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_周小生
中华茶具发展现状分析

中华茶具发展现状分析中华茶具作为传统的茶文化代表,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茶文化的繁荣,中华茶具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产品品质、设计创新和品牌建设几个方面对中华茶具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需求是中华茶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国内市场茶文化兴起,人们对中华茶具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茶具的精致度、时尚度等要求较高。
此外,随着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中华茶具在海外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中华茶具生产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开发,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产品品质是中华茶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中华茶具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材质选择而闻名,但近年来中低档次茶具的泛滥给消费者带来了质量上的担忧。
因此,中华茶具企业应注重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注重选材、精细加工和质量检测,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另外,设计创新是中华茶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茶具设计的创新和变革,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关注。
在设计上,中华茶具企业应注重融入现代审美和创新元素,推出更具时代感和个性化的产品。
同时,可以通过与设计师的合作和创意设计大赛等方式,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引领茶具设计的潮流。
最后,品牌建设是推动中华茶具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华茶具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传播,开展品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中华茶具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同时,企业可以与知名茶文化机构合作,借助其品牌溢出效应,提升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华茶具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华茶具企业应认识到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注重产品品质和设计创新,通过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大对中华茶具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华茶具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茶具市场现状分析

茶具市场现状分析一、茶具市场概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在国内逐渐兴起,茶具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茶具是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产品,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工具,更是展示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象征。
二、市场需求分析1. 消费升级带动市场需求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带动了茶具市场的快速增长。
人们对于茶具的要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更注重品质、设计和文化内涵,这也推动了茶具市场的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2. 90后成为茶具市场新生力量随着8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90后逐渐成为茶具市场的新生力量。
他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和追求有着独特的见解,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对于茶具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趋势。
三、市场竞争分析1. 品牌竞争激烈国内茶具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知名品牌,它们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一些传统的茶具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保持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 电商渠道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茶具品牌选择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电商平台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物体验,也为茶具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市场发展趋势展望1. 个性化定制成为市场新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定制成为茶具市场的新趋势。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专属的茶具产品,从而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更加紧密联系。
2. 融合创新促进产品升级茶具产品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是展示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将是茶具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而言之,茶具市场在不断变革和发展之中呈现出蓬勃的活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茶具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茶的当今发展现状

茶的当今发展现状
茶业在当今的发展现状中呈现出诸多变化和特点。
以下是关于茶的当前发展现状的介绍:
1.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茶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茶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茶叶市场的发展。
2. 品质追求和创新:随着茶叶市场竞争的加剧,品质成为了消费者选择茶叶的重要因素。
茶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品质,并通过创新的加工方法和配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新品种和口味。
3. 绿色环保成为关注焦点:茶叶的种植和加工环节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
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农业和有机茶叶生产,通过认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茶叶。
4. 电子商务和线上销售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和线上销售渠道成为茶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
茶企业通过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买方式,并借助线上渠道进行品牌营销和宣传。
5. 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国的茶叶正在走向世界,逐渐成为全球茶叶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和消费者。
中国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茶叶展览和合作,通过品牌建设和贸易,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广中国茶文化。
6. 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茶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融合,推动茶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应用。
