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

Ξ

戴兴征

(昆明云冶锌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2)

摘要:介绍了活性氧化锌的性质和质量标准,分析了活性氧化锌的市场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活性氧化锌的生产方法和技术发展,提出了生产活性氧化锌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活性氧化锌;制备;应用;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Q13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660(2003)S1-0029-06

1 概述

活性氧化锌出现于1925年,由英国专利公布了将硫酸锌溶液喷在热气流的沸面上,制备活性氧化锌的技术。二战前后,德国将活性氧化锌用于军品橡胶中,随后日本、前苏联也开始研究试制活性氧化锌。

在我国,1958年天津第三橡胶厂试制成功活性氧化锌,1965年天津曙光化工厂也进行了活性氧化锌试制,但因种种原因其发展较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活性氧化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我国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带来轮胎业、涂料业以及陶瓷业随之迅速发展,活性氧化锌的应用还在不断扩大。一般普通氧化锌价格在6500~8000元/t ,活性氧化锌的价格为12000~16000元/t ,而纳米氧化锌价格更高达100000~250000元/t 。本文在介绍活性氧化锌的技术标准、制备方法、技术发展和应用之后,提出云冶开发活性氧化锌的原则建议。

2 活性氧化锌的性质和质量标

211 普通氧化锌的性质和质量要求

普通氧化锌为白色粉末或六角晶系结晶体,无嗅无味,受热变为黄色,冷却后又变为白色。普通氧化锌的遮盖力比铅白小,是二氧化钛和硫化锌的一半,着色力是碱式碳酸锌的2倍,其主要物理性质见表1,质量标准见表2。

212 活性氧化锌的性质和质量标准

活性氧化锌的英文名称为Activated Zinc Oxi de ,颜色为白色或微黄色球状细粉末,密度为5147g/cm 3,熔点为1800℃,不溶于水和醇,溶于酸、碱、氯化铵、氨水等。在潮湿空气中,活性氧化锌能吸收CO 2和水生成碱式碳酸锌。

活性氧化锌与工业级普通氧化锌的主要差别在于活性氧化锌颗粒更细,活性更高。普通氧化锌粒度015μm ,呈粒状、棒状,比表面积1~5m 2/g ,而活性氧化锌粒度0105μm ,呈球状,比表面积35~45m 2/g 。活性氧化锌行业标准见表3。

第30卷增刊 有色金属设计 Vol 130Su pp. 2003 NON FERROUS M ETALS DESI G N 2003 

Ξ收稿日期35

作者简介戴兴征(66),男,安徽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冶炼生产及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200-11-0:19-.

表1 氧化锌的物理性质

熔点/℃密度/(g cm-3)电导/s热熔(25℃)/(J mol-1℃-1)膨胀系数/(10℃-) 197551606251240126410

表2 氧化锌(间接法)质量标准(G B/T3185-1992)

项目

BA01-05(Ⅰ型)BA01-05(Ⅱ型)

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

氧化锌(以干品位计)/≥%991799159914991799159914金属物(以锌计)/≤%无无01008无无01008氧化铅(以铅计)/≤%0103701050114

锰的氧化物(以锰计)/≤%010001010001010003

氧化铜(以铜计)/≤%010002010004010007

盐酸不溶物/≤%01006010080105

灼烧减量/≤%012012012

筛余物(45U网眼)/≤%01101150120110115012水溶物/≤%01101101150110110115 105℃挥发物/≤%013014015013014015吸油量/(g/100g)≤141414颜色(与标准样比)近似微稍消色力(与标准样品比)1009590

表3 工业活性氧化锌行业标准(HG/T2570-1994)

项目

指标

一等品二等品

氧化锌含量(ZnO)/%95~9895~98水份/%≤017≤017水溶物含量/%≤015≤017燃烧失量/%1~41~4盐酸不溶物含量/%≤0102≤0105氧化铅(以Pb计)含量/%≤0101≤0105氧化锰(以Mn计)含量/%≤01001≤01003氧化铜(以Cu计)含量/%≤01001≤01003细度(45um试验筛筛余物)/%≤011≤014表面积()≥535堆积密度(3)≤13513 活性氧化锌的应用

由于活性氧化锌粒度小,比表面积大,不仅具有普通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具备超细颗粒的性质———表面效应、量子尺寸及小尺寸效应等,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活性氧化锌具有无毒性、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以及较强的吸水和散射紫外线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活性氧化锌的新用途不断拓宽,市场容量越来越大。

311 橡胶工业

橡胶工业是氧化锌的最大用户,约占氧化锌消费量的5%~6%。活性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相比,用作橡胶促进剂时,在一些制品中可以减量使用。在不同的橡胶制品

3 有色金属设计 第30卷

/m2g-14

/g c m-004

00

中,活性氧化锌的合适比例为0125%~015%。由于活性氧化锌颗粒极细,适用于软橡胶制品及乳胶制品,特别是透明、半透明橡胶中,活性氧化锌也大量地用于硫化制品中作防软剂,还大量地用于机械及传动制品、老化性能好的高弹性制品;活性氧化锌粉体与硫酰胺促进剂配合使用,可以促进硫化;活性氧化锌粉体可以做硬化剂,在硫化中不易变形。

