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述评

合集下载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成效与问题评析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成效与问题评析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成效与问题评析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专注于促进全就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成效。

该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培训课程,以帮助教师掌握他们所教学科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并对学校的总体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从成效方面来看,PDS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根据调查和研究,参加PDS专业发展课程的教师,大多数能够掌握相应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能够教书时更有组织性、更有侧重考虑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校的总成绩得到提高。

然而,PDS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费用问题。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调查结果,大多数PDS课程都收取较高的学费,而且有些也收取额外费用,这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很难参加课程。

其次,PDS教师受到社会动机的影响也很大。

有些PDS教师只为获取学位证书,而不真正了解和研究课程内容,这会导致他们参与的学校教学成果并不理想。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份。

美国向来致力于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目标、策略和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师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准备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对多样化学生群体的教育不够适应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育公平性,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师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

二、目标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培养教师的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 加强教师对多样化学生群体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4. 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估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三、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1. 提高教师入学标准:美国各州普遍提高了教师入学的标准,要求教师候选人具备更高的学历和学科知识水平。

2. 加强教师培训:美国各级教育机构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

3. 推动教育创新:美国鼓励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4. 加强教师评估:美国建立了严格的教师评估机制,通过评估结果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5.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美国提供了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如教师交流项目、研究基金等,以匡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成果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1. 教师素质提高:通过提高教师入学标准和加强教师培训,美国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它及其关键的
投资、政策和改革,在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及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改变是转变职业教师从老师到科学
家的变化。

改革后,教师需要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有
效开展教学实践,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遵循科学教育原则,采用有效的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求实现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能力也经历了重大的
改变,不仅应具备知识学习的能力,还应具备教学论证的能力,进行角色
分析,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
力和综合能力。

此外,为了抗击教育质量急剧下降的现象,美国开始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如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教师的
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考评制度等。

此外,美国还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采用优先重点支持社会责任教育、实施博士后计划、支持学术研究等,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加大教师的投资,以便支持他们的教学工作,进一步
提高其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及其发展推动了美国教育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启示——以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为例

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启示——以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为例


美 国 教 师 教 育发 展 的两 大 阶段
美 国教师教育始于殖 民地 时代 ,89年第一所公立师 范学 校在马 13 萨诸塞州列克星敦的成立标志着美 国教师教育的开端。 此后 , 公立师范 学校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 , 并在 整个美 国教 师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 用 。 1 世 纪后期至今 , 国教师教育经历了两个大 的阶段 : 从 9 美 教师学院 阶段和综合大学阶段 。
博士 ・ 家论 坛 专
美国教 师教胄帕发展历程 、 坝状及启示
以哈佛大 学和普林 斯顿大学为例
天 津师 范大 学教 师教 育 处 郭
[ 摘

要】 从十九世 纪后期 开始 , 美国教师教育经过 了两个阶段的转型和发展 , 至今 已建立起 了比较 完善的教师教 育制度 。完善的教
师教育体常对促进科 学、 】 社会 、 经济的发展都起到 了巨大的作 用。哈佛 大学和普 林斯顿大学的教 师教育培养模式极具代表性 , 通过 考察研究他们的教 师教育发展路径和现状 , 以为我 国的教 师教 育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可 [ 关键词 ] 教师教育 师范 培养模 式 课程 美国
1 师 学 院 ( eces ol e 阶段 . 教 T ah rclg ) e
1 世纪后期 , 9 随着基础教育特别是 中等教育的发展, 国的师范学 美 校逐渐显现出 自身的先 天不 足 : 能充分 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提 出的 不 新要求 ,并面临提高学术水 准和学历层 次等诸多原有体制无法解决的 问题 。 同时师范学校也受 到教育领域内部的挑战 , 大学对师资培训的 各 兴趣构成对师范学校生存发展 的威胁 。 在此情 况下, 师范学校开始走上 了向师范学院升格的道路 : 阿拉巴马州的州立师范学校 于 18 年升格 82 为教师学院 , 标志着师范学校向教师学院层次提升的开始。十一年后 , 纽约州将奥尔 巴尼州立师 会师范学校部发表 了《 师范学校政 策声明》 它成为将师 范学校 , 升格为教师学院的一个依据 。文件 中提 出:尽管 ‘ “ 师范 ’ o a 这个词 (r 1 nm ) 很好, 但还是应 该将它从 这些学校 的名称 中去掉 , 其为 ‘ 称 教师学 院 ’ (ece oee ”l 后 。 区认证协会及全国教育协会都 主张把 中小 Ta hr C lg) “ s l 。 此 地 学师资提高至大学教育程度 。到 2 世纪初期 , O 教师学 院已在美 国各州 普遍建立 ,并逐步形成 以四年制本科为主 的高等师范教育体 系。13 99 年, 国教育家查尔斯 ・ 美 哈帕把州立教师学院在教育成为一种职业 的过 程 中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进行 了如下的概括 :一是使教师形成 了职业化 的精神 ; 二是证明 了教师培养机构能够满足公立学校和公众 的需要 ; 三 是考虑 了在职教育的需要 ; 四是形成了学科专业化的观念 ; 五是重视 了

