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改性的Au/TS-1催化剂上气相丙烯环氧化反应
多级孔钛硅分子筛TS-1催化剂的制备和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多级孔钛硅分子筛TS-1催化剂的制备和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王欢【摘要】钛硅分子筛是一种具有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的工业催化剂.传统的钛硅分子筛因其较小的微孔孔径使其只能应用在小分子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为介孔造孔剂,制备得到的多级孔钛硅分子筛H-TS-1,该材料具有更多的晶体间介孔.在大分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中,多级孔钛硅分子筛表现出明显优于常规TS-1的催化性能.【期刊名称】《天津化工》【年(卷),期】2016(030)005【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钛硅分子筛;多级孔道;烯烃环氧化【作者】王欢【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64钛硅分子筛是一类由硅氧四面体和钛氧四面体连接而成的多孔结晶性无机材料[1~3]。
钛硅分子筛骨架中以四配位形式存在的钛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多种有机物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具有催化性能高效,产物选择性高,不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节约水和能源等诸多优点。
最具代表性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是由意大利Eni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具有MFI拓扑结构的钛硅分子筛TS-1[4],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诸如丙烯环氧化,环己酮氨氧化和苯酚羟基化等多种工业生产装置中。
2010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绿色合成路线奖曾授予Dow和BASF公司,以表彰他们在基于钛硅分子筛TS-1的环氧丙烷的生产工艺中的绿色化的工业项目[5]。
钛硅分子筛的制备和成功应用是分子筛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钛硅分子筛TS-1具有MFI拓扑结构,其结构中特征的结构单元由五元环组成,它们通过共边连接形成链状结构,链在三维空间连接形成三维骨架结构。
TS-1分子筛具有三维十元环孔道体系,孔径约为5.5 Å。
随着钛硅分子筛TS-1的应用的不断扩展,催化反应类型的丰富,传统钛硅分子筛TS-1分子筛狭小的十元环的孔道结构并不能完全满足催化反应的需要。
超临界条件下碱性添加物对TS_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re a etio n w a s sy s tem a tiea lly in v e stig a ted . A S a re u lt , a ll th e fo u r a lk a lin e eo m p ()n e n zs h a d l )
e ffee t o n P () s e l e tiv ity . a m o n g e w h ie h N a ()H : d In N aH () eo u ld p ro m o te th
超临 界 流体 具 有 优 良的 溶解 和传 质 性 能 具 有 无毒
] l f
C O : )是 一 种 环 境 友 好 的 溶 剂 , 本课 题 组 以 cC O : 作 为溶
不 可燃 和廉 价 的优 点 , 广 泛 地 应 用 于萃
取 分 离及催 化 反应 中. 性 明 显提高
反应 45 m ln 后 , 停止搅 拌 , 并将 反应 釜置 于冰 水浴
石 油 学 报 (石 油 加 工 )
20 1 1 年 8 月
八( 尸 A I P E T R ()I E I S IN IC A (I E 尸 R ( )I E U M I I I丈 () E S S IN (玉S E ( I I()N ) 一
第 27 卷第 吸 期
文 章 编 号 : 100 1一7 1{ (20 11 )04 一6 2下 5 8 卜
丙烯 (质 量 分 数 > 99. 5 % ) , 北 京海 谱 甲醇 N f )H , 分 析 纯 , 北 京 ( l
U r :, 分析 N a H C (): ( N H ):C ()
气 体有 限 公 司 产 品
H 20 : 为 氧化 剂 的催 化 氧 化 反应 具 有 条件 温 和
丙烯液相环氧化反应的机理

