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第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临江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12.1杠杆(共2课时)课型综合主备审核班级八年姓名时间小组编号WL018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学习重点】:知道杠杆的定义,知道杠杆的五要素【学习难点】: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杠杆:在的作用下可绕转动的叫做杠杆。

2.与杠杆有关的5个名词:(1)支点:杠杆绕着的点;用字母表示。

(2)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表示。

(3)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5)阻力臂:到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二、【合作探究】:学点1:认识杠杆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下列几种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共同特点:(1)(2)(3)1、一个物体能成为杠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力的作用(2)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与杠杆有关的5个名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一点、二力、二力臂)画力臂方法:⑴找点:找出支点O;⑵画线: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力臂作法口诀:欲作力臂找支点,再作二力延长线,经过支点作垂线,动阻力臂再分辨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3、学生练习:画出下列各力的力臂学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将杠杆中点支起,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③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F2,用刻度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结果填入表中。

通过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下列问题①L1=3L2,F1是F2的___倍。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12.1 杠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重难点】重点:杠杆的定义及五个相关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力臂。

【知识回顾】1、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是:(1)(2)2、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1)(2)(3)【新课教学】阅读:课本76页第一段内容,认识古代人使用杠杆。

一、认识:杠杆及五个相关名词观看:视频“什么是杠杆”。

(完成下列填空)杠杠: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的点O动力:使杠杆的力F1阻力: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到的距离L1阻力臂:从到的距离L2杠杆平衡状态是指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问题: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细线、刻度尺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并静止。

2、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设右侧钩码对杠杆的力为动力,左侧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

)3、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调节相应的力臂,再做几次实验。

记录表格次数动力F1 动力臂L1 F1L1 阻力F2 阻力臂L2 F2L21234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是表达式练习:课本第78页的例题三、应用:生活中的杠杆观看:视频(生活中的杠杆)说明:怎样画简易的杠杆,标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练习:画力臂,并比较力臂的长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杠杆的类型。

杠杆的类型: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特点:省了,费了。

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

特点:省了,费了。

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

关于力臂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12.1杠杆(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12.1杠杆(无答案)

课题杠杆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重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杠杆示意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检测)一、自主学习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杠杆。

2.杠杆五要素:(1)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2)动力:____________ (3)阻力:_______________(4)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 (5)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3.杠杆的平衡条件:(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下表是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用的记录表格,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表格中空白处填上适当数字。

实验次数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cm 阻力臂L2/cm1 6 4 32 23 63 4 5 10(1)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2) 它的数学表达式是.三、展示交流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G=20N.要使杠杆平衡,F=______N.此杠杆属于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若将重物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F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检测)四、当堂检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 有力作用在杠杆上,但力臂可能为零。

2.图5是开汽水瓶盖工具的受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图 ( )3.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A.F1 B.F2 C.F3 D.F4课后反思杠杆是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的一种简单机械,学生对比较规则的杠杆识别是比较容易的。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杠杆【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2.知道什么是动力臂、阻力臂。

3.知道杠杆均衡条件。

4.会画力臂。

5.能用杠杆均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研究活动一:1.察看杠杆,边察看、边思虑,达成以下问题(杠杆五因素)。

①在力的作用下,能的硬棒叫杠杆。

②杠杆③使杠杆的点,叫支点。

的力叫动力,阻挡杠杆(填转动、挪动、运动)的力叫阻力。

④从到动力(填作用点、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从到阻力(填作用点、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2.比较“知识卡片1”,画出图 1 中 F1和 F2力臂。

