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

原意为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出自《三字经》,孟子的观点也于此。“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所以,需要强调后天道德修养,使人向善,方能稳定社会。

2.有无相生

事物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涵义也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互为因果的关系。出于《老子》,类似的话语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万事万物之中对立的双方都可能彼此转换,我们则不能将某个问题看的过于绝对,需努力使之向着好的方面转换,避免向坏的方面过渡。

3.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规律可循。就得善于掌握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规律疏导,遇到难解的节设法绕道沟通。避免违背它的规律硬砍硬崩。如果不按规律办事,不知道拐弯,拼着力气砍坏了解牛的刀,没有了武器,不但解不了牛,就连鸡也杀不了。这样做势必会陷入尴尬而没有回旋的余地。

4.唯识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创始人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632~682)。这一流派的远祖,是印度的无着(约410~500)和世亲(约420~500),中间经过护法和他的弟子戒贤而传到中国。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罗万象的心识理论为主要课题。其学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建立了阿赖耶识,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大体就是说精神方面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在唯识家看来,无量的世界似乎是一块,实际上各是各的,这就是唯识的道理,一句话,就是“心外无境”,即通常所的“万法唯识”。

5.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力图客观而同情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的划分为“三代四群”。首创者梁漱溟。现代新儒家所说的新儒学,就是要恢复传统儒学的“内圣成德之教”,“接续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并开出学统和政统为内涵的“新外王”,从而使儒学演化适应当代世界新文化环境的精神需要。

6.儒学

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其代表人物孔孟。它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二.简答题:

1.论语的教育意义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其教育目的:

A.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君子”的个人修养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为政治的,如说“君子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其

二为道德的,如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颜渊》);其三为文化的,如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其四为生活的,如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孔子格外重视“君子”的道德修养,这与他对人的精神修养的要求是相联的.

B志于道《述而》中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即是“人”之“道”。“志于道”不是为了简单的世俗生活,也不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而是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子张》中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具备崇高的政治和精神追求的人。

论语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A.社会经济作用

《论语》之中虽没有明确讲到教育的经济作用的地方,但意识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不只是经济会作用于教育,教育

也会作用于经济,二者相互促进。

B.对人的作用

首先对人性的作用。文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观点,若一个人后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便可向着良善的方向发展;

反之,后天受到了恶劣的教育渐染,便很可能走向罪恶之路了;然后对人自身发展的作用。每个人的天性善恶相近,而且认

为绝大多数人的天赋也是相近的,没有天赋高低之分。自身发展如何,只能取决于个人的学习。其次,环境与教育对人自身

发展的塑造作用也不可小觑。

2.庄子内篇主要思想观念。《逍遥游》《齐物论》《养心主》

《逍遥游》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齐物论》阐述一切道理(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理论),对于人(观察者,研究者,)来说都是“齐”的,不会因主观变化而变化。现在看来,这理论有哲学,物理学,心理学三重意义,哲学有它孕育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物理学有它孕育出了相对论。

《养心主》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三.论述题:

1.禅宗-》古印度佛教本土化的过程,原因,对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分析中印文明交往的启示意义。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本土化的最终完成.

佛教本土化过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变成本土化是有个过程的,它的核心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相摄的。现在在中国盛行的其实是佛教文化。而且在当下准确在说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而非印度那个时代的文化’,再跟中国的‘儒、道’相融变成‘三家’[儒、释、道]。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的本土化是跟中国的儒、道融合一体时产生的。

佛教本土化原因:任何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新的地域传播都无可避免的要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中互相排斥,吸收,融合。才能形成最终的稳定形态。佛教传入中国也无可避免的要经历这个阶段。但应该说,佛教的中国化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意义。普遍意义即如上所说,事实上当佛教传入泰国,越南,日本等地,也无可避免的适度的当地化了。但佛教中国化的特殊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包容力,中华民族比较淡薄的宗教观念,而佛教传入时恰好又填补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性命修炼上的很多空白。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佛教看破今生,追求解脱的教义与儒家传统的忠君孝亲的政治伦理观念必然发生冲突;而佛教与土生土长的道教作为两种不同的宗教,为了争夺思想文化阵地,也必然要互相排挤。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对抗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纲常名教、王道政治和夷夏之防的冲突。此外还有神灭论与神不灭论的争论。佛教在中国本土文化系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得对以上诸多挑战、冲突作出回应,在这方面,佛教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即积极主动依附、融合本土文化,改变自身面貌,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佛教徒对本土文化对它的指责和挑战,论证佛教并不与名教相矛盾,相反,它倒是有助于王化的,即使像提出沙门不敬王者的慧远,虽然认为处俗和出家之人不同,但两者并不矛盾。在佛教与君权王道关系上,佛教也认识到在王权高于一切的中国古代社会,要想佛教得到生存和大规模传播,就必须为王道政治服务,取得统治阶层的支持,势必使中国佛教世俗化、政治化。在神灭神不灭争论中,佛教把轮回报应说和中国传统的神不灭的思想结合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

对中印交往的启示作用:中国与印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国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迥异,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于双方的交往,我们需汲取对方的精华,将其适当改变,与自身的特殊条件相融合,并昭显其巨大的光彩。

2.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作用与困境,难题,并浅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理解。

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作用: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困境:

为了使中国走向富强,仿照文艺复兴进行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反孔孟思想主张西学东进,反八股,反中国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