另外,由于活性氧化锌具有晶粒细、比表面积大、在橡胶中易分散且活性高、能提高硫化制品定型性等特点,因此,在NR以及大多数SR胶料中,因活性氧化锌具有强活化作用,当其用量减少到普通氧化锌用量的60%时,胶料的硫化速度、拉伸强度、扯断永久变形等保持不变,而弹性、撕裂强度及耐老化性能有所提高。此外,活性氧化锌作为轮胎胶料硫化体系中重要的屋脊活性剂,能显著提高胶联键的生成速度和提高硫化程度,从而使物理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具有防止老化、抗磨擦着火、使用寿命长、用量小等优点。活性氧化锌在印刷胶辊的面胶胶料中作为活性剂、交联剂代替普通氧化锌,结果使胶料的抗溶性比普通氧化锌高1个多百分点,在亚麻仁油中浸泡24h(室温),重量变化率为013%(普通氧化锌为016%),该胶辊能满足彩印和塑印的要求。312 自洁性陶瓷和抗菌玻璃

陶瓷行业是活性氧化锌的一大用户,利用活性氧化锌体积效应与高度的分散能力,不需加工球磨就可直接使用,并在陶瓷制品的烧制过程中,使其烧结温度降低400~600℃,烧成品光亮如镜,有很好的“成像效应”1因此,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耗、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了活性氧化锌的陶瓷制品具有抗菌除臭和分解有机物的自洁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添加活性氧化锌的玻璃可抗紫外线、耐磨、抗菌和除臭,可用作汽车玻璃和建筑用玻璃。该玻璃的紫外线防护层由活性氧化锌组成。

313 紫外线吸收材料

由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强度日趋增加,人类由此造成的皮肤病威胁越来越大。因此,防止遭紫外线伤害的防晒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进行防晒剂的开发研究。美国50%以上的化妆品中添加了防晒剂。以往的防晒剂多为有机物,但近年来诸如活性氧化锌、氧化钛和氧化铁红等一些无机粉体的防晒剂倍受人们青睐。因为它们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分解、不变质、热稳定性好,且活性氧化锌本身为白色,可以简单地加以着色,价格便宜,吸收紫外线能力强,对UVA(长波320~400 nm)和UVB(中波280~320nm)均有屏蔽作用,因而得到广泛使用。活性氧化锌在阳光,尤其在紫外线照射下,在水和空气中能自行分解出带负电的电子,同时留下带正电的空穴。这种空穴可以激活空气中氧变为活性氧,有极强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包括细菌内的有机物),从而把大多数病菌和病毒杀死。西北大学曾进行过活性氧化锌杀菌试验,在5min内当活性氧化锌的浓度为1%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为98186%,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99193%。

所以,在化妆品中添加活性锌化锌,既能屏蔽紫外线防晒,又能抗菌除臭。

314 变阻器材料

以活性氧化锌为主体,配以Bi2O3等粉末材料烧结成型,氧化锌颗粒外边包覆其余材料,即得变阻器。其特性已不遵守欧姆定律。当超过一定电压时,电阻急剧下降,可通过大量的电流。此特性可用作电压保护装置。

13

增刊 戴兴征: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

4 活性氧化锌前驱体———碳酸

锌的制备

活性氧化锌可由碳酸锌或氢氧化锌等锌化合物加热分解而得。目前工业化生产活性氧化锌的主要方法是先合成碱式碳酸锌,然后煅烧分解得活性氧化锌。因此,碳酸锌的质量对活性氧化锌的粒度、分散度、比表面积均有重要影响。

根据浸出锌所用的浸出剂不同,前驱体碳酸锌的制备可分为酸法和碱法。411 酸法

用98%的硫酸对含锌物料浸出得硫酸锌溶液。为了去除溶液中的Cu ,Cd ,Fe ,Mn ,Ni 等杂质,通常采用氧化剂(如K MnO 4,H 2O 2等)将Fe 2+

氧化成Fe

3+

形成Fe (OH)3

沉淀,Mn 2+

氧化成MnO 2沉淀;而比锌电位正的Cu ,Cd ,Ni 等用锌粉置换除去,还可根据溶液中杂质多少采用第2次氧化或置换。在净化后的硫酸锌溶液中加入沉淀剂沉锌,根据沉淀剂的不同又分为纯碱法和碳铵法。41111 纯碱法沉锌

将纯碱溶解并澄清后缓慢加入净化后的硫酸锌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反应完全并生产大量气泡1化学反应式:

5ZnSO 4+5Na 2CO 3+3H 2O =2ZnCO 3

3Zn (O H )2+5Na 2SO 4+3CO 2↑

反应终点控制p H 618~7,当游离碱013%~015%时,可吸滤漂洗。由于此溶液

中含有大量的Na +,SO 2-4

,因此,经过叶片式吸滤器的滤饼,需用软水漂洗,然后用挤压泵加入转炉中逆流烘干,粉碎后即可得到碳酸锌产品,工艺流程见图1。目前,先进的干燥技术有流态化干燥和闪蒸干燥等。41112 碳铵法沉锌

该法以NH 4HCO 3代替纯碱Na 2CO 3作沉淀剂,能降低成本。其生产工艺与纯碱法

相同。化学反应式为:

5ZnSO 4+10N H 4HCO 3=2ZnCO 3

3Zn

(OH )2+8CO 2↑+2H 2O

由于N H 4HCO 3溶解度较纯碱小,总反应体积增大,母液增多,且母液中含大量

NH +4不能直接排放,回收的(NH 4)2SO 4成本较高。由于氨的挥发,操作环境也较前述方法差。由于合成时pH 值较纯碱法低,通常碳酸锌堆比重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能将碳铵加入到硫酸锌溶液中,若反过来的话则只能生成碳酸锌而非碱式碳酸锌。412 碱法

由于酸法是用H 2SO 4浸出锌原料,导致大部分杂质同时进入溶液,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对碱法进行试验并实现了工业化,主要有氨络合物法和铵盐法。41211 氨络合物法

