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背景下湖南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合集下载

茶旅融合消费实施方案

茶旅融合消费实施方案

茶旅融合消费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茶旅融合消费是指将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茶文化的传播和体验,吸引游客参与茶产业链的消费,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旅融合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热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茶旅融合消费,制定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

1. 推动茶文化传承,通过茶旅融合消费,提升茶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

2. 激发消费潜力,利用茶旅融合消费吸引游客,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拓展茶产业链上下游,激发消费潜力。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茶旅融合消费,带动当地旅游业和茶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实施方案。

1. 挖掘茶文化内涵,通过举办茶文化讲座、茶道表演等活动,向游客传播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制茶工艺、茶道礼仪等知识,增强游客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 打造茶旅体验项目,开发茶园旅游、茶山徒步、茶园采摘等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过程,体验茶文化的魅力,增加消费乐趣。

3. 构建茶旅融合消费平台,建设茶旅主题公园、茶文化街区、茶叶交易市场等综合性消费场所,为游客提供茶文化体验、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

4. 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加大对茶旅融合消费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旅游展会等多种渠道,提升茶旅融合消费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消费。

四、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茶旅融合消费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

2. 产业协作,加强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合作,建立茶旅融合消费产业联盟,共同推动茶旅融合消费项目的发展。

3. 服务提升,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茶旅融合消费体验。

4. 监管管理,建立健全茶旅融合消费项目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茶旅融合消费方案,预计将实现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茶叶现状总结报告范文(3篇)

茶叶现状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茶叶现状总结报告一、引言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茶叶便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报告将对我国茶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茶叶产业发展现状1. 茶叶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茶叶产量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据统计,2020年我国茶叶总产量约为320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近40%。

其中,绿茶产量最高,约占茶叶总产量的60%。

2. 茶叶品种丰富多样我国茶叶品种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类。

不同品种的茶叶具有不同的风味和保健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茶叶消费市场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据统计,2020年我国茶叶消费量约为300万吨,同比增长5%。

其中,中高端茶叶消费市场增长迅速,成为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4. 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积极转型升级,注重品牌建设、品质提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一批知名茶叶品牌脱颖而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大红袍等,提高了我国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虽然我国茶叶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茶叶品质参差不齐。

部分茶叶产区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品牌影响力不足我国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我国茶叶产业的地位不相匹配。

一些知名茶叶品牌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缺乏国际竞争力。

3. 产业链条薄弱茶叶产业链条薄弱,从种植、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如茶叶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过度;茶叶加工过程中,传统工艺传承不足;茶叶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

4. 绿色发展面临挑战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绿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如茶叶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过度;茶叶加工过程中,污染排放问题突出;茶叶消费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

“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近年来,“三产融合”已成为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安溪县作为中国茶叶之乡,以茶文化旅游为特色,借助“三产融合”的理念不断推动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三产融合”视角下探讨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一、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现状1. 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安溪县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地,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自古以来,安溪茶就以其独特的品种和鲜明的风味闻名于世,成为了安溪县的一张名片。

茶文化不仅是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更是其精神文化的象征。

2.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茶山茶海、茶庄茶厂等茶园旅游景点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热门去处,茶旅文化节、茶文化体验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安溪县的茶文化旅游正逐渐成为其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3. 三产融合的探索安溪县对于“三产融合”有着自己独特的探索。

茶农们不仅致力于种植优质的茶叶,同时也将茶叶文化融入到当地的农业旅游中,使得茶叶的生产、加工和旅游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三产融合”模式。

二、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1.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目前,安溪县的茶文化旅游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的问题。

各个茶园、茶庄的经营主体各自为政,导致了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安溪茶文化旅游形象的不够统一和统一管理难度较大。

2. 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安溪茶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尚不完善,从茶叶的生产、加工到旅游的开发和服务,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还不够紧密。

导致了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劣质性,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不高。

3.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三产融合”的理念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需要依赖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

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有待提高。

三、“三产融合”视角下的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1. 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安溪县应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统一茶文化旅游的形象和服务标准,保证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某区茶叶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经验材料

某区茶叶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经验材料

某区茶叶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经验材料
背景
某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茶叶生产地,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独特
的茶文化。

为了进一步发展茶叶产业和促进旅游业的繁荣,某区开
始探索茶叶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经验材料
以下是某区茶叶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材料:
1. 产品开发:某区通过开发具有特色的茶叶旅游产品,将茶叶
的生产与旅游体验相结合。

例如,组织茶叶采摘、制作和品鉴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到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并提供茶园观光、茶艺表演
等旅游服务。

2. 建设茶叶旅游基础设施:某区积极投资建设茶叶旅游基础设施,包括茶园景区、茶艺馆、特色旅馆等。

这些设施提供了游客休
闲观光和研究茶文化的场所,为茶叶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

3. 品牌推广:某区注重茶叶和旅游品牌的推广。

通过加强宣传和市场营销,将某区茶叶和旅游的品牌形象打造成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品牌。