知识卡片 1画力臂的基本步骤:1.先找支点O,2.而后画卖力的作用线(虚线延伸)3.过支点向力作用线作垂线段(虚线)(标垂足)垂线段的长即为力臂。

如图 2,用道钉撬铁路上枕木的道钉,此中:支点,F1是,F2是,比较“知识卡片1”在图上画出 F1和 F2的力臂。

研究活动二:研究杠杆均衡条件:仔细阅读课本“研究杠杆均衡条件”达成“学习卡片 2”。

并依据卡片上的实验步骤,做研究杠杆均衡条件实验。

将实验记录填写在实验表格内。

概括杠杆均衡条件。

杠杆均衡条件是:。

1.应用杠杆均衡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用一根动力臂长 100cm,阻力臂长 200mm的杠杆撬石头,若加在杠杆上的动力是 400N时,则最多能撬动多重的石头?(2)用杆秤称重物,已知秤砣重 4.9N,秤钩到提纽距离是5cm,秤砣到提纽距离是 20cm,则被称物体质量是多少?2.达标测评:(1)画出以下图中所示杠杆的力臂。

(2)画出以下图中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图3图4(3)以下对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只好是直的,不可以是曲折的B.杠杆必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能够不在杠杆上D.杠杆长度必定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4)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头,使杠杆处于均衡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这两个力大小必然相等B.这两个力的力臂必然相等C.这两个力和它们相应的力臂乘积相等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5)如图,杠杆处于均衡状态,假如每个钩码质量均相等,那么下述状况中杠杆还能保持均衡的是()A.左右两边钩码各减去一半B.左右两边钩码各增添一倍C.左右两边钩码各向支点方向挪动一格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同时淹没在水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学案设计(无答案)

杠杆【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探究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及其作用(3)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会判断所给杠杆属于哪一类型。

【课前预习】1.杠杆:在的作用下可绕转动的叫做杠杆。

2.与杠杆有关的5个名词:(1)支点:杠杆绕着的点;用字母表示。

(2)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表示。

(3)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5)阻力臂:到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认识杠杆活动1:做一做“拔钉子”的活动,你手能拔出来吗?可用什么工具?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下列几种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共同特点:(1)(2)(3)1.杠杆:在 的作用下可绕 转动的 叫做杠杆。

注意: 一个物体能成为杠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力的作用 (2)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与杠杆有关的5个名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一点、二力、二力臂)3.学生练习:画出下列各力的力臂画力臂的方法: (1)找出 。

(2)沿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将力的 画出 (3)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______就是力臂力臂的作法口诀:欲作力臂找支点,再作二力延长线,经过支点作垂线,动阻力臂再分辨。

【作业布置】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2.如右上图所示,用钳子拔钉子钉时:动力的作用点在 点,方向向 ;阻力的作用点在 点,方向向 ;支点是 。

3.如图,一个绕O 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F 1F 2 O OF2F1OF2F1F1O【第二课时】【导学过程】任务一: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示:学生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会画力臂(4)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力臂概念的建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教学难点:力臂的画法及杠杆的运用【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玩过跷跷板吗?我们欣赏一段动画,(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大增)师:欣赏完动画,我们来动动手,比赛拔钉子,介绍提供的各种器材,看那组用的方法的最多,最省力的是哪种方法?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借助一些工具就能容易的完成一些活动投影: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画面(撬棒、压水井手柄,羊角锤撬钉子)师:结合你看到的动画及使用的工具找到这些工具的共同点【自主预习案】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动力是;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3.作杠杆五要素示意图的步骤:先明确___________,再作出使杠杆转动的力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要注意,这两个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就都应在__________上;再由支点向这两个力的作用线作_______线,分别标志出________到两个垂足的距离,即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5.杠杆平衡条件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总结出来的,其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 6.根据杠杆使用活力情况,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案】探究点1:力臂的画法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的数学模型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813413-精选教育文档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813413-精选教育文档
⑤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
动力
/N
动力臂 /m
×
阻力
/N
阻力臂 /m
×
1
2
3
【分析论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杠杆平衡条件是:。
公式表示:。
【交流评估】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
2.
学点3.杠杆平衡的计算
例: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小明同学对此产生了怀疑,他查阅有关资料,知道地球的质量约为 kg。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多长的轻质杠杆?(g取10N/kg)
四、盘点收获:
6.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二、合作探究(交流)
学点1.杠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1.找出并画出下图中杠杆的五要素:
练习1.作出下列各图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学点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跟有关。
【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2)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
(3)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③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 臂 和阻力臂 ,将各数据填入表格中。
④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2.有关杠杆的几个名词:
支点(符号):杠杆绕着转动的。
动力(符号):的力。动力臂(符号):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2.1 杠杆【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探究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及其作用3.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会判断所给杠杆属于哪一类型。