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都本伟;王凤玉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2)006
【摘要】师范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导致美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重要起因.美国师范教育体制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其历经了从师范学校到师范学院层次提高性质的转型,又从师范学院到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范教育机构的整体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变迁反映了美国师范教育机构两次转型的历史轨迹.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都本伟;王凤玉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9
【相关文献】
1.师范教育史区域研究取向的精细之作——评凌兴珍著《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清季四川师范教育研究》 [J], 汪洪亮
2.清季师范教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 [J], 伏传伟;沈晓敏
3.清末川省师范教育研究的典范——读《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 [J], 何志明
4.美国师范教育组织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顾拓宇
5.美国师范教育组织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顾拓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述评

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述评

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述评摘要:美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具有课程标准规范化、课程目标时代化、课程结构综合化、课程内容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如何以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为导向设置课程目标、突出多元文化内容整合、优化课程结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是当今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标准需要学习和思考的。

关键词:美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64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028-02美国有组织的师资培训始于19世界初,在近二百年的历程中,经历了师范学校发展阶段、师范学院发展阶段以及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发展阶段。

从宏观上看,美国师范教育不断走向大学化、专业化、综合化;从微观上看,相对于大学化、专业化、综合化这些外部的变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更关注实质性的内部革新。

美国不同时期教师教育课程的特点,既有课程专业化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有其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一、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特点1课程标准规范化课程标准是规范课程的尺度和准则,具体描述了理想的课程在内容、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应具备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将各种课程标准及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规范、引导、评价,保证所有课程标准的高质量、一致性,为实现最后的教育目标服务。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可以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并达到高质量的学业标准而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一般由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学习机会标准和绩效问责标准组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标准为入口,在国家层面加强了教师教育标准化的进程。

在霍姆斯小组的报告和卡耐基报告《准备就绪的国家》的督促下,于1987年成立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Nation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委员会[1],制定各学科的专业教学标准,从1994年起进行“全国教师委员会资格教师”的认证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了28套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标准,通过这些标准考试的教师就可以到全国各州任教。

美国职教教师专业化述评

美国职教教师专业化述评
te C rf a o f T a e a d Id s i d c t n T a h r ) l et c t n o rd n n ut a E u a o e c es : l i i i rl i
正 式 学 位 的 毕 业 生 ;现 任 教 师 经训 练 后 改 行 从 事 职 业 教 育 者 ; 从 当地 企 业 、 司 、 店 或 社 区 中聘 请 的有 一 技 之 长 的 专 家 公 商 教 师证 模 式 在 职 前 培 养 阶段 . 国 职 教 教 师 有 两 种 不 同 美 的教 师 证模 式 。 一 种 是 传 统 的 四年 制 学 士 学 位 模 式 。商 业 、 技 术 、 业 、 庭 与 消 费 和 营 销 类 教 师 培养 大 部 分 属 于 此类 模 式 。 农 家 这 类 模 式 在 美 国 也 是 对 职 业 教 师 资 格 的 一 般 性 要 求 . 体 要 求 具 般 如 下 : 师 一 般 应 在 他 们 所 教 领 域 取 得 学 士 学 位 . 对 所 教 并 教 技 术 课 程 有 1 以 上 实 际 工 作 经 验 :在 合 适 的 揍 术 领 域 有 5 年 年 以上 经 验 的 可 以 代 替 学 士 学 位 要 求 : 责 安 排 和 监 督 执 行 教 负 育计划 的人 。必 须有硕士学位或接受 了其 他高等教育训 练 . 并 有 相 应 领 域 的工 作 经 验 ; 师 要 有 工 业 、 业 、 售 方 面 的最 新 教 商 销 经验 。 或者有所讲授技术 的有关专业 的实践经验 。另一 种是替 代 模 式 , 称 为 非 传 统 模 式 或 可 选 择 性 教 师 证 模 式 。 此 种 模 式 也 着 重 强 调 教 师 的工 作 经验 和 岗 位 技 能 . 不 是 所 获 得 的 学 业 成 而 绩 和学 位 。如 加 工 制 造 业 和 卫 生 类 教 师 主 要 属 于这 种 模 式 。替 代 模 式 主要 是 为 了解 决 美 国职 业 教 师 短 缺 的教 学 标 准 委员 会 ( B T ) 定 的 《 家 职 业 教 N PS制 国 育 认 定 标 准 》( oa oa d ct n tn ad o N t nl V ct n E u a o Sa drs fr a oa il i i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及其启示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及其启示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及其启示
茹宗志;邱艳萍;李洁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9)006
【摘要】美国教师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变化经历了层次提升、整体转型和重心转移三次转型,在政府参与、社会需求、改革求变、观念更新、民众支持、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师范性与专业性整合以及教师专业化提高等方面美国教师机构转型得来的历史经验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茹宗志;邱艳萍;李洁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陕西,宝鸡,721007;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陕西,宝鸡,721007;西安体育学院,人文学系,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11.9
【相关文献】
1.美国教师教育转型中师范院校地位变迁的启示 [J], 蒲阳
2.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J], 杨露
3.NCATE与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及其启示 [J], 刘雪飞
4.德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启示
——从成人教育中心到终身教育机构的转型 [J], 曾婧
5.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J], 阎光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275期)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General No.275●教师教育研究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教师教育从师范学校到综合大学的转型,最早完成了从专门化到综合化的教师教育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同时教师教育的边缘化和身份丢失也引起了诸多的反思。

