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6945987.html,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设计

作者:曹蕊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11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内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在众多的瓶颈因素中,最为严重的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因此,必须实施相应的政策与策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制定相应的系統,有机结合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如何有机结合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建立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是相关人员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在国内诸多城市中,即使已经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也没有将关注点完全放在如何协调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方面上,因此导致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进程难以实现。文章结合相关经验,探析如何优化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路线,实现交通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接驳公交路线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持续增长,虽然汽车数量的增加在交通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例如噪声污染、尾气污染、交通拥挤等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城市面临着重大难题。在面对诸多压力的情况下,必须根据日益紧张与严重的交通需求提供相应的策略。国家方面不断加强相关资金的投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好。倡导人们减少使用小汽车,提倡人们引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从而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分担率,解决因交通压力引发的一些问题。

1; ;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的理论分析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综述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综述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10多年中,快速公交系统BRT(Bus Rapid Transit)作为一种新颖的交通方式,在中国很多城市得到了快速推广。本文介绍了它的系统特点,并对它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BRT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快速公交;BRT;直达线路运营;专用路权 中图分类号: C91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快速公交(BRT)简介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BRT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在建设初期,库里蒂巴市政府寻找到了一种运营成本低、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易于实现的交通解决办法——建立快速公交系统,也就是BRT系统。 自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十多个大城市已经建成BRT系统,另外有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推进BRT的规划或建设工作。随着BRT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在学习国外经验,在把握BRT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个城市的自身情况,建设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快速公交系统。 2.BRT的系统特点和组成 2.1 BRT的系统特点 BRT系统包括7项核心内容,即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专有路权、水平登降、车外售检票、交叉路口优先通行、乘客信息、车队管理,这7个部分的有效结合,使BRT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容量大。BRT系统采用独特的大容量公交车辆,使得公交

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依据《关于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彩排期间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9月4日部分公交线路和奥运公交专线将采取绕行、封站、分段行驶、临时停驶等措施。 (一)北四环路、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公交线路 1、12:30至残奥会开幕式彩排交通管制结束: 途经北四环辅路惠新东桥西站、安慧桥东站、亚运村站、北辰桥西站、健翔桥东站的379、386、406、407、408、479、656、658 、660、689、696、740、753、939、944、944支、983支、113路、特9、运通113路等20条公交线路双向甩站通过,改由主路行驶,上述双向10处公交车站临时封闭。 2、18:00至残奥会开幕式彩排交通管制结束: 途经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北辰路健德门桥东站、北土城西路东口站、安贞医院北站、中国科技馆东门站、安贞西里站、北土城西路东口站的21、645、839、849、653、694、510、380、407、409、特2路等11条公交线路双向甩站通过,上述双向12处公交车站临时封闭。 (二)大屯路公交线路 9月6日全天,途经洼里南口站、中科院地球所站(下穿隧道车站)的328、379、419、628、751、851、695、425、484、518、630、913、836、466、949、963路等16条公交线路双向甩站通过(与日常线路运行方案一致)。 (三)、北辰西路、北辰路、北辰东路公交线路 1. 13:30至残奥会开幕式彩排交通管制结束 (1)北辰西路510路绕行京昌高速、林萃路,封闭健德门桥东、华严北里、北辰西桥南、北辰西桥北、国家体育馆、北辰

西路、奥运村东、北辰西路北口双向站。 (2)北辰西路839路绕行京昌高速路、北三环路,封闭北沙滩桥东、南沟泥河、中科院地理所、北辰西桥北、民族园路、中华民族园双向站。 (3)北辰东路417路改行慧忠北路直接进出慧忠里场站,封闭北辰东路、慧忠路西口、炎黄艺术馆双向站。 2.18:00至残奥会开幕式彩排交通管制结束: (1)北辰路113路由大北窑发安华桥区间,安华桥以北至民族园路的中国科技馆东门、安贞西里、北土城西路东口、华严北里、北辰西桥南、北辰桥西、民族园路双向车站临时封闭。 (2)北辰路407路双向绕行京昌高速路、马甸桥至安华桥恢复原线行驶,双向临时封闭安贞医院、安贞西里北门、中华民族园、奥体西门、北辰桥西站。 注:上述两条线路途经的北辰路北土城西路至北四环段根据交通管制措施,于13:30分绕行;北辰路北三环至北土城西路段于18:00绕行。其他途经北辰路(安华桥以北)的公交线路于18:00双向甩站通过。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规划方案

