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点
赫哲族鱼皮服饰样式及其图案艺术浅析

赫哲族鱼皮服饰样式及其图案艺术浅析作者:徐小涵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3期摘 ; 要:鱼皮艺术品是赫哲族独有的传统手工艺术品,是由鱼皮服饰、岩画、图腾的遗传工艺发展而来的,逐渐衍变出雕镂、拼贴、缝制等艺术形式,有文字记载的鱼皮艺术品至少也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
赫哲族通过对鱼皮样式及图案艺术的发挥和传承,以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衣;服饰中图分类号:TS941.6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60-01赫哲族是渔猎文化的民族,过去以捕鱼和狩猎为主。
历史上称为“鱼皮部”或“使犬部”。
尤其以大河捕鱼最具特色,同时举族信奉萨满教,有其独特的语言和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以及造型艺术,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
他们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作而成的。
赫哲族最具特色的服装是鱼皮衣。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鱼皮上衣、鱼皮套裤和鱼皮靰鞡是赫哲族常服。
鱼皮服装耐磨、抗湿、保暖。
由于北方天寒地冻,环境污染不重,用鱼皮制作的服装基本上不会发臭和腐烂。
只是其不耐久存,几年后即易脆化,甚至碎裂成粉状。
赫哲族的鱼皮服装不仅面料为鱼皮,就连缝制所用的线也用鱼皮制成。
服饰是民族的外在符号,可以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特点。
赫哲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无论选料,还是缝制衣服,都形成了一个系列。
赫哲族传统服饰的样式主要有:男女鱼皮衣、女鱼皮长袍、男女鱼皮套裤、男女鱼皮靰鞡、鱼皮手套。
一、鱼皮上衣鱼皮上衣,赫哲族最早的鱼皮上衣有男女之分,男性的鱼皮上衣为对襟,女性的为大襟。
最早的男性鱼皮衣是立式小圆领,衣身和衣袖连成一体,衣的下摆呈中间长、两侧段的弧形,衣摆两侧有小开叉。
到了清代,布匹传入,鱼皮衣出现了包边的现象,衣服的底边和袖口都用黑色或蓝色的布料包镶,在包边的底边布料上和袖口包处都绣着云卷图案,左右对称。
民族特色·赫哲族|独特的民间艺术萨满舞,由来已久的崇拜!

民族特色·赫哲族|独特的民间艺术萨满舞,由来已久的崇拜!萨满舞起源于萨满跳神活动,人们在此基础上创作发展,将萨满舞搬上舞台,成为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舞。
萨满舞既承载了原始萨满文化的内涵,又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奔放的性格,是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舞蹈。
早年赫哲族信仰萨满,赫哲人认为,小孩生下来就有“魂鸟”(哈您初坎),一些疾病都是因为鬼怪摄走人的灵魂造成的。
他们笃信萨满能治疗百病,有了病便找萨满跳神驱除。
赫哲人的萨满舞,表演者手拿神鼓、身穿神裙、腰扎神铃,头戴神帽、踏着节拍,跳了起来。
萨满舞有固定的招式,但到了现代更多地表现为即兴表演。
如今,随着赫哲人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很少有人找萨满跳神,就连萨满也几乎找不到了,但萨满舞作为赫哲族民间艺术流传至今。
特色萨满舞萨满跳神时全副神装,胸前背后挂着铜镜,腰系腰铃,脖子上挂着布克春、萨日卡、额其和三种神,“爱米”供在西炕上。
萨满手拿神鼓以通神。
还有神刀、神杖、龙头杖等神具和祭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夜间神鼓神咒的声音,容易将人引入幻境。
跳神时除萨满外,还有“二神”也是其助手。
治病时“二神”在病人背后,两手扶病人的肩上,萨满请神边敲鼓边唱边说,依次猜测是什么鬼作祟,据说猜中了,“二神”便发觉病人的双肩抖动,告诉萨满请神驱鬼。
萨满于春、秋时节“跳鹿神”亦称跳太平神。
意思是求神驱鬼消灾求福,保护全村人丁兴旺,祈求渔猎丰收,有群众集体参加,是很隆重的宗教仪式。
具体时间由萨满确定,预先通知大家,如有还愿者准备祭品。
“跳鹿神”之日,萨满全副神装,请年轻力壮者手执鸠神杆、鹰神、神偶、神刀击鼓,从萨满家中边跳边唱鸠神歌而出。
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内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户数为单数,甚至有的去几十里以外的村屯跳,据说可赶走藏在各村屯里的鬼怪和病魔,以保护人口平安。
原来患病许愿而病愈,求子许愿得子者,都在跳太平神时还愿,显得更加热闹。
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

