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浸矿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简述

合集下载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浅议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浅议
技 术 的研究 。
1 微 生物 堆浸
工艺简单 、 投资少 、 资源利用率高 、 管理简单等诸多 优点 而被 广泛 应 用于 金 、 、 、 以及 稀 土矿 石 等 银 铜 铀
矿 L , 得 了 良好 的经济效 益 和社会效 益 , L取 I 使许 多矿
山走 出了 困境 。
细 菌冶金 是利 用细 菌或其 代谢产 物所 引起 的生 物化学 氧化过 程对 矿物 ( 尤其是 硫化 矿 ) 进行 的氧 化 等化 学作用 , 是从 矿石 中溶 浸 目的矿物 的过程 。 该技 术是 近几 十年来兴 起 的 以湿 法冶金 和微 生 物学 为基
态存 在 , 四价 铀在表 生环 境 中一 般不 单独 存在 , 总 它
是同氧结合 成非常稳定的铀酞络阳离子。铀的化合 物 以氧化 态为 正六 价最稳 定 ,主要 的 氧化物 为 UO
( 棕色 )U3 暗绿 色 ) U 橙黄 色 ) 铀 的原生 暗 、 O( 和 O( 。
矿物有 : 沥青铀矿 、 品质铀矿 、 混合氧化钛铀矿 、 水硅 铀矿 、 些 含 铀 酰 阳离子 的钒钾 铀矿 、 钙铀 矿 、 某 磷 铀 云母 类矿 物及 铀含水 氧化 物 。含有 铀酰 阳离子 的矿

D C S i n o t e Bi - e p T c n 1 g o r n t r i U S o n h H a e h o o y f U a im O e S o i
徐荣城
Xu Ro g h n nceg
( 江西省 核工业 地质 局二 六 三大 队 , 江西 吉安 3 10 ) 330 ( a g i rvn e 6 r a e c a e lgcl uv y i g iJA 3 0 ) J n x o ic 3 i d l r oo ia S re,J n x i n 3 0 i P 2 B g Nu e G a ’ 1 3

生物浸矿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浸矿技术研究进展

中的铜 。矿石处理 量从数 百万 t 至数亿 t 不等。各 厂矿所产
的电解铜量均在 1 ( a以上。近年智 利生 物浸铜进 展较 3 t 00 / 快, 从低品位矿石 中堆 浸产 出的金属铜 量 已达 3 o万 t占全 , 国总产铜 量 的 2 %I 。智 利北 部 的奎 布瑞 达 布兰 卡 ( u. 0 6 J Q e baal c, rdBa a海拔 440m) 海拔 最 高的湿 法炼 铜 厂。它处 n 0 是
发展前景。 美键词 微生物 生物浸矿 研究进展
Re e r h Pr g es Ol oe c i g Te h oo y s a c o r s i aila h n c n lg
L i ¥ C IX o n HAI L ’ y a WANG u y h i’ u n Y n a
来发展迅速的生物 浸出技术 由于其 反应 温和 , 能耗低 , 流程
优点 , 因而在处理某些用 传统方 法处理 成本 相对较 高 , 经济
上不合算而无 法利用 的贫矿 方面具有明显 的优势 , 尤其是在
简单, 环境友好等特点, 有望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4 , 国 Cle 和 Hnl从 矿山酸性坑水中分离鉴 97年 美 o r m i e k 定出氧化亚铁硫杆 菌 , 并证实 了微生物在浸 出矿石 中的生 物 化学作用… 。细菌浸 出在冶金 工业上 获得成 功应 用主要 是 I 3 种金属 的回收 : 、 、 。 自 15 年美 国利用微生物浸 铜 铜 铀 金 98 和 16 96年加拿大利用微生 物浸铀的研究及工业化应 用成 功 之后 , 已有 3 o多个 国家开展 了微 生物 在矿冶 工程 中的应 用 研究工作 。而且继铜 、 、 的微 生物湿 法提 取实 现工业 化 铀 金 生产之后 , 、 、 、 的微生 物湿法 提取也 正 由实验室 研 钴 锌 镍 锰 究 向工业化生产过渡I 。 2 J 我国微生物浸矿技 术方 面的研 究是 从 2 纪 印 年 代 0世 末开始的 , 已先后在铀 、 铜等金属的生产应 用中取得成功 L 。 3 J 本文综合评述了微生物 浸铜 、 、 铀 金及 其他金 属等 的研究 进 展, 旨在为生物浸矿技术 的发展提供指导 。

