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_教学大奖赛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

0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可能
至地心
为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地球外部圈层的表解
外部圈层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气体悬浮物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圈 各种水体 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它是大气圈、水圈和
0
生物圈
生物及其生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
课堂导入
上天入小说《地心游记》;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
最深的钻井,不过12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
千米;
0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
总之,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很有限。
的差异。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读地震波的速度在地球内部圈层的变 化引出两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并以这两面为界限把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为 三层(地壳、地幔、地核),用动画和半 熟的鸡蛋剖面图形象展示内部三层结构。 用图表展示岩石圈。
0
用直观图分析地球外部圈层,并用抽 象图进行归纳总结。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纵波和横波对比
分类 传播速度
纵波 较快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固、液、气体
0
横波 较慢
固体
共同点 速度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 状态而改变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2、不连续界面 定义: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0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不连续界面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不连续界面 深度(km)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ppt课件
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壳厚薄不一,洋壳一般为5-10千米; 陆壳平均厚度35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高大山脉)。
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岩石圈的表面高低不平,被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覆盖 注意: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组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 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作用: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 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气。大气圈中的风、云、雨、雪等天 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1.地震和地震波
(2)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③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 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 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 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④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 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 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 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1.地震和地震波 (3)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 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
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 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 33km 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 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
莫霍界面
地震来临时,人们在地面上和坐船水上的感觉有何不同
地面上: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到达地面的先 是纵波,然后才是横波)。 水面上:只会上下颠簸
地震来临时,自救 的黄金时间只有12秒?
这就意味着,地震发生时,房屋先会随着 地面上下颠簸,这时还不太容易导致倒塌, 12秒之后,横波到达地面,房屋开始前 后左右的摇晃,危险就大了。 这就是横波为什么比纵波破坏大的原因.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
0
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3、圈层划分
用图示展示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
0
构像半熟的鸡蛋
(并指出哪三层)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名称 划分 地壳 地表至莫霍
界面
地幔 莫霍界面至
古登堡界面
主要特点
主要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 厚,海洋部分薄。
上地幔存在软流层,可 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课堂导入
上天入地是人类梦想。上天容易入地难。
儒勒 · 梵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
最深的钻井,不过12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
千米;
0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
总之,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很有限。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人类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地球内部的状况呢?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课堂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0
挑西瓜
啄木鸟找虫子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1、探测手段——地震波

最新重点学校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最新重点学校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 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2、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2900
莫霍界面
外核
地核
内核
古登保界面
活动
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C、33Km处
D、2900Km处
A)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 圈的上部。是最活跃的圈层。
小结: 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外部 外 圈层
内 内部 圈层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地壳 地幔
——生物圈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 流层之上)—— 岩石圈
地核
练习:
1、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
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的类型
纵波(P波) 给人上下颠簸感觉的地震波
横波(S波) 给人水平摇晃感觉的地震波

地理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8张PPT)

地理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8张PPT)

题目解析
第一题: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 深度35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 幔,故选B。
第二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 速度,当纵波传导到地面时,居民感觉到 上下颠簸,当横波又传来时,居民又感觉 到左右摇晃。故选D。
跟踪训练 To track the training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题
Q 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如下图:
跟踪训练 To track the training
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
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什么差异?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B处呢?
A处为40~50千米,B处为30~35千米
圈层结构 圈层界线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平均深度/km 地震波速度
主要成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 17
播速度明显加快
岩石
主要特点
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 大陆部分厚
纵波的传播速度 2900 突然下降,横波
完全消失
含铁、镁的硅酸 盐类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 要发源地
以铁、镍为主
可能呈熔融状态 呈固态,压力极大
3 课后总结
拓 展
地球的资源保护:地球的各个圈层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矿物资源、 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和需求增加,这些资源的供 应越来越紧张,保护这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 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节约使用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等,以保 护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的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和 需求增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 积极的措施,例如减少排放污染物、推广可再生能源、促进环保科技等, 以保护地球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地球三大外部圈层及岩石圈的 特点及相互关系,将这四大圈层的名 称填入空格中。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练习题
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的人(B )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通往地心之路”—尼拉贡戈火 山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填 写表格:什么是地震波?有哪些类 型?各有什么不同?对地球内部结 构的研究有何帮助? 类型 速 度 可通过的 介质的性 质 速度与介 质性质的 关系 对地球内 部研究的 作用 传播 与振 动方 向
纵波 较 (P波)
固、液、 速度都随 可通过其 快 气态皆可 所通过的 速度变化 推测地球 物质性质 横波 较 只有固态 而变化 内部物质 (S波) 慢 的性质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
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B) A.氮和氢 C.氢和氧 A.连续而规则 B.氧和氮 D.氧和碳 B.连续但不规则
4.水圈是________的圈层。(B )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5.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圈层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 地球内部的情况?
哇,好大的西 瓜啊!但不知 道熟没熟,怎 么办呢?
目前,地质科学家已经在13个国家打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科学钻探井, 其中4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深井有20个。12262米的科探井世界纪录是由 前苏联在科拉半岛上的SG3井保持的;德国曾经打了一口9100米的科探井。 在我国江苏省东海县毛北开钻的5118米科探井工程将是亚洲第一、世界第 三深井。
相 同 垂 直
速度 33千米(大陆部分) 增大 处,莫霍界面
纵波变慢 2900千米处,古 横波消失 登堡界面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 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 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
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态, 而在地核中不能传播,则其物质可能为液态。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壳的厚度与什 么有关? 2.软流层是不是液 态的? 3.岩石圈由哪些部 分组成? 4.岩石圈是不是整 体的一块?是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的外部圈层
1.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 圈层 名称 大气 圈 水圈 生物 圈 概念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 杂系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的连续但不规则的 圈层
组成
气体和悬浮物, 主要成分是氮和 氧
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等
作用或特点
是地球自然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互相渗透、互 相影响的结果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生物及其生存环 境 存环境的总称
6.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 )
A.海洋 B.盆地
C.平原
D.大陆断层
7.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 C ) A.位于地幔的上部
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 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