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试论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试论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01-31T16:01:47.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税国保[导读] 一般来说,中药的药物性质主要有:归经、升降沉浮、四气五味等方面的内容。
税国保(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金华中心卫生院药剂科四川遂宁 629200)【摘要】中药炮制指的是依照中医理论,根据药物本身的药性以及用药的需求加以不同的辅料,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因此它包括了炮制规格、炮制理论、炮制工艺等几个方面。
然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分析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炮制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63-02 大多数中药是大自然的产物,因此必须在采收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才能成为药材,而药材也需要经过一道道加工炮制的工序之后方可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中医用药的特质在于,所用中药需通过严格的炮制方能入药。
而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清除或是减少药物中残留的副作用或是毒性,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经过炮制后的中药能够转化、减缓药性,使适用范围扩大,进一步巩固药效。
[1] 1 中药炮制与药物药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中药的药物性质主要有:归经、升降沉浮、四气五味等方面的内容。
[2]中药主要通过药物性质的偏性来对阴阳不调的病变进行治疗。
若是药性出现偏寒或是偏热等状况都会对药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防止由于药性不良而引起的副作用或是毒性,则需要通过炮制来转变或强化其药性,使其达到临床使用的标准。
例如:为了降低黄连苦寒的药性,可以采用姜汁制的方法,而如果采用胆汁制则会提升黄连的苦寒性。
药物经过严格的炮制之后,其适用范围则会出现一定的改变,例如:益智仁能够作用于肾经以及脾,经过盐制之后,则主要作用域缩尿、涩精等病症。
总而言之,药物经过炮制,能够有效的改善药物的性能,使其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浅谈中药炮制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50期 233作者简介:蔡全莒,女,大专,副主任药师。
·中医中药·浅谈中药炮制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蔡全莒(青海省互助县中医院药剂科,青海)摘要:目的经过炮制的中药在质量、药性等方面发生了改变,临床疗效得以充分发挥。
方法中药炮制品的不同,为临床辨证施治选择合理的中药饮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结果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结论不同的中药炮制品更加适应临床灵活用药的要求,得到了它在组方中应有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0.138本文引用格式:蔡全莒. 浅谈中药炮制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233.0 引言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和现代临床疗效有密不可分关系,经过炮制的中药饮片,通过中医临床合理选择,保证了临床疗效。
1 中药药性的改变1.1 性味中药通过炮制纠正本身的过偏之性或缓和药性,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如栀子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胆汁制黄连,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
1.2 升降浮沉炮制后的中药作用趋向发生改变。
如酒制引药上行,盐炙引药下行入肾经。
《本草纲目》曰:“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1.3 归经炮制后的中药作用部位发生改变。
如香附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止痛之功;小茴香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增强了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橘核生用长于理气散结,行气止痛,盐橘核可引药入肾,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草药经过炮制、加工后制成的固体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有很多种,如炒制、炙制、熬制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药性。
下面将就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
炒制是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其特点是用小火炒制中药原料至金黄色,使中药饮片具有香气、味道独特。
炒制可以改变中药原料的性味,增加中药的功效。
炒制薏苡仁可以改善其生的寒凉性,增加脾胃的消化功能;炒制芡实可以增强其温补脾胃的作用。
炒制后的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更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病症。
熬制是一种特殊的中药炮制方法,其特点是用慢火煮熬中药原料,使中药饮片含有较多的水溶性成分。
熬制可以提取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使中药饮片具有更强的药效。
熬制甘草可以增加其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增强其清热解毒、缓解痉挛等作用;熬制黄芪可以提取其多糖类物质,增强其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效。