该法是利用N H 4HCO 3和氨水(NH 3H 2O )浸出锌物料中锌,生成锌氨络合物,化学反应式为:

ZnO +3N H 3H 2O +NH 4HCO 3→Zn (NH 3)4CO 3+4H 2O

工艺流程见图2。

随着浸出的进行,锌物料中杂质如Pb ,Cu ,Cd ,Ni 等也晨份进入溶液,而控制好溶液中的N H 3,CO 2浓度及pH 值可防止大量铁、锰等进呻溶液。通常采用锌粉置换除去Pb ,Cd ,Cu 等杂质,用氧化剂除去锰、铁等杂质。净化后的络合液用泵打进蒸氨釜。蒸氨一般在常压下用100℃水蒸汽直接通入净化后的溶液中,搅拌2~3h ,络合氨和游离氨挥发出来,同时析出碱性碳酸锌沉淀,经压滤、漂洗、干燥后即可得到碳酸锌产品。蒸氨反应如下:

3Zn (N H 3)4CO 3+4H 2O =

Z O 3Z (O )O +N 3↑+O ↑

2

3 有色金属设计 第30卷nC 2n H 2H 212H 2C 2

图1 

纯碱法工艺流程图

图 氨络合物法工艺流程

3

3增刊 戴兴征: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

2

氨回收后循环使用。蒸氨母液若不能完全回用的话,会带来氨氮废水的处理问题。由于该流程原材料利用率高,无副产品,加上除杂过程简单,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41212 铵盐法

该法仅有专利报道,尚未见到工业化应用。它是利用N H4Cl或(NH4)2SO4等氨盐作络合剂,与锌反应生产锌铵络合物,再以锌粉或BaS去除Pb,Cu,Cd,Ni等杂质,加氧化剂除去锰、铁杂质得到合格的锌氨络合液。然后通入CO2或加水稀释水解生成碳酸锌,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碳酸锌产品。该法母液水量很大,处理困难。

5 碳酸锌煅烧生产活性氧化锌活性氧化锌的优势就是比表面积大,但工业生产中波动幅度较大。因此,如何控制活性氧化锌比表面积是一件十分关键的重要问题,采用不同的煅烧设备和工艺,得到的产品质量也不一样。传统的煅烧设备坩锅、反射炉和转炉都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新设备将会使这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511 旋流动态煅烧炉

这是近几年开发的高效煅烧炉,它是由气体加热器、气固混合器、煅烧炉炉体、气固分离收集器组成。碳酸锌经气固混合器送入炉内,同来自气体加热器的热空气混合后呈旋流态运动,煅烧过程在瞬间完成后,从煅烧炉出口进入气固分离器后的固体与气体分别从排料口和排风口排出。由于是连续操作,温度可控,气固混合充分,产品质量较高,并且是瞬间煅烧,产品不容易发生过烧,有利于产品活性提高。

512 微波加热煅烧

微波加热煅烧碳酸锌已有报道。该法使用15G z微波,改变了过去的外加热方式为内加热方式,即炉子本体不被加热,主要的能源用于反应体系内部,同时微波加热煅烧速度快,仅10mi n即可完成,较传统加热2~3h来说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率。更主要的是加热均匀,能防止局部过烧或存在温度梯度,能抑制晶粒长大,获得更高的产品质量。

6 云冶生产活性氧化锌的设想

611 产品定位

由于活性氧化锌的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市场价格,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利用挥发窑产出的次氧化锌或锌浮渣为原料,开发活性氧化锌产品,提升云冶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改变产品单一的局面,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应该是云冶新产品开发的正确选择之一。

612 技术路线选择

制取活性氧化锌工艺中,成熟的工艺是纯碱法,有发展潜力的是氨络合物法。在开发新工艺过程中,注重运用新技术进行创新也应予以重视。特别是前驱体碳酸锌的制备上,保证碳酸锌质量十分关键,可以采用超声波空化前驱体的沉淀,减少加入表面活性剂,以使碱性碳酸锌获得均一的结晶。

参考文献

:

4

3 有色金属设计 第30卷27H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将电子信息技术更大范围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管理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目前企业发展情况开看,一部分企业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每一个企业不论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面都需要对自己的发展现状有足够明确的认识,制定准确具体的管理制度,再针对这些制度将其与电子信息技术联系起来,对某些方面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2、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遵循传统发展模式的企业领导人不能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解,跟不上企业发展向信息化生产转型的步伐,仍然在传统生产背景下对企业进行领导规划,所以对在企业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的表现有不关注企业硬件设施的更新检查工作,导致电子信息技术不能真正应用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够准确全面 信息化技术依赖于计算机,要实行企业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在企业中配备相应的計算机设备,数量足够多且能够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项目,可是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设备的重要性,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但是对于电子信息化认识不够准确全面,不能实现对这些机械设备的全面合理利用,无形中便增加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难度。所以要想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之外,还要对这些设备及计算机信息化有一定了解,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设备,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4、技术人员空缺 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缺口。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对于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这些设施进行操作,那么有再多再好的设施也只能放作摆设而不能真正的应用到信息化建设当中。而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只重视计算机设配的配备工作而不重视对相