丙烯液相环氧化反应的机理丙烯液相环氧化反应的机理介绍如下:在不通丙烯的情况下,完成了改性和未改性TS-1样品上H_2O_2无效分解的动力学实验;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内容,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完成了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改性前后挤条TS-1上的丙烯环氧化反应动力学实验。
考察了温度(30~46℃)、H_2O_2浓度(0.4~1.2mol/L)、H_2O_2空速(0.023~0.068mol/gcat·h)以及原料中C_3H_6/H_2O_2摩尔比(2~8)对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1.通过UV-Raman确定两种催化剂上的钛物种类型。
确定本次使用的未改性挤条TS-1含有四配位钛和二氧化钛。
改性后,产生了六配位钛这一新的钛物种。
采用UV-Vis和ICP对两种催化剂的钛含量分别做定量分析,确定两种催化剂中每个钛物种的具体含量,作为动力学的积分范围。
其中,PO和MME生成反应可以归因于四、六配位钛,TiO_2则是惰性的。
2.对两个催化剂上的H_2O_2无效分解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各自的速率方程。
TPAOH改性前后TS-1上H_2O_2的无效分解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H_2O_2浓度的增大、H_2O_2空速的降低而增大。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未改性TS-1的H_2O_2分解率总是大于改性催化剂,这可能是由于未改性催化剂含有更高比例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加速了H_2O_2的分解。
3.对于未改性TS-1,在忽略MME生成反应、并将拟合好的双氧水分解速率方程带入,用E-R和L-H机理模型对主反应进行拟合。
双氧水单分子吸附的E-R机理具有更高的拟合度。
研究提出了三种MME生成的反应机理,拟合得到环氧丙烷中氧由于供电子效应吸附在缺电子的钛物种上,与体相的甲醇反应生成丙二醇单甲醚这一机理具有最优拟合结果。
4.改性TS-1对于PO和MME生成反应的活性中心还有六配位钛。
在得到四配位对于主副反应的活化能、指前因子以及吸附平衡常数后,根据改性TS-1的实验数据得到六配位钛上主、副的动力学数据。
TS-1催化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的失活研究

为考察 T 一 分 子筛 失 活 前 后 结 构 的变 化 , S1 分
别对新 鲜 分子 筛 、 用 中的分 子筛 和失 活分 子 筛进 使 行傅立 叶 红外 光谱 表 征 , 征 结 果 见 图 1 由图 1 表 。
可 以看 出 , 3个样 品在 9 0c 左右 都有 一个 弱 的 6 m 吸 收峰 。这一 吸收 峰是 Ti 入分 子 筛骨架 的 指纹 进 峰L 。3个样 品 的 I 谱 图 中具 有 一 定 的 共 性 : 3 ] R 有 代表 Z M一 S 5分子 筛特 征 的 12 0 11 0 7 0 5 0 2 , O , 9 ,5 , 4 0 m 吸收峰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鲜 T 一 、 5 c ] 新 S 1 使
关 键 词 : 子 筛 催 化 剂 失 活 氯 丙 烯 环 氧化 环 氧 氯 丙 烷 分
1 前 言
2 实验 部分
2 1 原 料 与 试 剂 .
氯 丙烯 直接 环氧化 反 应 的产物 环氧氯 丙烷 ( 以
下简 称 E CH) 是一 种重 要 的有 机化 工原 料 , 用途 十
张 宇 ,熊 勇 ,刘 易 ,杜 泽 学
( 油 化 工科 学 研 究 院 , 京 1 0 8 ) 石 北 0 0 3
摘 要 在 甲醇 溶剂 中对 氯丙 烯 与 双 氧水 直 接 环 氧 化 反 应 的 T S1分 子 筛 的失 活原 因进 行 应体 系 酸性 、 反 反应 温度 对该 分 子 筛活 性 稳定 性 的 影 响 以及 失 活后 的 醇 洗再 生 效 果 。结 果 表 明 , 中杂 质对 分 子筛 的 活性 稳 定 性 没有 明显 影 响 ; 应 体 系在 p 原料 反 H一3时 分 子 筛 的 催
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TS-1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TS-1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李军;赖崇伟;王莉;周拥华【摘要】TS-1 zeolite catalysts for preparation of propylene oxide by epoxidation of propylene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Si source and Ti source were tetraethoxysilane and tetraisobutyl orthotitanate, respectively, andthe optimum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540℃ and 8 hour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methanol and isopropanol solvents on the reaction were also studi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methanol could improve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 much more.