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赫哲族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着神秘和魅力。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赫哲族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从赫哲族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角度,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赫哲族文化的特点赫哲族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之一,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建筑和民间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赫哲族人民的生活、婚嫁、宗教以及习俗等方面也和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以蒙古族服饰为主,同时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的元素。
赫哲族人喜欢用鲜艳的颜色来装饰自己的服饰,这些服饰在设计和样式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十分吸引人。
赫哲族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房屋的建筑风格简单而又朴实,给人一种原生态、朴素、自然的感觉。
赫哲族的民间艺术也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马头琴、蒙族舞蹈、蒙古族民歌等。
赫哲族的生活方式和婚嫁习俗也有其独特之处。
赫哲族人民主要以渔猎为生,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贴近自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在他们的文化中。
赫哲族的婚嫁习俗也十分有趣,比如结婚时的吉祥物——“拜神掌”,婚礼上的舞蹈和歌曲等。
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赫哲族文化深厚而丰富,蕴含着极大的价值,制作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目前,制作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主要体现在服饰、饰品、装饰品、工艺品等方面。
这些产品在传承赫哲族文化的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艺术品、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喜爱。
赫哲族的传统服饰是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服饰的设计和制作融合了赫哲族的服饰特色和现代时尚元素,让传统服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可以设计赫哲族元素的现代款式服饰、T恤、连衣裙等,同时将赫哲族的图案、图腾等进行提炼和现代化处理,以符合现代市场需求。
赫哲族的饰品和装饰品也是制作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方向。
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开发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开发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赫哲族传统工
艺美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纹样特点。
近年来,为了更好
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人们不仅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进行创新和开发,也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应用。
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赫哲族传统服饰是赫哲族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传统赫
哲族服饰通常由植物纤维和动物皮毛制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传统赫哲族服饰的走样
和更新是创新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设计师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趣味创
新赫哲族服饰的款式、色彩和绣花纹样,使其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除赫哲族传统服饰外,赫哲族还有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如编织、刺绣、剪纸等。