活性炭的生产方法及工艺

活性炭的生产方法及工艺 作者:易择活性炭 上文我们分享了目前市场上有哪些活性炭:按材质分主要有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等;按形状分类有不定型颗粒炭、柱状活性炭、蜂窝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等。 那么活性炭是如何生产的?是经过怎样的生产工艺得到的呢?这次我们以煤质活性炭的生产过程为例,来聊聊活性炭的生产方法和工艺。 01原料选择 按原理来说,所有的煤炭都可以生产制作成活性炭。但因不同的煤质生产的出来的活性炭品质有很大差异,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和让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目前国内煤质活性炭的生产原料,主要采用山西大同地区的弱粘结性烟煤和宁夏的太西无烟煤。 此外,新疆烟煤也适宜制作活性炭。近几年受新疆地区煤层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现在采用新疆烟煤生产活性炭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另外陕西神木地区也有部分企业使用当地烟煤生产活性炭,但活化出来的产品吸附值普遍较低,碘吸附值主要在400-700mg/g(国标87标)。 02炭化活化工段 “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经过炭化、活化处理后的炭质吸附剂”,据此句定义可知生产活性炭有两个必备的工段,就是炭化和活化。 炭化是活性炭制造过程中的主要热处理工艺之一,常采用的设备主要有流态化炉、回转炉和立式炭化炉。

煤质活性炭通常炭化的温度在350-600℃。在炭化过程中大部分非碳元素——氢和氧因原料的高温分解首先以气体形式被排除,排除了原料中的挥发分和水分,而获释的元素碳原子则组合成通称为基本石墨微晶的有序结晶生成物,使得炭颗粒形成了初步孔隙,具备了活性炭原始形态的结构。原料经过炭化之后,我们称之为炭化料,炭化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吸附能力极低,经检测一般炭化料碘吸附值只有200mg/g左右。 活化方法根据活化剂的不同分为物理活化法(也称气体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 煤质活性炭常用的活化方法是物理活化法,以水蒸气、烟道气(水蒸气、CO2、N2等的混合气)、CO2或空气等作为活化气体、在800-1000℃的高温下与炭化料接触进行活化(实际生产过程中最常使用烟道气)。 活化过程通过开放原来闭塞的孔隙、扩大原有孔隙和形成新的孔隙三个阶段达到造孔的目的。活化主要是通过活化炉设备进行活化反应造孔,当下主流有斯列普炉(SLEP)、斯克特炉(STK)、耙式炉、回转炉,目前在国内斯列普炉是使用最多的气体活化法炉型。 03成品工段 成品工段主要是根据应用需要制作成粒度不同的产品,对于颗粒炭,主要有破碎、筛分和包装三个过程。 破碎设备通常是采用双辊式破碎机,通过调节双辊之间的间隙大小,控制产品的粒度大小,以提高合格粒度筛分的得率。 筛分设备通常采用振动筛,将破碎后的物料筛分成粒度较大、合格和粒度较大的三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在振动筛上加多层筛网筛出几种粒度范围内的产品,最后将粒度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销售。工业应用中通常采用500kg/包和25kg/包的方式进行包装。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特殊用途的产品也会用去石机和除铁机以降低产品的灰分。 对于粉末活性炭,主要是通过磨粉和包装两个过程。磨粉现在基本上大多工厂都是采用雷蒙磨设备生产,通过调节磨机的分析器可以生产出粒度为200目和325目的成品粉炭。 04深处理工段 针对某些特殊用途的产品,会将成品炭再进行酸洗、碱洗、水洗等深加工处理。

氧化锌知识

氧化锌是橡胶和轮胎工业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也用作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胶乳的硫化活性剂和补强剂以及着色剂。如果将普通氧化 锌制成纳米氧化锌用于橡胶中,则可以充分发挥硫化促进作用,提高橡胶的性能,其用量仅为普通氧化锌的30%~50%。氧化锌表面 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氧化锌表面积检测数据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目前有很多仪器只能做直接对 比法的检测,现在国内也被淘汰了。 目前国内外比表面积测试统一采用多点bet法,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看 我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比表面积检测其实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工作,由 于样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样品的测试可能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那测试人员就时刻都不能 离开,并且要高度集中,观察仪表盘,操控旋钮,稍不留神就会导致测试过程的失败,这会浪费测试人员很多的宝贵时间。f-sorb 2400比表面积分析仪是真正能够实现bet法检测功能的仪器(兼备直接对比法),更重要的f-sorb 2400比表面积分析仪是迄今为 止国内唯一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积检测设备,其测试结果与国际一致性很高,稳定性也很好,同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结 果精确性。 在化学工业中,氧化锌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脱硫剂,如合成甲醇时作催化剂,合成氨时作脱硫剂;纳米氧化锌的表面高活性 可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能和催化效率,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市场。 在涂料工业中,氧化锌除了具有着色力和遮盖力外,又是涂料中的防腐剂和发光剂;此外,纳米氧化锌优异的紫外线屏蔽能力使其在 涂料的抗老化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特性。在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中,氧化锌具有拔毒、止血、生肌收敛的功能,也用于橡皮膏原料,而且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具有帮助;纳米氧化锌用于食品卫生行业的需求在逐步扩大,但是产品要求也比较严格,尤其是有害 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在玻璃工业中,氧化锌用在特种玻璃制品中;在陶瓷工业中,氧化锌用作助熔剂;在印染工业中,氧化锌用作防染剂;纳米 氧化锌由于颗粒细、活性高,可以降低玻璃和陶瓷的烧结温度,此外利用纳米氧化锌制备的陶瓷釉面更加光洁,而且具有抗菌、防酶、除臭等功效。 氧化锌作用补充: 在电子工业中,氧化锌既是压敏电阻的主原料,也是磁性、光学等材料的主要添加剂。采用纳米氧化锌制备压敏电阻,不仅 具有较低的烧结温度,而且压敏电阻性能得到提高,如通流能力、非线性系数等。纳米氧化锌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将随着纳米氧化锌 光学性能的深入研究会取得比较大的突破。 氧化锌是一种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细微粉末,易分散在橡胶和乳胶中,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补强剂,活性剂及硫化剂,也是白色胶 料的着色剂和填充剂。胶料中加入活性氧化锌后,能使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撕裂性和弹性。用于油漆、油墨、漆布的着色,印 染工业用的印花防染剂,在火柴工业中用于中和牛皮胶的酸性,增加胶粘效果,医药工业用作橡皮膏的原料,此外也用于颜料锌铬黄、醋酸锌、碳酸锌、氯化锌等的制造,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合成氨的脱硫剂,玻璃和釉料生产,颗粒细的活性氧化锌(粒径0.1um左右)可用作聚烯烃和聚氯乙烯等塑料的光稳定剂,氧化锌也用于压敏、光催化、光电极、涂料、彩电显影等领域。 氧化锌作白色颜料。由于活性氧化锌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在橡胶制品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在v型带中不仅能等量代替普 通的氧化锌,且能减少1/2—1/3的用量,使橡胶的各种性能指标稳定,硫化性能不受影响,降低了生产成本。细粒的氧化锌可用作 医药品。由于氧化锌对紫外线吸收能力强,人们越来越重视氧化锌在化妆品的应用,如开发的粒径为0.01—0.04um的氧化锌微粒子,其紫外线的吸收率、透明度均比历来用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好。 用透明氧化锌做的涂膜可有效地防止涂膜变色。这种氧化锌除作化妆品外,还可用作汽车漆、家具建筑材料、油墨、油彩的 原料,也可用于橡胶、塑料的防老化剂。最近开发的食品包装透明薄膜就是将透明氧化锌涂覆在聚乙烯薄膜上,既可提高塑料薄膜的 抗紫外线能力,同时也保护了食品的质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开发利用作为金属、陶瓷的补强材料的氧化锌晶须材料及 陶瓷、塑料过滤膜用材料、气体传感元件、电磁屏蔽材料和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锌材料。 氧化锌应用领域 一、橡胶轮胎行业 1、高级黑色及深色橡胶轮胎、子午线轮胎 作用:提高产品的导热性能、耐磨性能、抗撕裂性能、拉伸强度等项指标,并可节省氧化锌用量30%左右。 二、橡胶制品