微生物在矿物工业上的应用进展

微生物在矿物工业上的应用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76019)作者简介:冯一军(19732),男,湖南岳阳人,工程师,现为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反应工程与工艺收稿日期:2005204204综述与进展微生物在矿物工业上的应用进展冯一军,刘均洪(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164信箱,山东青岛 266042) 摘 要:综述了生物氧化及浸出所采用的工业微生物、微生物氧化和浸出的机理和该技术在矿物工业上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氧化;浸出 中图分类号:Q 939.9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129905(2005)0420017204 最早应用微生物对铜进行堆浸是1980年,其机理是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把硫化铜矿氧化从而使铜溶解。

智利的L o A gu irre 矿从1980至1996年中采用微生物对铜进行堆浸,处理量为16000t ・d-1[1]。

H arrison 等报道了采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铀进行浸出。

加拿大的E lli o t L ake 矿采用含Fe 2(SO 4)3的细菌溶液对铀矿进行堆浸,该工艺从低品位铀矿中提取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法的另一重要应用是对难处理金矿进行生物氧化预处理。

南非在1986年以来就开始采用充气式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处理难处理金(精)矿,该工艺也用于尾矿中对钴的回收。

美国的N ewm on t 矿业公司采用生物氧化堆浸预先除杂再采用一断闭路磨矿的氰化提金工艺[2]。

在我国,德兴铜矿生物堆浸厂利用含细菌的酸性矿井水从低品位铜矿石中回收铜的生物堆浸研究始于1979年;紫金矿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万t 阴极铜的生物堆浸厂;2000年12月烟台黄金冶炼公司率先采用生物预氧化处理金精矿,金回收率达96%;2001年4月,由澳大利亚某公司设计的生物氧化厂在莱州投产;2003年7月,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物氧化提金厂竣工投产[3]。

细菌浸出硫化矿物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细菌浸出硫化矿物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展 示 了 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 细 菌 浸 出是 目前 各 国研 究和 应 用 的 热 点 , 、 、 的 微 生 物 浸 铜 铀 金 出 已初 步实 现 了工 业 化 。据 报 道 在 美 国 超 过
l %的铜 是 由 此 法 生 产 所 得 , 加 拿 大 安 大 0 在 略 州 伊 利澳 特 湖地 区 已有 多 个 铀矿 公 司 在 进
P ee t i ain a dD v lp n nB ceil e c igo up ieMie as rsn t t n e eo me to a tr ahn f lhd n r l Su o aL S
H E Zhi— gu o, H 己 Yu — hua, H U e , e W i— xi , e n t. a l
的分 子 生物学 的进 展 。


词 : 物 冶 金 ; 化 亚 铁 硫 杆 菌 ; 因转 移 系 统 ; 化 矿 物 生 氧 基 硫
文 章 编 号 :0 1 0 6 2 0 )5—0 4 —0 1 0 —0 7 ( 0 2 0 01 5
中 图 分 类 号 : D9 5 5 文 献 标 识 码 : T 2. A
4 0 8 1 7) 0
摘 要 : 述 了 细 菌 浸 矿 工 业 上 的 生 产 方 法 ; 析 了亚 铁 离 子 和 低 价 硫 被 氧 化 的 机 理 , 示 了 阐 分 展
近 年 对 于 浸 矿 细 菌 氧 化 亚 铁 硫 杆 菌 基 因 的 克 隆 、 砷 基 因 的 构 建 和 基 因 转 移 系 统 的 构 建 等 抗
微 生物 浸 矿 又 称 细 菌 冶 金 , 近 代 学 科 是
交 叉 发 展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和 传 统 矿 物 加 工 技 术 相 结 合 的 工 业 上 的 一 种 新 工 艺 。 随 着 资 源 的 进 一 步开 采 , 矿 物 加 工 领 域 带 来 了 新 的 问 给

