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十大拎不清
中国人这九大就医习惯小心人家把白眼翻到天际

中国人这九大就医习惯小心人家把白眼翻到天际现代社会中,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就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中国人在就医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和误区,这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困扰,也影响了我们自身的就医体验。
因此,本文将介绍中国人在就医过程中常见的九大不良习惯,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一大习惯:不信任医生中国人普遍对医生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很容易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产生质疑,甚至怀疑医生的专业能力。
然而,医生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信任。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信任医生的决策,并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
第二大习惯:偏爱中西药结合中国人在看病时常常要求医生开中西药结合的处方,认为这样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中西药结合的效果并不一定比单一的中药或西药更好。
我们应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中西药结合。
第三大习惯:过度依赖输液治疗中国人对于输液有着过度依赖的倾向,认为输液可以快速缓解病情。
然而,输液并不是治疗所有疾病的最佳选择,它只适用于特定的疾病和情况。
我们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输液,避免滥用。
第四大习惯:乱用抗生素中国人普遍存在乱用抗生素的问题,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轻微的感染,都会盲目使用抗生素。
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使病情加重。
因此,我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第五大习惯:不守医嘱中国人在就医过程中常常不守医嘱,不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
例如,在服药方面,我们常常会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或停药,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第六大习惯:医院门诊过度拥挤中国人普遍存在集中就医的心理,喜欢去大医院门诊部就诊,导致医院门诊过度拥挤,就医效率低下。
我们应该在患病不严重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社区医院或诊所,减轻大医院就医压力,提高就医效率。
第七大习惯:过度依赖求医网站和药品广告中国人在就医过程中常常过度依赖求医网站和药品广告,而忽略了医生的专业建议。
中国人的十大忌讳,你知道几个?

中国人的十大忌讳,你知道几个?常言道:物极必反。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我们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一定要谨防以下十种情况的发生!01. 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时,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
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
02. 大怒易失礼怒从心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
所以,最好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03. 大惊易失态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
04. 大哀易失颜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需要节制、顺变、向前,别让颓废左右自己。
05. 大乐易失察高兴时,往往觉得一切都是悦目的,而此时分辨能力往往被削弱,思考逻辑会被淡化。
于是,失察就乘虚而入。
06. 大惧易失节恐惧或诱惑之下,意志不坚的人会失去原则与底线。
此时,真正的猛士会抬头、直面,真正的勇士会坚定、坚持。
07. 大思易失爱想法不要瞻前顾后,思虑不要过于繁复,全心付出,爱就爱了。
08. 大醉易失德大醉之时,其言往往会多妄语,其行往往会出格。
所以,小酒怡情,酗酒不光伤身,更易失德。
09. 大话易失信不轻诺,诺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
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与能量。
10. 大欲易失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些人欲望无度便会“失命”。
“欲”从来是求而不得的,只有默默耕耘。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福报都是修来的,而不是争来的。
★★★★★面相由于面部纹路会随着时间改变,因此可以从面部的变化来探讨现在,面相不同于八字,八字是预知未来的婚姻,事业,和财运。
面相可以全面预测现在,了解自己本身的一种预测方法!面相的主要作用更全面细致的了解现在的自己,和看清现在。
中国白领最让美国人费解的十大特点

中国白领最让美国人费解的十大特点常常有人跟我总结:美国人做事一板一眼,喜欢照规矩来,也许不是最快的但比较靠谱;中国人做事很灵活,很机动,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美国,有不少老外朋友,时常会聊起,中国人在职场中让他们惊奇的事,我总结一些我听到的和在网上看到的,又想起很早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华裔女子用简单图片表示中西方差异》觉得很适合做本文的配图,给大家分享分享,如果说错了,可以提出来了哈,我代表大家去和老美理论!一、任劳任怨加班,而不计较加班费有老美跟我反映:高娓娓,你们中国人很勤劳。
的确这样,特别是那些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
他们常常任劳任怨地加班,而不太和老板计较加班费。
美国人很注重下班时间和家人、朋友团聚,就算给加班费,都不一定有人愿意加班。
不过公司一般都会严格按照劳动法来支付加班工资和补贴。
