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云林规〔2024〕3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各州(市)林业和草原局,滇中新区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各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边(跨)合区管理委员会: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管理,切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和要素保障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规〔2021〕5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林地定额使用管理林地定额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是防止林地无序流失的重要手段。

林地定额使用应当以严格保护为前提,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将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达云南省年度林地定额情况,结合各地建设实际需要,分解下达相应数量的林地定额,保障符合占用林地条件的建设项目及时获批。

林地定额应当优先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公共事业和民生项目、国防项目和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严禁用于国家明令禁止供地的建设项目。

所下达林地定额不足时,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所需林地定额可以申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统筹解决。

各地不得违反林地定额管理规定,超定额审核同意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不得把应当办理占用林地审核手续的项目,以临时使用林地和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方式进行审批。

二、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定(一)申请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的,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国家和云南省公布的林草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规定提供申请材料,各级林草主管部门不得要求申请人超出规定范围提供材料。

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浅谈

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浅谈
术投 入还很 薄弱 ,导致水果在产地保鲜 不及 时而大批 腐烂 。 为此 , 热带水果在贮 运保鲜 上应采用先进冷链配
林 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 土地 资源和林 荫优势 , 从 事林下 养殖 、 种植等立体 复合生 产经 营 , 从 而使农林 牧各业实 现资源共享 、 优势互 补 、 循 环相 生 、 协调发展 的生态农业模式 1 2 1 。 目前根据我 国各地 区实 践, 林下 经济 主要 包括林下 种植 、 林下养殖 、 森林 景 观 有所突破还远远不够1 7 1 。要提高热带水果市 场竞争力 , 必须树立产 品形象 、 打造 品牌。 要依据不 同水果 的特 点 来精心设计具有 自己特色 的包装 ,同时改善 内在质 量 和外观形象 , 这样才能与 国际市场接轨 。
量。
输, 延长果实 的货 架期 。 结合不 同水果保鲜技术 的优缺 点, 不断研 究与应用适合 我 国国情 的安 全 、 高效、 低 成
本的热带水果保鲜技术 ,是我国热带水果进 入 国际市 场的重要 保障 , 同时 , 实现热带 水果保 鲜的产 业化和建 立安全质量监控体系 ,才能进 一步扩 大热带水 果 的销 售市场 。 ( 收稿 : 2 0 1 3 — 1 2 — 1 8 )
3 展望
在 目前所采 用的化学பைடு நூலகம்鲜剂 中,大多数保鲜剂 由 于危 害人体健康 , 或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而 限制 了其
套技 术 , 在热 带水果 生产 区应加大冷库 的建设 , 以保证 规模 化应用 。应用合理 的保鲜技术方法可 以提 高热 带 产品采收后立即预冷 , 然后进 入冷库 或气调库 , 以冷链 水 果采后 品质 , 延 长贮藏 时间 , 利 于热带水果 的长途运 的形 式进行 运输 和销售 ,从而保持水果 特有的商 品质

加快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

加快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
个 养 蛇 场 养 蛇 1 0 0 多 0 1 条 ,不 及 湖 南 一 家 养 蛇 场 的 数 量 。 同 时 ,技 术 力 量
使 分 布 在 我 省 的 国 家 和 省 级 重 点 保 护 野 生 动 物 基
本 上 得 到 有 效 保 护 ,种 群 数 量 得 到 恢 复 和 发 展 。 二 存 在 问题
基本 情 况 中 共 中央 、 国务 院 关 于 加 快 林 业 发 展 的 决

业 5 家 ,共 驯 养 繁 殖 野 生 0
动 物 3 6 8只 3 5
( ) ;有 头
定 》 ,将 野 生 动 物 驯 养 繁 殖 产 业 列 为 新 兴 产 业 之