近年来,人们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进行的创新和开发,使传统工艺美术不断更新,更好地满
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教育教学中,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
介绍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赫哲族文化。
教师还可
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
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点。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也可以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
传承和发展。
总之,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开发和教学应用是保护和传承赫哲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工艺美术,尊重和发扬民族文化,让传统工艺美术一代代传承下
去。
赫哲族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数字化保护研究

赫哲 族的 民间美术 与其 独特 的生 活方 式和 民俗信 仰有着密切 的关 教授 。赫哲族语言早 已濒 临失传 , 拥有传统 民间工艺大师的相继去 系, 赫哲族民间美术传统技艺的起源与发展承载着赫哲族人 的文 明 世 , 以及传 承人 的缺乏 , 许多宝贵 的传 统工艺 品未 能得 以相应 的管 和历史 。 理等原因使得这些 民间传统技艺 正在不断 消失 , 怎么将这些珍品妥 赫哲 族的 民间艺术 特别是 图案 艺术深刻体 现着这个 民族的精 善保存 , 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保护传承成为了非常急迫 的问题 。 神文明 、 民俗起源 、 宗教信仰 、 历史底蕴 和美 学理念等 等 , 因此在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 民间技艺 的保 护工 E l 益受到重视 。 国民间美术 的传统技艺 中是无可替代 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 2 0 1 1 年 5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 护工程正式投入建设 , 这 2 O世纪 5 0年代 , 前苏联学者在黑龙江开展考古研究 的时候 , 发现属 标志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 了数字化保护时代。 数字化技 于 羯人遗存 的遗址 , 并且在阿梁村 的山岩上发现 了体现赫哲族 的 术和政府 的大力 支持为正在走 向衰 亡的赫哲族 民间传统技 艺的保 祖先关 于尊崇蛇 、 太 阳和火 的一幅岩壁画 。这些发现足可体现早在 护和传承带来 了生机 。 远古 时期 的赫哲族人 民, 就具有着十分先进的美学理念 。 4 赫 哲 族 传 统 技 艺数 字化 保 护 对 策 4 . 1 传统技艺方法 的信 息采 集与储存 。利用数码相 机 、数码录 2 赫 哲 族 民 间 美术 传 统 技 艺 的 概 况 2 . 1 鱼皮艺术 。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 民生活 的主要来源 ,素 以 音 、 数码摄影 、 视频处理等技术进行信 息的采集 , 这些技术可 以有效 “ 鱼皮部” 远近 闻名 。 赫哲族 的鱼皮制作 的技艺是在其特定 的生活条 的保存传 统技艺方法 的原真性 、 活态性 。 件和地理位置 中形 成的 , 彰显了渔猎 民族 的智慧 , 具有浓郁 的 民族 由于数字 化的特殊性 , 可 以对信息数据 进行海 量的储存 , 涉及 和区域特 色 , 因此又被称为鱼皮文化 。赫哲族 的鱼皮手工艺 品具有 到的技术 有元数据格式与模型 、 数据压缩技术 、 图案检索等技术 。 种 独有 的历史精神 ,不仅 承载 了赫哲族人 民传统 的民间技 艺 , 还 4 . 2传统 民间艺术品实物 的数字化再现。通过三维重建技术 、 三 维立体扫描技 术 、 数 字合 成二维扫描技术 、 图形 图像处理技 术等数 是文化与艺术 的完美融合 。 鱼皮 文化起源 于衣着 和装饰技艺 的发展 ,后 又发展 出鱼骨 、 鱼 字化技术 的综合运 用 , 将赫哲族 的民间艺术 品得 以数字化保存和数 皮服饰 、 鱼皮画等艺术 形式 。 鱼皮画可以分 为镂刻和粘贴两种 , 以展 字化再现 , 弥补 了传 统保 存方法的缺点 , 使后代 可 以随 时欣 赏到这 示赫哲族人 民的审美追求 和宗教信仰 为主要创作 内容 , 分析鱼皮 画 些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 。 的图案内容 , 可 以让我们更好地 了解这个 民族 的传统艺术技艺 。鱼 4 . 3 赫哲族 民间美术传 统技艺的传承 。利用多媒体 信息融合技 皮材料有着精美 的鱼鳞花纹 , 充满 了自然 的美感 , 苍 朴的韵 味 , 造型 术 、 虚拟现实技术 、 三维 动画技术 和互 联网技术 , 创建一个赫哲族 民 使全 国乃至全世界 的人都可 以知道并 独特 , 浑然天成 , 是任何一种美术材料都 不可替代 的。 