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纳微米结晶品质控制技术研究
膨化硝铵炸药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

膨化硝铵炸药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膨化硝铵炸药是粉状的新型工业炸药。
本文主要对影响膨化硝铵爆炸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标签:膨化硝铵炸药;爆炸性能;影响因素1 膨化硝铵炸药简介在工业炸药发展过程中,新的炸药品种不断出现,它们是民爆行业关注的焦点信息,其中有一些发明创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代拿买特炸药和浆状炸药,它们分别是由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和库克发明的。
它们的发明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极大地鼓舞了工业炸药的发展。
膨化硝铵炸药是我国粉状炸药研究中的一支新秀,它是由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具有独特的优点。
膨化硝铵炸药的设计和研制机理是“热点”机理,它是无梯型粉状的“微气泡”自敏化的硝铵炸药。
通过对膨化硝铵炸药进行机理研究、理论计算和测试,得到的结果表明,它具有很多优点,如反应快、高爆热和高比容,这说明膨化硝铵炸药具有高爆速、高威力以及高猛度的特性。
尽管如此,在一些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膨化硝铵炸药的优点并不能体现出来,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爆破效果很不理想。
以膨化硝酸铵的结构特点以及“硝酸铵自敏化”理论作为基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原来的膨化硝酸铵结构中,产生的“大气泡”较多,但是它们对于爆炸是无效的,而有效“微气泡”产生较少。
根据爆炸理论的“热点”机理,微气泡的直径介于10μm~100μm之间,当它们受到冲击波的作用时,可能会形成“热点”,从而使炸药能够快速分解和反应,导致整个体系产生爆炸。
然而,实际测试的结果显示,膨化硝铵中过大或者过小的气泡都是无效的,它们占到了96%以上,有效气泡只占2%~3%。
因此,可能导致以下结果:炸药的冲击波感度偏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冲击波强度不够、产品的质量控制较差以及使用条件不利等,都会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局部的爆轰不完全时,会导致爆温、爆热的降低。
2 影响硝酸铵膨化效果的因素2.1 硝酸铵溶液的浓度以及温度硝酸铵的膨化是指在膨化剂的作用下,硝酸铵饱和溶液的真空结晶过程。
重结晶法制备纳米RDX

重结晶法制备纳米RDX张永旭,吕春绪,刘大斌(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 要:用一种新型重结晶方法,获得了几十纳米到若干微米的R DX 微晶。
用T EM 和DL S 研究了溶剂相中RD X 浓度对颗粒粒径的影响和陈化时间对颗粒生长的影响。
通过控制溶剂中RDX 的浓度可制得所需尺寸的RD X 微晶。
建立了结晶动力学模型。
用该模型阐明了溶剂中R DX 的浓度与颗粒大小的关系,实验结果符合该模型。
关键词:纳米材料;单质炸药;R DX;重结晶中图分类号:T J 55;T Q 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12(2005)01-0049-03Preparation of RDX Microcrystals with Nanometer Size by RecrystalizationZHA N G Y ong -x u ,L Chun -xu ,L IU Da -bin(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 ol,N anjing U niv ersit y o f Science &T echno lo gy ,N anjing 210094,China)Abstract :R DX micr ocr ystals with different sizes fro m about 50nm to sev era l m wer e prepared by simply disper sing acet one solutio ns of R DX into st irr ed w ater ,i.e.by recry stalizatio n.T he influence o f RD X concentr atio n of initial acet one solutio n o n RDX micro cr ysta ls g ro wth ,and the par ticle size o f RDX micr ocr ystals at ro om temper ature w ere st udied by T EM and DL S.T he r equir ed micro cry stals of differ ent sizes by contr olling RDX concentrat ion of initial acet one solut ion w ere gained.A kinet ic mo del for cr ystalliza tio n has been established.T he r elat ionship betw een R DX co ncentr ation o f initial acetone and t he cry stal size w as clar ified by this model,show ing t hat the model w as w ell in ac-co rd w ith the ex per iment r esults .Key words :nano meter mater ial;sing le ex plo sive;RDX ;r ecr ysta llizatio n引 言纳米材料的光、电、磁等特性明显不同于常规材料。
炸药爆轰纳米金刚石的制备和应用