野 生 动 物 经营 利 用 企 业 4 7 家 , 经 营 利 用 野 生 动 物 41

云 南 省 委 、省 政 府 批 准 实 施 的
“ 五 ” 林 业 十
发 展 规 划 中 ,把 野 生 动 物 驯 养 繁 殖 产 业 纳 入 了林
业 八 大 产 业 之 一 。 国 家 林 业 局 发 布 了 首 批 允 许 商 业性 经营利 用驯养 繁殖 的 5 4种 陆 生 野 生 动 物 名 单 。 2 0 ~ 2 0 年 , 根 据 云 南 省 野 生 动 物 驯 05 07 养 繁 殖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云 南 省 从 育林 基 金 中安 排 2 0万 元 专 项 经 费 , 用 于 扶 持 野 生 动 物 驯 养 繁 8
大 部分 企业 规 模小 , 多 为 个 体 养 殖 户 。 如 全 省
2 0家 鸵 鸟 养 殖 场 仅 养 鸵 鸟
1 0 0多 只 , 不 及 广 东 江 0
从 业 人 员 4 0 0多 人 , 年 产 值 约 1 0 0亿 元 。 其 中 , 养 殖 单 位 2 5家 , 纯 经 营 利 用 单 位 7 4 9家 。 年 产 值 超 过 5 0万 元 的 驯 养 繁 殖 企 业 有 昆 明 动 物 园 、 云 0

云南林业厅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云南林业厅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林业厅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作者:————————————————————————————————日期:2云南省林业厅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云南省林业厅二〇一三年一月《云南省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组人员名单组长:李文俊省林业厅人事处处长刘云彩省林业科学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成员:吴家骏省林业厅人事处调研员周德全省林业技能开发站站长副教授魏小平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总工高级工程师韩红梅省林业科学院人事处处长云南省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全省现代林业发展,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森林云南"的重要时期。

为切实提高我省林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大力推进人才强林战略,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合格、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科学、素质过硬的林业人才队伍,不断增强云南林业发展的人才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林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国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国林业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以及《云南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我省林业人才工作实际,特制定《云南省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云南省"十一五"林业人才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和分布得到改善,人才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把云南林业做大做强

把云南林业做大做强
德 德 弱
连 山
近 些年 来 , 南省 大力推 进 云 集体 林权 制 度 改 革 , 目前 主体 改 革已基本完成 , 配套改革正全 面 推 进 。通 过 改 革 ,还 权 于 民 、 还 山 于 民 、 利 于 民 , 到 “ 定 还 做 山
权 、 定 根 、 定 心 ” 从 根 本 上 树 人 ,
发展 机 遇 。
抓住 机 遇 , 一 步推 进 云 南林 业 改革 发 展 , 创 新 发展 思路 , 进 要 紧 紧 围绕 建 设 “ 林 云 南 ” 总体 部 署 , 在 全 局 的 高 度 , 宽发 展 视 森 的 站 拓 野 , 化 区域 布局 , 优 调整 产 业 结构 , 育 产业 集 群 , 建 现代 森 林 产业 培 构 体 系; 要提 升 发 展规 划 , 足 建设 “ 立 森林 云 南” 和绿 色经 济 强省 的 大 目 标 、 背景 , 制 好 全 省 林 业 产业 “ 大 编 十二 五 ” 展 规 划 、 色生 态安 全 发 绿 屏 障规 划 和 九 大优 势林 业 产 业发 展 规 划 ,确 保规 划 的 严 肃性 、权 威 性 ; 夯 实林 业 产 业 发展 基 础 , 快 中低 产 林 改 造 , 快 山 区基 础设 要 加 加 施 建设 , 强 林 业 产 业 基地 建设 , 强森 林 生 态建 设 , 大 资 源 整合 加 加 加 力度 , 确保林业和林产业建设 工程质量 ; 要转 变林业发展 方式, 突出 特 色产 业 , 变经 营 方式 , 大科技 创 新 力度 和对 龙 头 企业 的扶 持 力 转 加 度 , 大林业发展 对 内对外开放 , 扩 形成 以森林资源培 育为基础 、 以精 深加 工 为 带动 、 以科 技 进 步 为 支撑 的林 业 产 业发 展 新格 局 ; 要创 造 良 好发展环境 , 固提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 , 巩 加快 配套改革进 程 , 一 步 完善 林 木采 伐 管理 、 融服 务 、 进 金 支持 林 业发 展 的 公共 财 政 、 林 权 交 易流 转 等制 度 , 断增 强 林 业产 业发 展 的 动 力和 活 力 。 不 我 们 相信 , 深化 集 体 林权 制 度 改 革 , 进 林 业 产业 发 展 , 将推 促 必 动 云 南林 业 资源优 势 向经 济优 势转 变 , 实现 由森 林资 源 大省 向林 业 经 济强省跨越 , 为广 大林农铺就一条脱贫致 富的光明之路 、一 步解放 了山 区生产 力 。 09 , 省林 业 总产 进 20 年 全 值 比林 改前 的2 0 年 增 长9 % ,全 省 涉林 企业 从 业人 数超 过8 万人 , 05 3 O 带动农 户2 0 9 余万户 , 农民人均特 色经济林收入70 1元。各个州市和许 多县( 区)以林改带动林业特 色产业发展 , 市、 , 壮大林业龙 头企业 , 推 进 “ 林 云 南” 森 建设 , 得显 著 成 效 ( 关报 道 见本 期 “ 取 相 特别 关 注 ” 。 ) 云 南是 我 国 的林 业 资 源 大 省 , 西 南地 区的 生 态屏 障 , 有 发 是 具 展林业产业得 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林改中, 省委 、 省政 府始终注重 林 业 产 业培植 和发 展 , 继 出 台了加 快核 桃 产 业发 展 、 快木 本 油料 相 加 产业发展和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等一 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 施 的 出发 点 和 落脚 点 , 都是 为 了帮助 农 民群 众 、 别是 山区农 民脱 贫 特 致 富 , 林 改 与 林业 产 业发 展 、 使 林农 就 业增 收 良性 互动 、 互促 进 。 相 当前 , 央 高度 重 视 林 业 在 国 家建 设 大局 中的 战 略 地 位 , 中 高度 重视林业产业发展。 随着云 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 林业产 业 发展 的活 力越 来越 强 ,全 省 正处 在 由传 统 林 业 向现代 林 业 转 变的 重要 阶段 , 进入 由粗 放 经 营 向集 约发展 转 变的 关键 时期 , 临 良好 的 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是云南省林业厅直属的社会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始建于1951年,是由原林业部直属的第四、第五、第六森林经理大队、云南省营林勘察大队、云南省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院组建而成。