赫哲族 的鱼皮 间美术传 统技艺数 字博览馆 , 文化是全世界 独一无二 的 , 是 中国东北地 区少数 民族 民间美术传统 了解赫哲族的民间传统技艺 。 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已经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通过 以上分析 , 关 于赫 哲族 民间美术传统技艺 的数 字化保护通 2 . 2雕刻 。 赫哲 族桦树皮 、 木雕技艺与这个 民族的历史文化 和宗 过采用现代数 字化媒介载体 的形式 ,将赫哲 族传统技艺 的制作过 教信仰有 着紧密的关系 。 他们使用桦树皮 、 色木包 、 鹿腿骨等制作桦 程 、 独特 的艺术化造型方式等信息进行高精度 、 全方位 、 整体性 的收 皮工艺品及小 的木质工艺品 , 做工精细 、 雕刻技艺精湛 。 鱼骨技艺是 集整理 , 并进行储存和再现 。以数字化 的方式进行传统技艺的保护 以桦树皮 的木雕工 艺为基础发展 而来 的 , 制作 的成 品多 以该 民族 的 研究为今后赫哲族 民间美术传统技艺的保 护以及传 承提供 了准确 、 民间神话 传说 和宗 教信 仰为设计 素材 , 构思巧妙 。这些雕刻作 品体 完 整 的数 字 化 信 息平 台 。 现了赫哲 族人 民的民俗 民风 和审美情 趣 , 是研究赫哲族传统技艺 的 参 考 文 献 【 l 】 王锐 , 田丽 华 , 谢 淑华. 赫 哲 族 民间 美术 造 型 艺 术研 究 f J 1 . 佳 木 斯 大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 _ 3 刺绣 。赫哲族人 民的服饰和 日用 品上 的彩线刺绣 的图案精 学社会科 学学报, 2 0 0 9 , 2 7 ( 6 ) . 2 】 郭佳慧.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 “ 特 色数据库” 刍i zI j ] . 农业 图书 美、 构 图新颖别致 , 格外精彩 。绣品主要特点是 其独特的图纹样式 , 【 2 0 0 9 , 2 1 ( 4 ) . 制品款式 丰富 , 每一个 绣品都反映 了本 民族 的艺术 特色 , 后期加 以 情报 学刊 , 创新 , 还融入 了汉 民族 图案文化 的精粹 , 是我 国 民族刺 绣艺术 的瑰 [ 3 】 孙海英 , 王羽佳. 赫 哲 族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的 数 字化 建 设 『 J ] . 佳 木 斯 宝。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 0 0 9 , 2 7 ( 5 ) . 4 ] 林树 山; 4 0 k 凤 译. 黑龙 江沿岸 的部 落【 M】 . 长春 : 吉林 文史 出版社 , 2 . 4剪纸 。赫哲族 的剪纸材质多样 , 有 鱼皮 、 野猪皮 、 鹿皮 、 青蛙 『 皮、 蛇皮 , 还有桦树皮 、 丝绸 、 棉布 、 铁 片和纸张等 。其 中比较有代表 1 9 8 7 . 的“ 无纸剪纸 ” 是使用鱼皮雕刻和剪贴工 艺制作而成的 。 这些剪纸作 【 5 ] 王福安. 东北三 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M] . 哈 尔滨 : 黑龙江教 育出 2 01 1 . 品大多 以赫哲 族熟悉的野生动物 、 各种 鸟类 、 花草树木 等传 统渔猎 版 社 . 生活为素材 , 内涵丰富 , 风格质朴 。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赫哲族鱼皮画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赫哲族鱼皮画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
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
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
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
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
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
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
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落”。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靠近乌苏里江沿岸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为那乃人。
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我国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
这组鱼皮画就是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境内的赫哲族人制作的,国内的赫哲族虽然也还有人在制作鱼皮作品,但类似的鱼皮画却极为罕见.