【学习重点】:1.认识杠杆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3.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计算及应用【学习难点】:杠杆力臂的作法,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课前预习】自学课本《12.1杠杆》一节的内容,认真观察本课的插图,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杠杆都是直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杠杆的五要素包括、、、、。

【快乐学习激情展示】◆学点一认识杠杆阅读课本76-77页,并观察76页图12.1-1,完成下列内容: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转动的叫杠杆;杠杆都是直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 ;动力F1: 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 到的距离;阻力臂L2: 到的距离。

※注意:1.动力和阻力:(请牢记)是外面的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2.力臂的画法:突出支点.....:(口诀: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和力的作用线【边学边练】作(找)出图甲、乙、丙杠杆的五要素。

◆学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杠杆通常在平衡状态或接近平衡状态下使用,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可平衡?2.猜想:3.设计实验:※注意:实验前,要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3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5.总结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表达式:思考(1):此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2)对于已经平衡的杠杆,再作用在杠杆上一个力时该杠杆一定不平衡吗?答:;杠杆的动力大时动力端一定下沉吗?答:;杠杆的动力臂大时动力端一定下沉吗?答:;那么杠杆哪端下沉取决于哪个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杠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五要素,会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我知道:
1. 就是杠杆,生活中的杠杆有: 等。

2.杠杆的五要素
(1) 叫做杠杆的支点,用“O ”表示
(2) 叫做杠杆的动力,用F 1表示
(3) 叫做杠杆的阻力,用F 2表示
(4) 叫做杠杆的动力臂,用L 1表示
(5) 叫做杠杆的阻力臂,用L 2表示。

二、合作探究
(一)画力臂
1、自学力臂的画法 (1)先根据实际情况标出杠杆的支点。

(2)再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可以向两端恰当延长)。

(3)最后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注意:
○1、力的作用线需要延长时,延长部分一定要用虚线。


2、力臂的表示可以是实线带双箭头,也可以是虚线带大括号。

2、画出下列图中各力的力臂
(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自学P77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知道:
(1)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 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1O 图12.1—3 图12.1--2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要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重物时,保持______并静止时,达到平衡状态。

(3)画出图13.4—3中F1, F2的力臂,我知道图中的力臂落在杠杆上,因此我知道,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的长度。

2.小组实验:根据教材P77的探究活动来实验,我组的实验记录如下:
(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

三、牛刀小试
1、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2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的物体.
2.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N,方向_____.
图12.1--4
四、知识小结
通过认真学习,我知道:
(一)力臂的画法可总结为:
1、定点。

(支点)
2、画线。

(画力的作用线)
3、从点过线作________。

4、括号标出力臂来。

(二)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根硬棒
B.杠杆不一定是硬棒
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D.杠杆可以没有阻力臂
2.用撬棍撬石头时,已知撬棍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5:1,当阻力为2000N,所需的动力为。

3.一扁担长为1.5m,当在左端挂质量为20kg的物体时,肩膀距左端0.9m,扁担在水
平位置平衡时,扁担右端挂质量为 kg 的物体。

4.一根杆秤,如果秤砣磨损掉一部分,用它测得的质量比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直的.
B.天平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称出物体的质量的
C.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臂可能为零
D.力臂一定和杠杆重合
6.(选做题)如图12.1—5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杆下挂有一物体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与直杆垂直的力F 使直杆有竖直位置慢慢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则整个过程中F 的大小变化(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7.一位瓜农用 1.2米的扁担挑一担西瓜,前面一筐瓜重350牛,后面一筐重250牛.他的肩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扁担才能平衡?若前后筐各减少50牛的瓜,肩应在什么位置扁担才能保持平衡?(扁担及筐的重力不计)
学习反思
图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