二、不知工会为何物,有问题也不会想到要工会帮忙曾有一位在美工作的华人,在工作中受伤,而公司却只赔付很少的医疗费,并要解雇他。
这位华工忍气吞声,后来老美朋友很费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找你的工会帮你出头?华人很纳闷:工会不是只调节家庭纠纷,组织大合唱、旅游这些活动的机构吗?怎么还会管这个?其实,在美国,工会有很强大的力量,很多员工的权益维护游行抗议,都是由工会组织的。
大家可以复制关键字百度搜索一下我以前的博文:纽约市长和老师打起来了--(2)美国的“官不聊生”这篇博文里,老师和前纽约市长彭博之间的口水战,就是教师工会组织的一支斥责市长辞退老师的电视广告引发的。
三、办公室喝茶喝一天。
就像中国人无法理解法国人一杯咖啡可以坐在路边伞下一喝一下午一样,许多老美都无法理解华人,泡一杯茶居然要那么道工序,那么长时间。
特别是,中国很多老板们,在办公室都有一套完备的茶具,一杯茶喝一天,而且是一边喝一边加水,从不间断,喝完了加,加满了接着喝,一直喝到没有了茶味,也不换新茶。
老美经常说:还是我们有效率,更喜欢喝咖啡,一杯咖啡下肚,能管多半天。
上班族最傻的十种人

上班族最傻的十种人
在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但用“傻”来形容某一类上班族可能会有些主观和不准确。
然而,有一些行为可能在职场中被认为不太明智或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是不明智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都“傻”:
不学无术者:不愿意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自我提升,缺乏进取心。
缺乏沟通能力者:不愿意与同事和领导交流,难以合作,导致信息不畅通。
过度自恋者:自我评价过高,不愿意听取他人建议,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
抱怨专家:经常抱怨工作环境、任务等,但却缺乏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拖延症患者:喜欢拖延工作,缺乏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可能导致任务堆积。
工作不负责者:不认真对待工作,偷懒敷衍,可能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社交不善者:不愿意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错失合作和发展机会。
过于保守者: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变革,可能错失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情绪管理不当者:在工作中情绪波动大,难以应对压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同事关系。
缺乏职业规划者: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无法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然而,职场上的情况往往很复杂,每个人的行为和特点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同事,鼓励互相学习和成长,共同创造一个积极和有益的工作环境。
中国人的生活禁忌

【中国人的生活禁忌】1、梨不能分着吃;2、筷子不能插在饭上;3、不喜欢4和13;4、右眼皮跳有事啦;5、送礼不能送钟表、伞、扇和杯子;6、选号码很忌讳4这个数字;7、本命年一定要穿红戴金;8、不能用红笔写人名;9、正月里不能理发;10、床不能对着镜子;11、不能敲饭碗。
【人生十二难】1.最难留住的:光阴;2.最难把握的:机遇;3.最难做好的:细节;4.最难处理的:关系;5.最难改变的:习惯;6.最难得到的:人心;7.最难分配的:利益;8.最难控制的:情绪;9.最难战胜的:自己;10.最难找到的:知音;11.最难抵挡的:诱惑;12.最难提高的:素质。
【高效能人士的7个优秀习惯】1.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原则;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3.要事居首——自我管理的原则;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一个企业家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看多远】1.要有清晰的目标,要知道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能太宠自己,该吃苦就要学会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2.把工作做好,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漂亮结果,就不用担心人会发现不了,尤其不用担心你的领导发现不了;3.记住,天道酬勤。
【用21天培养习惯】行为心理学中,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为21天效应。
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动作或想法。
比如,你想跑步来减肥或锻炼身体,1-7天需要刻意提醒自己,7-21天需要意识来提醒自己,坚持21天后就养成习惯了!【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战神】1.李牧,懂孙子兵法,疏忽大意而死;2.项羽,刚愎自用;3.韩信,狂妄自大,外加霸气侧漏;4.张飞,勇猛而无谋略;5.李元霸,被雷击中,不得善终;6.秦琼,与尉迟恭比赛,累吐血而死;7.薛仁贵;8.赵匡胤;9.岳飞,莫须有罪名而被杀;10.袁崇焕,被诬告而死!。
不和领导走得最傻的十种人

不和领导走得最傻的十种人
1.不尊重领导和上级:这种人缺乏基本的职场素养和尊重上级的意识,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固执和不合作而被领导视为难缠和难以管理。
2. 不听取领导的建议和指导:这种人不愿意接受领导的意见和
指导,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错误频出。
3. 不努力工作:这种人缺乏工作动力和责任心,只顾自己的舒
适和懒惰,不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最终难以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
4. 不尊重同事和下属:这种人经常对同事和下属发表不尊重的
言论和行为,导致团队合作出现问题和人际关系紧张。
5. 没有责任心和担当:这种人经常推卸责任和逃避问题,不愿
意承担责任和后果,最终导致事情无法圆满解决。
6. 缺乏沟通和协作能力:这种人不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往往
会因为自己的独断和自信而与他人产生冲突和分歧。
7. 不愿意学习和进步:这种人没有持续学习和进步的意识,不
愿意更新知识和技能,最终导致自己的职业发展受阻。
