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促进人水和谐发展——访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主任任长江

郑 卅是全国重要的交通 、 信枢纽 , 南省的政治 、 I 通 河
经 济 、文化 中心 。郑 州 市 政 府提 出建 设 大 郑 州 的 战 略 目 标 . 力 把郑 州 建 设 成 为全 国区域 性 中心 城 市 、 努 中原 城 市 群 经 济 隆 起 带 核 心 城 市 和 水 系 网 络 化 的 森 林 生 态 城 。“ 城 在 林 中 、 在 城 中 、 水 融 合 、 乡 一 体 ” 郑 州 生 态 和 环 林 山 城 是
维普资讯
.
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题
堇 型 全蕉遮
2 0 . 中 国 水 利 0 89
推 进节 水型 社会 建设 促 进人 水 和谐 发展
访 郑 州 市供 水 节水 办公 室主任 任 长 江
本刊 记者 韦 凤年 王 莉 通讯 员 陈 华
任长 江 : 州 市 委 、 政 府 高度 重 视 节水 型 社会 建 设 , 郑 市 始 终 把 节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作 为 生 态 与 环 境 建 设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基 础 工 作 , 抓 不 懈 。针 对 郑 州 市 水 资 源 严 重 匮 乏 常 的 形 势 和 节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要 求 , 照 “ 水 优 先 , 污 按 节 治 为本 , 渠 道 开 源 ” 方 针 , 出 了郑 州 市 节 水 型 社 会 建 多 的 提 设 的 具 体 目标 、 务 、 施 方 案 和 保 障 措 施 , 以 此 为 指 任 实 并 导 , 全 面 开 展 节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各 项 工 作 。 一 是 制 定 规
境建 设 的宏 伟 蓝 图 。而 实现 这一 蓝 图 , 须 有水 资源 的有 必 力支 撑 。郑 州 是 一个 降水 时 空 分 布不 均 、当地 水 资 源 匮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具有紧迫性。
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等。
abstract: for water shor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he overall strateg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is work is urg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o further the determine the focus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establish complete water metering system and long-term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mechanism, tak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s a strategic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establish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关键词:节水;农业;方法key words: water conservation;agriculture;method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21-020 引言目前,我国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农田灌溉用水总量3600~3800亿m3,我国的耕地灌溉率已经高达40%,年份和干旱季节。
延庆区“两田一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

·56·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延庆区“两田一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时会文(北京市延庆区水务局,北京市 102100)摘要:介绍延庆区“两田一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农业高效节水工作中存在问题,阐明了“两田一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述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发展目标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两田一园;高效节水;节水灌溉;灌溉工程0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事业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奋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1 水资源状况及灌溉发展现状1.1 现状延庆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地带:陆面蒸发量400 mm/a,水面蒸发量1 666.2 mm/a。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3.0 mm。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份为747.1 mm,最少年份为274 mm。
全区水资源总量为2.26亿m 3;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29亿m 3,地下水资源量0.67 m 3。
延庆区耕地总面积2.83万hm 2,到2019年底全区1.99万hm 2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67万hm 2,占全区灌溉面积的83.76%;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 473.33 hm 2,占全区灌溉面积的27.57%。
完成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和相关政策制定。
经调查核实延庆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基础建设总体以管灌为主、喷微灌为辅。
1.2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延庆区耕地总面积2.83万h m 2,其中粮田面积 1.44万hm 2,菜田面积1 166.67 hm 2(露地菜田733.33 hm 2,设施菜田433.33 hm 2),果树面积1.15万hm 2(鲜果4 533.33 hm 2,干果6 933.33 hm 2)。
水安全的重要性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话题——水安全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享受水资源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水安全问题,因为水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水安全的重要性。
一、水安全是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基石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约60%的成分是水。
水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等。
然而,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频发,许多地区出现了饮用水不安全、癌症村等现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隐患。
因此,保障水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基石。
1. 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是人体获取水分的主要途径,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
如果饮用水受到污染,就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腹泻、肝炎、皮肤病等。
因此,保障饮用水安全,是水安全的首要任务。
2. 工业用水安全:工业用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工业废水处理,导致工业废水污染水源,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3. 农业用水安全:农业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
农业用水安全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还关系到食品安全。
如果农业用水受到污染,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
二、水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水安全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一旦水安全受到威胁,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水资源争夺、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恶化等,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1. 水资源争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在一些地区,为了争夺水资源,甚至发生了暴力冲突,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2. 水污染事件:水污染事件频发,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还引发了社会恐慌和不安。
