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练习-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外核、内核、地核

B.地壳、地幔、地核

C.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

D.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

A.①B.②

C.④D.③

1.C 2.A [第1题,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所以a为上地幔顶部,b为地壳,c为岩石圈。第2题,由于石油为液态物质,所以横波不能通过,纵波传播速度变慢,由图可知,①符合题意。]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3.C 4.B [第3题,图示C表示水圈,而B表示生物圈,故A项错误;图示D表示地壳,故B项错误;地震波经过FG之间的交界面,横波速度减小为0,但纵波速度不为0,故D 项错误。第4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B项。]

2015年12月2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发射升空。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6.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 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5.C 6.D [第5题,由图可知,Ⅰ层是对流层,Ⅱ层为平流层,Ⅲ层为高层大气层。通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从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和臭氧层的位置看,C图所示正确。第6题,在平流层中云量小,太阳辐射强烈,沐浴阳光时会损伤皮肤。]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B.3个

C.4个D.5个

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7.C 8.B [第7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图、岩石圈、大气圈。第8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9.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合上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C为________,D+E为________,F+G为________。

(3)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4)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解析]第(1)(2)题,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确B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第(3)题,设

计好图例后,根据岩石圈范围画出。第(4)题,依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

[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壳地幔地核

(3)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画图略。

(4)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

[等级过关练]

10.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D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下图中的曲线为某工业城市某时期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读图分析后完成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为对流层,③为平流层

B.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③是高层大气

C.①③是逆温层

D.②是逆温层

12.该地这一时期可能( )

A.空气对流旺盛,天气晴朗

B.由此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C.城市温室效应加强

D.呼吸道疾病和老人病发病率增高

11.D 12.D [图中的高度最高是30米左右,因此①②③都是对流层,在②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是逆温层。出现逆温现象时,空气污染后不易扩散,易产生灰霾天气,呼吸道疾病和老人病发病率增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于2015年完工,它是目前世界最大深水钻井船,也是我国建造的首艘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可达9 144.1 m,建成后可以在任何需要深水钻井船的情况下使用。

材料二下图为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上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________地壳较厚。

(3)写出④界面的名称及其上部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属地球内部圈层。第(2)题,人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是依靠地震波。地壳分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两部分,大陆地壳较厚。第(3)题,④界面为莫霍面,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 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7 km,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 km。第(4)题,其钻探深度9 144.1 m,而大洋地壳平均深度为7 km,故钻探深度可达到地幔顶部,地幔顶部横波能通过,为固态。

[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陆地

(3)莫霍面。33km。

(4)③,地幔,岩石,固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