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戊唑醇

合集下载

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高效杀菌剂戊唑醇

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高效杀菌剂戊唑醇
为准确了解该产品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 效果, 2007 年在山西襄汾县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 结 果 表 明 , 12.5%戊 唑 醇 微 乳 剂 4 000 倍 液 、3 000 倍液、2 500 倍液、2 000 倍液和对 照 百 菌 清 600 倍
樊宝红, 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 公 司 , 邮 编 052165 ( 河北省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
旬, 重点喷施地面, 杀灭越冬幼虫, 第 2 次在 6 月中 下旬到 7 月上旬, 以果实为主, 杀灭第 1 代卵及初 孵幼虫。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喷 65%代森锰锌 500 倍 液 防 细 菌 性 穿 孔 病 。 每 隔 10 天 喷 1 次 , 共 3~ 42008.10
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高效杀菌剂戊唑醇
樊宝红
戊唑醇是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生产的 高 效 杀 菌 剂 , 剂 型 为 12.5%微 乳 剂 , 主 要 成 分 为 戊 唑醇, 防病机理主要是抑制病原菌麦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可广泛用于防治白粉属 、丙 锈 菌 属 、核 腔 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农药登记证号为 LS20011291。农业部登记: 喷雾使用 2 000~3 000 倍 液 ( 41.7~62.5 mg/hm2) , 可 有 效 防 治 苹 果 树 斑 点 落叶病。 1 主要特点
戊唑醇属于新型三唑类杀菌剂, 内吸性强, 在 植物体内向顶和向上传导, 可广泛应用于种子处 理和茎叶喷雾。在树体高大的苹果树上, 用来防治 斑点落叶病和白粉病效果显著。其剂型为微乳剂, 喷后不会影响果实品质, 在推荐浓度下使用对蜜蜂 安全。 2 使用方法
在发病初期喷 2 000~3 000 倍液, 隔 7 天喷 1 次。建议易发病果区春梢期连喷 3 次, 秋梢期连喷 2 次, 可有效控制全年病害发生。 3 应用效果

戊唑醇、己唑醇,一字之差,效果大不同

戊唑醇、己唑醇,一字之差,效果大不同

戊唑醇、己唑醇,一字之差,效果大不同现在的农作物病虫害很多,农业生产中仍然离不开农药,农药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产品名称有一些十分接近,甚至不少都是一字之差,但是功用和用法却有所不同,这让不少农民朋友十分作难,常常因为搞不清用法而大伤脑筋,比如,同是杀菌剂的戊唑醇和己唑醇,仅有一字之差,它们的功效有什么不同?相信很少有人能一下子说清楚。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比较一下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戊唑醇简介:用途: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

规格:95% 、98%原药。

125g/L水乳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3%悬浮剂,80%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Raxil,FS(25g/L).DS(20g/kg),WS,LS,用于种子处理。

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该药属低毒杀菌剂。

该药对鱼中等毒性,按要求使用对蜜蜂安全。

实验室试验在土中分解很慢,在田间降解较快。

戊唑醇使用技术: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

不污染果面的水性化制剂、有极强内吸性和上下传导性。

戊唑醇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褐斑病、白粉病。

轮纹病、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生产优质高档出口水果的首选杀菌剂。

对油菜菌核病,水稻病害、棉花苗期病害等,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该产品还可广泛应用于麦类、蔬菜和一些经济作物上(如花生、葡萄、棉花、香蕉、茶叶等)。

戊唑醇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

由于杀菌剂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3年来登记企业及登记产品数量持续增加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现象仍在持续戊唑醇市场已由市场饱和向产能过剩转变。

因此面对前景广阔的戊唑醇市场生产企业也应审时度势避免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出现。

农药戊唑醇信息

农药戊唑醇信息

农药戊唑醇农药登记证号:PD20132350购买日期:2016.3.22生产日期:2015.5.12保质期:2年剂型:悬浮剂毒性:低等毒杀菌剂净含量:100克有效成分含量:430克/升生产厂家: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产品性能(用途):本品是三唑类杀菌剂,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的部分吸收并向顶部转移。

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调节作物生长,使之叶色浓绿、叶片增厚,从而调节作物健康。

可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1、本品在苹果上的安全间隔期夏季为35天,每季最多使用三次;2、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3、本品对水蚤、家蚕、赤眼蜂有毒,禁止在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天敌放飞区禁止使用。

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4、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5、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6、避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接触;7、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该药对眼有轻微刺激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不慎吸入,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

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仍有不适时,就医。

误服,立即携此标签将病人送医院诊治。

对症治疗。

无特效解毒剂。

储存和运输:本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

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

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

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戊唑醇和已唑醇两种杀菌剂:有哪些不同?哪个效果好?如何选择?