8. 缺乏自我反省和改进意识:这种人缺乏自我反省和改进意识,不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导致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无法提升。
9. 做事不够细心和周全:这种人常常因为做事不够细心和周全
而出现错误和差错,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10. 不顾及公司利益和形象:这种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形象,不顾及公司的利益和形象,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和业绩下滑。
- 1 -。
当今中国最后悔的两个女人

当今中国最后悔的两个女人当今中国最后悔的两个女人第一:【京东】-这个名字包含着一个最后悔的女人这不是网购京东快递哥吗?他是京东的老板刘强东,这是他的现任老婆奶茶妹。
你网购买过吗?很多人不知道京东为什么叫京东,京东商城的京就是从这里来的,刘强东的第一任女朋友。
她最后一个字叫京,刘强东最后一个字是东,就是京东。
作为如今的京东老总,刘强东是越野车迷,拥有悍马H1H2 雷克萨斯JEEP 当年为了挽留女朋友,用女朋友名字来命名公司,刘强东穿越沙漠,为了挽留女朋友,公司名字都改了。
不管怎么挽留,最后还是离开了刘强东,失恋过的朋友懂得那是啥滋味。
她女朋友家人认为,一个高材生不去考公务员去创业……还街头发传单,你不觉得丢人吗?当年这样问东哥!其实内心就是看不起,起初站在街头发传单,公务员的家庭不能接受。
就像当年的马云10 几个人凑足50 万,马云说未来公司上市后价值50亿,当时鬼都不相信,吹牛…… 分手的时候刘强东伤心的说假如有一天,我创业成功,公司上市你会来吗?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她公务员家庭压根就没看起未来的潜力股,还上市,上吊差不多……太看不起人了……农村人乍得?创业发传单宣传乍得?此时的刘强东什么都没说,多年后用事实证明,你们看不起农村人……分手……悔死……刘强东今非昔比了,男人就要证明给哪些曾经伤害过你的女人,看不起你的人,看看,谁眼睛有问题!第一任女朋友肠子都悔青了,尤其是她家人,超级钻石王老五没成为他的女婿。
多牛逼的潜力股当成垃圾股京东上市,第一任女友受东哥邀请出席,她偷偷躲在一个角落,估计胸口都锤爆了,换成我,跳楼的心都有,相爱的人没能在一起,因为农村人因为创业,因为你们看不起,刘强东做对证明题,女友做错选择题。
第一任女朋友,算得上是中国最没有眼光的人!东哥当年为了赚2000 元一个月,每天抄信封2222 个信封,一个3 分钱,就这样一个江苏宿迁农村纯正草根的小伙子,在北京没背景的情况下,靠抄一个信封3 分钱的工作养活自己和利用业余时间创业……这个女人是今日资本徐新,专业做投资,当年刘强东只要200 万美金的时候,徐新硬是塞给他1000 万美金,我看好你小伙子,我投你1000 万美金,不够告诉我,我还可以追加投资。
上班族最傻的十种人

上班族最傻的十种人作为上班族,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有些人可能表现得非常聪明、机智,但也有一些人却让人不禁感叹:上班族中最傻的十种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都是谁,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种种傻行傻气。
1. 懒散的“打酱油”党这类人总是以假装忙碌为由,避免工作的责任。
他们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工作,不思进取,对工作缺乏热情,只是混日子。
他们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拖累整个团队的发展。
2. 一言不合就抱怨的“怨言家”这类人总是抱怨工作的不公平,抱怨领导的不公正,抱怨同事的不合作。
他们总是抱怨,却从不主动解决问题。
他们的抱怨不但不会改变现状,反而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负能量。
3. 口无遮拦的“话唠王”这类人总是喜欢唠叨,无论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私人生活的琐事,他们总是喋喋不休。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不会控制自己的言辞,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
4. 一心只想着升职的“投机者”这类人总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努力,他们不顾团队的利益,只关心自己的晋升和待遇。
他们会不择手段地争取升职的机会,甚至会背叛同事,给团队带来不和谐。
5. 不懂团队合作的“独行侠”这类人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和团队合作。
他们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
他们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6. 把工作当成娱乐的“游戏迷”这类人总是把工作当成游戏,他们不认真对待工作,只是为了消遣而来。
他们总是玩手机、玩游戏,不顾工作的进展和质量。
他们的行为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形象。
7. 不懂尊重他人的“强人”这类人总是自以为是,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总是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不顾他人的感受。
他们的行为会导致团队内部的矛盾和不和谐。
8. 不善沟通的“闭塞者”这类人总是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他们总是把问题自己憋在心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他们的行为会导致团队内部的信息不畅通,影响工作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十大拎不清
文:雾满拦江
大多数人没有受过正常的说理教育,有些发达国家会专门为孩子开设这种课程,力图让他们成为明白道理的人,或是能够于现实中,迅速辨认出相反的类型,以避免刺激对方思维的混沌敏感点,弄到双方都不愉快。
没有受过严谨说理教育的人,徜如果再匮乏于正常的群体政治生活,没有机会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知道公共政治的心理常识,无法辨别敌意或是正常的讨论,一旦遇到否定性意见,就会感觉受挫,心理反弹,认为对方是针对于自己,把正常的讨论弄成对抗战。
爱争吵的人,会在任何话题上迅速的捕捉到争吵点,即使是很浅显的道理,很明白的是非,也会撕咬成一团。
咬着咬着,是非是模糊了,对错就乱套了。
许多共识性话题就是在这种争吵中,变得不是那么共识了。
但,吵友们虽然每次争论的主题各异,参吵人物不同,激烈程度不一,但有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在里边:
拎不清!
