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抽象艺术
抽象设计的艺术纪录片观后感

抽象设计的艺术纪录片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关于抽象设计的艺术纪录片,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给我这个对艺术懵懵懂懂的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纪录片里展现的那些抽象设计作品,每一个都像是来自未知宇宙的神秘信号,让人捉摸不透却又忍不住想要去探究。
其中有一位设计师,他的创作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位设计师叫啥来着,哎呀,名字有点难记,反正是个特别有个性的人。
他在一个巨大的仓库里工作,仓库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从传统的画笔、颜料,到现代的电子设备、3D 打印材料,简直就是一个艺术的百宝箱。
他准备创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只见他穿着一件满是颜料污渍的工作服,头发乱蓬蓬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疯狂的光芒。
他先是在仓库里来回踱步,像一只寻找猎物的狮子,然后突然停在一堆木板前,拿起一块,左瞧瞧右看看,接着又随手扔到一边。
接下来,他又冲到一个装满各种颜色颜料的架子前,拿起一瓶蓝色的颜料,拧开盖子,闻了闻,脸上露出一种陶醉的表情,就好像那不是颜料,而是一瓶顶级的香水。
然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把颜料倒在了地上,形成了一滩蓝色的“小湖泊”。
这还不算完,他又找来了一个巨大的喷枪,接上气泵,对着那滩蓝色的颜料一阵猛喷。
颜料四处飞溅,他的脸上、衣服上,甚至头发上都沾满了蓝色的斑点,可他完全不在乎,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这时候,旁边的助手递给他一把刷子,他接过来,在墙上随意地刷了几下,然后又把刷子扔到一边,换了一把铲子,开始在地上挖来挖去。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疯狂的实验,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到底想要什么。
经过一番折腾,画面终于开始有了一些雏形。
但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还是一团乱麻。
可他却像是看到了绝世珍宝一样,兴奋地跳了起来,手舞足蹈。
然后,他又开始在画面上添加各种奇怪的元素,有金属片、玻璃球、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树枝和石头。
每添加一个元素,他都会停下来,眯着眼睛,远远地观察一会儿,然后再做调整。
具象、抽象、意象艺术

•
•
教皇英诺森十世
王时敏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 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 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 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 《王时敏像》绘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王时敏二十五岁时 的肖像。图中王时敏身着宽大白衣,手持拂尘,盘膝 端坐在蒲团之上。面容俊秀,双目有神,神态温雅、 聪颖。《王时敏像》人物面部的刻画用“凹凸法”, 即先以淡墨勾出五官轮廓,然后按其结构烘染数层, 最后敷以淡赭色。不仅有笔墨之趣,而且富有立体感。 衣服的画法亦反复勾染而成,线条秀劲流畅,设色清 丽雅致。 • 《王时敏像》用笔稳重而有变化,充分表现出衣服的 质感。画上有当时人顾秉谦篆书题“逊之尚宝二十五 岁小像”。左小角钤王时敏之孙王原祁朱文印“掃花 闇”一方。右下侧画家自署“万历丙辰五月,曾鲸 写”。“万历丙辰”为公元1616年,画家时年49岁。 下押“曾鲸之印”、“波臣氏”二印。
• 《占领总统府》对于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力量而言除了其 绘画语言上的纯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其中传统的“叙述 性”在起作用。象美术史上夸赞乔托是一个讲故事的能 手一样,陈逸飞和魏景山画的《占领总统府》,也是一 部感人、悲壮的人民革命的大故事。当下在很多人批判 创作上的主旋律的时候,这幅力作就可以推挡住所有的 理由。 • 该作品无论在表现主题上还是画面结构上都在中国美术 史上也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也是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 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才逃至江南,投顺南唐。 初深受南唐中主李 憬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 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 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 所以 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 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 人而以求自保。但李煜当时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奉命画院的待诏顾闳 中和周文拒到韩熙载家里去探个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拒把所看到 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 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 意,所以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腼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 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 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后 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的说课稿

第1篇: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的说课稿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向学生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周年审美世界,抽象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升华,其表现方式抛弃了客观情景再现的羁绊,表达的内涵更加广阔、自由。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绘画作品,欣赏不同美术元素释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绘画中的节奏、韵律等各种关系带来的整体美感。
二、学生情况从学习基础上看,学生在前期的美术课中曾不习过点、线、面、色彩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美术语言进行过创作,能够感受其美感。
学生也曾欣赏、接触过一些野兽派、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具有初步的感受。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美术形式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欣赏评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
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大胆表达自己对抽象绘画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
四、教法与学法通过搜集资料对比观察,聆听讨论等过程和方法,任导学生了解抽象绘画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多角度分析,欣赏抽象画作品,通过交流评价,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和文字写作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导入新课互动导入:我想用几条线来表现轻松愉快的心情,你觉得适合画什么线条?现加上点色彩,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情绪?我想再添加些形状,哪种形状适合?根据学生的发言添加。
抽象课件

