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历史
老年人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设计与实施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1-24
目录
• 概述 •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设计 •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实施 • 安宁疗护的实施 •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挑战与对策 • 典型案例分享
01
概述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定义
临终关怀
为即将离世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的 身心照顾,以缓解其痛苦和不安 ,并给予家属精神支持和指导。
药物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疼 痛。
非药物治疗
使用非药物方法,如按摩、热敷、冷敷等来缓解 疼痛。
症状管理
呼吸困难
确保空气流通,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恶心与呕吐
评估呕吐的原因,给予止吐药物,保持口腔清洁。
失眠
评估失眠原因,如疼痛、呼吸困难等,给予适当的药物或非药物治 疗。
促进社会和谐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体现了社会对 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有利于 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起源于欧美国家,最初由志愿者组织为贫困病人提供临终 关怀服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医疗保健领域。
现状与趋势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服务,国际学术交流 和合作日益加强,未来这一领域将更加注重专业培训、技术推广和政策研究。
安宁疗护
在临终关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心理疏导、疼痛控制和社会支持 ,旨在提高老年人在生命末期的 生命质量和尊严。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重要性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关注老年人 在生命末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 需求,有助于缓解其痛苦,提高
生活质量。
12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人卫4版医学伦理学)

1.安乐死体现更高层次的人性关怀
2.安乐死对病人家属及社会有利
3.安乐死不会与救死扶伤的职责相悖离
(二)反对安乐死的主要伦理依据
1.安乐死是一种消极对待人生的态度
2.安乐死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溃败
3.安乐死会为医务人员摆脱职责提供借口
(三)安乐死之争的伦理分析
四、安乐死的现实选择
将理论讨论与临床实施严格区分开来
恪守相关伦理要求: 1. 必须严格掌握要求放弃抢救或治疗的病人的 适应症 2. 必须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3. 必须充分尊重病人自主。
第三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一、临终关怀概述
(一)概念
临终关怀(hospice),原意是
“招待所”、“济贫院”、“小旅馆 ”之意。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是指 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它是 由多学科、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团队,
(一)死亡现象的复杂性 (二)死亡标准的多元性 (三)不同主体认知的差异性 (四)死亡判断的条件性
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
第二节 安乐死伦理
一、安乐死概述
(一)概念
安乐死(euthanasia),原义为
善终即无痛苦、快乐地死亡或尊严地
死亡。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是指,在
病人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已处于不 可逆的濒临死亡且备受剧烈病痛折磨 的状态之中,为消除其肉体和精神痛 苦,应其要求,应用医学手段使其无
医学伦理学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
贺 苗 制作
本章内容
1
死亡的认识与控制 安乐死伦理
临终关怀伦理
2
3
案 例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学博士陈某,在得知父亲身患 恶性肿瘤晚期后,并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把父亲送回了 老家,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2012年3月,陈某父亲陷入深 度昏迷后,没有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平静离去。陈某说,如
临终护理(1)10

病人感到震惊,否认自己患 不治之症
否认期
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防 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 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 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
愤怒期
在被证实诊断无误后,患者情感上难以 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心 理交织在一起,“为什么是我,这不公 平”患者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务人员、 家属、朋友等发泄,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二、死亡过程的分期(小先生)
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1、尸冷 (algor mortis) 2、尸斑 (livor mortis) 3、尸僵 (rigor mortis) 4、尸体腐败 (postmortem decomposition)
分期
(一)濒死期(agonal stage)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 段。 这时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丧失或处于深度的抑制 状态。 此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病人生命尚处于可 逆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 复苏 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
(clinical death stage)
此期的主要指征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 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
此期一般持续5~6min,但在低温下, 可延长达1h或更长
(三)生物学死亡期
(biological death stage)
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中枢神经 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 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不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 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临终护理是实现优死的良好形式
第一节
概述
一、濒死及死亡的定义 二、死亡过程的分期
一、濒死及死亡的定义
第八章_安乐死与临终护理伦理

/watch/04257883806 803151200.html?page=videoMultiNeed两难 的安乐死
第二节 安乐死与尊严死的伦理道德
一、安乐死的含义及分类
(一)安乐死的含义 安乐死一词本意是指“无痛苦、幸福地死亡”, 为好死之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无痛苦死亡, 安然去世;二是指患不治之症,非常痛苦,帮助 其实现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 狭义的安乐死局限于患不治之症,死亡已经 开始的病人。 广义的安乐死包括一切因为“健康”原因给予 致死、任其死亡和自杀。 安乐死是一种死亡过程中的良好状态和达到此 状态的方法,不能理解为死亡原因。
死如秋叶之静美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一、死亡标准的演变 (一)传统的死亡标准——心肺标准 1.传统的死亡标准 心跳、呼吸停止 2.传统死亡标准遭遇挑战 “植物人”
(二)心肺死亡标准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普遍接受“血 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等生命活 动终止”的概念。 “心之官则思”,是灵魂和智慧活动的中 心 。 我国出版的《辞海》,死亡的定义也是心 跳、呼吸停止。
主动安乐死,是对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极 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直接的、旨在仁慈 地提前结束生命的行为。 主动自愿安乐死,是指被无痛苦结束生命 的人,在头脑清醒时有这样的要求。人们 谈论的安乐死主要就指主动自愿安乐死。 主动的非自愿安乐死,是指重病者或濒临 死亡者没能力作出安乐死选择,他们被无 痛苦的结束生命完全是出于监护人对患者 意愿的诠释。包括对患有严重残疾的儿童 的处置和撤消对植物人水和营养物的维持。
第八章 安乐死与临终护理伦理道德
爱在左,同情在右, 走在生命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使穿杖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学术英语unit6“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文章缩写版与文章大概