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之一就是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矿物的开采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三个方面探讨其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微生物的自然界分布、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物的应用案例。

一、微生物的自然界分布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它们可以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等各种环境中。

在矿物开采中,微生物主要存在于矿石表面以及附近的水体中。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它们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生物矿化、生物浸取和生物还原等。

首先是生物矿化,微生物通过产生特定的有机酸和抗氧化酶等物质,使得矿石表面产生溶解和析出反应,从而促进金属矿物的沉淀和结晶。

其次是生物浸取,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代谢产物对金属矿物进行氧化或溶解,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离子,从而提高金属矿物的浸取率。

最后是生物还原,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过程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离子或纳米颗粒,从而提高金属的还原率。

三、微生物的应用案例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菌堆浸出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微生物浸出金属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微生物对含有金属矿物的原料进行浸出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金属溶解为溶液,然后通过沉淀和结晶等工艺将金属离子沉淀为纯金属。

另外,还有微生物治理酸性矿山的成功案例。

通过引入生物浸出的方式,可以降低矿山中的酸浸出物含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微生物的自然界分布和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利用微生物来提高矿物的开采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因此,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在矿物开采领域的发展,为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

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

锌的生物浸
总结词
生物浸出技术同样适用于锌矿的冶炼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不溶性的锌硫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 锌,进而实现锌的提取。
详细描述
在锌的生物浸出过程中,特定的微生物如氧化亚铁硫杆菌等能够利用自身的代谢作用,将不溶性的锌 硫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锌。这一过程需要在酸性环境中进行,同时控制适当的温度和酸度等条件 ,以提高浸出效率。
矿石破碎与磨细
将原矿破碎至一定粒度,有利于 微生物充分接触和分解矿物。
物理与化学预处理
通过筛分、磁选、浮选等物理方 法,或酸、碱处理等化学方法, 去除杂质,提高浸出效率。
微生物的培养与选择
微生物种类
选择对目标金属具有高浸出率的微生 物,如氧化硫硫杆菌、氧化铁硫杆菌 等。
微生物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 ,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THANKS
感谢观看铀的生物浸 Nhomakorabea总结词
生物浸出技术也可用于铀矿的冶炼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不溶性的铀氧化物转 化为可溶性的铀酸盐,进而实现铀的提取。
详细描述
在铀的生物浸出过程中,特定的微生物如氧化硫硫杆菌等能够利用自身的代谢作 用,将不溶性的铀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的铀酸盐。这一过程通常在酸性环境中进 行,通过控制适当的温度和酸度等条件,可以提高浸出效率。
金属纯化
经过多步处理,将金属从 浸出液中分离出来,并进 行纯化处理,得到高纯度 金属。
03
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的应 用实例
铜的生物浸
总结词
生物浸出技术广泛应用于铜矿的冶炼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 将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进而实现铜的提 取。
详细描述
在铜的生物浸出过程中,特定的微生物如氧化亚铁硫杆菌等 能够利用自身的代谢作用,将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 的硫酸铜。通过控制适当的温度、酸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条 件,可以提高浸出效率。