%制备了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TS-1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影响TS-1分子筛催化活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制备TS-1分子筛催化剂最佳硅源为正硅酸乙酯,最佳钛源为钛酸异丁酯,最佳催化剂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分别为540℃和8h。
同时考察了甲醇和异丙醇溶剂对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甲醇能更好地提高催化剂活性。
超临界条件下碱性添加物对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石油学报( 油加工 ) 石 A T E R L I I I A ( EF O U R ) E S N E T O ) C A P T O E N C P I M P ( S I G S C I N S R E C
第 2 7卷第 4 期
文 章 编 号 :1 0 - 7 9 2 】 ) 4 0 2 — 5 0 18 1 ( 0 1 0 6 9 0
Ab t a t s r c :The c ve son o 2 , s lc i t fpr py e i ( ) a u iia i n ofH O2of on r i f H O2 e e tviy o o l ne ox de P( ) nd tlz to 2
0 0 4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的 ( . 5 n l NH。 O )C 后 ,H。 :转 化 率 、P 选 择 性 和 H。) 用 率 分 别 达 到 了 9 . 、9 . % 和 9 . % , 0 O ( 利 70 68 82
从 而解 决 了该 反 应 在 s C ) 介 质 中存 在 的 H: 分 解 和 P 选 择 性 低 的问 题 。 c( : O O 关 键 词 : Sl T — ;丙 烯 环 氧 化 ;碱 性 添 加 剂 ;超 l 临界 C 2 sC ) ) 0 (c ( 2
me h no e i m ,b he e s ile s e ome p ob e s i he e xi a i n ofpr py e a a yz d t a lm d u utt r tl xit d s r l m n t po d to o l ne c t l e
i pe c iia n Su r r tc lCO2
ZH A N G a r 。 W U u on 。, TA O ng Y o i。。 。 Y l g Li 。,Y A N G i d ,T A N G a M ng e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部分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催 化剂 的制 备 .
以正硅酸四乙酯( E S 分析纯, TO , 上海 国药集 团) 为硅 源合成 T — 分子筛 , m( i : ( i: : S1 按 S ) m TO ) O
m( 四丙基 氢氧化 铵 )m( : H O)=1:.1:.9: 14的配 比投料 . 00 0 0 1. 将正 硅 酸 四乙酯滴入 0 0 o ・ .5m l L 盐酸中, 边滴 加边 匀速搅 拌 , 后将 钛 酸正丁 酯 ( B T 化学 纯 , 然 TO , 上海 国药集 团 ) 的异 丙 醇 (P 分析 纯 , IA, 上 海 国药集 团 ) 液缓慢 滴 人上述 混合 液 中( 持 0o 件 )滴 加完 毕后继 续搅 拌 1 i, 加 入 四丙 溶 保 C条 , 5mn再 基 氢 氧化铵 ( P O 2 % , 海百 灵威公 司 ) T A H,5 上 水溶 液 , 形成 白色 蜡状 凝胶 , 老化 2h后在 10℃下烘 干过 0
4配 位 的 T 物种 对催 化剂 性能有 促进 作用 . 于以上认 识 , 团队 的前 期工 作也 发现用 G i 基 本 e和 s ' . n对 I 1 S 的改性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J本文采用 G 改性 的 T 一 载体、 . a S1 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催化剂 , 于 用 丙 烯环 氧化 反应 中 , 考察 了不 同量 的 G a掺人 后对丙 烯 的转化 率 和环氧丙 烷选 择性 的影 响.
造 成严 重 的环境 污染 .