俄罗斯那乃人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赫哲族鱼皮画
赫哲族鱼皮画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罕见的中国民间艺术。
浅谈赫哲族鱼皮画图案的特色和文化传承

天工|2020年第2期文 闫思婷浅谈赫哲族鱼皮画图案的特色和文化传承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寒边界上的一支神秘部落,在千百年的不断发展中,赫哲族人常年以狩猎为生,捕鱼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赫哲族通过狩猎方式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与艺术形式。
赫哲族善于用桦树皮、鱼皮制作物品,并在物品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如云纹、花朵、鸟兽、山水风景等。
赫哲族的各种花纹图案、补纤图案、几何花纹图案、拼接图案和套层拼接图案等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所以说赫哲族鱼皮画图案中蕴含着该民族的精、气、神,更是赫哲族的精神图腾,因此解析鱼皮画的图案特色与文化传承便可以揭开赫哲族神秘面纱的一角了。
一、赫哲族鱼皮画的图案特色与发展传承赫哲族人擅长捕鱼,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更是可以捕捉到各式各样的鱼类,把鱼皮加工、熟制后进行剪切和拼贴鱼皮,做成鱼皮衣、鱼皮画和一些生活用品,形成了一种特色的工艺品。
在鱼皮画的创作中,图案最为重要,其中以云纹图形最为常见,不同的图案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图案更是赫哲族心理活动、物质追求和社会形势的缩影。
鱼皮画在图案中大多采用了剪影和线描的手法,使得图案形态真挚与自然,并且图案中结构层次分明,具有古朴大气与简约自然之感,造型上的随意性更是给鱼皮画增添了几分灵动性,同时在图案的设计上更是融入了一些夸张的手法,让鱼皮画变得与寻常绘画形式有神似却又有着一定的差异。
图案分为植物图案与动物图案,包含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其中天鹅是赫哲人喜爱使用的形象,鹿和鹰的形象在图案中使用最多,而且图案造型变幻多样,大量运用装饰手段,夸张鹿角、鸟的头部和翅膀,尾部做螺旋纹饰的概括和夸张处理。
赫哲族鱼皮画在图案设计上,紧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大量的图案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汉族图案样式的精髓,尝试着以创新的形式带动鱼皮画的发展。
笔者对鱼皮画的热爱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偶然的机会邂逅鱼皮画,从此醉心鱼皮画的学习和制作,后师从刘升、张林两位老师,从此全身心投入到赫哲族鱼皮文化传承中来。
赫哲族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

赫哲族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作者:孟玲玲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赫哲族传统的鱼皮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艺术体系、美学形式重要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华民族艺术语言价值体系重要的表达方式。
本文从赫哲族鱼皮艺术形式的传承内涵、象征语言图案的传承意蕴、自由创作精神的传承形式、民族精神语言的传承价值等艺术特性探索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