一、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的形式美国教师教育转型是一个渐变和不对称的过程,各州在此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大学化转型。

其意义在于,确立了教师教育在综合大学中应有的独立地位,明确了教师教育在高等教育学术制度中的结构位置。

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从师范学校———到师范学院———再到综合大学教育学院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催生了师范学校。

师范学校从建立之日起就存在争议。

首先,设置师范学校的必要性受到质疑。

许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并没有从教,许多学生选择师范学校是因为他们想用最少的花费完成中等教育。

同时,一些教师怀疑是否存在具有普遍性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

1839年成立的莱克星敦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塞勒斯·皮尔斯(CyrusPeirce)认为,“教育中还没有发现一般的教学原则,也没有一般的教学技能,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场景灵活教学”。

[1]其次,师范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业前景不尽人意。

承担教学实习的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低于文实中学,师范生只能接受有限的教学指导和浅显的教学技巧;师范学校与高等学校互不衔接,被人们视为“终极”教育阶段。

最后,师范学校的技术性倾向受到质疑。

师范学校特有的“教育学”(pedagogy)通常指“教学的一门技艺”,而不是指“教学的理论”,教师就是技术人员(technician),师范学校的教学观、教师观和课程观呈现出明显的技术性倾向,通识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的内容往往被忽略。

[2]20世纪初,美国师范学校开始逐渐升格为师范学院,这是美国教师教育的第一次转型,转型的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外国教师教育发展史研究”(课题编号:09YJA880031)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转型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DDB030259)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捷(1963-),男,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述评杨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摘要]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主要包括从师范学校到综合大学教育学院、从独立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到综合大学、大学设立教育学院三种形式。

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一方面拓展了教师教育的职能和层次,强化了教师教育中通识课程的比重,促进了教师个体发展和专业发展,推动了教育学科的规范化;另一方面,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也导致教师教育的边缘化和身份丢失,这引起了人们对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有效性的反思。

[关键词]美国;教师教育;转型;通识教育;有效性;边缘化中图分类号:G659.3.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12)12-0024-06—24—General No.275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总第275期)主要动因是提高教师教育生源质量的需要,其标志是用4年制本科教育替代旧的1 ̄2年制师范学校教育。

1908年全国教育协会师范部(theDe-partmentofNormalSchoolsofthe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在一份声明中建议:“虽然‘师范’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这类学校不能再叫‘师范学校’了,应该被称为‘师范学院’。

”[3]同年,全国教育协会师范部建议申请师范学校的学生应该获得高中毕业证书,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师范学院都采纳了这个建议。

截止到1939年,在师范学院就读的学生达18万人,师范学院培养了约60%的公立学校教师。

美国教师教育第一次转型的最大成效是改变了早期教师教育的狭隘含义,提升了教师教育的地位。

作为教师教育主要特征的“教育学”开始重视课程的学术性,通识教育的课程逐步增多,“教育学”摆脱了“教学法”的局限,具有了“理论和研究”的倾向,并逐渐被“教育”(education)所取代。

然而,第一次转型不过是昙花一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部分州的师范学院又启动了向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转型。

这是美国教师教育的第二次转型———从师范学院到综合型大学的大学化转型。

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教师教育进入大学层次创造了契机。

战后的“婴儿潮”使普通学校规模急速扩充,高等教育也由精英转向大众化,对师资的需求骤然扩大。

为开拓新的教育资源,各州纷纷把师范学院升格为综合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二战”后对进步教育的批判波及到教师教育。