熬制后的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更适用于治疗炎症、免疫调节等病症。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有着明显的影响。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药性,增强中药的功效。
临床医生在选择中药饮片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以发挥中药的最佳疗效。
关于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又称炮炙、修事或修治。
对中药临床疗效影响十分密切。
如宋代《太平圣惠方》就有“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
”说的就是中药炮制与疗效的关系。
如果炮制不合法度,就会失去固有的性能,对临床治疗而言是有名无实,达不到治病的作用。
这就说明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粗略简述几大类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影响。
1净制与临床疗效由于药材在采收过程中难免混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有的药材各个部位的作用不同,如果不加以净制,一并入药,势必影响疗效,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如麻黄茎具有发汗作用,而麻黄根却有止汗作用,在炮制中必须根茎分开,区别入药,否则疗效就会适得其反。
还有些药材必须剔除非药用部分,如巴戟天、远志、牡丹皮等必须抽取净木芯,如果不加以净制,会造成疗效降低或完全没有疗效。
2切制对疗效影响部分中药材体积比较大,无法直接调剂,更不能保证煎出效果,必须按照药材的质地不同,采取“质坚宜薸”、“质松宜厚”的原则进行切割,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并避免药材细粉在煎煮过程中出现糊化、粘锅等现象,显示出饮片“细而不粉”的特色。
饮片切制是提高煎药质量,保证中药临床疗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中药饮片切制是为了提高煎药质量,在炮制前进行润泡软化操作,以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其中软润方法、处理的时间及吸水量控制至关重要。
有些药材不宜在水中浸泡,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软润;有些药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吸水量不宜过大,以控制药材有效成分的流失。
另外药材在切制过程中要厚度均匀,以免煎煮过程中出现易溶和难溶、先溶和后溶的问题,浸出物将会取气失味或者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例如黄芩在切制饮片前采用蒸汽软化或者煮沸十分钟,而不宜采用冷水浸泡软化;又如槟榔经水浸泡后切片,西醚类生物碱损失较大,可以采用蒸汽焖润法或者蒸汽软化后切片,可以大幅度降低槟榔碱损失。
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20期临床疾病实施治疗时,中药治疗属于重要治疗方法,主要指运用药物偏性对机体偏性起到纠正作用,继而促使人体阴阳均衡,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1]。
中药炮制属于一种在我国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指通过清洗、处理及加工等步骤促使中药材药性得以纠正的方法[2]。
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中医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则对中药炮制方法对药物疗效产生的影响予以分析。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中医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66岁,平均(26.1±1.2)岁;使用药物种类:生物碱类药物12例、挥发油类15例、苷类13例。
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7岁,平均(27.1±1.3)岁;使用药物种类:生物碱类药物14例、挥发油类15例、苷类11例。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所用中药没有实施炮制,以常规中药给药方法实施治疗。
⑵观察组所用中药实施炮制:①在实施炮制前对所选药物进行称重,以最大程度发挥药物疗效为称重标准。
在完成称重后应用清水浸泡药物,持续半小时,去除杂质与非药物部分,以不同药性为依据进行分类入药[3]。
②在药材浸泡后晾干裁剪,将入药药材进行等分量剪裁,剪裁成大小、长短相当的药材,同时将药性不同的药物进行分类熬制,且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将药材药用价值溶解出,具体采用文火煎煮药物,在沸腾后保持0.5h,再将药液离滤出后再用水煎煮0.5h,反复实施上述操作,直至滤出药液量达到500mL,通常实施3次上述操作[4]。
此后服用药液,2次/d,分别于早餐后和晚餐后服用。
两组均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实施对症论证和辨证组方。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中药炮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炮制,以提高药效、改善药味、减少毒性或副作用的过程。
中药炮制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环节,对中药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在临床医学中,中医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而中药的炮制过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药效,增强疗效中药炮制是通过加工处理中药材,对其进行破壁、炙烤、炮制等方法,使得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易释放、溶解,并且部分毒性成分得到破坏,使药效得到提高,疗效得到增强。
这种加工处理可以改善中药材的性味归经,提高其药效,增强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二、改善药物安全性中药炮制的过程中,会去除一些有毒物质,减少毒性或副作用,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通过炮制,可使中药材中的毒性成分减少、分解或变性,从而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降低用药风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三、改善药物稳定性中药炮制能够改善中药材的储存稳定性,延长保质期,减少变质和氧化,使中药材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质量变化。