关键词:艺术语言;传承价值;文化赫哲族鱼皮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女真”后裔,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区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一带繁衍生息。
历史上的赫哲族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改为赫哲族。
赫哲族有悠久的历史,有迹可循的赫哲族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黑龙江文物考古队在黑龙江密山市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赫哲族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上均有鱼鳞纹、鱼网纹、水波纹等纹样。
鱼皮艺术反映了赫哲人的渔猎情形和社会历史变迁。
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以鱼为食、鱼皮为衣,甚至生活用品也用鱼皮制成。
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赫哲族已经不再穿鱼皮衣服,但是鱼皮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却更为广泛的流传开来。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气息。
他们根据艺术主题,对生活中常见的鱼皮进行艺术加工,配以相应的图案和色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鱼皮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表达。
《皇清职贡图》卷八载:“男女衣服皆鹿皮、鱼皮为之。
”赫哲族鱼皮艺术反映了本民族对自然生物的独特理解和图腾崇拜,融合了现实与理想、历史与地方的独特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1 鱼皮艺术形式的传承内涵赫哲族人沿水而居,渔猎为生,其绘画形式、种类必然受地域特征的影响。
赫哲族鱼皮画材料独特,利用野生鱼皮的天然纹理为绘画创作服务。
赫哲族有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艺术中,但是多数鱼皮艺术都是对赫哲族人民日常生活情境的表现,也有反映宗教信仰和图腾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同构 建成其 具有 地域性 的 民族特 色的 文化 。 关键 词 : 哲族 赫 民间美术 地域 性特 征
河网交织 , 资源丰富 。勤劳 、 智慧 的赫哲族人 民世世 代代 生 活在这美丽富饶的黑龙 江、 松花江和乌苏里江“ 三江” 岸边 。赫哲 族是我 国少数 民族中人 口较少的 民族之一。现有人 口约四千人 。 主要 聚居在黑龙江省 同江市 的街 津 口赫哲族 民族乡 ,八 岔赫哲 族民族 乡 , 饶河县四排赫哲族 民族乡 , 以及佳木斯市敖其古镇 赫 哲族 民族村。他们 “ 日出而作 , 日落 而息 ” 以渔猎为主要的生产方
江”岸边的赫哲族人没有种植棉麻 的先决气候 条件 ,而依山傍
水, 林木 、 水资源丰富。赫哲族人充分地适应 自然 以及利用 自然
条件 , 故赫哲族人从穿衣到 日常用 品再到艺术品大多都 以鱼皮 、
树皮为主要材料进 行制造。赫哲族人高超 的鱼技 术为其鱼皮
工 艺 品 的产 生 奠 定 了基 础 。
鱼皮制 品的制作是 一个 复杂的过程 ,鱼皮 的熟 制工 艺和缝 制工艺是 鱼皮制作 的两个 主要的工艺 。而鱼皮 的熟制工 艺又分
为选 料 、 剥取 、 软 以及 染 色等 工 艺 。 中选 料 是关 键 的一 步 。 熟 其 并
鱼皮烟荷包上赫哲族妇 女绣出色彩绚丽 的各种 纹样 ,如云 纹、 鱼纹 、 花纹等。一针一线全都寄托了青年男女间的美妙爱情 。 鱼皮衣 , 赫哲语称“ 乌提 口” 。鱼皮衣 由上衣 和裤子组成。 由 于满 足服饰 的影 响深刻 , 鱼皮衣多 为长衣服 , 款式 类似 于旗 袍 。
鬻
★本文系黑龙江省 文化厅社会科 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 目, 目名称 : 项 非物质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赫哲族鱼皮、 桦树 皮在 漆 艺术中的应用与传承 , 目编号 :9 0 0 项 0A 1。