微生物冶金概述

微生物冶金概述

2 微生物湿法冶金的发展
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矿物加工 技术,它包括微生物浸出技术和微生物浮选技术。 公元11世纪,我国史书记载有“胆水浸铜”, 可见古人很早就会利用生物冶金技术。 的古称,又称石胆)水中浸泡,胆矾水与铁发 生化学反应,水中的铜离子被铁置换而成为单
质铜沉积下来的一种产铜方法。
“胆水浸铜法”,是指把铁放在胆矾(硫酸铜
• 1958年美国用细菌在铜矿中浸出了金属铜,之 后有20多个国家的学者开展了微生物冶金工业 的应用的研究。 • 1966年加拿大细菌浸出铀的研究和工业应用获 得成功,使得应用微生物技术在低品位金属矿、 难浸金矿、矿冶废料、矿冶废料处理等方面的 应用呈现较好的前景。已经实现了铜矿、铀矿、 金矿等一系列矿种的微生物浸出生产。南非、 加拿大、美国、英国先后有工厂投入生产应用。
4 、细菌冶金的限制
• 罐浸出的时间通常为 4~6天,与焙烧和高压 氧化的几小时相比, 时间较长; • 难以处理碱性矿床和 碳酸盐型矿床; • 如工艺放大、金属回 收周期、回收率、经 济核算问题等。
生 物 脱 硫 设 备
几种微生物可利用矿石
国内:
5 、微生物冶金的现状
目前,以中南大学邱冠周教授为首席科学 家已正式启动“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 该项目以教育部为依托、由中南大学为第 一承担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山 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 京矿冶研究总院和长春环境研究院等单位 协作承担,这标志着我国有色金属矿产选 冶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入了与国际一流水平 同步的发展阶段。
• 到80年代,对难浸出矿石进行细菌预氧化的工业实践大大 推进了微生物技术在矿石冶金的应用。 • 在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国,广泛使用细菌法溶浸铀矿。 可以从低品位铀矿石(0.01%-0.05%U3O8)中回收铀、而 其成本仅为其它方法的一半。 • 用细菌法溶浸镍矿石,只需5-15天,可浸出镍80%-90%, 而无菌溶镍的提取率仅为9.5%-12%

溶浸-采矿.doc

溶浸-采矿.doc

溶浸采矿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姓名:汪惊奇学号:115514006 专业:采矿工程摘要:阐述了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三大特点:品位低、复杂难处理、中小型矿多,认为溶浸采矿技术能有效处理二次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缺的局面。

主要介绍了废石堆浸、矿石堆浸、地下浸出三类溶浸采矿技术特点,并综述了溶浸技术在国内外铜、金、铀等矿山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强化溶浸过程的主要技术措施:浸矿微生物选育、强制通风、物理手段、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催化等,分析了目前溶浸采矿面临的四大技术问题:矿堆渗透性差、堆内溶液分布不均、堆内氧气浓度低、温度分布不均,并指出了溶浸技术在我国应用趋势及理论研究展望。

关键词:溶浸采矿;应用现状;强化技术;技术问题;发展趋势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较为齐全,但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相对不足,铜、铁、铝等主要金属资源探明储量严重不足或短缺,我国矿产资源的显著特点是:(1)品位低。

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以上,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一般在65%以上;锰矿平均品位22%,世界平均品位为48%;在全国已探明的铜资源中,平均地质品位只有0.87%,远低于智利等主要产铜国,其中品位大于2%的铜矿仅占总储量的6.4%,品位大于1%的铜矿占总储量的35.9%。

(2)复杂难处理。

我国80%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尤以铝、铜、铅、锌矿产为多。

铜矿床中综合型共伴生矿占了72.8%,我国西部地区赋存丰富的复杂难选铜矿和含砷铜矿,铜金属量在几百万吨以上;金矿总储量中伴生金占28%;银总储量中伴生矿占60%;共伴生的汞、锑、钼则分别占到各自总储量的20%~33%,共生伴生矿因矿石组份复杂,造成选冶难度增加,加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

(3)中小型矿居多。

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利用成本高。

迄今发现的铜矿900个矿产地,大型矿床占2.7%,中型矿床占8.9%,小型矿床多达到88.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浸矿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简述【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浸矿的作用机理,浸矿流程及工艺方法,微生物浸矿与传统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并探讨了了当前微生物浸矿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大胆猜测了微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物浸矿;作用机理;流程;工艺方法;优势;发展方向20世80年代以来人类对矿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床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同时环境法规日趋严厉,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开发新技术以期充分利用矿物资源。

为此,科技人员从各方面(包括选矿设备和药剂生物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倍受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浸矿是借助某些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使矿石中的金属溶解的湿法冶金过程,它特别适合于处理贫矿、废矿、表外矿及难采、难选、难冶矿的堆浸和就地浸出,并具有传统选矿方法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因此,微生物浸矿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

1 微生物浸矿机理
在金属硫化物矿物的微生物浸出体系中,金属的溶解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酸浸作用;(2)直接作用;(3)间接作用。