4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热点技术 4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杨超1梅康1陈金鹰1朱军2 (1、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10059; 2、成都军区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成都 610011) 摘要:本文在介绍第四代移动通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可能采用的OFDM、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MIMO、基于IP的核心网技术进行了讨论。通过对4G通信技术主要优势的分析,探讨了4G的基本特征,以及由于新技术的引用和效能的提高,将为4G带来的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关键词:移动通信4G OFDM 全IP核心网 引言 移动通信以其用户可在通信覆盖区域内任意位置、并在运动情况下通信,而极大地拓展了实用性,并为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以模拟信号传输为基础的第一代移动通信,解决了人们基本通话需求,所采用的蜂窝网络结构实现了频率的重用,使成千上万的公众能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进行大众化的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以数字信号传输为基础,在改善通信质量、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还提供低速率的数据传输能力。第三代移动通信进一步提高频率利用率,使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成为可能,也使手机上网、移动计算得以实现。进一步的移动通信发展将是怎样的面貌,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已经露出了一些端倪进行讨论。 一、4G的概念 “4G”是业界对第四代移动通信通俗的叫法,国际电联的官方称法是“IMT-Advanced”。4G技术不同于3G技术的一个明显特征是,4G技术由于连接传输速率大幅提高,从而能引入高质量的视频通信,将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1]。就数据传输速率而言,有了较大提高。如韩国三星电子所演示的4G技术,实现了静止时以1Gbps级的速度和移动时以100Mbps级的传输速率连续无停顿传输数据[2]。我国的首个4G外场试验系统在上海的测试也显示,该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信息传输速率达100Mbps,将现有移动通信传输效率提高了近10倍[3]。其次,就4G的应用和功能而言,同样进行了新的扩展。如韩国三星的4G演示中,同时使用宽带、视频通话、直播论坛等示范服务,4G传输的影像画面清晰,无停顿和抖动。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4G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4G标准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国际电联在相关的截止日期前已经收到6份提案,其中包括中国的TD-LTE-Advanced提案。世界无线电全会将于2012年春天召开,届时将正式公布4G标准最终结果。未来5年移动通信技术的最大热点将是4G和 3D,100Mbit/s的速度可让手机成为真正的移动多媒体终端[4]。 二、4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微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

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19世纪上半叶莫尔斯发明电报至20世纪下半叶初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方面。从网络技术看,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然而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因特网的真正起点是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则是在进入商业应用的1991年,从此因特网的发展迅速膨胀,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