收 文日期 :0 1l 五4 修订 日期 :0 2 1 4 2 1-1 ; 2 1- - 00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 00 9 2733) 作者简介 : 张 超( 94一) 男 , 18 , 安徽淮南人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 催化化学
( h agKyL brtrfr eci hms nSl ufcs Istt o h sa hmir, h in oma n ei Jn u h in Z e n e a oao o R at e e ir O o dS r e, ntue fP yi l e sy Z ea gN r l i ̄ @。 ih aZ ea g i f y vC t y i a i c C t j Uv j
步提 高环氧 丙烷 的选择性 ; 献 [4 通过 用碱 液处理 T — 分 子筛 , 环 氧丙烷 的生 成速 率大 大提高 , 文 1] S1 使 每 k 催化 剂每 h可 以生产环 氧丙 烷 17gH 利用 率为 4 % ; ne an等 将 钴掺 入到 A / — , g 3 , 2 7 Menm n u 1 1中 形 5
摘
要 : G 改性 的 T - 分 子筛 为载 体 , 以 a S1 用沉积沉淀法制备 了金催化剂 , 并用 于气 相丙烯环 氧化反应 . 比较
了不同 G 掺杂量对催化剂结构 和催化性 能 的影 响. a 反应 结果 表 明: a的改 性使催 化 剂上 丙烯 的转化 率 由 G
18 . %提高到 2 7 ; 氧丙烷 的选择性 由 8 .%提高到 9 . %. .% 环 62 19 催化剂 活性的增加 可能是 因为 G a的掺人使 金 颗粒分 布更加 均匀 , 以及载体微结构变化引起 的配位效应. 关键词 : 环氧丙烷 ; 丙烯环 氧化 ; 金催化剂 ;S1 T 一 分子筛 ; ; 镓 改性 中图分类号 :6 3 3 0 4 . 文献标识码 : A
c r o ae n t e s u t r fT - .T e G — df ain p o td C o v r in fo 1 8 t . % a d o p r td i h t cu e o S 1 h a mo i c t r mo e 3 c n e s rm . % o 2 7 r i o H6 o n
第3 5卷第 3期
21 0 2年 8月
浙 江师 范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hj n om nvrt( a.Si) o ra o ei gN r a U i sy N t c. Z a l ei
V 1 5。N .3 o .3 o Au .2 1 g 02
Ke r s rp ln x d ;p o y e e e o i ain;Au c tl s ;T 一 ;g l m ;mo i c t n y wo d :p o y e e o i e r p ln p xd t o aay t S 1 a i l u d f ai i o
Di e tg s p s po i a i n o o l n v r r c a ・ ha e e x d to f pr py e e o e
G a- o i e Au ・ d f d /TS- a ay t m i — c t lss 1
Z HANG C a 。 P a rn ho AN Xioo g, L O n fi L iig U Me ge , U Jqn
环氧丙 烷 ( O) 一种重 要 的 基 础有 机 化 工 原 料 , 除 了 聚丙 烯 和 丙烯 腈 以外 的第 三大 丙 烯 衍 生 P 是 是 物, 主要用于合成聚醚多元醇, 也可通过水合反应制备丙二醇、 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及碳酸丙烯酯等. 目
前, 传统的生产环氧丙烷 的工业方法主要有 2 : 种 氯醇法和间接氧化法 , 但两者均产生大量的副产物 , 并
文 章 编 号 :0 155 ( 02)30 0 -6 10 -0 1 2 1 0 -3 5 0
G a改性 的 A / S1 化 剂 上 uT 一催 气 相 丙 烯 环 氧 化 反 应
张 超 , 潘小荣 , 罗盂飞 , 鲁继青
3 10 ) 204
( 江师 范大 学 物理 化 学研 究所 , 浙 浙江 省 固体表 面反 应化 学重点 实验 室 , 江 金 华 浙
浙江师范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
随着社 会对 环境保 护 的 日益重 视 , 们 希望用 绿色 方法 制 取 环氧 丙 烷 . 人 以分 子 氧 为氧 化 剂 、 丙烯 直 接气相 氧化 法最 清洁 , 原子 经济性 最好 , 普遍 采用 的银催 化 剂效 果 不佳 , 但 环氧 丙烷 的选 择性 很 低 ] . 因此 , 丙烯 直接氧 气环 氧化是 目前 催 化 剂领 域 内最具 挑 战 性 的课 题 之 一 .9 8年 , ysi 19 Haah 等 首次 发 现在 TO 上 负载 高分 散 的金颗 粒 , 以在 H i 可 和 O 共存 的条件 下 生成 环 氧 丙烷 , 环 氧丙 烷 的 选择 性 且 可达 到 9 % 以上 . 0 此后 , 各种 含 T 催 化剂 如 T .[6、 i M-i7]T. M-8 。和 T—U [ j S15]T. - MC 4 [ 、i - 8 MC 4 。。 i D ¨ 等被 T 不断地 报道 .
