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于驾驶适宜性检测的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综合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驾驶适宜性检测的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驾驶适宜性检测和驾驶特性研究现状,阐述了驾驶员驾驶特性的研究意义,并将交通心理学的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着重说明了驾驶特性,包括驾驶行为、生理、心理特性,其中将驾驶员生理心理作为本次写作的重点,确定以视力、速度估计、选择反应、处置判断等作为驾驶特性的评价指标,而且利用驾驶适宜性检测作为分析这些评判指标的重要工具,并且概述了驾驶特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简述了驾驶适宜性检测的方法和过程以及数据的筛选处理。最后,通过灰色聚类模型建立评判方程,根据评判标准得到评判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关键词:驾驶员;适宜性检测;生理心理特性;综合评价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rs Based on

Driving Aptitude Test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river's suitability and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us quo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river's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affic psychology as a basis for evaluation.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driving behavior,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river's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s the focus of this writing to determine the vision, speed estimation, choice reaction, and disposal of judgment as the evaluation of 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use of driving suitability testing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s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an overview of 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driving appropriate detection methods and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screening of the data processing. Finally, Judge the equation established by the Grey Clustering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to judge the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Key words:Drivers; Aptitude test;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从1899年美国发生第一起汽车轧死人交通事故至2000年,全世界大约有3 00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加[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四项统计指标一直居于世界之首,道路交通事故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国内大量统计数据说明,道路交通事故中90%以上的事故与驾驶员有关,驾驶员负主要责任以上的事故占全部事故的70%以上,可见驾驶员是交通安全的主导因素。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开展驾驶适应性检测是提高驾驶员素质,从根本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而驾驶适宜性检测作为研究事故倾向性和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事故倾向性和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分析研究的发展。

1 概述

1.1 国内外对驾驶适宜性检测和驾驶员交通特性的研究状况

1.1.1 国内外对驾驶适宜性检测的研究状况

从1930年开始,美国研制了一系列旨在测评驾驶适应性的量表及问卷,把其作为职业咨询、指导和选拔的重要依据。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驾驶适应性检测,1957年东京警视厅对事故驾驶员的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各种量表式的驾驶适应性检测技术,此后,机械式的驾驶适应性检测仪器相继问世。至1976年形成了全日本50个支所的网络,建立了完整的检测系统[2]。1988年后,日本研制出驾驶适应性综合检测器及检测分析系统,目前日本正在自动化检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成熟的驾驶适应性检测技术和设备向世界各国输出。本次检测设备大多购于日本。日本的驾驶适应性检测项目包括视觉功能、视野、处理判断、速度预测等8项指标。其他国家的研究还涉及反应敏捷性、对运动车辆的判断、空间视觉能力、运动觉的敏感性、黑暗中驾驶员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注意力的水平、耐疲劳性、驾驶技术等,并且德国、前苏联、波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开发了适合其本国国情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检测设备及评价技术[3]。

由于我国驾驶适宜性起步较晚,所以,我国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比较符合实际的驾驶适应性检测指标系统,研制了整套的检测设备和综合检测系统,开发了检测系统软件,进行了驾驶适应性检测的标准化研究,并于2001年10月22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GB18463-2001《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及其测评要求》,标志着我国驾驶适应性检测的全面成熟,并为驾驶适应性检测在我国普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个地(市)建立了驾驶适应性检测站,形成了庞大的驾驶适应性检测技术协作网,并随着驾驶适应性研究的深入,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适应性研究亦向各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判方向发展,具有提高驾驶适应性诊断的准确性及指导意义。部队、铁路等专业驾驶员队伍中也开始了驾驶适应性研究,并且前者试图建立自己的驾驶适应性评价体系[4]。

1.1.2 国内外对驾驶员交通特性研究现状

国外对驾驶员交通特性的研究最早起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阂斯特伯格(H.Munster Berg),他认为一个良好的驾驶员,必须具备特有的复杂的注意力,在千变万化的道路环境中,能够持续接受和分析为数众多的行人和汽车的移动状态,并掌握住方向,而最重要的是善于预见各种各样的变化,并应在一瞬间作出迅速的、准确的判断。阂斯特伯格的观点成为事故倾向性理论、驾驶适应性理论、驾驶行为理论建立的基本观点,是驾驶员特性研究的理论出发点。随后Greenwood于1919年提出的,他认为:个体之间不仅存在年龄、性别、体能等生理特征的差异,也存在性格、智商、认知能力等心理特征的差异,有些人在本质上具有诱发事故的某些生理、心理特征,即具有事故倾向性[5]。1939年,英国心理学家法默(E•Farmer)和钱伯斯(E•G•Chambers)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事故倾向者具有对事故亲和性的个性特性”的假想,并把它叫做“事故倾向性”,从此便产生了这个概念。1940年缀柯(Drake)提出了“具有事故倾向性的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且错误”的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1960年日本长塚教授从选择反应时间和错误反应次数方面研究事故倾向性,结果发现事故组的反应时间比无事故组短,但事故组的错误反应次数多。此观点后来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证实是正确的,但这种倾向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受到道路环境的影响这种倾向性会发生变化。

我国的驾驶适应性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建立了适用于我国驾驶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