学英语教研室英语书法大赛评比小组
附件二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影视欣赏”安排表
时间:星期六
19:00地点:系部
基础部英语教研室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