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大学英语说课稿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短语;(2)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熟悉本单元的语法结构,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课堂活动进行口语练习;(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俗;(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撰写英文短文。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Learning English》2. 词汇:English, language, difficulty, reward, experience, learn, take, class, teacher, positive, method, question, mistake, class, etc.3. 语法:现在进行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2)现在进行时的语法结构;(3)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运用;(2)阅读理解中复杂句型的分析;(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词汇教学(1)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朗读、拼写;(2)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词汇在句子中的运用;(3)设计词汇练习,巩固词汇学习。
3. 语法教学(1)讲解现在进行时的语法结构,结合例句进行讲解;(2)设计语法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句子翻译;(3)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发现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
4. 阅读教学(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段落大意;(2)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设计阅读练习,巩固阅读技能。
英语教育专业精读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的Section A“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课程进行讲解说明。
一、教材(一)教材构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2版)》主要内容简介:《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系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选材注重信息性、趣味性、时代感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
这是这套书的第三册,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两个单元部分:Section A,Section B,和Exercises。
Section A为精讲文章,Section B为泛读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第三册第四单元的Section A“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1)了解美国文化的背景知识通过导入问题和头脑风暴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本质区别。
2)要求学生掌握课文提到的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能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和复述。
2、难点:本单元的新单词、新词组及重要句型,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该课所涉及的词汇,要能够掌握相关的英语表达,其次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际能力。
同时深刻了解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本质区别。
具体要求如下知识目标:对美国文化的背景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来更好的把握本课五大文化象征的学习。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词汇。
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难句。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英语短语描述我国的文化象征做一个8分钟的presentation。
素质目标:深刻了解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实质。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案一、第一单元: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设计的一套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有关日常生活的文章。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日常生活话题展开,包括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2.2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听力练习、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三、第三单元: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3.2 辅助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练习册、单词卡片等。
四、第四单元: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听力测试、阅读测试、口语测试和写作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4.2 反馈机制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听力测试、阅读测试、口语测试和写作测试等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五、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本单元的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讲授和练习,第二阶段为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
5.2 教学安排第1-2周:词汇和语法学习。
第3-4周:听力训练。
第5-6周:阅读理解训练。
第7-8周:口语表达训练。
第9-10周:写作训练。
六、第六单元:听力教学策略6.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掌握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
6.2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听力技巧和日常生活对话展开,包括听力策略、听力技巧训练和日常生活对话练习等内容。
6.3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听力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新视野英语说课稿

新视野英语教程说课稿实用与趣味一、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的section A部分。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Learn a lesson from unusual stories从故事中学习。
围绕这一主题,这一单元分为section A ,section B 和section C三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侧重点。
section A部分选取的是一篇与财富、成功以及爱相关的故事,侧重于通过阅读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高职院校大一的学生心智发展不是很成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因此,本课的教学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的指导下,注重以故事为主线展开听,说,读等教学活动,尽量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简单故事,展开相对简单的练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词组以及句型、语法,理解课文,扩大词汇,巩固语言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等综合能力,以便他们可以将英语运用到实际交谈中。
情感目标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积极性,同时树立关于财富、成功与爱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 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和应用本课的单词Wealth/ wise/ sympathy/daughter-in-law etc. ,词组fill with / jump in / out of; 句型Why don’t we…?用于提出建议;语法 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以及虚拟语气。
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难点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有限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克服开不了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学会用英语讲述故事,以及与人交流,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
二、教学方法(一)教法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有法,但无定法。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教学理念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一个被动听者转变成一个积极参与者;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转化为课堂组织者。
新视野大学英语说课