这对于中药的生产和使用都有重要的意义,保证了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四、保证药物质量通过中药炮制,可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并且提高其稳定性。
中药炮制能够使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充分释放有效成分,改善中药材的性味归经,保证药物质量,并且提高其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中药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增强疗效,改善药物安全性,改善药物稳定性并保证药物质量。
这些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也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患者体质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的合理用药。
在使用中药时,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中药,并确定合理的炮制方法,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实践验证,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的炮制是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对中药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炮制对中药性味的改变中医药理论认为,药物的性味归经入药,对病证具有特定的作用。
而中药的炮制则可以改变药物的性味,使其对病证的作用发生变化。
对于苦味的中药,经过炮制处理后可转为甘味,使其能够更好地温补脾胃,增加对病情的调理作用。
炮制对中药性味的改变对药物效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炮制是通过加热、炙制、蒸煮等方式对中药进行处理,这些操作可以使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效用。
炮制可以使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得到释放和提取,提高药物的活性和药效。
还可以通过炮制来降低中药中的毒性物质,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增加药物的安全性。
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在中药的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炮制对中药药效的稳定性中药的炮制可以增加药物对温度、湿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效的持续时间。
这对于中药的贮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药物运输过程中,可以减少药物的损耗,确保药效的不变。
炮制对中药药效的稳定性也是影响药物效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以上几点来看,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提取其活性成分,增加药效的稳定性,改变药性等,从而影响药物的效用。
在中医临床中,中药的炮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需严格按照传统炮制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药物的最佳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炮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不可随意变更或减少炮制步骤,以免降低药物的效用。
炮制后的中药应妥善保存,避免日光暴晒、潮湿等情况,以确保药效的不变。
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
在日常应用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药的炮制环节,确保中药的最佳效用,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1】【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
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药的炮制特色,吸取精华,除去糟柏,从而起到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临床疗效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
关于炮制对医疗的作用,历代医药专家都相当重视,例如:宋�陈师文等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务必殷切注意”。
清�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也提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
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炮制与药性、炮制与医疗的密切关系,炮制与药物的这种有机联系,使它在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 净选不严影响临床效果净选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
由于中药材源于大自然,因而在采收时往往混杂不少霉烂、变质药材及泥沙,杂物甚至于非药用部位。
而同一药材因入药部位不同作用亦相反。
如山茱萸的果肉涩精益髓,多用于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而其果核则正好相反,但是多数的药农、药商在加工时不进行认真挑选,有的含核量严重超过了药典标准(含核量不超过3%),选到15%至3 0%,这样的药用在病人身上其疗效可想而知了。
类似未经选净的配方饮片还很多,如蒲公英、百花蛇舌草含大量的泥沙、杂草;柏子仁含壳量严重超标,款冬花含杆(非药用部位)太多,狗脊、香附子的鳞片未去净直接配方等等,这些饮片由于未能严格挑选,是不能保证临床疗效的。