一、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规划方案 遵循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按照“对外强轴、中心加密、外围联通”的总体原则,全市共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2条,总规 模约1142km(含弹性发展线路约53km),由市域快线和普速线路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规模约412km,普速线路24条,总规模约730km。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为支撑深圳建设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发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与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实现“45/70/70”发展目标。 1.轨道交通出行“45目标”:城市主副中心之间45分钟通达; 2.公共交通出行“70/70目标”: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7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70%以上。 (二)规划策略 1.区域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大力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城市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积极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 3.综合交通协调策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4.弹性发展协调策略:构建适应未来都市圈发展和通勤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网,充分预留城市轨道网的发展弹性。

三、市域快线方案 规划构筑“双心放射、外围串联”的市域快线体系,实现城市主副中心快速联系,发挥城市主中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外围副中心发展。 既有规划6、11、13、14、18号线共5条市域快线,规划延长1条线路,新增3条线路。规划延长18号线串联外围副中心和组团中心,新增20号线实现空港新城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1号线实现龙岗副中心与前海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2号线实现龙华副中心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规划形成“七放射、一半环”的市域快线布局结构,总规模约412km。

上海公交线网优化导则

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16年2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与定义 (2) 3 基本规定 (4) 4 公交线路新辟 (7) 5 公交线路调整 (9) 6 公交线路终止 (12) 7 公交线网评价 (13) 8 线网优化调整管理机制 (15) 9 编制依据 (17) 10 本导则用词说明 (18)

1 总则 1.0.1 为服务上海“十三五”末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全球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上海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和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需要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平衡公共交通资源配臵、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 1.0.2 随着本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居民出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已经超过地面公交。由于地面公交线路优化尤其是调整与终止的难度较大,公交线网与其功能定位仍存在不适应之处,线网功能层次不清晰,市中心部分路段重复严重,市区边缘线网稀疏,换乘衔接不便等。 1.0.3 结合本市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交通出行特征,公交线路应构建骨干线、区域线、驳运线三级线网结构,形成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相互协调、分担均衡的公交线网体系,实现便捷、可靠的公交服务。 1.0.4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本市公共汽(电)车(以下简称“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特制订《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0.5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以下简称“公交线路”)的新辟、调整和终止。

权威发布忻州最全公交线路图部分线路因修路临时调整

权威发布!忻州最全公交线路图,部分线路因修路临时调整 昨日,晨报记者从忻州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获悉,在修路期间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忻州市公交车部分线路有所优化调整,特此公告。望广大乘客注意,以免耽误您的出行。303路(区间线)一职中(秀容中学)—客运中心(计划至大西高铁站),早班发车7:00,末班发车19:40。单程10KM,投放银隆牌公交车(第二批)20辆,车辆运行间隔时间为6分钟。途经站点:上行(19):一职中(秀容中学)——东街致富路口——小南区——红旗广场——区政府——北城 门楼(中西医结合医院)——邮政局——购物中心——忻州剧院——新建路长征街口——新建路利民街口——玉米研 究所——面粉厂——长征路派出所——第五中学——忻州 师院——建设路口——供水大楼——客运中心下行(21):客运中心——十一中——市公路局——市中医院——第五 中学——长征路派出所——面粉厂——玉米研究所——新 建路利民街口——新建路长征街口——忻州剧院——购物 中心——邮政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城门楼——区 政府——城管监察支队——红旗广场——小南区——东街 致富路口——一职中(秀容中学)204路(干线)秀容中学—梦幻乐园,早班发车7:00,末班发车19:40。单程13KM,投放青年牌公交车18辆,车辆运行间隔时间为6分钟。途