在各类含 T 载体催化剂 中,u 1 — 催化剂因具有 良好的选择性和较好 的稳定性而一直备受关 i A/ 1 5 注, 但因丙烯转化率 低、 氢气利用 率不高 及催化 剂稳定 性等 问题仍 然需要 改进. 文献报 道 : 有 添加 B ( O )等碱金 属或 碱土金 属盐 助 剂 j可 以 中和 催 化剂 表 面 的 酸性 位 或 提 高 A a N ,: , u的含 量 , 可进 一
3 10 2 04,C ia hn )
Ab t a t sr c :A e s o u c tl s u p r d olG - d f d T — we e p e a e n e td f rd r c r p l s  ̄e fA aay t s p o t i a- i e S- s e mo i 1 r r p r d a d t s o i tp o y— e e -
P s l ciiyfo 8 2% t . O ee tvt m 6. r o91 9% ,w c e me uet h n ipe so fAu p rilsf rGa i c r o hi h s e d d o t e f e ds ri n o a tce n o p - i o r to e u td fo t e c a g ft c o t cu e o h 一 up o t ai n r s le m h h n e o he mi r sr t r ft e TS 1 S p r. r u
成 A -o uc 合金并表现出 良好的催化性能 , 环氧丙烷 的生成速率可达到每 k 催化剂每 h生产环 氧丙烷 g 5 , : 4gH 利用率为 1%. 7 此外 , 通过高温热处理钛硅分子筛 T -, S1 并利用高温热解氨气对钛硅分子筛 T 一进行 修饰 和改性 , 弱其表 面酸 性 , 增加 其骨架 中 T 的缺 陷位 及水 热稳 定 性 , 理 后 的催 化剂 上 S1 减 并 i 处 丙 烯转 化率 可达 到 1% , 氧丙 烷 的选 择性 达到 9 % . 0 环 0 以上表明, 对催化剂的改性有利于提高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 而理论计算 ] 也表明, 具有不饱和
夜. 白色固体转移到高压反应釜(5 L 中, 将 10m ) 加入一定量的四丙基氢氧化铵 , 5℃晶化 2 , 1 7 4 再经过 h 洗涤、 离心 , 0o焙烧 5h 制得载体 T 一. 5 0 C , S1 G 一S1以 相 似 方 式 制 得 . 是 在 钛 酸 正 丁酯 的 异 丙 醇 溶 液 中加 入 了一 定 比例 的 G ( O ) ・ a' 一 I 只 a N 9 再将该混合液按 比例缓慢滴加入正硅酸四乙酯的混合溶液中, H O, 其余步骤相 同. 负 载型金 催 化剂采用 沉 积沉淀 法制 备. 2m m 氯金 酸 ( A C4・ H: 分 析纯 , 取 g・ L H u 1 4 O, 上海 久 岳化 工有限公司) 溶液 10m , 0 L 边加热搅拌边用 0 0 o ・ N O .2m l L a H溶液调节 p H值 , 7 在 0℃时调节 p H: 7 左右 , 接着加入 1 载体 T -, 7 = g S1在 Oo 老化 1 , 【 随后离心 , 水浴条件下真空干燥 , h 6 o 0C 最终得到催化 剂, 记做 0A c G -S1其 中: 表示金 的实 际负载量 ( aI一, r I 质量分数 )/为 G ; 3 a和 T 的摩尔 比, S)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