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

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 宋阿娜1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工系) 摘要:近些年来,活性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以及工业中常见的吸附剂,它具有比表面积大,选择性吸附强等特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活化法(即气体吸附法)和化学活化法。气体活化中的气体活化剂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它们的混合气体,化学活化法中的化学药品活化剂有氯化锌、磷酸和碱。活性炭在工业、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根据吸附和运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相吸附,液相吸附,作为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应用以及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活性炭可以多次重复再生使用,对环保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活性炭;制备;应用;活化;净化 1.概述 活性炭是具有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选择性吸附能力强的碳质吸附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液体或气体的某一或某些物质进行吸附脱除、净化、精制或回收,从而实现产品的精制和环境的净化(蒋剑春,2010)。时至今日,活性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并且活性炭使用失效后可以用各种办法进行多次反复再生。 活性炭主要是以木炭、木屑、各种果壳、煤炭和石油焦等高含碳物质为原料,经碳化和活化而制得的多孔性吸附剂。活性炭的吸附大多数是物理吸附,即范德华吸附,也有化学吸附。 活性炭基本上是非结晶性物质,它由微细的石墨状结晶和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碳氢化合物构成,固体部分之间的间隙形成孔隙,赋予活性炭特有的吸附功能。一般认为活性炭的孔由大孔、中孔和微孔组成,大孔孔径为50~2000nm,中孔为2~50nm,微孔孔径小于2nm。 2.活性炭的制备 2.1制备原理 活性炭是通过把木材、煤、泥炭等许多来自植物的、成为碳前驱体的原材料,在几百摄氏度的温度下炭化以后,在进行活化而制成的。炭化在惰性氛围气中进行,原材料经过热分解放出挥发分而变成炭化产物,此刻的炭化产物的比表面积只有每克几十平方米左右。而具有发达的孔隙及其相应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是再需将该炭化产物用水蒸汽、二氧化碳或化学药品(如氯化锌)在高温条件下进一步活化而制得([日]立本英机,安部郁夫,2002)。活化后的活性炭再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产品。其中活化是很重要的一步。 2.2制备方法 2.2.1气体活化法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还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就是还有能够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 1 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是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展最为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技术,我们人类也在逐渐的进入到信息社会。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下的关于一切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使我们人类对于了解自然世界的一种抽象或者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东西,但是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我们写在纸上或者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表现出来,让我们通过这些数据来更详细的了解事物的具体信息。通过我们的的指令或者描述的概念来展现出的一种形式。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基础技术、

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的应用技术、信息的安全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在我们人类最开始的时期,人类语言的产生就是信息产生的最开始时期。人类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信息的交流,来促进情感的表达,语言信息促进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的进行发展,人类通过语言信息提高了人类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随着人类对生活不断的创造和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就出现了在我们小学历史课本上所知道的象形文字和印刷术,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发展加以迅速,推动了我们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进步; (3)人类发明的第一台电报机、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无线电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发明和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彻底的向信息化社会发展。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电视、广播、电报、传真和卫星、微波通信等技术的发明,快速的推动了我们人类趋于信息化社会的的发展; (4)电脑的发明使信息技术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 (5)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引用电脑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开发出了第一个军事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

锌烟灰制取碱式碳酸锌及活性氧化锌

文章编号:1007-967X(2003)03-0028-04 锌烟灰制取碱式碳酸锌及活性氧化锌Ξ 康俊峰 (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23) 摘 要:研究了锌烟灰经酸浸、净液、碳酸盐沉锌、焙烧等步骤制备碱式碳酸锌及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简单,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锌烟灰;碱式碳酸锌;活性氧化锌 中图分类号:TF111 文献标识码:A 1 前 言 锌烟灰是铅、锌冶金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它是由回转窑挥发、贫化处理铅鼓风炉渣、湿法浸锌渣等低含锌物料所产生的。其成份复杂,除含锌、铅外还含有较高的砷、锑、氟、氯等杂质,该物料不能直接做为湿法炼锌的原料。必须经脱氟、氯等工序,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但由于其锌含量高,且以氧化锌形式存在,易于浸出进入溶液,因此可用做制取锌系化工产品的原料。 碱式碳酸锌和活性氧化锌都是重要的锌化工产品。碱式碳酸锌用作轻型收敛剂和乳胶制品原料。用于配制炉甘石洗剂,还可以用于生产人造丝和催化脱硫剂。活性氧化锌可由碱式碳酸锌加热分解得到,主要用作橡胶或电缆的补强剂,也可作天然橡胶的硫化活化剂,白色橡胶的着色剂和填料,氯丁橡胶的硫化剂等。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这两种锌化工产品,尤其是活性氧化锌产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如能以锌烟灰为原料,制备出合格的碱式碳酸锌及活性氧化锌产品,则不仅使锌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还可以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 选用铅烟化炉产出的锌烟灰进行试验,由于其砷含量较高,不适于氨浸工艺。因此采用硫酸浸出,两步净液。碳酸盐复分解制取碱式碳酸锌。焙烧制取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见图1)。该流程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少、易于实现工业化等优点。 2 原料、试剂及仪器 原料:铅烟化炉产出的锌烟灰,主要元素含量见表1。 表1 铅烟化炉灰主要元素含量 元素名称Zn Pb As Sb Mn Cu Ca Mg Si 含量(%)49.6226.63 1.2110.0010.0030.10.30.3 材料:硫酸 工业级 含量92.5%; 过硫酸铵 分析纯; 硫酸铜 分析纯; 锌粉 工业级 100目; 碳酸钠 工业级 含量≥98%; 碳酸氢铵 农用 含氮量≥17%。 设备:电动搅拌机,节点温度控制器,马弗炉,烘箱。3 实验方法 (1) 浸出实验在1000mL烧杯中进行,每次投料200g,控温搅拌。真空吸滤,分析滤液及渣中锌含量,测定浸出率。 (2) 净化在1000mL烧杯中进行,控温搅拌,过滤后分析杂质含量。 (3) 制备碱式碳酸锌在2000mL烧杯中进 第19卷第3期2003年6月 有 色 矿 冶 N ON-FERR OUS MINING AN D METALL URG Y Vol.19.№3 J une2003 Ξ收稿日期:2003-04-02 作者简介:康俊峰(1972—),男,工程师。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领域 近几年来,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领域已经超过了固定通信技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蜂窝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也包括集群通信、卫星通信,以及手机视频业务与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业界正在研究面向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宽带无线接入也在全球不断升温,近几年来我国的宽带无线用户数增长势头强劲。宽带无线接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模拟集群通信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越来越赢得大家的关注;卫星通信以其特殊的技术特性,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手机视频广播作为一种新的无线业务与技术,正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无线应用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2.1 无线技术与业务发展趋势