– 速成 – 浮躁
• 结论 – 注重课本本身的内容 – 该听则听,该读则读,该说则说 – 尽可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三、理论基础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 Krashen (1985) 认为要使语言习得得以发生,必须 让学习者接受可理解的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 听力上在适当位置停顿提出相应问题,比如,哪个表达是如 何说的,哪个角色是什么意见,提示学生后一段要注意的语 言,再由他们复述或者回答。
– 口语活动前提供一定的词汇、短语、句型,提示具体用法, 强调在之后的活动中使用。
– 因为教材的每一单元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的,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相关话题的信息。
– 丰富的课外活动及实践环节(英语演讲、话剧,歌曲比赛) (口语、写作、阅读比赛)
教材
• 教材特点
• 加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 • 体现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衔接和互补(真实的
语言环境中学习) • 注重核心词汇的掌握和运用(侧重积极词汇训练)
教学内容
• 研读教材,充分利用第一手材料; • 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 • 利用和单元主题相关的网络资源。
–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学习者只有在输 出中尝试运用已加工过的语言材料,才能真正习得 目的语。
四、教学实践
- 要给课堂活动提供充分的、新鲜的、略高 于现有水平的输入材料 input
- 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明确注意焦点 的练习 output
教学形式
• 主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相应信息上 • 呈现方式多样化
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
– Swain (1993) 认为语言输出过程会加强学习者对语 言问题的明确注意,这注意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认 知机制,能使他们巩固已学知识,发现未解的内容 和问题,然后激发学习者会运用多种策略探索来提 高其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说课稿1

大学英语说课稿大学英语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2版第一册Unit 1。
简单说说我是如何来上着一个单元的。
简单说说我是如何来上着一个单元的。
一说我们的教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最终目的是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我认为好教师应跟随着好教材一起成长,我认为好教师应跟随着好教材一起成长,我认为好教师应跟随着好教材一起成长,我们除了要做教我们除了要做教材的设计者(DESIGNER )、编辑者(EDIFOR)外,还要做教材的改编者(ADAPTER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读写教程》第二版更新了教学理第二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强调交际实用性。
因此,我在设强调交际实用性。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特别注意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加大课堂中语言的输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进行语言输出. Unit Unit OneOne 的内容以“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Learning””为主题,主要讲述一位英语学习者从Junior , senior ,college ,以及参加工作后on-line on-line learninglearning 英语学习的心路历程。
本文对于刚跨入大学不久的大学生们英语学习来说,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以此为镜,对照自身的英语学习情况,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1.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Learning Learning a a a foreign foreign foreign language language 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授课对象是刚进大学之门的大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几点。
《新视野英语教程》说课稿

《新视野英语教程》说课稿一、课程定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为我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由于生源结构比较复杂, 学生的英语水平起点也不高, 而且个体差异较大, 英语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
高职高专英语坚持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 紧密围绕我院二级分院、部各专业目标岗位群对英语的实际需要, 参考扩招后生源英语水平下降的实际状况, 按学生可接受程度的原则, 确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在涉外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以达到高职高专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教学要求。
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 培养护理类一线应用性人才的英语实用能力上。
显然, 高职高专英语课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 学习工具性知识, 而外语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 语言的交际能力又是构成人格素质的基本内容。
所以, 高职高专英语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体现了当前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 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中国环境下使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
具体涉及四个方面:(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二)使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英语资料的能力;(三)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和涉外会话的初步能力;(四)培养学生模拟套写简单信函等涉外业务应用能力。
三、课程资源(一)师资本学期“新视野”课程共16名教师讲授, 1名教师是高级职称, 3名教师是初级职称。
本课程组成员以年轻教师为主, 平均年龄29岁。
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说课