经站点:上行(25):第一职中(秀容中学)——东街致富路口——小南区——红旗广场——胜利小区——三角道——忻州药业集团——火车站——市客运管理处——云中路 和平街口——团结街云中路口——张家庄——公交总站——云中路公园街口——云中庄园——云中路汾源街口—— 云中路紫檀街口——云中路梨花街口——云中路学院街口——阳煤集团(阳村)——招呼站——云中桥——凤栖街云中路口——水上公园——梦幻乐园下行(22):梦幻乐园——水上公园——云中桥——招呼站——阳煤集团(阳村)——云中路梨花街口——云中路紫檀街口——云中路汾源街口——云中庄园——云中路公园街口——公交总站——张 家庄——云中路和平街口——市客运管理处——火车站——忻州药业集团——三角道——胜利小区——红旗广场——小南区——东街致富路口——第一职中(秀容中学)301路(区间线)大西高铁站—火车站(临),早班发车7:00,末班发车19:40。单程8.0KM,投放银隆牌公交车(第二批)14辆,车辆运行间隔时间为5分钟。途经站点:上行(10):火车站——市客运管理处——和平街云中路口——第五中学——忻州师院——市中级法院——十一中——客运总站——解原村口——大西高铁站下行(12):大西高铁站——解原村口——客运总站——十一中——市中级法院——市 中医院——忻州师院——第五中学——和平广场——云中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设计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设计研讨会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新型城镇化、交通一体化的引导和支撑作用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 Design Seminar 今年3月,备受瞩目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8-2028年)》正式落地,规划明确提出,要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如何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如何使得轨道线网规划对交通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好地作用,使得规划更加严密、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将成为本次研讨会的重点议题。 ‘National Model Town Planning (2014-2020)’ has formally issued in March. The planning put forward clearly that relative department should build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trengthen transport links between the city group, and accelerating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traffic system. The seminar’s topic is how to mak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a supporting role of urbanization and traffic integration. 1.在工程项目审批下放的背景下,如何从源头上保障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如何从规划层面保证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发展; 2.如何线网规划层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交站优化设计意义

公交站优化设计意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公交站优化设计意义 公交停靠站点相对于城市道路及用地来说,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点,但由于其在公交系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性,使其广泛的分布在城市各处,公交停靠站的布局、设置和设计不仅关系到公共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影响道路交通的运行质量和城市环境,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论文通过较为全面的交通调查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总结公交运行、停靠特征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路段和交叉口不同类型公交停靠站点与其他交通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理,建立了路段及交叉口不同类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延误模型及公交停靠对其他交通流延误和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模型,在比较分析、综合优化的基础上,研究发展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公交停靠站布局、设置和设计的优化技术和方法。论文首先对公交停靠的最基本特征指标-公交车辆到达分布、加减速时间分布、公交停靠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分布拟合函数,找出了各种特征分布所遵循的规律。在公交停靠站点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研究方面,论文选取了最常见的三幅路和四幅路沿机非分隔带和沿人行道设置的五种类型的公交站点。通过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分别对各种类型公交站点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程度和态势,选取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类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对道路交通流影响的理论模型,进而根据调查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确定了各类影响模型的回归参数和拟合效果。在公交停靠站点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影响研究方面,根据公交车辆停靠对不同类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系统开发的目的及功能需求分析 1、1 现状分析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和纽带,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在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建立的工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大量的城市基础要素和交通信息未被充分的表达出来,给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使车和车、车和路、车和乘客相互协调,提高公交车辆的营运效率,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及管理系统,是现代公共交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诸多空间信息的分析和管理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地理信息系统(GIS)由于其在开发模式、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独特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1、2 功能需求分析 一个良好的城市公交系统应根据该城市的具体情况,由多种方式灵活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网络、相辅相成、共同承担市区公共交通运输和市郊中短途客运。城市公交系统通常要从不同方面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鉴于交通运输联合化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公交系统基础信息平台应包含各运输子系统的多类信息,提供互联平台和信息共享融合渠道,实现公交网络整体效益的最大发挥。城市公交系统的活动主体主要包括该系统的管理决策者、营运者和使用者,他们对城市公交系统的基础信息提供具有不同的需求。 1、2、1 管理决策者 城市公交系统的决策者通常由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构成,负责制定、监督实施公交系统各层面规划、政策和法规( 决策部门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经济发展信息、客流统计数据、公交行业营运报表等( 随着公交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 ,决策层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武陵桥封闭施工期间公交线路调整公告