戊唑醇和已唑醇两种杀菌剂:有哪些不同?哪个效果好?如何选择?

戊唑醇和已唑醇两种杀菌剂:有哪些不同?哪个效果好?如何选择?任何一种农作物,它们在生长过程中都会经常发生多种病害,这些病害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在这三种病害类型中,作物发生真菌性病害的情况最多、发生细菌性病害的情况居中、发生病毒性病害的情况最少。

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三种病害的总体发病情况与典型症状区别上来说(病害诊断技巧):真菌性病害是目前作物上病害种类最多的病害类型,它在作物所有病害种类中大约能占到80-90%以上(发病最多),真菌性可以在作物各个部位处发病,真菌性病害的典型发病特征就是在发病部位出现真菌的繁殖器官(如菌丝、菌毛、菌霉、菌孢子等粉状物、丝状物、小黑点、霉状物),并且真菌性病害在作物发病部位处会出现五颜六色的病害颜色特征(如白、红、灰、粉、褐、橙、黑等),比如说作物上的白粉病、锈病、猝倒病、炭疽病、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稻瘟病、靶斑病、全蚀病、霜霉病、白绢病、叶斑病、病、轮纹病、褐斑病、黑斑病、黑点病、疫病、真菌性腐烂病、根腐病、真菌性溃疡病、真菌性缩叶病/叶肿病等。

细菌性病害是目前作物上病害种类仅次于真菌性病害的病害类型,它在作物所有病害种类中大约只占10%左右,细菌性病害的常见病特征就是发病部位潮湿腐烂且病害部位有带有恶臭味的菌脓黏液流出(腐烂、溃疡、病斑、叶枯、茎枯、),并且细菌性病害在作物根基部茎秆部位发病后会造成作物这些部位内部的纤维管变色,比如说软腐病、疮痂病、青枯病、叶枯病、姜瘟病、根癌病、矮化病、黄龙病、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角斑病等。

通过作物发病部位是不是长毛霉层、是不是有恶臭味、是不是有纤维管变色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直观的来区别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病毒病是目前作物上病害种类最少的病害类型,它在作物所有病害种类中大约只占5%左右,病毒病在作物上发病情况最少,但它最难防治,因为目前市面上没有能够彻底杀死病毒的特效药(防治病毒病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克隆复制、控制病毒在作物体内成阴性而不发病,但不能彻底治愈病毒病),病毒病在作物上发病后的突出典型特征就是①叶片花叶,如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病斑(绿色深绿、黄色鲜亮);②叶片畸形,如叶片扭曲变形、卷曲皱缩、叶片细长呈线状;③果实表面条斑或条纹,如果面上出现绿白相间或红白相间或黄白相间的病斑/条纹;病毒病常见的类型主要有枯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条斑病毒病、坏死型病毒病等。

戊唑醇结构式

戊唑醇结构式

戊唑醇结构式戊唑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₄H₇NO,它的结构式为:H│H─C─C─C─N─O─H│H戊唑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活性。

以下将对戊唑醇的性质、用途和合成方法进行全面介绍。

首先,戊唑醇具有多种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具有脂溶性的烷氧基化合物,可被机体吸收并参与代谢过程。

戊唑醇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此外,它在酸性环境下能够迅速水解,形成醇和相应的酸。

这些性质为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戊唑醇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次,戊唑醇还具有抗真菌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真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此外,戊唑醇也被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过敏效果。

因此,戊唑醇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戊唑醇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是利用有机合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将原料转化成戊唑醇。

生物合成则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细胞进行合成,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和酶活性来合成戊唑醇。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戊唑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抗菌、抗真菌和抗病毒为主要用途,并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过敏效果。

合成戊唑醇的方法多样,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通过合理选择合成方法,可以获得高产率和高纯度的戊唑醇。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戊唑醇的研究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戊唑醇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作用