Homework
Read the passage loudly after class. ◆Underline the part that you cannot understand.
◆
Next class we will continue to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and do the exercise.
The End Good-bye
6. graduate v. complete an educational course e.g. When did you graduate?
n. (1) a person who has received a degree from a school (high school or college or university) e.g. He is a graduate in math. (2) postgraduate e.g. a graduate student
· Learn as much as possible.
Language Points
1.have a great/good/wonderful time enjoy oneself 过得愉快 e.g.They had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2. business: 1)one’s responsibility or concern e.g. Her business is to look after the baby. 2)The activity of buying and selling goods and services e.g. They have done some business together. 3)a particular money-earning activity or place, such as a shop or factory e.g. He sold his business last yea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设计(说课材料)教学内容:新视野大学英语2 第3单元Marriage Across Nations(导入及课文内容学习)时间分配:2节一,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加大课堂中语言的输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进行语言输出.二,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这一教材包含有《读写教程》,《听说教程》,《视听说教程》以及《快速阅读》,并带有书后光盘和强大的网络资源,是一套立体化的英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启发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处理《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每单元8学时.话题讨论1学时,section A 3学时,Section B 2学时,听说练习2学时. 本课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三单元的第1,2节课,重点内容为话题导入和课文理解.本单元话题围绕着跨文化/ 跨种族婚姻(mixed marriages)这一话题展开.爱情和婚姻是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而跨文化因素使得这一话题更加有趣.处理本单元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必不可少.而课文理解部分,教师不宜直接进行课文讲解,而是提出课文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这种任务型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创造师生口语交流机会.四,教学方案设计Teaching Plan教学对象Teaching Subjects non- English major freshmen教学内容Lesson Content Lead-in activities 导入--- 45'Text study 课文学习--- 45'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 Talk about love, marriage and mixed marriages in class;2.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Section A3. learn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4. 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unit教学方法Methodology1. Communicative Method2. Task-driving3. Audio-visual Approach4.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难点及对策Potential Difficulties & Solutions1. Using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earnt to talk about personal views on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 More examples should be given in class.2. Mastering the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 writing practice教具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equipments教学过程设计Teaching Procedure:步骤1 Step 1 导入Lead-inI. Warming-up questions:1)What kind of person is your Mr. Right or Miss Right2)In your eyes,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for a happy marriage3) Talk about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a cross-cultural marriage.II. An funny word game ---A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ds below by spelling themWife, husband, family.E.g. wife: W--- washing, I-ironing, f --- food, e --- entertainmentHusband: H-humorous,U---understanding, S---supportive, B---brilliant, A---and, N---never, D---demandingFamily: F---father, A---and, M---mother, I, L---love, Y---youIII. Listening to a passage about the mixed marriage of Gail and Mar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page 52.步骤2 Step 2 课文学习Text study Idea catchingI.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1. Read through the whole passage an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t the same time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people's attitudes to a mixed marriage.Question 1: who are the character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Find out the brief information about them.Question 2: How did Mark look on the time that he and his girlfriend had spent togetherThe answer can be found in Paragraph 1.2.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Mark and Gail's mixed marriage and the reasons.Deborah's friends' attitude: Deborah's attitude: David's attitude:II. Structure Analysis(Paras. 1-4) The mixed marriage of Gail and MarkDevice: Narration (叙事法): The story is told in the first person. Through his narrative, the writer, a black man, tells the reader his mixed marriage(Paras. 5-9) The reaction of Gail's mother to the marriageDevice: Argumentation (论证法):Typical example of argumentation by rejecting the first idea and presenting some other idea. (page 64-65)(Paras. 10-21) The response of Gail's father to the marriageDevice:Dialogue (对话法)III. Conclusion--- A summary of the text课后作业Assignments:1) Reading aloud and reciting: new words, phrases & expressions of Section A;2) Doing exercises of Section A;3) writing: Choose one of the topics given to write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自我评价问题Questions for Self-evaluation:Can I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textCan I express my ideas about mixed marriage quite freelyHave I mastered the devices of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4. Have I conducted a ser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assigned by the teacher and done it well板书设计Blackboard Layout:Lead InTopic: Love & MarriageQuestionsKeywords in Students' answersQ1: …Mr. Right or Miss Right → beautiful, honest, rich, ….Q2: …a happy marriage → love, money, understanding, tolerant, ….Q3: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mixed marriages → new experience,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problems, ….Text AnalysisThe Title: Unit 3 Section A Marriage Across Nations1. Gail and Mark: → reason for the marriage:At the beginning:2. Gail's mother and her attitude towards the marriage → Later:When hearing the news:3. Gail's father → disagree & persuade Gail to change her mind → reasons :教材与教学资源Resources and Materials:New Horizon English 2 --- Reading and WritingNew Horizon English 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New Horizon English 2 ---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er's book)New Horizon English 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er's book)New Horizon English 2--- Speed ReadingOnline Resources about New Horizon English教参Reference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Macmillan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A Dictionary of English CollocationsA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