拎不清的意思,就是脑子特别的轴,没有条理——你看他没有条理,他还认为你脑子有病。
这些人都不是适合的讨论对手,如果想活动筋骨打场架,找他们准没错。
这些拎不清的表现,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是现象和事件拎不清。
人类的话题,有说现象,有说事件。
事件是独立的,现象是由诸多事件组成,诸事件各有不同,但讨论现象时,谈论的是诸事件的共同规律。
如果在这种话题上,掰扯诸事件的差异否定现象,这架就有得吵了。
再就是现象是复杂的,影响变量较多,吵架者各揪住自己偏爱的因素不放,这就永远说不清楚。
事件看细节,现象看规律,把握住这个分寸,吵也罢不吵也罢,但总不至于没收获。
第二是事件和观点拎不清
事件是描述性质的,越简捷越客观,越容易观察。
但人类天性喜欢在事件中掺杂观点,用观点修改事件,借事件掩饰或隐藏自己的观点,简单事件模糊化,个人观点公共化,跟这种人说事,还要从他的描述中把观点剔出来,累也累死了。
比如这么一句话:隔壁老王鬼头鬼脑瞟了女邻居一眼,进了家门。
这句话虽短,实际上却涵括了一个事件和一个观点:
事件:老王进门时,遇到女邻居。
观点:老王觊觎女邻居。
理解正常语言,就已经很难了。
还有些人致力于创造掺杂自己怪异观点的事件描述体,达到把个人观点强塞给公众的目的。
这种语式用在文学作品里是才华横溢,现实生活中却会主导你的思维。
第三是观点和道理拎不清
人说话,有时候表达观点,有时候陈述道理。
特殊语境下是观点,普遍语境下说道理。
把普遍语境下的道理,搬到特殊语境下,仍然可以适用。
但把特殊语境下的观点,搬到普遍语境下,这就不适用了。
道理是长久的,观点是一时的。
道理是普遍的,观点是特殊的。
道理是抽象的,观点是具体的。
但吵界高手善于把对方的特殊语境下的观点,搬到普遍环境下来,名之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对手输则输矣,但心里憋火不服,就会等机会再重新开吵。
比如你说:公车上遇到变态色狼,抽死丫的!旁边立即就会有跳出来:你不是主张非暴力吗?现在现出原形了吧?