2 饮片的切制粗糙影响临床疗效大血屯、木通、茯苓等一些药材,必须在产地趁鲜加工切制方能保证切出合格的饮片,原药材经加工切制成片、块、段、丝、粉碎之后不仅利于药房调配,也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 程, 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也 称为 “ 炮炙” 。由于 中药材大都是生药 ,其 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 特定的炮炙处理 ,才能更符合 治疗需要 ,充分发挥药效。因此 , 按照不 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 。有些药材的炮 制 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 ,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 ,正如前人 所说 :“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性味反 失。 ”炮制是否得 当,直 接关系到药效 ,而少数毒性药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 ,更是确保 用 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 简述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 效的影响之前,不 得不先谈谈 中药炮制 的目的及炮制的方法 , 尽管药物 的炮制方法
蜂蜜炙后主补 , 味改变为甘温 , 性 具益气健脾, 调和营卫的作用。
2 中药的随方炮制可使 制剂满足特殊的治疗要求
制剂是医药治疗疾病的运用形式 , 中药制剂一般 在复方的基 础上进 行。它是依据不 同的证候、对象 ,组方遣药 发挥群效的。 因此,不同的处方 ,就有不 同的炮制要求 。而不同的剂型 ,也有 它对炮 制的特殊要求。为了稳定每一处方 的主治范围,必须采取 随方炮 制,务求与 法方药取得一致。如清宁丸中的大黄 ,就要
当代医学
2 0 年 l 月第 l 卷 第 2 期总第 l4期 C ne oa y Me i n ,D c 0 8 Vo. 4 No 2 s e N .5 08 2 4 3 5 o tmp r r dc e e .2 0 , 1 1 . 3 I u o 14 i s
简述 中药炮制 对 临床 疗效 的影响
有性能的取合 ,权衡损 益 ,使某些作用突 出,使某些作用减弱 , 力求符合疾病实 际的治疗需要。而历代 医药学家为使用药方面疗 效准确可靠,对药物提 出了总的质量要求 ,为使符合立方遣药需 要 ,应 当针对药物本身 性质 ,采用不 同方法炮制药物使 之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1 通过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昧 ,从而增加药物 的临床疗效 内经 说 :“ 毒药攻邪 ,气味合而服之” 。性味是每个药物
是修制 ;二是水制;三是火制 ;四是水火共制 ;五是其他制法。
同时中药炮制又是 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 ,因为 中药素有一药
多效之能,显示着它们含有多种有效成分 ,其组成成分具有多方
面的生理 作用 ,而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对药物 的运用多为复方 ,以 多种药物合并来发挥新 的疗效 , 这就对药物提 出了具体要 求及固
[]陈胜天 ,周性 明 .陈句英 .等 3 P T 型射 频前列 腺治疗 仪对犬前 列 R —I 黼 黼 性 黼 糌 症 腺 的实验研 究[] 中华理 疗杂 志 ,2 0 1:4 J 01 1
何 俊 标
[ 摘要 ] 由于 中药 材大都 是 生药 , 其 中不 少 药材 必须 经过特 定 的炮 炙处 理 , 才 能更符 合 治疗 需要 ,充 分发 挥 药效 。正 如前 人所说 :
“ 及 则 功效 难 求 . 太过 则性 味反 失 。 不 ”所 以说 炮制 是 否得 当, 直接 关系 到 药效 ,而 少数 毒 性 药和 烈性 药 的合理 炮 制 ,更 是确 保 用 药安
法参酌前人的记载 ,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又可分为五类 :一
作者单位 :58 3深 圳市宝 安区慢 性病 防治院 ( 俊标 ) 11 3 何
出功率 的大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等问题 ,尚缺乏实验资料与临床 总结,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团
【】顾 方六 现代 前列腺 病学 【】北 京 人民军 医 出版 社 ,20 5 — 6 2 M 0 2 59 5 1
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 ,但 目的都 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充分发挥 其适当的药物作用: 1 ()减毒、去毒 : 川乌 、草乌生用易中毒 ,需
炮制后使用 。半夏生用 刺激 胃粘膜易致呕吐 ,姜制后却有镇吐作 本 身所 固有的 ,并凭借 它的偏胜特性治疗 阴阳偏胜偏衰的病变 。 同时,性 味的错综复杂 ,说 明了药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例如 用 。( ) 2 增效 : 杜仲含大量 的杜仲胶 , 生用不易煎出有效成分 ,经
的人参炔三醇 、人参皂甙 R 2 0( h 、2 R)一人参皂甙 R t 0( ) h 、2 S
人参皂甙 R 3 0( 人参皂甙 Rg 5 g 、2 R) 2 种特殊成分,而人参皂
甙R 2 h ,具有抑制癌 细胞增殖作用。()改进切制工艺 ,增加药 4 其药理反应 的性质和强度 。如远志 ,传统加工方法是去心 ,但研 究表明 ,带心的全远志 ,毒性及溶血作用均较去心远志为小 ,而 镇静作用却增强 ,故远志可以不去心 。( )便于制剂和贮藏 : 5 如
药材的切片与粉碎 ,使有 效成分易于溶 出,便于制成各种剂型 ; 药物的干燥处理 ,可 以使其不易霉变 、腐烂 、虫蛀等 。而炮制方
效: 药材炮制加工过程 中,影响 了药材的内在成分 ,直接关系到 若 用胆 汁炮制黄连 ,却能加强黄连苦寒之性 ,这样使寒者愈寒。 又如生甘草性味甘微苦 ,平 。生用主泻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经
炒后 ,胶质破坏 ,故炒杜仲煎剂降血压作用较生者为强 。( )改 3 变药物的性 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 的需要 : 如人参 ,一般生晒参 不具有的成分经制红参后 ,其单位有所变化 ,且产生白参所没有 同为温性 的药物 ,有五味子的酸温、厚朴 的苦温 、黄芪的甘温、 生姜的辛温、蛤蚧的咸 温。在相 同的温性 中,由于味的不 同,其 作用也迥异。况且许多药物不是只有单纯一种味,常常具有两种 或更多的味 ,如桂枝为辛甘温 ,其首先是辛温的作用 ,其次便是 甘温的作用。黄连本为大苦大寒的药物 ,主入血分 ,经过辛温的 生姜汁炙后 ,减低 了苦寒之性 ,并增入气分,此所谓 以热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