是全国资质最高(甲A级)的林业调查规划院。

加挂有“云南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云南省森林资源技术服务中心”、“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云南省石漠化监测研究中心”4块牌子。

以承担和完成国家林业局、省政府、省林业厅和地方政府的指令性工作为首要任务,以社会公益性和技术服务性工作为主要业务,为云南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将进一步为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森林云南和全省林农服务。

中文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始建时间1951年隶属单位云南省林业厅单位性质社会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目录.1业务范围.2资质等级.3机构组成.4技术优势.5其他优势.6主要成绩.7所获荣誉业务范围编辑(一)森林资源一类、二类、三类调查、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石漠化监测、湿地资源监测、自然保护区监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二)全省林业区划和发展规划、县级林业保护利用规划、森林公园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湿地保护规划、营造林规划;(三)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四)营林造林成效检查验收;(五)林业技术规程标准编制、森林资源档案建立更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六)生态公益林监测与绩效评价;(七)森林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八)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林木采伐设计和使用林地现场查验。

资质等级编辑拥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甲A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云南省林业厅颁发的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林业、生态建设、环境工程)和丙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给排水、建筑);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乙级旅游规划设计证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乙级《测绘资质证书》;云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土地勘测定界登记备案证书;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颁发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等多项资质。

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

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的依据与原则一、编制依据:根据国家林业局二〇〇三年林资发[2003]6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通知”,以及规定中需要各省对部分内容进行细划和补充的要求,针对云南省一九九六年编制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已不能满足新规定的情况,特编制本操作细则。

二、编制原则(一)对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要求各省细划的内容进行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内容、技术标准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二)根据云南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需要,在保证调查范围整体性的前提下,对不同经营目的的区域调查内容和详细程度有所侧重,以使调查成果能更好地为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

(三)适应云南省林业发展的需要,提供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林业分类经营、产业发展规划、森林资源管理所需的森林资源信息。

第二条调查的目的与任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设计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目的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其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调查范围与内容一、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县级行政区域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根据土地管理部门和测绘部门最新勘界结果落实调查范围,并与周边县进行接边。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11.11•【字号】•【施行日期】2024.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23〕45号)精神,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依法保护农民和林业经营者的集体林权益,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森林经营更加科学高效、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更加多样,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理清权属,加快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一)持续深化“三权分置”。

落实所有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维护农民集体对承包林地发包、调整、监督等各项权能。

稳定承包权,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承包期内不得收回。

家庭承包林地剩余期限10年以内的,可依法提前确认延包合同,以林地承包到期为起点起算并合理确定延包期限。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林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或退出。