武陵桥封闭施工期间公交线路调整公告 根据常德市三改四化武陵桥改造工程交通组织方案,从10月13日上午8:00开始,武陵桥封闭施工,工期预计为1年。原途经武陵桥公交线路调整如下: 9路线:公交总站省柴 往:公交总站三星路口市审计局八百里酒店右转上柳叶大道柳叶大道路口左转上朝阳路长胜桥市变压器厂左转上滨湖路市城管局右转上武陵大道市住建局左转上洞庭大道市人大丹阳路口--政府三办公楼交警一大队(原)北引桥往省柴。 返:原线返回。 19路线:武陵开发区公交总站 往:武陵开发区公交二分公司银线宾馆三岔路公交总公司北站武陵广场市农业银行市政协市人大市住建局左转上滨湖路市城管局市变压器厂长胜桥右转上柳叶大道柳叶大道路口左转上武陵大道交警支队往公交总站。 返:原线返回。 28路线:农资大市场公交总站 往:农资大市场东郊乡卫生院市农业局市委建设桥文化宫(后)市信访局市政府市一中丹阳天桥人民银行市环卫处政府二院芷兰学校经投集团交警支队往公交总站。 返:公交总站三星路口市劳动保障局市审计局交警支队左转上柳叶大道经投集团右转上朗州路芷兰学校政府二院往农资大市场。 38路线:东方嘉园柳叶湖 往:东方嘉园东郊乡卫生院市一医院城门口政务中心步行街武陵广场市农业银行市政协市人大市住建局右转上滨湖路市中医院左转上朗州路政府二院芷兰学校右转上柳叶大道往柳叶湖。 返:原线返回。 40路线:四医院公交总站 往:四医院公交总公司三岔路公交二分公司文理学院五医院市商务局市人大市住建局左转上滨湖路市城管局右转上朝阳路市变压器厂柳叶大道路口右转上柳叶大道市交警支队往公交总站。 返:原线返回。

42路线:汽车总站华南光学仪器厂 往:汽车总站三星路口市劳动保障局市审计局交警支队右转上柳叶大道柳叶大道路口左转上朝阳路长胜桥市变压器厂市二中医院往华南厂。 返:原线返回。 (本资料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x市委办[2010]31号《关于开展第三批“组团蹲点到一线、破难开局抓落实”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就“如何推进xx街道辖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这一课题深入相关村、企进行了蹲点调研。 一、xx街道公交网络现状 xx街道辖37个行政村,2.73万人口。现有城乡公交线路2条,分别途经xx 大道和临尤公路,距离客运线路两侧较近的分布有16个行政村。近几年,随着省级经济开发区xx新区建设的推进、企业的进驻和行政村的规划调整等,群众出行困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xx新区框架的拉开,园区内四纵三横道路建设基本完工,为xx街道腹地各行政村公交车的开通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蹲点调研主要工作 1、走访相关村、企,了解需求。对未通车的行政村和园区内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了群众上班、购物、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出行需求。 2、联系相关部门研究公交网络优化的可行性措施。联系了交通局、临海市运管所、临海市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实地踏勘了汇丰南路、金岭路、义城路和其他通村道路。并召开座谈会对xx街道的公交车走向、班次、停靠站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群众出行需求和道路等级,初步拟定了新增一条客运班线和职工较多的企业实行上下班包车接送的方案。 3、召开沿线村主要干部座谈会。对拟设站点和终点站所在行政村召开主要干部座谈会,商定公交停靠站点和终点站选址方案。 三、蹲点调研主要成效 1、拟定从上江始发,途经沿岙、塘渡、小溪、外洋、建国、岭脚至三桥,再围绕崇和门和老城区转一圈后原路返还至上江村的客运线路。该线路的开通,覆盖了xx街道一半左右行政村,惠及辖区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口,能较好地缓解xx新区出行困难问题。 2、联系公交公司对辖区较大企业提供上下班包车运输服务。

基于现状分析的城镇公交线路规划问题研究

基于现状分析的城镇公交线路规划问题研究 【摘要】公共交通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一剂良药”,已成为共识。常规公交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伴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城镇公交规划也渐渐被提上日程。与大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相比,小城镇公交规划除满足技术标准,解决一般交通问题外,还需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本文以津南区公交线路规划为例,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分析了在城镇公共交通规划过程中需关注的公共交通服务空间及时间覆盖性、线路限制条件及场站设施设置的问题,并提出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的政策保障措施,确保公共交通规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城镇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已经具备相对比较成熟的公交规划体系,但对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相比,天津市公交整体建设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环城四区及各县区中,公共交通甚至处于起步阶段。提高镇区公交运营覆盖率,填补公交空白,改善城镇及新建小区居民出行、调整规划站点、构建科学合理而人性化的公交网络,将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居住品质、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提升作用。 津南区是天津市四个环城区之一,位于中心城区、滨海核心区和大港区之间的几何中心,是天津城市“双城双港,相向拓展”发展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津南区公交规划为例,以解决现状问题为导向,阐述了在公交线路布局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 1 公交现状及症结分析 津南区内现状运营的公共交通线路共36条,其中19条为中心城区线路,对区内群众服务能力较弱,17条为区域线路,承担区内主要公交客运流量。近年来,公共交通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与城市建设的步伐相比,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公交优势地位不显著,公交出行率较低。 (2)站点设施缺失严重,少数线路无站点设置,招手即停、乱停乱靠既容易埋下交通安全隐患,也有损市容市貌。 (3)大部分线路采用人工售票、分段计费方式,容易造成收费标准混乱,在售票员与乘客之间产生纠纷,影响公交的正常运营。 2 公交线路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2.1 覆盖性