1.1酸浸作用
硫化物矿物的微生物浸出体系一般为pH值1.8-2.5的稀硫酸溶液,稀硫酸对固体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溶解作用:
2MS+2H2SO4+O2 2MSO4+2H2O+2S
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存在,化学溶解会因为硫酸得不到补充而逐渐减弱甚至停止。

T.f菌适应环境后,可以氧化单质硫而提供硫酸:
2S+3O2+2H2O 2H2SO4
总反应为:MS+2O2MSO4
1.2 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的细菌依靠细胞内特有的铁氧化酶和硫氧化酶对硫化物矿物的直接催化氧化,并从中得到能源和其它营养元素的浸出作用,直接作用需要细菌与矿物颗粒的直接接触。

直接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MS+2H2SO4+O22MSO4+2H2O +S0
2S+3O2+2H2O2H2SO4
1.3 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主要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代谢产物一硫酸高铁和硫酸与金属硫化物起氧化还原作用。

硫酸高铁被还原成硫酸亚铁并生成元素硫,金属以硫酸盐形式溶解出来,而亚铁又被细菌氧化成高铁,元素硫被氧化成硫酸浸出矿物,构成一个氧化还原的循环浸矿系统。

间接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4FeSO4+2H2SO4+O22Fe2(SO4)3+2H2O
MS+2Fe3+2Fe2++M2++S0
硫化物矿物生物浸出作用机的研究表明,在生物浸出过程中,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同时进行。

初始阶段,间接作用是主要的;随着细菌活性的增强,吸附细菌的直接氧化浸出作用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2. 浸矿流程及工艺方法
2.1 浸矿流程
微生物浸矿流程包括:(1)原料准备(2)浸出(3)固液分离(4)金属回收(5)浸出剂再生。

下图展示了金属矿物的微生物浸矿流程:
图1金属矿物的微生物浸矿流程
2.2 浸矿工艺
按矿石和浸出剂互相接触的关系,微生物浸矿方法可分为:
(1)堆浸法
(2)槽浸法
(3)原位浸出法
(4)搅拌浸出法
2.2.1堆浸法
堆浸一般都在地面以上进行。

该工艺通常利用斜坡地形。

将待处理大块矿石(未经破碎或经过一段粗碎)堆置在不透水的地基上,形成矿石堆,在矿堆表面设置喷淋管路,向矿堆中连续或间断地喷洒微生物浸出剂进行浸出,并在地势较低的一侧建筑集液池收集浸出液。

图2堆浸流程示意图
堆浸法的特点是规模大,浸出时间长。

对于大吨位贫矿石和废矿石的堆浸,每堆矿石可达数万吨甚至上亿吨。

如此大量的矿石,一般都不经过破碎,矿石最大粒度可以达数百毫米甚至上千毫米。

由于矿石粒度大,浸出时间一般为几个月,有时甚至需要几年才能完成浸出作业。

这种浸出工艺的生产成本比较低,广泛用于处理大吨位的贫矿、废矿和尾矿。

2.2.2槽浸法
槽浸是一种渗滤型浸出作业,通常在浸出池或浸出槽中进行,槽浸也是因此而得名。

微生物槽浸工艺多用来处理品位较高的矿石或精矿,待处理矿石的粒度一般为-3mm或-5mm。

每一个浸出池(或槽)一次装矿石数十吨至数百吨,浸出周期为数十天到数百天。

槽浸工艺通常有两种操作方式:
(一)在喷洒(连续或间断)浸出剂的同时,连续排放浸出液,在矿层中不存留多余的溶液,这种浸出方式和地面堆浸工艺非常相似。

(二)在喷洒浸出剂时,不进行排液,使浸出剂浸没矿石层,并在其中存留一段时间,然后再排放浸出液,按照这种方式操作,可以使浸出剂与矿石有更长的接触时间,但矿石层内的透气性不如前一种好。