炸药爆轰纳米金刚石的制备和应用1 引言文章综述了利用负氧平衡含碳炸药制备纳米金刚石粉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此方法是80年代未发展起来的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1,2],其产物(纳米金刚石)是合成金刚石的一个新品种,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粉主要性质[3,4]如下:(1)X-射线衍射(XRD)谱上只有立方晶系金刚石的三个特性谱线,没有出现其他杂质谱线;因此,金刚石相的纯度在95%以上。
(2)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表明,其基本颗粒为直径5nm~15nm的微球,聚集成微米尺寸的聚集体。
图1 纳米金刚石粉及其团聚体的实用文档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放大倍数40万倍)(a)纳米金刚石粉;(b)团聚体(3)密度为3.26g.cm-3~3.43g.cm-3;比表面积240m2.g-1~450m2.g-1。
(4)红外光谱图表明这种金刚石表面有多种含氧功能团,所占面积可达颗粒表面的10%~20%,因此这种产物属于类金刚石。
(5)元素组成见表1。
表1 类金刚石元素组成元素C H N O 含量×10084~900.5~0.61.5~2.0其余图2 TNT/RDX、TNT/HMX、TNT/PETN混合物中TNT含量对金刚石收率的影响实用文档图3 TNT/RDX混合物中RDX含量对黑粉中金刚石含量和金刚石颗粒平均直径(d cp)的影响图4 装药形状和冷却水厚度对黑粉中金刚石含量的影响图5 装药质量和冷却介质对黑粉中金刚石含量的影响实用文档图6 混合装药结构(2)炸药用量Q(单位kg)与爆炸容器体积V(单位m3)的关系以Q=0.5V 为宜。
(3)冷却介质对在爆轰区内生成的含金刚石固体爆轰产物起着“淬火”作用。
较好的冷却介质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液态水两种,其结果见图5和表2[8]、表3[8]。
2 制备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这种纳米金刚石粉的制备方法较简单,主要工艺流程:将TNT/RDX混合炸药放在充有惰性介质(例如水或CO2)的密闭爆炸容器中进行爆炸,即可收集到黑色的固体爆轰产物(黑粉),经过纯化,除去其中的杂质和非金刚石碳,即可得到浅灰色的纳米金刚石粉。
微米级硝酸钾粉体的制备及防结块研究

微米级硝酸钾粉体的制备及防结块研究❋施金秋;邓国栋;汪庆华;尹作柱;殷求实【期刊名称】《爆破器材》【年(卷),期】2016(045)002【摘要】为了获得高分散性的微米级硝酸钾( KNO3)粉体,首先对KNO3原料用GQF-1型气流粉碎机进行超细粉碎,然后用十八烷胺对微米级KNO3粉体进行包覆处理;运用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 XRD)对微米级KNO3粉体的粒径分布及晶型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对微米级KNO3粉体及十八烷胺包覆的微米级KNO3粉体的形貌及官能团进行了分析;通过吸湿率和接触角测试研究了其吸湿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其热分解特性。
研究表明:微米级KNO3平均粒径d50为2.767μm,并保持与原料一样的晶型;用十八烷胺包覆的微米级KNO3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吸湿率也有所降低,但KNO3热分解受到影响,所以应将十八烷胺占KNO3质量的比例控制在1%以内。
【总页数】5页(P38-42)【作者】施金秋;邓国栋;汪庆华;尹作柱;殷求实【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6【相关文献】1.亚微米级花状氧化铜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J], 陈诚;姚晓婷;朱永恒;朱志刚;朱海翔;王艳香2.低温固相法制备亚微米级钛酸钡粉体的研究 [J], 丁厚远;商少明;赵贝贝;秦高敏;刘浩3.草酸盐沉淀法制备亚微米级Sc2O3粉体的研究 [J], 付国燕;王玮玮;吕东;刘诚4.以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亚微米级α-Al_2O_3粉体 [J], 贾春燕;李东红;刘永鹤5.使用苦碱水制备轻质氧化镁和微米级碳酸钙粉体的工艺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外研究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外研究目的:参照市售十一酸睾酮注射油溶液实现睾酮体内缓慢释放,为减少不良反应与提高生物利用度,本文采用纳米晶体技术制备并比较了三个不同粒径十一酸睾酮纳/微米晶体混悬液与市售制剂体内外释放行为的差异及局部刺激性大小,为十一酸睾酮长效制剂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开展十一酸睾酮纳米晶体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
以粒径大小、粒度分布、主药损失率和制备时间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不同的制备方法——高压均质法和湿磨法。
十一酸睾酮纳米晶体混悬液的粒径及其稳定性等作为评价指标开展处方筛选。
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制得三个不同粒径的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
通过扫描电镜、纳米粒径测定仪和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粒径晶体混悬液的粒径和电位大小。
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主药在制备过程中结晶类型是否发生变化。
测定了不同粒径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速率。
建立大鼠血浆中睾酮LC-MS/MS测定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肌肉注射给药途径,比较十一酸睾酮市售油溶液与不同粒径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
开展家兔肌肉局部刺激性实验,初步评价晶体混悬液的安全性大小。
结果: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不同粒径晶体混悬液,为保证混悬液的初步稳定,选择0.1%泊洛沙姆188和0.2%聚山梨酯80作为稳定剂用来维持混悬液纳米颗粒的稳定。
分别制得了粒径为0.34μm(A)、1.2μm(B)和4.8μm(C)的晶体混悬液。
可观察到纳米晶体呈不规则、棱柱状晶体;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主药在制备过程中结晶类型未发生变化。
测定了不同粒径的十一酸睾酮晶体悬浮液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结果表明纳米晶体混悬液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较原料药组高将近10倍。
开展注射剂的体外溶出是为了对混悬液的粒径大小进行质量控制。
大鼠体内药代实验发现肌内注射SD大鼠,粒径约为4.8μm(混悬液C)持续释放超过3周,水性混悬液的AUC高于油溶液,说明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程度提高。
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提纯方法研究