公交车调度的方案优化设计

公交公交车调度方案优化设计 摘要 本文利用某一特大城市某条公交路线上的客流调查运营资料,以乘客的平均抱怨度、公司运营所需的总车辆数、公司每天所发的总车次数以及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的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了时间步长法、等效法以及二者的结合的等效时间步长法三种求解方法,尤其是第三种求解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改善了精度。结合模型的求解结果,我们最终推荐的模型是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优化调度方案。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些必要假设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乘客的抱怨程度这一模糊性的指标,进行了合理的定义。既考虑了乘客抱怨度和等待时间长短的关系,也照顾了不同时间段内抱怨度对等待时间的敏感性不同,即乘客在不同时段等待相同时间抱怨度可能不一样。 主要思想是通过逐步改变发车时间间隔用计算机模拟各个时间段期间的系统运行状态,确定最优的发车时间间隔,但计算量过大,对初值依赖性强。等效法是基于先来先上总候车时间和后来先上的总候车时间相等的原理,通过把问题等价为后来先上的情况,巧妙地利用“滞留人数”的概念,把原来数据大大简化了。很快而且很方便地就可求出给定发车间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在给定平均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的发车间隔,但该方法只能对不同时段分别处理。结合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等效时间步长法,即从全天时段内考虑整体目标,使用等效法为时间步长法提供初值,通过逐步求精,把整个一天联合在一起进行优化。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高峰期乘车人数在所有站点都突然大量增加,而车辆调度有滞后效应,从而建议调度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前移一段适当的时间。在模型的进一步讨论和推广中,我们还对采集运营数据方法的优化、公共汽车线路的通行能力以及上下行方向发车的均衡性等进行了讨论。 在求具体发车时刻表时,利用等效时间步长法,较快地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设计了一个较好的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利益的公交车调度方案,给出了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见表二),得出了总共需要49辆车,共发440辆次,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的人数占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0.93%,非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10分钟的人数占非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3.12%。引入随机干扰因子,使各单位时间内等车人数发生随机改变。在不同随机干扰水平下,对推荐的调度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发现平均抱怨度对10%的随机干扰水平相对改变只有0.53%,因此该方案对随机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能满足实际调度的需要。 1.问题的提出

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BRT)毕业设计

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BRT)毕业设计

学号:20100703****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 统(BRT) 学生姓名:*** 教育层次:专科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12月12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正文 1:轨道交通的定义 (3) 2: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1):德国发展情况 (4) (2):日本发展情况 (5) (3):中国其他地方发展情况 (6) 3: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7) (1):成都轨道交通的背景 (7) (2):成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10) 4:成都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2) (1):成都轨道交通所存在的问题 (12) (2):成都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13) 5:成都交通的优缺点及乘客需求度 (11) (1)成都轨道交通发展的优缺点及需要度 (12) 6:轨道交通对成都及四川的影响 (15) (1):对优化交通及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15)

三:结论 (16) 四:结束致谢 (16) 五:参考文献 (17) 摘要 鉴于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了成都市发展轨道交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阐述了成都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并探讨了成都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战略意义 成都轨道交通是在城市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土地,人口与发展之间矛盾不断激化,从而促使快速,安全的轨道交通发展。 关键词:成都轨道交通发展 一: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二:世界各国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开始是

兴仁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调整3路、4路城市公交线路的公告(2020)