放活经营权,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经营权可以向属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发证,除法定不予受理情形外,不得以数据未整合、调查测量精度不够、地类重叠等原因拒绝受理。

林地经营权证可作为林权抵押贷款、申报林业项目、申请林木采伐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凭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森林蓄积年净增量有限
我省1978年建立“连清”体系,监测结果如下:
森林资源消、长量变化表
单位:万m3
监测年度
年生长量
年消耗量
年净增量
1988年
3946
4923
-977
1992年
4289
4524
-235
1997年
4968
4520
+448
2002年
5773
4231
+Leabharlann 542从上表可看出,云南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森林资源赤字,年均净减997万m3,1997年后,生长量大于消耗量,是蓄积量净增阶段,同时有林地也进入了净增,实现了有林地、蓄积量双增长时期。蓄积年净增量1997年448万m3,2002年净增1542万m3,年净增数值是有限的。
(二)森林资源概况
1、全省有一定的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用地3637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4%。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2522.35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9%;疏林地面积1194.9万亩,占3.3%;灌木6125.4万亩,占16.9%;未成林造林地194.4万亩,占0.5%;苗圃地7.2万亩,无林地6327.15万亩,占17.4%。
木材加工:全省有4626户木材经营加工,其中木材经营646户、木材加工3980户,年产锯材17.6万m3,人造板49.6万m3,集成材11.5万m3,细木工板5万m3,地板条398万m3,门150万件家具600万件,年消耗木材近200万m3。
经济林木:核桃已发展到460万亩,年产7.5万吨;板栗200万亩,年产1.4万吨;八角463万亩,年产3360万吨;果梅2.1万吨,棕榈1.1万吨。云南皂荚、银杏、青刺尖、花椒、油橄榄,澳州坚果、肉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168多个各级别、各类型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级、13个省级森林公园及林场。具有多类型的森林、植被、动物景观可作为生态旅游资源。
(三)林产业发展概况
我省林产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造纸企业:全省有100余家,规模较大的企业12家,有一定规模的50家。纸和纸板年产量22.9万吨。思茅云景林纸企业年产6.7万吨化学木浆。
总体规划是在与分项产业规划的紧密配合和支持下,历时三个月完成。
第一章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一)社会经济概况
云南省土地总面积57396.6万亩,行政区划16个州市,128个市、县、区。总人口43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36.3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3.9%。工农业总产值2588.8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37.55亿元,工业生产1850.4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79元,其中昆明、玉溪市最高,分别为14864元、13360元,怒江、昭通最低分别为2791元、2231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609元,其中玉溪、昆明市最高分别为2493元、2411元,最低昭通、怒江州分别是为1001元、935元。全省经济水平与全国比,是经济落后、工业发展层次低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2%,人均国内生产值仅为全国平均7972元的6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也仅为全国平均2476元的65%。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性之间差异性悬殊较大,滇西北、滇东北与滇中部之间的经济差异近2倍,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缩短与全国和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只有加快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主要优势树种相对集中分布
冷杉、云杉、铁杉、柏木、落叶松等高山针叶树种,全省有16066万m3,集中分布在迪庆10878.9万m3;怒江124466.7万m3;丽江712.6万m3,多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公益林。
云南松19382.8万m3,多分布于滇中,楚雄2743.9万m3,大理2439.4万m3,怒江2032.5万m3,丽江3870.1万m3,迪庆1492万m3,临沧1059.4万m3,保山1150.9万m3,其它地州有少量分布。商品林蓄积近1亿m3。
由于云南气候多样和生境多样,导致森林类型多样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可以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多种可开发利用资源,可以发展门类齐全的林业产业,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开发格局。按照森林多资源利用的原则,可以大规模发展森林三大效益结合十分完善的特色经济林产业,竹藤产业、林化工产业,同时加速发展非木质资源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和野生动物产业;在依据《森林法》合理利用现有用材林资源前提下,以集约经营的方式加速工业原料林、用材林基地建设,发展相应规模的林纸产业和木材加工产业。