首先介绍,在生命尽头的关爱有几种形式?Asked where they would like to spend their last days, most people always say at home, surrounded by people they love. In real life, though, only one in five achieves that. More than 30% die in a nursing home, where almost no one wants to be, and over half end up in a hospital, often in an intensive-care unit, heavily sedated and attached to life-saving equipment until their doctors give up the battle.【参考资料:有at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有at home,有hospice(临终关怀服务)。
】然后开始重点阐述“临终关怀”:一、什么是“临终关怀”服务的对象&目的?Hospice care is a system of care that helps those with an incurable illness(对象)to focus on making the most of whatever time is left(目的). They offer a range of support, often alongside active treatment for an illness. The focus of modern hospice care is on helping people to live well until they die. Dying in a hospice care can bring families(对象)peace and allow a closeness which isn't always possible at home.【参考资料:临终关怀(palliative care = hospice care = terminal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临终关怀

安乐死
强调彻底生命的停止, 认为生命延长充满痛苦
一般医院
不惜一切地强调疾病的尽 力医治
缓和及支持(姑息疗法)
致死药物或拔除维持生命的设备
维持治愈性治疗
逐渐被群众所接受 值得推广应用
法律、宗教、社会、伦理等 观念仍难接受
浪费医疗资源 增加痛苦、没有尊严
临终关怀的基本含义
是一种改革,是观念上个革命,其本质是
“临汾”实践
71
舒缓疗护服务的发展
1993年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成立
1995年起开始探索临终关怀服务
2001年成立独立的安宁病区
至今1000余名患者安详的走完了人生最
后的旅程
72
三个发展阶段
探索起步
逐步发展
深化拓展
1995~2000年
2001~2005年
2006~至今
73
探索起步阶段
临终关怀服务,在每区(县)各设一处临终关怀病房 用三年时间开展这项工作
上海市癌情现状
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癌症
市区女性癌症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近一倍 每天有100名癌症病人死亡 每年肿瘤死亡3.6万人 70%的癌症晚期病人需要居家宁养 恶性肿瘤为2011年上海人口死因第二位 占全年11.11万死亡人数中的32.8%
凡是临终病人不分年龄、贫
富、性别与权利都有权享受
临终关怀服务。
平
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
临终关怀是世界范围内急迫需求, 并建议各国政府将临终关怀作为国家健 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终关怀观念
1、临终关怀价值观念
生命的质量重于生命的数量。 尊重临终病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接纳死亡
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登记临终关怀科
课件:第八章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

安乐死的现实——争论不休
(1)荷兰的安乐死争论
•2001年4月10日立法。 •从理论上讲,如果实施安乐死不按照法律 规定的要求进行,那么这种安乐死在刑法 上仍视为犯罪,且医生有可能被判处12年 监禁。
安乐死的现实——争论不休
(1)荷兰的安乐死争论 •此后一年有4000人死于所谓“合法化死亡” 。
安乐死的现实——争论不休
(1)荷兰的安乐死争论 •此后一年有4000人死于所谓“合法化死亡” 。
•从2002年下半年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实施安乐死的人数突增至7000人,并有近 3万名患病老人单独或者结伴逃亡到邻近还没 有实施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德国。
• 1948 – Nuremberg trial
• 1977 – “living wills” in California (later on in other states of USA)
“To please no one will I prescribe a deadly drug nor give advice which may cause his death.”
(US
Supreme Court decision 1997, attempts to stop the law by amendment of the
drug law failed 2001)
• 1995 –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 euthanasia bill; overturned by Australia’s legislative branch 1997
第二节 安乐死伦理
建立我国临终关怀法律制度的思考

建立我国临终关怀法律制度的思考陈颖;蔺汝云【摘要】Hospice care, with its essence is to give patients respect to choose dignified death, is one of the services provided for dying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t present, it is still at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raditional ideas hinder its development, the management of hospice care organizations is not standard, the orientation of hospice care is not clear,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at-taches enough importance to it, there is not enough capital, overall quality of hospice care staff is not high,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re are some law blanks, etc.. By referring to related experiences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a, we should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ccess standards of hospice care services, the qualification review of dying patients, the applicable objects, procedure, practice standardization and content of hospice care, etc..%临终关怀作为一种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所提供的护理服务,其本质是对患者选择尊严死亡权利的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终关怀历史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西塞丽·桑德斯创办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开始兴起,之后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及香港和台湾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起来。
中英临终关怀对比分析
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国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英国临终关怀的基本特点是服务机构数量多、覆盖广、专业水平较高、普通民众参与程度高
3.xx等国家的临终关怀已形成产业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临终关怀面临两难的选择。
1.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临终"和“死亡”都是禁忌话题,“临终关怀"难以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
2.绝大多数患者临终之际仍旧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和治疗,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3.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度发展以及城乡“空巢”老人比例的快速上升。
xx临终关怀对xx的启示
一、监管监督制度化
二、筹集资金多元化
三、民众参与社会
四、专业培训常规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