兴仁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调整3路、4路城市公交线路的公告(2020) 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经市政府同意,市交通运输局于2020年4月8日召开行政许可会议研究决定:许可兴仁市新城乡公交公司调整3路、4路公交线路及增加里程站点。 调整后的3路公交线路为:屯脚政府--老车站日杂公司 起点:屯脚政府〉屯脚加油站〉鲤鱼坝〉鲤鱼景区入口〉哑茨〉洞口〉大山脚〉栋青树〉蜡烛寨〉李关〉姚家寨〉新寨〉田坝〉汪家寨〉城南派出所〉双山水厂〉复烤厂〉流水沟加油站〉市医院〉政务中心〉兴仁广场〉信合大楼〉交通局〉振兴农贸市场〉一小〉老车站日杂公司 返程:老车站日杂公司〉市酒厂〉市府南路〉流水沟加油站〉复烤厂〉双山水厂〉城南派出所〉汪家寨〉彩瓦厂〉田坝〉新寨〉姚家寨〉李关〉蜡烛寨〉栋青树〉大山脚〉洞口〉哑茨〉鲤鱼景区入口〉鲤鱼坝〉屯脚供电所〉屯脚政府 来回全程32公里 48个站点 首班:06:40,末班18:40,收费2元/人次 配置8辆公交车,发车间隔为20分钟。 调整后的4路公交线路为:兴仁一中--八卦塘 起点:兴仁一中〉盛丰华府〉老鹰窝〉博融养生城〉兴仁广场〉公安局〉市府南路〉长青花园〉长兴路〉振兴农贸市场〉一小〉老车站日杂公司〉文化南路〉清真寺〉闽南建材市场〉众兴修理厂〉仁政家园〉诚信检测站〉林盛国际汽车〉真武山医院〉关兴路路口〉民族中学〉江家湾路口〉江南驾校〉黔龙学校〉长耳营服务区〉长耳营〉旧院子〉旧院子上〉八卦塘。 返程:八卦塘〉旧院子上〉长耳营〉长耳营服务区〉方圆驾校〉黔龙学校〉江南驾校〉江家湾路口〉民族中学〉关兴路路口〉真武山医院〉林盛国际汽车〉诚信检测站〉仁政家园〉众兴修理厂〉闽南建材市场〉清真寺〉文化南路〉老车站日杂公司〉自来水公司〉华英大酒店〉长兴路三岔路口〉长兴花园〉市府南路〉市医院〉政务中心〉锦绣都会〉老鹰窝〉盛丰华府〉兴仁一中 来回全程14公里 60个站点 首班:06:30,末班18:30,收费2元/人次 配置6-8辆公交车,发车间隔为20分钟。 兴仁市交通运输局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说明书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公交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公交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必须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近年来,运用数字化技术尤其是GIS技术来解决交通领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规划分析等问题已经成为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便于管理这些公交信息,同时也为了方便公交乘客的出行,本文开发了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城市的公交站点、道路和公交线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在乘客给出起点和终点后,自动计算出最优的乘车路线,设计出合理而有效的算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交客流分配更加合理。 一:功能需求分析 (1)对于市内对公交线路不太熟悉的居民以及外地旅客来说,他们在以公交方式出行时,在选择公交线路和乘行方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而该系统除了可以为出行者提供公交线网基础信息、线路运行信息外,还可以将几种经过计算机分析的最佳出行线路及换乘方案推荐给出行者,通过对乘客选择线路进行合理引导,减少乘客的出行延误,从而提高整个公交线网的运行效率。 (2)对于城市公交管理部门来说,应当是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地实现人的移动的经营活动中,使公共交通管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适应改革与发展。利用该系统GIS的专题地图可以显示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交通事故分布、交通违章分布、道路的现状和道路规划等专题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直观的决策分析工具。在交通运营管理中,利用GIS技术的网络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可以很直观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公交网络覆盖状态,分析公交线路设置是否合理,评价公交站点选址是否科学等。 (3)经济效益的好坏是评价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当然,对于城市公交企业来讲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城市公交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多种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制约,如政府政策、城市人口数量、居民消费需求、城市交通结构等,以及企业资产状况、产权体制、经营管理者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而经营管理是众多

公交线路调整公告(修改稿)