(一)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云南森林生长的水热条件及其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根据Paterson气候——植被——生产力指标(简称CVP)对全国森林生产力理论值进行评估:云南西北、东北高山地区CVP值大约在6.5,而我国东北地区仅1.1左右;滇中地区CVP值为14.5,与全国南方诸省彼此相近;滇西南为27.9,与南岭、浙、闽相近;滇南热区为31.4,与粤、桂沿海相似。总起来讲,云南林业发展的自然气候条件优于全国多数省份,比近似地区较为优越。充分利用云南自然条件的优势,高度集约经营森林,加速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基地建设,可以为耗材型林产加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料,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3、森林资源承担着农民自用材和烧材的巨大消耗
据2002年“连清”监测,我省年总采伐消耗4231万m3,按“十五”采伐限额消耗结构,烧材2505万m3,占59.2%;农民自用材1151万m3,占27.2%;商品材575万m3,占13.6%。这说明,林业为农村近900万户,3636.3万农民,解决了每日生活面临的“柴、米、油、盐”中的首位,稳定了农村,解了农村之困。当然也反映了,由于我省农村经济水平低,云南森林资源还处于低价值的薪材利用阶段。唯一的只有用发展的办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促使森林资源薪材利用向高价值的商品材利用转化。
竹、藤:有竹藤加工企业63个,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4个,100-500万元有3个。已种植竹基地190余万亩。
养殖动物单位有165家,养鹿3816头,狒猴、蜂猴、食蟹猴1.3万只,黑熊1958头,兰孔雀6200只,野猪4055头,驼鸟1072只。
森林生态旅游在快速发展,产值近31.36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10.2%,占全省旅游市场的8%。
林业用地利用还有潜力可挖,占林业用地40%的无林地、灌木林地等地类还可供开发、改造、造林。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森林资源总量还有较大的空间。
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20348.55万亩,占90.3%;经济林、竹林面积2173.8万亩,占9.7%。林分面积中以中、幼龄林为主,有中幼龄林13985.4万亩,占68.7%;近、成、过熟林6363.15万亩,占31.3%。
总体规划本着体现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坚持没有林业产业的支持,林业就不能全面、协调发展,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没有林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发展区域经济,拉动农民增收的要求。规划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区域比较优势去制定,特别对于属资源约束性较强的产业,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现状的关系。总规划在八大产业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两个《决定》,以期在全省林业建设发展中起到指导作用。
2003年林业总产值达174亿。其中第一产业137.3亿,占78.9%,第二产业28亿,占16.1%,第三产业8.7亿,占5.0%。由一、二、三产结构比例,反映了当前林业产值是以培育种植和初级产品为主要产出,产品加工附加值还很少,只有提高产品加工附加值,才能状大林业产业。
二、林业产业发展基础分析
林业产业发展受到森林资源,经济体制、企业素质和国内外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必须对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全面把握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宏观认识自身优势,可挖潜力和制约因素,作为制定林业产业发展目标,规模及合理布局的依据。
前 言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林产业结构升级。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产业发展新格局。鼓励以集约经营方式,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突出发展名、特、优等新兴产品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特色出口林产品等要求。以及我省《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展八大产业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决定。为贯彻实施两个《决定》,省林业厅决定编制林纸一体化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林产化工产业、非木材资源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竹藤产业、野生动物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等八大产业的规划,同时在八大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林产业总体规划。
有限的净增值主要源于年生长量的增加。1988年至2002年,年生长量由3946万m3增至5773万m3,增加1827万m3,增幅46.3%,而消耗量由4923万m3下降至4231万m3,减少692万m3,降幅14.1%,1997-2002年,间隔期五年,其中约3年为实施天然林天保工程时期,但平均年消耗量只下降了289万m3。年消耗量呈现刚性,下降缓慢。当前资源的消耗大与烧材为主的消耗结构,净增量小是约束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15.48亿m3。 其中:林分蓄积14.0亿m3,疏林0.23亿m3,散生木1.04亿m3,四旁树0.22亿m3。林分每亩平均蓄积6.9 m3,单产不高,且多为中、幼龄林。加强经营、提高林木生产率,是今后较长期的营林任务。
2、林业用地的一半为商品林
按分类经营原则,依据云南区域位置及经济状况,云南林业肩负有保障生态安全与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任务。本着云南必须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林产业的原则,近期对林业用地按两类林进行了区划调整,公益林面积18258.44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0.2%;商品林面积18112.96万亩,占49.8%,基本上各占一半。滇南:红河、思茅、保山、德宏、临沧等六个州市,商品林林分面积4805.83万亩,占全省商品林林分面积9679.04万亩的49.7%,基本占了一半。是我省林产业重点区域,其中思茅市2447.2万亩,占全省商品林林分面积的25.3%,四分天下有其一,是我省林产业重点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