这不仅有利于增加茶叶和旅游产品的销售,也进一步提升了某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政策支持:某区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茶叶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优惠金融贷款以及相应的培训和人才支持等。

政策的出台为茶叶和旅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结论
某区茶叶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表明,通过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推广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茶叶和旅游可以互相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其他地区可以借鉴某区的经验,积极推动茶叶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旅游业的繁荣。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发表时间:2020-07-03T15:28:48.0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5期作者:张缘缘[导读] 信阳地区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业在信阳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摘要信阳地区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业在信阳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信阳茶产业品牌建设一直相对落后,相对于我国其他知名的茶叶品牌, 知名度比较低, 市场影响力不足。

本文分析了信阳茶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叶品牌逐步升级的现状。

总结了茶产业品牌发展力欠缺、茶产业发展力度有限等问题。

同时提出了树立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加强监管力度,严控产品品质、创新宣传方式,建立多种宣传渠道应对策略,为信阳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信阳毛尖又名豫毛峰,属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绿茶的美容和保健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信阳毛尖以其清新的色泽与香味和爽口的口感而广受人们的喜爱。

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为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贸易提供了许多机会。

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茶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1]。

因此,信阳毛尖产业未来发展机遇与威胁并存,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市场,增强信阳毛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信阳毛尖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一)茶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信阳毛尖主产区信阳,地处豫南大别山区,山水秀美、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土环境比较适宜茶叶的生长。

茶产业历史悠久,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

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

作为中国茶叶品牌老字号,信阳毛尖品牌已有上百年历史。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

宋代,“淮南茶,信阳第一”,大文学家苏东坡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

清代,信阳毛尖茶已为全国名茶之一。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背景 (2)1.2 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3)二、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4)2.1 茶产业的发展概况 (5)2.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6)2.3 茶旅融合发展的初步成效 (7)三、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8)3.1 以茶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设计 (9)3.2 茶园观光与体验式旅游 (10)3.3 茶文化深度体验游 (11)3.4 茶旅结合的产业发展策略 (13)四、茶旅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14)4.1 技术瓶颈 (15)4.2 市场营销问题 (16)4.3 服务质量提升 (17)4.4 生态环境保护 (18)五、茶旅融合发展对策 (19)5.1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20)5.2 创新市场营销策略 (21)5.3 提升服务质量与标准 (22)5.4 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3)六、茶旅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24)6.1 安溪铁观音茶旅融合发展案例 (25)6.2 武夷岩茶茶旅融合发展案例 (27)6.3 祁门红茶茶旅融合发展案例 (28)七、结论与展望 (29)7.1 研究结论总结 (30)7.2 茶旅融合发展前景展望 (31)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茶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全面分析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内在联系,揭示两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与价值。

文档从茶产业的资源优势、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出发,详细阐述了茶旅融合发展的内涵、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茶旅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档还展望了茶旅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即智慧化、生态化、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兴、旅游旺、文化活的良性循环。

1.1 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1. 背景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业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本次调研旨在对茶旅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分析2.1 现状分析茶旅融合发展在中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目前,一些茶产区已开展了茶文化旅游,例如杭州西湖茶山、四川峨眉山、福建武夷山等地。

这些地方将传统的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融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一些茶企业也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茶园、茶文化博物馆等,提供茶文化体验活动,增加了茶文化的传播效果。

然而,茶旅融合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程度不够高,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旅游观光层面,缺乏深度体验和交流。

其次,茶旅产品的创新能力较弱,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再次,茶旅融合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2.2 机遇与挑战茶旅融合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中国茶文化独具魅力,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其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茶旅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再次,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茶旅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茶旅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茶旅融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的支持。

其次,茶旅融合需要同时满足旅游和茶文化的需求,需要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协调不同资源。

再次,茶旅融合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3. 结果从调研结果来看,茶旅融合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3.1 强化茶文化内涵茶旅融合应注重弘扬茶文化的内涵,提高参与者的体验质量。

可以通过组织茶文化讲座、茶艺表演、茶文化考察等活动,加深游客对茶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3.2 创新茶旅产品茶旅融合需要创新茶旅产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安化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安化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安化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茶旅产业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还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国茶文化。

安化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将分析安化茶旅产业融合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一、安化茶旅产业融合的现状1. 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安化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厚的茶文化底蕴。

安化的茶叶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通过茶旅产业融合的方式,安化茶叶产业得以传承与发展,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

2. 旅游资源的丰富:安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境内山川秀丽,河流纵横,植被丰富。

同时,安化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村落、庙宇等。

这些旅游资源为茶旅产业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茶旅项目的创新:为了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安化积极创新茶旅项目。