城乡公交枢纽站线路导乘 一、一级网络城乡公交线路 (一)K151路 1.起讫站点:“公交总站—嘉兴汽车北站”调整为“嘉善客运中心—嘉兴汽车北站”。 2.行驶路线:嘉善客运中心--白水塘路--农商路--阳光路--嘉善大道--谈公路--环北西路--体育北路--320国道--嘉兴北站。 3.停靠站点:嘉善客运中心、公路段、农商城、盈湖小区、崇文府第、广电中心、县政府、办证中心、玉兰小区、谈公路菜场 (新华书店)、嘉善宾馆、交警大队、斜家桥、上带里、县经贸局(善通大酒店)、公交总站、魏塘街道、体育路立交、建材市场、家具市场、庄港、联丰、三里、六丰、东进、七星收费站、杨庙路口、七星公路、湘家荡、张字宇村、茶香坊、塘汇、中元混凝土厂、公交东场、城东路、凌塘路、菜花泾、市人力市场、市人力市场(西)、穆湖小学、嘉兴汽车北站(南)、嘉兴汽车北站。 4.运行时间:首末班时间6:00时—18:00时,班次间隔时间10-20分钟。 5.票价:起步价2元,全程5元。 (二)K153路 1.起讫站点:“公交总站—嘉兴汽车西站”调整为“嘉善客运中心—嘉兴越秀路公交枢纽站”。 2.行驶路线:嘉善客运中心--白水塘路--环东路--晋阳路--城西大道--中环南路--嘉兴越秀路公交枢纽站。 3.停靠站点:嘉善客运中心、公路段、农商城、阳光小区、钱桥社区、高级中学、李家村、钱桥加油站、欣达小区、农村合作银行东、农村合作银行、城南

小区、嘉善法院、永福花园、实验中学、子胥苑、善西路口、嘉善中学、李家浜、红庙小区、凤家栅、戴项桥、湾里桥、潘家浜、北姚浜、胥山村、卫星村、卫国桥、江南村、大桥新村、万世杰、亚澳路、加西贝拉工业园、嘉兴科技城、亚欧路、汽车商贸园、万好家居、高中园区北门、国际中港城、景宜路、妇幼保健院、文涛苑、曙光医院、大剧院、市建委、放鹤路市一院、中环广场、嘉兴学院、文纬路、越秀路公交枢纽。 4.运行时间:首末班时间6:00时—18:00时,班次间隔时间10-20分钟。 5.票价:起步价2元,全程6元。 二、二级网络城乡公交线路 (一)K103路 1.起讫站点:“客运中心—商城”调整为“客运中心—姚庄汽车站”。 2.行驶路线:客运中心站—站前路--白水塘路—农商路-人民大道-谈公路-里泽-姚庄汽车站 3.停靠站点:客运中心、公路段、农商城、阳光小区、钱桥社区、高级中学、体育中心、广电中心、县政府、办证中心、玉兰小区、新华书店(谈公路菜场)、嘉善宾馆、交警大队、泗洲公园、善东路、东方医院、商城、里泽、里姚路口、沈项、自来水厂、老里泽、华盛木业、姚庄、姚庄镇政府、农业合作银行、姚庄汽车站 4.运行时间:客运中心6:00—17:30时,姚庄6:00—18:41时,班次间隔:15-20分钟左右 5.票价:全程IC卡1元、投币2元。 (二)K212路 1.起讫站点:“公交总站—大通”调整为“客运中心—大通”。 2.行驶路线:客运中心站—站前路--白水塘路—农商路—阳光路—嘉善大道—谈公路—解放东路—施家路—晋阳路--惠民--惠通线--大通。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公交车调度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 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第3-4页给出的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 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 试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 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指出求解模型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如果要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摘要 本文利用某一特大城市某条公交路线上的客流调查运营资料,以乘客的平均抱怨度、公司运营所需的总车辆数、公司每天所发的总车次数以及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的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了时间步长法、等效法以及二者的结合的等效时间步长法三种求解方法,尤其是第三种求解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改善了精度。结合模型的求解结果,我们最终推荐的模型是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优化调度方案。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些必要假设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乘客的抱怨程度这一模糊性的指标,进行了合理的定义。既考虑了乘客抱怨度和等待时间长短的关系,也照顾了不同时间段内抱怨度对等待时间的敏感性不同,即乘客在不同时段等待相同时间抱怨度可能不一样。 主要思想是通过逐步改变发车时间间隔用计算机模拟各个时间段期间的系统运行状态,确定最优的发车时间间隔,但计算量过大,对初值依赖性强。等效法是基于先来先上总候车时间和后来先上的总候车时间相等的原理,通过把问题等价为后来先上的情况,巧妙地利用“滞留人数”的概念,把原来数据大大简化了。很快而且很方便地就可求出给定发车间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在给定平均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的发车间隔,但该方法只能对不同时段分别处理。结合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等效时间步长法,即从全天时段内考虑整体目标,使用等效法为时间步长法提供初值,通过逐步求精,把整个一天联合在一起进行优化。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高峰期乘车人数在所有站点都突然大量增加,而车辆调度有滞后效应,从而建议调度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前移一段适当的时间。在模型的进一步讨论和推广中,我们还对采集运营数据方法的优化、公共汽车线路的通行能力以及上下行方向发车的均衡性等进行了讨论。 在求具体发车时刻表时,利用等效时间步长法,较快地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设计了一个较好的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利益的公交车调度方案,给出了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见表二),得出了总共需要49辆车,共发440辆次,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的人数占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0.93%,非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10分钟的人数占非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3.12%。引入随机干扰因子,使各单位时间内等车人数发生随机改变。在不同随机干扰水平下,对推荐的调度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发现平均抱怨度对10%的随机干扰水平相对改变只有0.53%,因此该方案对随机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能满足实际调度的需要。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686 (报告范本系列)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调 研报告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详 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根据x市委办[XX]31号《关于开展第三批“组团蹲点到一线、破难开局抓落实”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就“如何推进xx街道辖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这一课题深入相关村、企进行了蹲点调研。 一、xx街道公交网络现状 xx街道辖37个行政村,2.73万人口。现有城乡公交线路2条,分别途经xx大道和临尤公路,距离客运线路两侧较近的分布有16个行政村。近几年,随着省级经济开发区xx新区建设的推进、企业的进驻和行政村的规划调整等,群众出行困难日益凸