文章编号:1001-9731(2000)01-0056-02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提纯方法研究Ξ陈鹏万,恽寿榕,黄风雷,陈 权,仝 毅(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北京100081)摘 要: 用炸药爆轰的方法制备了纳米超微金刚石,分别用HCI O4、H2SO4+K2Cr2O7以及H2SO4+K MnO4等多种方法对纳米超微金刚石进行了提纯研究。
用X射线衍射、差热和热失重对不同提纯方法得到的超微金刚石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H2SO4+K MnO4提纯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污染小、投资少的提纯新方法。
关键词: 爆轰;超微金刚石;提纯中图分类号: T N304.180.521 引 言纳米超微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简称UFD)的爆轰合成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它是利用炸药爆轰产生的瞬间高温(2000~3000K)、高压(20~30GPa)使炸药中的碳转变成纳米金刚石。
UFD平均粒径4~8nm,是目前所有方法中得到的最细的金刚石超微粉。
UFD兼具金刚石和纳米颗粒的双重特性,在电镀、润滑和精抛光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它的合成机理、性质表征和应用的研究正在深入。
在UFD的制备中,提纯工艺最为复杂,提纯费用通常占总成本的60%以上,这也是制约UFD大规模生成和应用的一个主要因素。
目前UFD的提纯是通用的酸洗氧化去除石墨和无定形碳等杂质分离出金刚石的方法,氧化过程采用高强酸(HClO4、H2SO4、H NO3等)[1,2]。
文献[3]报道了用H2O2+少量H NO3高温(150℃~260℃)、高压(3MPa~10MPa)的提纯方法。
比较先进的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学院采用的稀H NO3高压(8MPa~12Mpa)提纯的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用浓的高强酸提纯得严重缺陷是提纯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和NO、NO2、Cl2等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且一部分高腐蚀性物质(如HClO4)还有爆炸危险,提纯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新型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新型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一章引言微纳结构材料是指具有微米和纳米尺寸特征的材料,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
针对当前制备方法的不足,本篇文章将探讨新型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并系统研究其性能与应用。
第二章制备方法2.1 热溶液法热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微纳结构材料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溶液中的材料以高温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浓度等条件来实现材料的结晶。
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活的优点,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和形态的微纳结构材料。
此外,热溶液法还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离子控制剂等物质,来调控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结构。
2.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通过在高温和压力条件下将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底上,制备出微纳结构材料。
该方法通常分为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两种形式。
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调控反应气体的成分和反应条件,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组成的微纳结构材料。
物理气相沉积法则通过蒸发或溅射的方式将材料沉积在基底上,制备出具有良好结晶性和较高纯度的微纳结构材料。
2.3 模板法模板法是指利用现有的模板结构作为催化剂和模板材料之间的中间体,在其表面上沉积材料,并最终去除模板材料,得到具有复杂结构和形貌的微纳结构材料。
模板可以是有机物、金属或无机材料等,其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模板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的微纳结构材料。
第三章性能研究3.1 机械性能微纳结构材料的机械性能是其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可以调控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例如,通过制备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从而实现更高的负载承载能力。
3.2 光学性能微纳结构材料的光学性能是指材料对光的吸收、散射和透射等性质的研究。
通过调控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可以实现对光的有效控制。
例如,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的光子晶体材料,可以实现光子带隙的调控,从而实现对光波的传播和控制。
微团化动态结晶法制备超细HMX炸药

微团化动态结晶法制备超细HMX炸药
王晶禹;张景林;徐文峥
【期刊名称】《爆炸与冲击》
【年(卷),期】2003(023)003
【摘要】为改善HMX(Cyclotetramethylenetetranitramine,奥克托今)炸药的细化效果,通过分析一般重结晶方法制备超细炸药粒子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化学结晶和机械冲击原理的微团化动态结晶超细化技术.分析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微团化动态结晶超细化机理.应用此方法制备出了亚微米级(D50=0.40μm)的超细HMX炸药,其细化产品粒径小且粒度分布范围窄.
【总页数】5页(P262-266)
【作者】王晶禹;张景林;徐文峥
【作者单位】华北工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51;华北工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51;华北工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8;TQ560.6
【相关文献】
1.两种喷雾结晶法制备超细CL-20 [J], 徐文峥;平超;王晶禹;庞兆迎;邢江涛
2.亚微米HMX/FPM2602超细混合炸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J], 王保国;陈亚芳;张景林
3.超细ANPyO/HMX混晶炸药的制备与性能 [J], 周心龙;刘祖亮;成健;朱顺官;苏强;郝尧刚
4.高速撞击流法制备超细HMX炸药 [J], 陈潜;何得昌;徐更光;谭珍;成日青
5.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炸药与超细混合炸药研究进展 [J], 张涛;王保国;陈亚芳;宋本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