例如,将茶园与农家乐相结合,开展采茶体验、制茶工艺展示和茶文化交流等活动。

此外,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VR技术等,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彩的茶旅体验。

二、安化茶旅产业融合的未来趋势1. 茶文化的深度挖掘:随着茶旅产业的发展,人们对茶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未来,安化茶旅产业应进一步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通过举办茶艺表演、茶道讲座等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2. 产品研发的创新:茶旅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产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未来,安化茶旅产业可以开发更多的茶叶产品,如茶叶礼盒、茶叶美食等,加强茶叶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消费意愿。

3. 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安化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产业链。

茶叶产业可以与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行业进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茶旅产业的全面发展。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茶旅产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6卷第3期2019年9月Vol.46,No.3

September,2019

茶叶通讯

Journal of Tea Communication

产业融合背景下湖南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周重旺,袁 勇,彭福琦,尹 钟*(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南省茶叶种植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6)

摘 要:“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是在当前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背景下拓宽茶农增收渠道和构建现代茶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转变茶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茶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当前产业融合背景下湖南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分析探讨了湖南茶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充分发挥湖南茶产业优势,加快湖南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湖南“千亿茶产业”目标的早日实现。关键词:产业融合;茶产业;发展模式;湖南省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5X(2019)03-370-373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unan Tea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ZHOU Chong-wang,YUAN Yong,PENG Fu-qi,YIN Zhong*(Hunan Tea Industry Group Co., Ltd., National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ranch Center, Hunan Tea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angsha 410126, 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integration” is a development mode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orm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ies.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increasing tea farmers' income and build a modern tea industry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t present.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ea industry and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tea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tea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new model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nan tea industry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Hunan tea industry,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tea industry in scale, intensiveness and branding,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100 billion tea industry” in Hunan.Key words:Industrial integration, Tea Industry, Status, Mode, Hun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9-08-28 修订日期:2019-09-05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7XF5009),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h1901172)作者简介:周重旺(1962-),男,湖南新化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产业经营管理与战略研究。*通讯作者:尹钟(1964-),女,株洲攸县人,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茶业经营与管理。Email:2752950065@qq.com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等约束加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受到制约,产业融合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旨在以农产品加工产业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有机整合,延长产业链,优化

产业结构[2]。近年来,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371周重旺等:产业融合背景下湖南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第3期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3],不仅构建了促进农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也为当前我国茶产业提质升级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1 现状1.1 发展成效1.1.1 产业规模及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湖南是传统产茶大省,素有“江南茶乡”美誉,是全国著名的“绿茶优势产业带”、“中国黑茶之乡”和边销茶生产加工中心、“中国黄茶之乡”、中国花茶大省、全国红茶核心主产区。近年来,湖南茶产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据湖南省茶业协会统计,2018年湖南茶园面积达17.33万hm2,增长

7%;茶叶产量28万t,增长11.55%;出口4.7万t,创汇1.6亿美元(含边贸和代理出口);实现茶业综合产值796亿元,增长11.6%;茶叶产量、干毛茶产值和茶叶出口均居全国第5,在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区、市)中排名前列。1.1.2 品牌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实施茶叶品牌工程,加大了茶叶品牌打造和整合力度,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茶叶品牌和地方标志产品。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湖南现有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级的茶叶品牌19个,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21个。2017年,“安化黑茶”在农业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被授予“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碣滩茶”被授予“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全省茶叶品牌发展成效明显。1.1.3 龙头企业集群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共有湖南省茶业集团、中茶、华莱等3家茶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达43家,市级龙头企业超过200家;其

中销售达50亿元以上的茶叶企业2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28家;茶叶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县1个,50亿元以上的县2个,20亿元以上的县6个,10亿元以上县15个。全省龙头企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正朝着打造300亿元湖南红茶产业集群、400亿元潇湘绿茶集群、300亿元安化黑茶集群、100亿元岳阳黄茶集群、50亿元的白茶产业集群集聚区、产业带目标稳步挺进。1.1.4 产业科技支撑力量雄厚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湖南现有茶叶创新中心8个、工程技术中心6个、科技推广站点20多个,在茶叶深加工、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生物技术、茶叶加工与审评、有机茶生产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产学研联动效果显著。2017年,由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主持、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完成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湖南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黄金茶创新与利用”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茶产业科技力量雄厚。1.2 面临的机遇1.2.1 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和湖南优势特色产业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湘发[2018]1号)、《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做好“三农”工作的意见》(湘发[2019]1号)及《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湘政发[2018]3号)等文件,明确打造“千亿茶产业”的目标,提出了品牌强农等战略。省发改委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推动成立了“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和“湖南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等行业组织,全力打造“安化黑茶”、“潇湘”绿茶、“湖南红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五大区域公共品牌。随着国家武陵山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