戊唑醇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作用

戊唑醇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作用柑橘沙皮病是柑橘在生产过程当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从属于弱等真菌性的一种病害。

柑橘沙皮病在近几年来在某些地方开始流行危害,并且形势逐渐的在加重,在湖北,广西广东等一些地区,由于气候性的原因,发病是十分普遍,并且十分严重的,如果不进行及时的防治,或者用药不对,就会迅速的进行蔓延,对柑橘的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哪些药物来进行防治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本篇文章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戊唑醇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戊唑醇的作用戊唑醇常用来作为叶面喷雾和种子的处理剂,它的杀菌是十分广泛的,而且活性很高,有效期也特别的长。

戊唑醇可以用来防治小麦,花生,水稻,玉米,苹果,柑橘及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不仅预防效果好,而且具有抗倒伏的能力,增产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2、使用戊唑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如果接触到戊唑醇试剂,应该要遵循农药的使用安全操作流程,并且要穿好防护服,在工作期间禁止吸烟,并且禁止禁食。

在工作结束之后,应该需要用清水和肥皂,清洗脸部手部以及裸露的部位。

(2)使用戊唑醇处理过的种子,不可以用于人食用或动物饲料。

(3)戊唑醇应该存储的条件是干燥阴凉通风,并且儿童碰不到的地方。

(4)如果一旦有中毒的情况发生,应该马上进行就医,此药没有特殊的解毒剂,需要对症治疗(5)在植物的茎叶进行喷雾时,蔬菜的幼苗期或者果树的幼果时期,应该注意使用的浓度,以免产生药害作用。

3、戊唑醇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作用戊唑醇属于三唑类的杀菌试剂,这种药剂的杀菌特性和三唑酮的杀菌特性十分的相似,可以用来处理种子,可以将种子表层上面的吸附的病菌消灭,也能够在农作物的体内向上面传导,消灭农作物体内的病菌。

也可以在叶面上进行使用,它可以消灭果树茎叶表面上的病菌,也能够在果树的体内进行向上的传导,以此来将农作物体内的病菌杀掉。

对于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来说,一旦发现病害出现,就进行及时喷施,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连续喷施2到3次。

肟菌戊唑醇使用方法

肟菌戊唑醇使用方法

肟菌戊唑醇使用方法
肟菌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由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和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复配而成,那么肟菌戊唑醇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肟菌戊唑醇的基本介绍
肟菌戊唑醇为低毒内吸性杀菌剂,用于多种作物防治主要真菌病害,对黄瓜、番茄、大白菜和水稻上的主要病害防效明显。

肟菌戊唑醇对绝大多数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均杰出的系统传导性、兼具优良的保护和治疗活性,调节作物钙的吸收,减轻缺钙生理性病害尤其适用于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其它高品质蔬菜的生产。

二、肟菌戊唑醇使用方法
1、根据作物的种类、数量决定药量,一般将肟菌戊唑醇作叶面喷雾使用;
2、往喷雾器中注水,加入适量肟菌戊唑醇,作物为蔬菜一般兑水45-60升,作物为水稻一般兑水45升;
3、施用肟菌戊唑醇的间隔时间为7-10天,大风天或有急降雨一般不施药。

三、肟菌戊唑醇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需要有间隔期,黄瓜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番茄安全间隔期为5天,大白菜安全间隔期为14天,水稻安全间隔期为21天;
2、在病害重发生情况下,建议使用高剂量;
3、防治水稻稻曲病和穗瘟病,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分别施1次药;
4、用药时应穿戴防护衣物,禁止吸烟、饮食。

施药后用肥皂和足量清水彻底清洗手、面部以及其它可能接触药液的身体部位;
5、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故严禁在养鱼等水产养殖的稻田使用。