例如,2008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就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和抗议。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摘要:生态农业是在石油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在结合了生态学原理以及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一中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它的出现为农业同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得更加和谐,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一、生态农业的形成:农业发展到现阶段再生产能力受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1. 可利用农业资源相对匮乏:我国的人均耕地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耕地的逐年减少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加之水资源等农业所需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短缺造成南方沿海诸多省份人均耕地占有率以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警戒标准。
2. 农业相关资源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两个农业主要资源整体使用粗放,基本上没有集约化,资源的产出率和使用率均严重偏低,农业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有的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并没有起到真正的肥效,或者干脆的焚烧,燃烧热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
3.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土地的过度利用使土壤状况逐年恶化,土壤中有机肥含量严重不足,土壤沙漠化、盐碱化严重,整体环境的破坏造成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由于整个农业生态链的破坏,农业病虫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
4. 农业环境的破坏造成农产品的污染加剧: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以及农业作业过程中的带入性污染,工业对大气污染会产生酸雨等大面积影响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滥用化肥、滥用农药以及大面积地膜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土壤以及水分的损害相当严重,进而造成农产品受到污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我国节水现状、国外节水特点与发展趋势(ppt 53页)

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布图 4
2000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
1 我国节水的现状
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 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水权制度建设、水价体制改 革、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宁夏回族 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列为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近 期重点工作。
京津唐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保 定、张家口、承德等共9个城市,是华北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的重点。
25
4 总体布局
(五)中南地区
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5 省1区,是我国粮、棉、油、糖、水产和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中南地区各省之间的水资源条件不同,产业结构不 同,经济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加 强用水管理,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提高公众节 水意识,改变用水行为,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13
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
14
2 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国 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水资 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节水 潜力巨大。
15
中国
用水指标
发达国家
304 m3 0.4~0.5 169 m3 50% ≥20%
万元GDP用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 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 城市自来水管网漏失率
1100m3 0.7~0.8 7~9 m3 85% 6%~15%
16
3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战略举措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 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
对盐池农业节水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分配方 案, 池引黄年用水量约在 80 立方米左右。 盐 0 0万 盐 池 县 19 9 6年 被 列 为 全 国 3 0个 节 水 增 产重 点 县 之 一 , 0 在 农 业 节 水 方 面 我 们 做 了许 多 的工 作 , 是广 泛 开 展 了 宣 传 教 育 , 一
提 高广大干 部和群众对节水 的认识和理解 ,强化 了人们 的水危 机 意识 , 增强了全社会节水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 推动 了农业节水
公顷, 、 8 只 。 羊 畜 O万
近十年的农业节水社会实践,我们 培养造就 了~大批 的节水设
计 、 : 管 理 等 各 方 面 的专 业 技 术人 才 , 立 了 自己 的农 业 节 施 £、 建
水科技服务队伍 。
盐池 县是个半农半牧区, 素有“ 羊之乡 ” 滩 俗称 。 农业和畜牧 业是国民经济 的两 大支 柱产 业。2 0 0 4年全县人均农业生产总值 33 8 7万元 , 城镇 居 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5 6 , 民人 均纯 收 3 3元 农 入 16 . 元 , 7 2 7 经济 发展相对 较落后 , 全面 实现小康 社会 的 目标
全 面 开 展 。二 是 过 去 曾对 农 业 灌 溉 进 行 过 深 入 的调 查 和 认 真 的 分 析 研 究 , 积 极 开 展 探 索 , 索 总 结 出 了扬 黄 灌 区 、 灌 区 、 并 摸 井 窖
型社会 , 将成为缓解当地水的供需矛盾的最根本 、 最有效 的战 略 措施。发 展节水农业 ,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 改善生态环 境,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 相处 , 促进 经济、
社 会 、 境协 调 发 展 , 动 整 个 社 会 走 上 生 产 发 展 、 活 富裕 、 环 推 生 生 态 良好 的文 明发 展 道 路 的~ 条 根 本 途 径 。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促进农村水利和谐发展

11 工程 管理 滞 贫困大县 , 旱少雨 , 干 年均 降 水量仅 4 0 m, 0 m 而蒸发量高达 80 m, 0 m 水资源相对贫乏 。 尤其是在 时空和地域分部 上极 不平衡 , 严重制 约着经济
2 1 年第 4期 01
以科学 发 展 观为 统 领 促进 农 村 水 利 和谐 发展
金 强
。
( 临夏 县水 务 电力局 , 肃 临夏 甘
710 3 1 0)
摘要 : 水利是 国民经济 的基 础产 业 , 新 时期 建 设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的 基础 , 是 分析 了我县 现行 农 村 小型 水利 . 程 管理 和 Y -
作为工程建设主体 , 应有能力客观地 鉴别监理和施工单 位能力和水平 ,对于不能满足要求 的监理或施工单位 ,
建 议 通 过 经 济 等 手 段 推 动 监 理 和施 工 单 位 高 素 质 人 员
的投入 ,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
25 水利 系统从今年开始将逐年发布《 国节水灌溉设 . 全
2 加 强 建设 单位 人 才 队伍 建 设 ,提 高 业 务 管 理 水 平 。 . 4
行 困难 , 可持续性差 。 工程建设前效益估计偏高 , 实际效 益难 以达 到。工 程 日常维护费用没有来源 , 上用户对 加
节 水 灌 溉 模 式 接 受 程 度 低 , 设 备 珍 惜 不 够 , 重 影 响 对 严 工 程 效 益 可 持 续 发挥 。 2 建议 与 对 策
1 建后 运 行 管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 3 工 程 建 成后 , 良性 运
计单位 , 同时更应加大对初 步设计 ( 或实施方案 ) 的评 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提要:“水多”、“水少”、“水浑”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东明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水资源严重短缺更是重中之重。
解决好农业节水问题,对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节水;经济;科学技术
一.概况
“节水”一词通俗易懂,更确切的提法应当是高效用水。
“节水灌溉”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水、高产、优质、高效。
“节水农业”的含义是,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的前提下,高效利用灌溉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需水,以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东明县在历史上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
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东明县水利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工程体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可以说,东明农村巨变,水利功不可没。