无线技术与业务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网络覆盖的无缝化,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网络的接入。 (2)宽带化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窄带的、低速的网络会逐渐被宽带网络所取代。 (3)融合趋势明显加快,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4)数据速率越来越高,频谱带宽越来越宽,频段越来越高,覆盖距离越来越短。 (5)终端智能化越来越高,为各种新业务的提供创造了条件和实现手段。 (6)从两个方向相向发展—— ①移动网增加数据业务:1xEV-DO、HSDPA等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网的数据速率逐渐增加,在原来的移动网上叠加,覆盖可以连续;另外,WiMAX的出现加速了新的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复习:完成下列填空题:(提问、回答) 一、关于多媒体的数字化: 1、录制一段时长1分钟、双声道、16位量化位数、44.1kHz采样频率的不压缩的音频数据是: A、10.1MB B、80.8MB C、17.2KB D、344.5KB 2、根据下图所示,有一个声音文件“第4讲附件录音.wav ”,每秒(ps)播放176kb(这里的k 仍旧表示千的意思,kb=1000b),那么播放23.40秒,需要多少存储空间(KB)? 176kb*23.40; 3、一幅1024×768像素的黑白(位图)图象理论上需多少存储空间? A、1.5MB B、120KB C、96KB D、1.2MB (1) 4、一幅1024×768像素、256色的(位图)图象理论上需多少存储空间? (提示:28=256,) 二、分析下面的数制题: 1、十六进制数4FH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1001111)2 (B)(1011011)2 (C)(1010111)2 (D)(1011110)2 2、、若要分别表示一年的月份,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则最少需要 【A】 1位【B】 2位【C】 3位【D】 4位 3、十进制数12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_____。 A、1111001 B、111001 C、1001111 D、100111 基本方法1:121反复除2求余数; 方法2:倒过来,把4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看哪一个是121? 方法3:倒过来,把4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79H 39H 4FH 27H 十六进制数的幂展开计算结果就是十进制数:79H=7*161+9*160=121 方法4:7个1=(1111111)2=127,111=110 =6,127-6=121 三、其它概念: 1、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 存储容量最小单位是“位”(b it),存一个:0或1 存储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1B=8b it ( B:Byte, 字节;存放一个字符,如:数字、字母、符号。) (2个字节存放一个汉字)

活性氧化锌(形态、性质、制备、性能表征)

活性氧化锌(形态、性质、制备、性能表征) 活性氧化锌形态 活性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活性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由于活性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活性氧化锌已成为许多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 活性氧化锌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氧化镁等,将这些粉末制成纳米级时,由于微粒之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使导带及价带的间隔增加,故光吸收显著增强。各种粉末对光线的遮蔽及反射效率有不同的差异。以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比较时,波长小于350纳米(UVB)时,两者遮蔽效率相近,但是在350~400nm(UV A)时,氧化锌的遮蔽效率明显高于二氧化钛。同时氧化锌(n=1.9)的折射率小于二氧化钛(n=2.6),对光的漫反射率较低,使得纤维透明度较高且利于纺织品染整。活性氧化锌还可用来制造远红外线反射纤维的材料,俗称远红外陶瓷粉。而这种远红外线反射功能纤维是通过吸收人体发射出的热量,并且再向人体辐射一定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除了可使人体皮下组织中血液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外,还可遮蔽红外线,减少热量损失,故此纤维较一般纤维蓄热保温。 活性氧化锌性质 氧化锌是一种半导体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在光照射下,当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或者具有超过这个半导体带隙能量的光子射入半导体时,一个电子从价带NB激发到导带CB,而留下了一个空穴。激发态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能够重新结合消除输入的能量和热,电子在材料的表面态被捕捉,价态电子跃迁到导带,价带的空穴把周围环境中的羟基电子抢夺过来使羟基变成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而完成对有机物(或含氯)的降解,将病菌和病毒杀死。活性氧化锌制备 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分为三类:即直接法(亦称美国法)、间接法(亦称法国法)和湿化学法。目前许多市售氧化锌多为直接法或间接法产品,粒度为微米级,比表面积较小,这些性质大大制约了它们的应用领域及其在制品中的性能。云南化工冶金研究所采用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可用各种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酸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与以往的制备纳米级超细氧化锌工艺技术相比,该新工艺具有以下技术方面的创新之处: 1.平衡条件下反应动力学原理与强化的传热技术结合,迅速完成碱式碳酸锌的焙解。 2.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制备不同纯度、粒度及颜色的各种型号的活性氧化锌产品。 3.本工艺可以利用多种含锌物料为原料,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4.典型绿色化工工艺,属于环境友好过程。 活性氧化锌性能表征 活性氧化锌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粒子为纳米级,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的双重特性。与传统氧化锌产品相比,其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产品细度、化学纯度和粒子形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像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仍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其未来的发展情况非常值得期待。为此,本文主要论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为该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应用 目前阶段,人们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非常高,小到普通百姓日常的网络应用,达到国家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分析,都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世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了让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应用,笔者以自身高中生的视角,阐述计算机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希望可以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强大,其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的各项性能,例如提升自身的安全性能、数据传输性能等,保障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操作水平,避免病毒入侵,要通过防火墙和系统建设提升病毒防御能力,还要降低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的难度,要使得其运行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提升网络结构设计能力,要提升网络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合理划分,相关设计人员需要让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不同的结构层次,要形成相应的规范,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性能,笔者通过学习得知,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因此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同时,在优化处理器系统环节,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提升系统的运行能力,提高其运行的效率。 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许多环节中都有应用,其为各个环节都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作用,笔者认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较为明显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信息技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①课前预习了解。 ②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课程资源。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本课及运用“百度搜索”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示自己,体验成功,提高他们的信息展示的能力。同时通过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以及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桂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个人经验以及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来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教师需要铺设好思维阶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有用信息;学会搜集和展示信息;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探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沟通能力和信息展示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③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

活性炭的制备及再生研究进展.