“一种典型的观点认为,师范学院偏重对未来教师讲授教学法,而忽视宽厚人文知识的教育”。

[4]要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贝斯特(ArthurE.Bestor)在1953年发表的《教育的荒地》一文中指出:“那些控制着教师聘用权力的教育官员、管理者、教授形成了一个默契的机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反对学校只重视通识教育,而他们控制着聘用教师的权力,……想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必须学习教育学教授的课程。

”[5]第三,师范学院学科结构的改变。

师范学院为了摆脱“身份定位”问题,以综合性大学作为发展的目标,教师教育的地位开始下降。

到20世纪70年代初,单一培养目标的师范学院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美国教师教育开始进入了大学化时期。

(二)直接从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到综合大学在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中,专门设立的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具有独特作用。

这类机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公立中学的发展,特别是高中的出现。

美国教育家罗素(JamesE.Russell)是20世纪初最早提出中学教师应由大学培养的人,他认为,“应建立中等后教师教育机构担负起培养高中教师的责任,初级师范机构不具备培养中学教师的资格”。

[6]独立设立的师范学院或州立师范大学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教师教育课程居于重要地位。

但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反对者则认为,教育学教授扩大了尚未完善的教育学在本科教育阶段的比重,其代价是减少了学术性的通识学科,使师范大学越来越远离大学标准。

贝斯特说道:“教育学这只蝗虫蚕食了大学学术的丰收果实,……教师教育阻止了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成为新型大学。

”[7]于是,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得不更改课程设置,增设学术性的人文学科,向综合性大学靠近。

“二战”以后,很多具有综合大学学术性学科(academicsubjects)背景的教授进入师范大学,他们把大学的价值观带入师范大学,崇尚科学研究,鼓励学生主修学术性学科专业。

这样,大多数师范大学在州政府政策的压力之下完成向综合大学的转型。

(三)在大学直接建立教育学院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最终转型的形式之一是大学直接建立教育学院。

1890年,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纽约大学第一个成立了教育学院,其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教师,而且将塑造教育管理者和教育专家作为目标。

1921年,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从人文学院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教师教育学院。

大学建立教育学院或教育学系的动力同样来自提高高中教师的任职水平要求,以及建立培养高中教师制度的设想。

1905年,密苏里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希尔(A.RossHill)在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年会上提出设想:教师教育应该与大学的法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具有同样的地位,“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属于通识—25—(总第275期)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General No.275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如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地位平等”,“教师教育实习和学校管理等课程应与法学、工学、药学的课程地位相同”。

[8]在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中,教育学(pedagogy)成为教育理论,以研究为取向。

因此,教育学院旨在发展一种“教育科学”,重视高深学问的研究。

据此,大学教育学院把教学理解为一种“科学”,教师是学术专家和研究者。

随着20世纪中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研究生院的发展,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9]二、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的成就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为教师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

(一)拓展了教师教育的职能和层次美国早期的教师教育机构旨在培养教师,并不培养专业教育行政人员。

大学教师教育机构开始建立教育行政学系,开发了专门培训教育行政人员的课程,培养专业化的教育行政人员成为教师教育的新职能。

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所引起的职能扩展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向本科后教育延伸。

以美国教育家卡布莱(ElwoodP.Cubberley)为首的一些学者认为,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不应该定位于本科阶段,而应像法学院、医学院那样定位于研究生阶段,只有获得学士学位后才能学习教师教育课程。

[10]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大学的教育学院率先向研究生教育转型,其重心从培养中学教师转至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学区官员、课程专家的高级培训,以后又将研究生阶段的教师教育推到以培养中学教师为目标的教师教育。

据美国学校行政管理协会(AASA)1972年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抽样调查的168所设有教育院系的综合大学中,100%设有教育行政官员培训课程,98.2%设有小学校长培养课程,98.8%设有中学校长课程,94.6%设有督导人员培训课程。

[11](二)加强了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师教育的地位美国教育家阿兰·瑞曼(AlanJ.Reiman)认为,综合大学是最适宜教师教育的场所,其原因是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既具备通识教育传统(liberalartstradition)所具有的学术性,又具有专业学院传统(professionalschoolstradition)所具有的技术性。

前者强调智力发展,突出学术性知识的学习,后者强调把教育专业学习和发展与现实生活问题直接联系起来。

[12]作为兼具这两种传统的综合大学通过把学术性课程和技术性课程相结合,开设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自然学科、社会环境与人类关系的社会学科、人类演进与思维方式的人文学科等课程,发展未来教师的理解力、思维力和道德实践。

“二战”后,随着师范院校或师范大学向综合大学的转型,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教育学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即通识教育课程应该在全部课程中至少占1/3的比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被推到极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