但是,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地下水富区域变为超采漏斗区,由以洪涝灾害为主变为以干旱缺水为主,由过去的“到处是水,人们怕水”变为现在的“到处缺水,人们盼水”。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008年与1952年相比,东明县人口增长了1倍多,粮食总产增长了3.3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7倍(不计物价因素),用水量也增长近5倍。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恶化失控、防洪能力与保安要求失调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东明县在研究、推广地上水灌区渠道防渗技术的同时,就提倡在黄灌区推广垄沟防渗技术,并进行了一些管道输水试验。
由于当时对节水的认识不足,加之多为土办法上马,没有配套产品,致使节水灌溉未得到有效发展。
80年代初期,随着降雨减少和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进的输水灌溉技术深受农民欢迎。
之后,示范区、乡的建设,丰富完善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为以后大面积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进入90年代,随着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不断完善,管道灌溉得到了较好的推广。
1998年,东明县进入了一个大力推广喷灌技术的阶段,但由于喷灌技术应用条件与当时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矛盾,加之部分喷灌设备质量低劣,使喷灌技术的推广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近年来,东明县对几十年节水灌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节水灌溉要因地制宜、科学有序、综合发展,明确在全省推广管灌、微滴灌、渠道防渗和喷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相继实施了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
回顾东明县节水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是必须因地制宜确定节水模式。
东明县地貌类型多样,各地自然地理状况、水源条件、气候特点、种植结构不尽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节水技术模式,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必须适应当地生产力水平。
要充分考虑农民认识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经济承受能力,不能搞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
三是必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改革,改变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无人管理的状况,增强节水工程的生命力。
四是必须创新农业节水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抓好节水农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水源。
三.重点推广的节水农业技术
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
试验表明,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约的水量占节水总量的55%~60%,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技术节约的水量占节水总量的40%~45%。
下面,重点谈一下工程节水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
1、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是其他节水措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工程节水技术主要包括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和地面灌溉技术。
其中,管道输水技术具有投资小、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应现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深受农民欢迎,并已广泛应用。
今后要继续把管道灌溉工程作为节水工程建设的主推形式,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加快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农田灌溉管网化。
渠道防渗技术是提高地上水灌溉效率的重要途径,要着力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各级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完善各级渠系及其配套建筑物,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地面灌溉技术可使田间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考虑到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地面灌溉技术仍将是东明县主要灌溉方式。
2、农艺生物节水技术
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包括农业结构调整、优选抗旱品种、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等。
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研究。
(下转第73页)
(上接第71页)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节水农业的重要途径。
要在认真分析
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积极扩大抗旱、耐旱、省水作物面积,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
生物节水内涵丰富,措施很多。
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就是推广应用抗旱节水品种,实现节水与增产的有机结合。
3、管理节水技术
一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突出抓好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超采区严格控制开采量,不得扩大取水量;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除生活用水之外,一律不许开凿新的自备井。
同时努力实现农业用水零增长的目标。
二是积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按照“互助合作、民主管理、加强引导、规范发展”的要求,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用水户对工程运行、用水秩序、水费收缴进行自主管理,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对于组建农民用水协会的地上水灌区,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灌区要根据地方特点,积极探索农民自主参与灌溉管理的具体实现形式。
三是抓好农业用水计量。
要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逐步完善田间工程计量设施,为以量计征、推行终端水价奠定基础。
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推广不同形式的计量设施。
四.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1、开展节水农业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节水农业工作会议的要求,东明县启动了县级节水农业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正在顺利开展,为增强规划的操作性和权威性,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或县级人大常委会通过。
2、修订完善农业用水定额
东明县区域类型多样,作物品种繁多,制定农业用水定额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水利及有关部门正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制定,力争尽早发布试行,科学指导农业灌溉。
3、深化水价改革
要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分步到位,逐步理顺水价。
渠灌区要加快农业末级渠系工程改造,普及安装计量设施,将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最终实现“配水到户、定价到户、计量到户、收费到户”,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井灌区超定额用水要尽快开征水资源费。
4、加大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力度
今后,将继续扩大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推广范围,利用省级资金新建、扩建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各地也要按照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项目的要求和标准,建设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项目和当地的节水项目,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
5、做好灌溉试验应用工作
东明县将在依托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做好灌溉试验的同时,结合节水农业项目区建设,分县域灌溉测预报、推广土壤墒情监测装置、实施效果的监测3个层次开展灌溉试验应用工作,以保障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6、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河北省缺水的严峻形势,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节水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大力宣传节水农业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鼓励在节水政策、措施和技术方面的创新。
通过组织培训班、电视讲座、现场会、散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