总而言之,茶业在当今的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市场需求增长、品质追求、绿色环保、电子商务兴起、国际市场拓展和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茶叶作为一种珍贵的天然饮品,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喜爱。
2023年茶具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茶具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茶具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茶文化在中国逐渐兴起,茶具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一、茶具行业市场现状茶具市场大多数呈现出较为稳定和持续的增长态势。
根据国家相关机构的调查发现,全国茶具销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元,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茶具的销售总额将会继续保持逐年增长的状态,预计到2025年我国茶具销售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这表明茶具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茶具行业市场呈现出一些特点,包括:1. 品类丰富。
茶具品类非常多,根据功能、原材料、制作工艺、风格等维度进行分类可谓是五花八门。
2. 传统和现代共存。
传统茶具虽然经历了百年沧桑,但是现代茶具的崛起与传统茶具的丰富异彩共存,让更多的茶友有机会从各领域里找到自己心仪的茶具。
3. 客户群体广泛。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茶具都是不可或缺的消费品。
4. 具备潜在市场。
茶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普及程度较高的文化,茶具的发展具备较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二、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1. 高品质茶具受欢迎。
随着音乐、美术、民俗等等各种文化逐渐融入茶文化中,提高茶环境和茶道的品位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茶具。
2. 多元文化的融合。
茶具是一个文化载体,各种文化间的交流、融合、融合渗透、互补发展在茶具上刻画出了缩影。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制作工艺的茶具在市场上互相交锋,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3. 茶具营销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茶具营销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品牌官方网站、天猫商城、抖音直播等等,这些都极大方便了顾客了解并购买茶具。
三、茶具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机遇:1. 政策的支持。
政策层面支持茶文化发展,鼓励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也为茶具行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2. 大众生活方式的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环保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2023年精制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精制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茶饮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精制茶则是茶叶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比普通的茶叶,精制茶在加工工艺、原料、营养价值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品位。
现在,中国的茶叶市场不断壮大,而精制茶行业作为一个新颖、高端的茶市场分支,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我国精制茶市场规模已达到了120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
首先,从消费者需求方面来看,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饮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精制茶在加工技术上更具优势,可以更好地保留茶叶的营养成分,因此也更符合现代人对于养生饮品的需求。
其次,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制茶作为一种高端的茶品,除了养生功效之外,还具有更高的品位和文化内涵,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下,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等新兴的销售渠道也为茶叶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现在,越来越多的精制茶品牌也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其销售渠道也更广泛了。
在这一背景下,精制茶行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精制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塑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
同时,企业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战略,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总之,作为新兴市场的精制茶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提升,不断创新和开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茶产品的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茶产品的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茶产品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告旨在分析茶产品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市场概况目前,中国茶市场规模庞大,茶消费人群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茶市场年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同时,茶的种类也愈发多样化,包括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
不仅如此,奶茶和花茶等创新产品也逐渐走红。
市场竞争分析由于茶市场的利润空间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竞争。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茶企业、饮料企业以及小型茶叶店。
茶企业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渠道建设,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饮料企业通过推出茶饮料产品,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口味,逐渐蚕食了茶市场份额。
小型茶叶店通过精选茶叶,提供个性化的茶饮服务,吸引了部分消费者。
消费者需求分析现代消费者对茶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饮用需求,还包括健康、品质、便捷等方面的要求。
消费者对茶的品质要求愈发高涨,他们对茶叶的产地、原料、采摘时间等信息关注度较高。
同时,随着快节奏生活的普及,消费者对便捷的茶饮品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市场趋势与发展预测未来茶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创新化。
首先,茶产品将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包括不同产地的茶叶、花茶、功能茶等。
其次,茶产品将更加注重品质,追求高品质茶叶和工艺的消费者将成为市场的主力。
此外,茶产品将更注重品牌营销和渠道建设,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率。
建议与总结在茶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茶企业需要注重产品的创新,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茶饮品。
同时,茶企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总结而言,茶产品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多样化和品质化是未来茶市场的趋势。