2.2.3 原位浸出法
微生物原地浸出工艺也叫微生物溶浸采矿。

这种浸矿工艺是由地面钻孔至金属矿体,然后从地面将微生物浸出剂注入到矿体中,原地溶浸有用矿物,最后用泵将浸出液抽回地面,回收溶解出来的金属。

为了使微生物在地下能正常生长并完成浸矿作用,除了在浸出剂中加入足够的微生物营养物质以外,还必须通过专用钻孔向矿体内鼓入压缩空气,为微生物提供所需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在微生物原位浸出工艺的操作过程中,要定期测定浸出液中的微生物浓度和目的元素浓度,当微生物浓度正常而目的元素浓度已低于最小经济浓度时,浸出作业即告结束。

2.2.4 搅拌浸出法
微生物搅拌浸出一般用于处理富矿或精矿。

在进行浸出前,先将待处理矿石磨到-200目占90%以上的细度。

为了保证浸出矿浆中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活性,矿浆的固体浓度大都保持在20%以下。

搅拌的作用是使矿物颗粒与浸出剂充分混合,增加矿粒与微生物的接触机会,提高浸出过程的传质效率。

搅拌的另—个作用是增加矿浆中的空气含量,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和二氧化碳。

搅拌的方式有机械搅拌和空气搅拌两种,机械搅拌比空气搅拌更容易使矿浆均匀混合,尤其是对于密度较大的矿物原料,采用机械搅拌更为必要。

3. 微生物浸矿的优点
微生物浸矿工艺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关键在于能用来处理那些用常规矿物加工方法无法处理或没有经济效益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对于那些特贫、特细或有用成分被包裹的矿石,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已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1)设备投资少(Less investment in equipment):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进行,不需冷却设备,节约了投资和运营资本;
(2)生产费用低(Low production cost):生产过程的简单化降低了前期投入和运营费用,缩短了建设时间,维修简单方便;
(3)环境污染轻且容易治理(Low pollution and easy to control):生物浸出的废弃物为环境所接受,节约了处理废弃物的成本;
(4)可提高金属回收率(Enhance metal recovery):特别是金和贱金属的回收率,通过溶剂萃取电积法可用于经生物技术处理过的溶液来生产贱金属;
(5)细菌易培养(Easy to cultivate in bacteria):可承受生产条件的变化,对水的要求也很低。

4. 微生物浸矿工艺缺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应用只有几十年的选矿工艺,微生物浸矿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尚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1)反应速度慢(Low reaction speed):搅拌浸出的时间通常为4~6天,堆浸的时间通常为200~300天,与焙烧和高压氧化(只需几小时)相比,时间较长;(2)生产流程长(Long production process):包括原料准备、浸出、固液分离、金属回收和浸出剂再生等主要工序;
(3)难以处理碱性矿床和碳酸盐型矿床(Difficult to treat alkaline and carbonate deposits)。

5. 未来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以专业眼光不难看出微生物浸矿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选矿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预言它将改变传统的一些选矿方法和概念,使选矿过程产生一些根本的变革,并从根本上使传统的选矿方法高技术化。

另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将由粗放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而微生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投资少、基建要求低等优点,势必将在今后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对于微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大胆预测:
(1)高效浸矿菌种。

如耐寒、耐高温、耐盐、高活性浸矿菌种、异养菌选育与浸矿应用,浸出过程中微生物生态变化与控制技术研究,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浸矿中的应用等;
(2)燃煤微生物脱硫研究工作的进—步深化,无论是采用微生物堆浸、微生物搅拌浸出脱硫工艺,还是采用微生物顶处理—浮选脱硫工艺,在实现工业化应用之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工作;
(3)采用生物吸附技术从工业废水中脱除重金属、镭、铀等有毒物质,集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将会受到广泛关注;
(4)针对不同矿种,寻找、分离和驯化新的浸矿用工程菌,拓宽矿物资源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5)运用基因操纵与微生物工程技术修饰构建浸矿工程菌株将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用蛋白质定量分析、特定酶基因分析、基因克隆及定点突变等一系列与“新工程菌”构建相关的研究工作将逐渐开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矿物资源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研究工作正在日益深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正在日益增加。

尽管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正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滞后于工程技术研究的进展,我国生物冶金技术的开发研究现状、产业化进程与理论研究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需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改进。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矿物资源的日渐短缺,可以预见,微生物技术在矿物资源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