显。另一方面,随着xx新区框架的拉开,园区内四纵三横道路建设基本完工,为xx街道腹地各行政村公交车的开通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蹲点调研主要工作 1、走访相关村、企,了解需求。对未通车的行政村和园区内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了群众上班、购物、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出行需求。 2、联系相关部门研究公交网络优化的可行性措施。联系了交通局、临海市运管所、临海市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实地踏勘了汇丰南路、金岭路、义城路和其他通村道路。并召开座谈会对xx街道的公交车走向、班次、停靠站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群众出行需求和道路等级,初步拟定了新增一条客运班线和职工较多的企业实行上下班包车接送的方案。

带形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9)01-0041-05 带形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 倪 捷 刘志强 高亦益 〔摘 要〕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人为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存在一些较为典型的带形城市。针对带形城市的公交规划问题,分析了带形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城市交通特点,提出了以公交枢纽规划、线网布局规划为核心的公共交通规划模式。对带形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进行了阐述,设计了带形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流程,并以镇江市为实例,对带形城市公交规划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合理性论证。 〔关键词〕 公共交通规划;带形城市;公交枢纽;线网布局〔中图分类号〕 T U 984.19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倪 捷(1982—),女,汉族,江苏启东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刘志强(1963—),男,汉族,江苏靖江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交通运输系统安全和智能交通;高亦益(1984—),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交通。 〔收稿日期〕 2008-05-05〔修回日期〕 2008-06-20 “带形城市”理论 [1] 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马塔(A u t u r o S o r i a ·M a t a )在1882年提出的。该理论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建设。这样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这一理论的出现为城市的科学规划与功能划分提供了机遇。但是,“带形城市”的无限延伸不具备现实可能性,纵向线路太长必然加大城市生活成本,给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早期许多人为规划强制建设的“带形城市”(比如伦敦、华盛顿和巴黎等)经过不断地演变,城市布局已成指状或曲线式。 在我国,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人为历史因素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带形城市,比如兰州、深圳、济南、青岛和镇江等。这类城市不同于马塔提出的人为的带形城市,而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 的制约,这些城市的发展只能沿着川流延伸,从而呈现带形城市空间结构。这类城市能够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但是带形城市固有的缺点仍然存在。带形城市一般靠一条或几条主干道来进行空间连接,这对主干道的交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此外,纵向线路太长,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和交通系统的消耗。然而,这种带形狭长的城市结构增强了公交出行方式的吸引力。因此,带形城市在进行公交规划时应该和带形城市的特点有机结合,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的交通发展 [2,3] 。 一 带形城市土地利用形态 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同时也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  总第162期 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  D OI :10.13239/j .bjss hk xy .cs wt .2009.01.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