稻田施药后,不得将田水排入江河、湖泊、水渠以及养鱼等水产养殖塘。

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知识介绍

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知识介绍

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知识介绍
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知识介绍:
1)范围
有效成分:戊唑醇
化学名称:(RS)-1-(4-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
ISO通用名称:tebuconazole
化学式:C16H22ClN3O
相对分子量:307.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生物活行:杀菌;
蒸汽压(20℃):0.013mpa
溶解度(20℃):水32mg/L;二氯甲烷大于200g/L,己烷小于0.1g/L,异丙醇、甲苯100g/L
稳定性:在ph值为4-9220C水解DT50大于一年
2)引用标准
G22603-2008农药执行标准号
GB/T1600农药水分测定方法;
GB/T1601农药pH值的测定方法
GB/T1604商品农药验收规则
GB/T1605-2001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G3796农药包装通则
GB/T5451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
GB/T14825-2006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GB/T16150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方法4)包装:10g×500袋
5)技术要求
外观:均匀的疏松粉末,不应有团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蜘蛛等
防治轮纹病、黑
好利多+安泰生+ 点病、黄蚜、红
多郎+三唑锡等
蜘蛛等
营养(抗逆)剂
芸苔素(或碧 护)+硼肥
增强树势,防 冻免疫,促进
开花坐果
减少生理落果, 硼肥+钙肥 预防病害,提
高叶片性能
钙肥+芸苔素
预防苦痘病, 提高叶片性能
增强树势,预 芸苔素+钙肥 防苦痘病,抗
逆增产
套袋后
好利多+其他
防治褐斑病等
苯醚甲 环唑 黑星病
轮纹病 斑点落
叶病 褐斑病
霉心病
三唑类杀菌剂的定位

安全性

戊(己) 唑醇
氟硅唑
丙环唑
锈病
干枝病 害
炭疽病
褐斑病
黑星病
褐斑病
轮纹病
锈病
锈病
霉心病
斑点落 叶病
褐斑病
斑点落 叶病
氟环唑 褐斑病
好利多
• 同样作为戊唑醇化合 物,好利多采用纯度 最高原药,并经过去 杂工艺,药剂呈现牛 奶白色,药质更加纯 正。
防治时期:花前、花后第1-2遍。 药剂选择:好利多(戊唑醇)、拓扑、泰兴等 适宜,苯醚甲环唑活性略差,腈菌唑、丙环唑、三唑 酮等安全性差,多抗霉素、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无效
叶部第一病害——褐斑病
• 套袋后用药不合理 • 果园郁闭涝洼
• 防治思路:治疗型药剂和波尔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替施用。 • 治疗性药剂:好利多、科拓扑、泰兴、咪鲜胺等,持效期15天;
叶面药、肥一体化防治技术规程
时期
露红期
谢花后 5天
谢花后 15天
谢花后 25天
农药制剂
拓扑+多抗+毒死 蜱+尊信等
防治锈病、白粉 病、霉心病、卷 叶蛾、红蜘蛛等
好利多+多菌灵+ 防治锈病、霉心
铁哥+毒死蜱微 病、卷叶蛾、棉
乳剂等
铃虫、红蜘蛛等
翠诺+大生+多郎 +阿维菌素等
防治轮纹病、黑 点病、黄蚜、红
好利多
申达推广部
好利多标签
好利多市场定位
好利多——430克/每升戊唑醇悬浮剂。 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 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 杀菌原理: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防治谱:果树/锈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轮纹病,黑星病,白 腐病等 大田: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蔬菜:真菌性斑点病,叶霉病,白粉病,锈病等。
好利多
• 好利多流动性好,代 表了戊唑醇悬浮剂的 国内技术水平,具有 超级的自然分散度, 利于作物吸收,药效 强劲,不留药渍。
好利多
• 好利多悬浮性好,静 置24小时后,药液不 分层,不沉淀。
好利多
• 市场上国产一般戊唑 醇悬浮剂。
• 入水沉底 • 悬浮不均匀 • 容易沉淀
春季第一病:赤星病(锈病)
好的高钾叶面 膨大果实,促

进着色
好利多在梨树上应用
• 叶片黑星病
• 侵染初期3000倍 • 配甲托全园喷雾
好利多在梨树上应用
• 果实黑星病 • 发病初期3000倍
• 配大生喷雾 申达农药 用了再说好
好利多在葡萄上应用
葡萄白腐病
葡萄褐斑病
叶面“药物治疗+营养免疫”管理思路
叶面防治要贯彻“内吸加保护”的防治思路, 以安全控制为前提,防止蔓延;预防为主,治疗 为辅。
通过加强营养和 生物刺激素的配合使用,将 理疗概念纳入科学管理体系中,提高果树自身的 免疫能力,从而控制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的为害, 延长叶片光合叶龄,促进有机物质积累最大化, 达到优质丰产的根本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