赫 哲族 民 间美 术 的地 域 性 特 点
圄 李 颖
摘
要 : 国众 多的 少数 民族中 , 哲 族独特 的地 域特 征 , 造 了其具有 代表 性的 民族 文化 。 多种多样 我 赫 塑 在 的民 问美术 形式中 , 皮制 品是赫 哲族 所特 有 的美术 形 式 , 赫哲 族所 特 有的 其它 的 民间 美术 , 鱼 与
鱼皮套裤 , 赫哲语 称“ 敖约克 ” 以怀头鱼 、 多 哲罗鱼等鱼皮 为主要
材料 。套裤又分男女两种 。男套裤赫哲语称“ 又克衣 ” 上端齐 口, 裤脚镶有黑边。 冬天抵寒 , 夏天防水护膝。 女套裤称“ 噶荣” 是一 ,
种 传 统 的 女 服 。上 边 也 为 齐 口 , 边 裤 角 绣 花纹 或 镶 花 边 。赫哲 下
制。
一
、
赫 哲族 鱼 皮 服 饰
赫哲族的鱼皮衣是其富有 民族地 域性特色 的文化之一 。在 我 国众多逐水而居的 民族 中,只有赫 哲族 是 以鱼皮为主要材料 进行制作衣物 的。 鱼皮衣便成为赫哲族特有的服饰 。 而鱼皮服饰 又分为生活鱼皮服饰和萨满鱼皮服饰 两种 。赫哲族生活鱼皮服 饰主要有鱼皮手套 、 鱼皮轨鞭 、 鱼皮烟荷包 和鱼皮衣等 。这些都 是其 民族 的代表特色。 赫哲族语称鱼 皮手套为“ 卡其玛” 。是将 手背上与手掌上 的 皮子缝 合在一块 ,将 手背上 的皮子抽褶 ,大拇 指的位置上 留个 洞, 以方便冬天打猎时推子弹上膛或扣扳机 。再用薄皮带缝于手 套 口上 , 扎紧后 既保暖又不易掉落。赫哲族妇女在手套背上用花 线精 巧地 绣上 云纹或镶 上各色布条 ,这样 既美 观又耐用 的手套 就缝制成 了。 轨靴用赫哲语 叫“ 温塌 ” 。分别 由鞋身 、 鞋勒 、 脸三部分构 鞋 成 。轨鞭鞋有轻便保 暖、 隔潮的特点 。冬天在雪地上行走不打滑
式 。正 是 三江 流域 丰 富 的 资 源 , 赫 哲族 人 民创 造 了独 特 的 渔猎 为
熟鱼 皮是将 晾好 的鱼皮放在木槽 里 , 用木槌捶 , 鱼皮变 软 , 使 软 至棉布一般 即可 ; 染色工艺一般使用纯植物 色染 色 , 但这 种工艺
现今都 已失传 。鱼皮的缝制要使用 鱼皮线 , 鱼皮线是用胖头鱼鱼 皮制成。 鱼皮线具有强韧耐磨 的特性 。 现在 多使用棉线进行缝 但
也不灌雪 。
文化 , 为鱼皮工艺品等工艺 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 也 山海经》 的 《 海外东经》 上说 :玄股之 国, “ 在北 , 其为人衣鱼” 。充分体 现了赫 哲族人“ 衣鱼皮 , 食其 肉” 鱼皮部 落” 的“ 的特色 。同时赫哲族妇女
运用勤劳 的双手制作 出的鱼皮衣 , 鱼皮剪纸 以及桦皮工艺 品 , 都
不是 所有 鱼的鱼皮都可 以用 来制作工艺品 ,而要根据不 同的鱼 皮做 不同的鱼皮制 品。例如 , 鲢鱼 , 草根鱼等质地较软 的鱼的鱼 皮多用来做衣裤 。大马 哈鱼 的鱼皮纹理美观细腻且鱼皮较 为名 贵 , 可以用来做服 装的面料 ; 便 剥取鱼皮 要先将鱼 晾至微 干 , 去 鱼鳍 , 剥鱼皮时 , 不去鳞将鱼头与鱼 身划开 , 鱼腹 纵向切割 , 沿 穿 透鱼皮 即可 , 再将鱼皮 与鱼 肉分离 开 , 离时要使 用木刀 , 分 以免 穿破 鱼皮 , 这样鱼皮便剥离下来 了。然后将鱼皮 阴干使 其脱 水 ;
族的结婚礼袍都会绣上丰富的图案 , 而女袍的刺绣较多 。长袍 的
用料不同 , 但多数都使用鱼皮缝制。妇女结婚礼服上的刺绣多用
鱼皮剪成 的“ 补绣 ” 作品 。长袍 上的图案多 在中心位置绘 制一棵
正 中。萨满树 被喻为赫哲族 的神树 ,有对 称 的树也有 不对称的 树 , 干的形 态各 异 , 树 不受限制 , 树叶三叶相连 在树梢 的末端 。 在赫哲族 的剪 纸图案 中 , 螺旋 纹和 回旋纹 的应用极为广泛 。
是具有特色 的赫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 ,是赫哲族 民间艺
术 的精 粹 。
由于赫哲族的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其 民间工艺品主要有鱼皮
工 艺 品和 桦 皮 工 艺 品 。 赫 哲 族 独 特 的生 产 生 活 方 式 以及 自然 条
件 的限制使得鱼皮制品广泛 的为赫哲族人所使 用。居住在 “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