013,V o l .30N o .12化学与生物工程 C h e m i s t r y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 020602061收稿日期:2013-08-13 作者简介:周琴(1987-,女,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质转化和开发利用;通讯作者:黄敏,教授,E -m a i l :m i n _h u a n g @1 63.c o m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2-5425.2013.12.003活性炭的制备及再生研究进展 周琴1,2 ,沈健1,黄敏2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0;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活性炭具有吸附-脱附速率快、可再生等特点,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综述了目前活性炭的制备和再生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低能耗技术要求的提高,微波技术因其节能、省时、环保,在活性炭的制备和再生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活性炭;制备;再生 中图分类号:T Q 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1312-0010-04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表面可附加特殊官能团,具有吸附性能良好、化学性质 稳定、容易再生等优点[1,2] ,作为吸附剂、催化剂、催化 剂载体、 储存气体及电能、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 3- 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加强, 对活性炭的性能也提出了更新、 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活性炭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8] 。目前,活性炭产品除了常规的粉状炭、粒状炭、破碎炭、 柱状炭、纤维活性炭以外,还出现了超细活性炭粉末、蜂窝状活性炭、磁性活性炭、板状活性炭、球状活 性炭等[3] 。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十分广泛,几乎所有含 碳物质都可用来制备活性炭,主要可以分为木质和煤质,国内制备活性炭的最常用原材料是煤和椰子壳 [9,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资源的短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20年中期到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因特网等汇成了现代技术发展的核心与主流,他们的本质都是人类信息器官的延伸,都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可分为: 1、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功能相当于人脑的思维功能, 是信息技术群的核心。从公元前中国人发明的算盘,到17 世纪初欧洲人发明的计算尺,在漫长的岁月里,信息处理主要是靠人脑的筹算并辅之以简单的计算工具。这种人工信息处理方式虽然十分简便,但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现代信息表述技术 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后,随之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信息表述技术。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加工工具, 其指令与被处理的数据都是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数,因此处理的所有数、字母、符号等均要用二进制编码表示。3、现代信息传输技术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说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是社会的“大脑”,那么通信技术就是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这里提到的通信技术应当广义地理解为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现代信息存贮技术 可以预见, 在本世纪中叶之前, 现代信息技术仍将保持它在全球高技术中的先导地位, 在向着它的顶峰攀登的同时, 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科学技术领域, 包括生物和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进程, 同时, 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 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正处于人类科学技术的更大变革的前夜, 信息化核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不仅值得科学家们高度关注, 更值得所有人类高度重视。如今,西方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仍然领先中国,并且差距还比较大,国外信息化发展有着许多亮点,如电子信息材料整体稳步向前, 环保节能材料领域发展令人瞩目……展望未来,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1)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2)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3)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每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4)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信息技术新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信息技术新发展及其应用 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 本专题从七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第一个是微电子与光电子,第二个是现代通信技术,第三个是遥感技术,第四是智能技术,第五是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第六是消费类电子技术,第七是信息安全技术。 一、微电子与光电子 在讲这个之前,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同一个领域都取得诺贝尔奖的一个科学家,能不能说出来?不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只拿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奖;也不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在化学和物理,不是同一个领域,她拿了两次诺贝尔奖。这个科学家叫巴丁,他是晶体管的发明人,因为他和肖克莱、布拉顿三个人一起发明了晶体管,1946年他们开展了这个研究,1947年观察到了晶体管,1956年获得诺贝尔奖,1972年因为他和另外两个科学家发明了超导,所以第二次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奖。他曾经开玩笑说他每次都得了三分之一,得了两次才拿到三分之二,他还必须和另外两个科学家再合作一次,再拿一次,才能拿到整个诺贝尔奖。 我们言归正传,微电子学是什么?它是电子学的分支,它主要是研究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的技术,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的工艺和测试等。在信息社会,我们要求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子产品,那如何研究出这种器件就是微电子学研究的内容。我们以一个它的发展线路来看一下,我刚才谈到巴丁和另外两个科学家,一个是肖克莱,他提出了著名的PN结理论,另外一个科学家叫布拉顿,他们三个于1946年1月在贝尔实验室成立了半导体研究小组,经过差不多两年,他们观察到了具有放大作用的晶体管,1956年获得诺贝尔奖。晶体管是分离电路,还不能满足我们体积小、低功耗的要求,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集成电路。从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已经有50年了,1952年英国科学家G.W.A. Dummer第一次提出了集成电路的设想,1958年以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科学家基尔比(Clair Kilby)为首的研究小组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集成电路发展了五十年,它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我们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摩尔(Gordon Moore)是Intel公司的创始人,他提出这个定律的时候是1965年,那时候他还不是在Intel,而是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做实验室主任,他为《电子学》杂志35周年专刊写了一篇报告,题目是“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摩尔定律说的是芯片上的晶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两年,就是24个月翻一番,到现在摩尔定律还在起作用。 我们前面说的是微电子技术,下面我们就再说一下光电子技术,为什么把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放在一起谈?光电看起来好像不相干,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实际上他们是有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