这种人其实也知道,非暴力是指人生常态,公车上抽色狼则是特殊事件,但如果他只想赢你,就没必须较真了。
如果你非要赢了他,他的心里就会痛苦万分。
干吗要让别人痛苦呢?还是和谐点吧。
第四是道理和观念拎不清
道理是外在的,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道理就在那里。
但观念却不过是一个人的内心心理构造。
许多时候人们争吵,是把专属于自己的观念,视为公认的道理。
有些人就是这样,以自我为衡量尺度,我认为对就是对,认为错就是错,可你算老几?最热闹的情形莫过于两个这种类型的人碰到一起,这种情形往往不只限于口头上的争吵,动手打个狗日的,也是常态。
比如有人宣称:我是个正直的人,最看不惯邪恶的事儿。
现在我看不惯隔壁老王,所以隔壁老王铁定是个大淫贼……遇到这种拿自己当尺度的人,你就赶紧溜开吧,万一被他看不惯你,你也成淫贼了。
第五是是非和强弱拎不清
中国人信奉胜者王侯败者贼,以强弱为是非,谁的势力大,排场大,肚皮大,就认为谁有道理。
这是属于小孩子的心智状态,成年人如果也是这样,就容易陷入困顿。
但越是这种人,越是喜欢到处吵,因为他们处境太可怜,心里压力大,但和这类人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
此外,视强弱为是非的人,最喜欢站队,算是立场型吵手。
理论上来讲,立场不过是一个人的经济学考量,某个观点或理论,有利于自己,因此支持。
相反,某个观点或理论,有可能让我陷入困境,因此反对。
这是典型的以利害代替是非,虽说不妥,却是人之常情,符合人性。
但这类人有种不可竭止的把自己的欲念强加于人的冲动,这就不好玩了。
第六是逻辑和论断拎不清
论断这怪东西,或是中国的特产,大概属于不需要证明的真理——你证明都证明不了,凭什么说是真理呀?但国人的政治属性比较强,多有论断式思维者,正经说事呢,他忽悠一下子扔出来个论断。
你不用逻辑证明吧,他就赢了,你用逻辑证明他这个论断纯属扯淡不好玩。
论断多是口号式的,譬如计生口号:只生一个好……好你妹呀,那么多失独家庭你看不到吗?所以墨菲定律说:一句好的口号,能够阻止分析五十年。
在我们这里,一个伟大的论断,能让许多智力下飙三千尺。
第七是定义与标准拎不清
中国历史上的权力者,有个喜欢玩没有明确定义的词组的爱好,没有明确定义,有权力的人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解释,怎么解释都是自己赢。
这个坏毛病保持到今日,许多人满口说着自己不明其定义的怪词,全然不晓这种无定义概念,不过是人家整治你的法宝,这种人大概可算无脑一族,但他们性暴戾,爱争吵,因为他们心里憋着一肚子气。
对这些朋友还是多多关爱更妥当,说理这事就免了。
中国文字本身带有歧义性,没有定义的术语不只是限于政治争论范畴内,日常用语中的必杀利器就是“偏激”这个词。
无论对方在说什么,你只要高冷的扔过去一句:不要太偏激哦。
对方立即歇菜了。
因为偏激这个词它不是独立出现的,它是与“中和”共和共灭,但现实中你几乎听不到有人说起不偏激应该是个怎么情形,没有比对,一个毫无意义的词就获得了吵无不胜的效果。
第八是有限与无限拎不清
《韩非子》中的自相矛盾故事,本意是诠释有限与无限的对应。
有限范围内合理的事儿,放到无限的范畴就没道理讲了。
可是韩非子这个人在书中曲解了这个概念,这一曲解就是错乱两千年。
同样类型的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但在哲学诠释中完美的保留了原有概念范畴,让人们知道,讨论问题时必须要注意问题的处延,不能无限扩张,一旦外延无限推展,任什么道理也变成了谬论。
比如你说:今天天气不错耶。
他慢悠悠扔过来一句:又在造谣,南极那边就是大雪飘飘!一句话活活噎死你。
自从有网络以来,几乎所有的讨论,都会变成争吵。
几乎所有的争吵,都会从有限的范
畴进入无限地带,徜如果遇到连问题边界都没意识的对手,那最好停下来歇歇吧。
第九是事情和人物拎不清
这个算是中国人的痼疾了,说事的时候,不正经说事,转而攻击对手的人格或人品,这是世界级的论战必杀之技。
你在论证大熊猫是黑白两色,他突然说你前天晚上摸女邻居的屁股了,于是大家就立即认定你输了。
你个偷摸女邻居屁股的淫徒,有什么资格对熊猫说三道四?纵你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好端端的黑白大熊猫,怎么到你这儿成彩色的了呢?
第十是自己与他人拎不清
受我们特殊国情之影响,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人格不是那么的饱满,心理投射过于强烈。
简单说就是把个与自己无关的权力人物打包进自己的人格,虽然一贫如洗随风而灭,却恍忽兮以为自己大权在握。
这些人是网上的大神级吵手,吵无不胜骂无不克。
几乎所有规模性暴吵,都是由他们引发的。
因为他们同时拥有两个相互矛盾的人格,一个是掌握权力对他巧取豪夺的权力型人格,一个是于绝望中挣扎哭喊救命的自我人格,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不满意。
你不说他关心的事儿,他认为你冷酷冷血冷心冷肺冷肚肠,你瞧他一眼,他的权力型人格立马蹦出来,分分钟灭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