茶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茶产品,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以保持竞争力。
2024年精制茶市场分析现状

精制茶市场分析现状前言精制茶作为一种高端茶叶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追捧。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精制茶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对精制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市场环境,并做出有针对性的经营决策。
精制茶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精制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过去几年,精制茶的销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精制茶在品质和口感上的优势。
精制茶市场分布精制茶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带,消费水平较高,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精制茶在这些地区的市场需求较大。
然而,随着精制茶市场的不断扩大,二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市场也开始逐渐崛起。
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认知不断提高,加上精制茶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这些地区的市场潜力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精制茶市场竞争格局精制茶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为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精制茶品牌和产品,消费者选择范围广泛。
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口感、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
优质茶叶供应链的建立也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
精制茶生产商需要与茶园合作,确保茶叶的品质和稳定供应。
同时,优化生产工艺和提升工艺水平也是竞争的一个关键要素,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工艺水平,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精制茶产品。
精制茶市场趋势精制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饮品市场的增长: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精制茶作为健康饮品的一种,也将受益于此。
2.个性化定制市场的崛起: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增加,精制茶作为一种有着丰富口味和品种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粉丝经济的兴起: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购物的普及,粉丝经济日益兴起。
通过粉丝经济和社交媒体的渠道,精制茶品牌可以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传播。
茶具市场的变迁趋势分析

茶具市场的变迁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茶的热爱和追求也不断提高,茶具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茶具市场的变迁趋势:
1.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茶具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的茶具为主,包括骨瓷、紫砂、青花等。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茶具的个性化和现代化,茶具市场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时尚、简约、实用的茶具产品。
这些新型茶具产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品茶环境、品质、品位等方面的要求。
2.多元化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改变,茶具市场需求不再只是单纯的一份饮品器具,更多的人注重的是茶具的多元化和功能化,如保温、隔热、方便携带等。
这种需求的多元化也推动了茶具市场的发展,许多茶具品牌也开始注重研发,推出更加创新的多功能茶具产品。
3.个性化消费
消费者对茶具的需求从简单的饮用器具向个性化的消费转变。
茶具市场也相应推
出了更多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茶具产品,如各种造型逗趣、颜色鲜艳的茶具。
此外,也有许多茶具品牌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不同的茶具产品,如针对青年人、中老年人、儿童等。
4.环保理念
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关注茶具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
茶具厂商也意识到环保主义对于茶具市场的多方面影响,开始尝试使用环保材料、推出环保茶具产品等措施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总之,茶具市场的变迁趋势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茶具产品的应用场景和结构都在逐渐地改变,茶具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环保化等多种趋势。
茶具厂商应该借助这种趋势,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中不断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叶加工2013,(1):30~34收稿日期:2013-01-14基金项目:杭州市雏鹰企业计划(20121831K0155)作者简介:周小生(1987-),男,安徽安庆人,硕士,主要从事茶叶深加工及新产品研发。
*通讯作者:huangh29@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周小生,黄皓*,王斌,韩坤,何红霞,陈潇(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浙江杭州310000)摘要: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未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茶制品的发展给整个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茶制品主要形式为以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等茶品形式的茶饮料,以茶餐、茶味坚果、茶味糖果、茶味糕点等风味化的茶食品,以茶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为主体的保健品,以茶味牙膏、茶枕、茶袜子等形式的日用品。
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茶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充分、深入,茶制品将有以下三种发展趋势:一是可利用的茶树资源的丰富化;二是以茶叶功能性成分为主的保健品的开发;三是产品的多元化。
关键词:茶制品,深加工,综合利用,茶产业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ency of the Development for Tea ProductsZHOU Xiao-sheng,HUANG Hao *,WANG Bin,HAN Kun,HE Hong-xia,CHEN Xiao(Hangzhou Efuton Tea Co.,LTD,Hangzhou 310000,China)Abstract:The further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s the key fac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ea industry in the future.The development of tea products brings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whole tea industry.Nowadays the main categories of tea products include:tea beverage which contains tea drink (tea soup),flavored tea beverage,compound tea beverage and other kinds of tea drinks,flavored Tea Food such as tea meals,tea flavored nuts,tea flavored candy and tea flavored pastry,health care products with tea polyphenols,caffeine,theanine which extracted from tea