讨论: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的艺术?
能: 一是因为具有偶然性,例如:泼洒在白纸上的颜料。 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 有相对独立的感觉和意识,用艺术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 望,我们当然也有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不能: 一是虽有偶然性,但是之后还是经历了艺术家的思考和总结, 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觉和意识,但很难用恰当的形式 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
3、我是不是也能创作抽象绘画?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有 相 同 的 词 语 形 容 它 们 吗 ?
请用线表示激烈、柔和、平静 用色彩可以表现这三个词语吗?
判断一下三幅图对应的情绪。
完全抛弃任何可视自然形象,仅用点、线、面、色等 来传达内心的感受或态度。
①
②
③
请把这些画分为两类,分类的红 黄 蓝 》
绘 画 《 即 兴 之 》
31
摄 影 作 品 《 绿 色 狂 想 》
电 脑 绘 画
雕 塑 《 五 月 的 风 》
同学们的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困惑? 你最想了解这些抽象艺术的哪些方面呢? 1、艺术家创作的是什么内容?
2、艺术家为什么这样创作?
冷抽象:理性、平静、冷静、科学
讨论: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的艺术?
能: 一是因为具有偶然性,例如:泼洒在白纸上的颜料。 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 有相对独立的感觉和意识,用艺术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 望,我们当然也有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请同学们来画音乐……
④
⑤
⑥
热抽象
冷抽象
红 黄 蓝 蒙 德 里 安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高中《美术欣赏》3-5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3-5课教学目标是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具象从字面上说,所谓“具象”就是有具体的形象,但这样解释并不确切。
在英语中,“具象艺术”被表述为figurative art,意思是“比喻的艺术”或“用图形表现的艺术”,这表明“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
显然,这种图形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须是来自于客观事物本身,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它所代替或比喻的那个事物。
为了做到这一点,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模仿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诸如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这样,具象艺术就成为一种艺术家尽量放弃自身去接近客观事物的艺术了,这是“具象艺术”的最初或者说最本源的意思。
至于以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艺术。
意象从字面上说,所谓“意象”即“意欲之象”、“意念之象”,或者说“主观之象”,就是艺术家所感觉到的或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样子,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去观看或鉴别所有的“意象艺术”了。
从这方面说,意象艺术家就不是尽量放弃自己去接近或模仿客观事物,恰恰相反,他要与客观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距离上他才能独立于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产生他自己的“意象”。
但从此可以看出,意象艺术的前提还是依赖于客观对象的,这一点和抽象艺术就不同。
抽象所谓“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
所以有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非具象艺术”(non-figurative art)或“非客观艺术”(non-objective art)。
浅析抽象艺术的情感

浅析抽象艺术的情感□郝志英庞占川摘要:抽象艺术是将自然具象物体中的构成元素抽离出来重新变化、组合,其艺术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乃至抛弃自然外观的艺术。
抽象艺术家用非具象的形式表达情感。
绘画创作者只有深入分析抽象艺术蕴含的情感因素,领会抽象艺术的语言、精神和情感,才能走进抽象艺术大师的情感世界,在绘画表现的新领域推动创作形式的发展。
关键词:抽象艺术情感每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情感的支撑,抽象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家用非具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观赏者只有和艺术家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欣赏作品,从而走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一、抽象艺术的情感动因及其发展“抽象”一词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抽象艺术是呈现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乃至完全抛弃自然具象外观的艺术。
抽象艺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自然具象出发,用简约的方式抽取自然物象中富于表现特征的因素,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形成简单概括的形象;另一类是纯粹的几何构成。
在抽象艺术的整体概念下,一系列抽象艺术作品又被命名为“绝对艺术”“非描画艺术”“无形艺术”“纯艺术”等。
抽象艺术作为背离现实和具象世界的艺术形式,往往是超经验、反经验论的。
抽象艺术家往往趋向于用最简化的形式表现事物、表达情感。
1抽象艺术的情感动因抽象艺术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沃林格的著作《抽象与移情》。
他认为,如果人类不能从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安宁,那么只有到艺术的形式中寻求慰藉。
艺术家试图将客观物象从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更为概括,精炼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力量、速度、效率对于视觉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开 展创造抽象美的尝试。
抛开这些因素,抽象艺术还带有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自然主义的追求,抽象主义艺术是对传统写实艺术的补充。
2.抽象艺术情感的发展20世纪,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是最知名的抽象主义艺术家。
提炼与抽象—顺畅沟通世界美术教案人教版

提炼与抽象—顺畅沟通世界美术教案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2.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体会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2.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抽象艺术的特殊美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法、讨论法、创作实践法等。
四、教学内容导入:通过作品比较,复习上节课的三大艺术类型,微视频赏析,体会抽象艺术的美感。
导出课题——走进抽象艺术(一)课堂检测知识链接:抽象艺术的诞生康定斯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画室的墙角立着一幅“难以形容的、炽热美妙的图画”,它不表现任何东西,而只是由纯粹的点、线、面和色彩组成。
当他走近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作品放倒了。
由此他受到了启发,开始了对抽象艺术形式和语言的研究。
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抽象艺术——由此诞生。
1.抽象艺术是谁发现的?2..怎么发现的?3.它有哪些特点?(二)探究新知一、什么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也叫非具象艺术,现代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流行于西方。
它摒弃或抽离具体物象,仅以点、线、面、色彩、形状等纯粹形式要素构成作品。
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
二、抽象艺术怎么产生?偶然还是必然的?原始人在绳纹和几何纹图案中就已表名了他们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和赞美。
此后,人类艺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了模仿现实阶段,即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的配合以客观地再现现实。
19世纪中叶照相机出现,更加快了人们对美术本质的思考。
人们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为的抽象艺术形式,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象的声音为人们所受,美术就可以用纯粹的色彩和形式来组成审美意义的画面。
小结:看似偶然其实它的出现是必然的。
三、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1.两位抽象艺术家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康定斯基即兴之312.两种抽象艺术抽象艺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冷抽象: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给人以冷静、理性的感觉————(蒙德里安)。
抽象艺术教案

走进抽象艺术木林中学韩菊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抽象的形象同样可以给人艺术的享受和情绪情感的体验,用形容词是因为本身就具有抽象性,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1、什么是抽象艺术?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问题1: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学生会觉得很茫然,看不懂,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设计意图:如果他们不能从画布上得到明确的信息,他们既会认为这样的绘画是无意义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体验,事实上每一个事物至于眼前的时候都会引起相应的感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在进行艺术赏析了,在此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这些,只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而已,至于如何解读抽象艺术将会在以后的环节突破。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