leaves as functional ingredients,commodity like tea flavored toothpaste,tea pillow,tea socks and others.In summary,the tea resource will be used more widely and dee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food process technology.In the future,there will be three kinds of trends of tea products:the first is the enrichment of the available tea tree resource;secondly,to exploit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mainly containing the functional ingredient of tea;thirdly i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oducts.Key words:Tea products,Further processing,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Tea industry茶叶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排名世界第一,达到163.3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8.49%[1]。
长期以来,人们对茶叶的利用方式较为单一,惯以饮用为主。
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茶叶的利用方式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饮用逐渐发展到饮用[2-4]、食用[5-7]、日用[8]等,茶产品种类亦日趋丰富,形成了琳琅满目的茶制品,如茶食品[5-7]、茶饮料[9-10]、茶保健品[11]等。
这些茶制品可以以茶为主,也可以以茶为辅[12]。
1发展茶制品的意义1.1综合利用茶树资源传统茶叶的利用多是以茶树幼嫩的芽叶且以春天的芽叶为主。
然而,具有营养与保健价值的不仅仅是幼嫩的芽叶,茶花、茶籽、茶根及茶梗中均含有营养丰富的化合物。
茶花的化学成分与鲜叶大体相同,富含多糖和多酚[13-14],茶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复合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辐射等功效[15-17]。
作为茶树的副产品,茶花产量可达到7.66~9.77千克/公顷[18]。
目前,我国对茶花的开发利用仍较少,大部分的茶花都自然脱落,在茶园中腐烂,若将这些茶花进行开发利用,将能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茶籽也是一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
我国茶园的采摘面积约为180万公顷,茶籽年产量在8亿多公斤,而这些茶籽大部分都脱落在茶园中[19]。
茶籽中含有35%脂肪、20%淀粉、11%蛋白质、12%皂素、11%木质素[20],茶籽仁中含有18%~32%的茶籽油,其中油酸含量在40%~5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生理活性、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被称为“东方橄榄油”[21]。
茶籽壳中富含22%左右的半纤维素,可作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木糖醇还是一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22]。
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等产品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越来越多的茶渣。
茶渣中仍残留1%~ 2%的茶多酚,17%~19%的粗蛋白,16%~18%的粗纤维,以及1.5%~2%的赖氨酸,仍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23]。
舒庆龄[24]使用糖化处理后的茶渣作为肉用鸡的饲料添加剂,增重效果明显。
刘姝等[25]将茶渣进行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6%~29%,可溶性物质增加了20%~37%。
作为动物饲料,约52%的营养物质能够被动物利用[26]。
陈利燕[27]研制了“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并研究了该复合肥对茶园产量、品质、土壤性状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茶渣还可以用于生产膳食纤维、水和空气的净化剂[28]。
茶树浑身是宝,除茶渣之外,茶叶的下脚料、修剪的枝叶、茶梗等均可纳入可开发利用资源范围。
1.2开发茶叶的新用途、新功效饮茶,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生活习俗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将茶以饮品的形式呈现,通过热水冲泡获取茶叶中的可溶性成分,这种形式较为单一。
因此,随着茶叶深加工的发展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强化,茶叶正逐渐被开发成各种形式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利用形式也走向多元化。
喝茶逐渐变成吃茶,其可溶性成分、不溶性成分均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基于茶多酚的杀菌、除异味功效,使用含茶多酚的牙膏能有效祛除口腔异味[29]。
此外,茶叶还被加工成床上用品,用茶叶制成的茶枕软硬适中、透气性好,加上天然的茶叶香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30]。
王艳丽[31]利用茶叶的可吸附异味的特性开发出的崂山茶枕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够净化室内空气。
1.3增加茶产业的产值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名优茶得到迅速发展。
1990~2009年,全国名优茶产量从1.93万吨发展到52.9万吨,2009年名优茶的产量占总产量的39.4%,创造了占总产值74.6%的经济价值[32]。
然而,名优茶的发展已逐渐趋于平缓期,难以持续推动茶行业产值的增长。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远高于我国,茶叶深加工现状亦是如此。
日本的茶叶产量远低于我国,但深加工产品占茶叶总量的40%,西欧、美国等国家甚至达到60%~ 90%,远高于我国的6%~8%[33,34]。
由此可见,茶叶深加工潜力颇巨,其中,茶制品无疑已是我国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茶制品的发展现状2.1茶饮料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入水、糖、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35]。
茶饮料包括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茶浓缩液,而茶饮料(茶汤)包括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及其他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分为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其他调味茶饮料[36]。
茶饮料含有一定量的茶多酚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消暑解渴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近十年多来,我国茶饮料的产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不足20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85万吨,而2001年高达300万吨[2,4,37]。
截至2011年,我国茶饮料生产总量达到了1200万吨,占软饮料总量的10%左右,销售总额已达到700多亿元[38]。
1986~1998年,是我国茶饮料初步发展的阶段,杭州的塑料瓶装茶可乐开始进入市场;90年代初期,奶茶、果味红茶相继出现;90年代中期,河北旭日升集团推出冰茶,红极一时[2],迅速占有高份额的市场率[37]。
2000年,旭日升茶饮料总产量占据中国市场70%的份额,在中国饮料十强中排名第二。
然而,随着旭日升的败落,汽茶饮品逐渐淡出市场,品牌集中在了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大型企业,分占着前三甲的位置[39]。
2007年,康师傅茶饮料打破三分天下的局势,成为最强劲的领跑者,销售额达到7.88亿美元[35];2011年,康师傅继续一路攀升,其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1%,产品有康师傅绿茶、冰红茶、冰绿茶、铁观音茶等,且以冰茶(冰红茶、冰绿茶)最为畅销[40]。
目前,统一茶饮料是仅次于康师傅的第二大品牌,主要有冰红茶、绿茶。
在市场竞争与角逐的持久战中,这两个品牌得到了互相的促进,目前二者共占据着80%左右的市场。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通过创新、营销策略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为基础,其果味茶系列和调味茶系列也在努力争夺中国茶饮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