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
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随着能源危机愈加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热泵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热泵技术是指利用空气、水或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为热源或冷源,通过转换传递热能量的机械装置,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节能减排等多项功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一、热泵技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空调、采暖设备,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安全环保热泵技术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小、安全可靠。
同时,热泵设备不需要使用明火,也大大降低了火灾风险。
(二)节能高效热泵技术可以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过程中,节能效果明显,能耗降低30%-60%。
(三)应用灵活热泵设备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应用,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热泵技术在空调、采暖方面的应用(一)空调系统大型商业中心、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采用中心空调系统或VRV空调系统,可以通过安装热泵设备,使冷热源得到高效利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二)采暖系统建筑采暖是影响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采用热泵技术实现采暖,可以实现高效节能。
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技术都可以用于建筑采暖。
热泵采暖系统运行起来,会让外界的热量向室内传递,特别是地源热泵采暖系统更是把地下土壤中的存储的高温热能转化为室温,这个技术来源是“地球系数热”(GHE),即一种撑起地球的能量源。
由于土壤中温度的变化非常缓慢,该系统可以保证发电厂在冬季旺季期间高速运转来满足能源供应。
三、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案例(一)世博会展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采取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制冷。
25个展馆中,20个展馆采用地源热泵技术,5个展馆采用空气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展馆内的温度在18-25℃之间,观众感受到的是清新、舒适的氛围。
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和系统优化

≯ tn f rud o r et u p icnioi s m o e n r d aa i on uc hapm r od i n s t s t m d bo ,n一 oog s e a— tn g ye ah a a a 叠 l e fna et as o g iai etetf r n u e etu p y一 y sudm n l ue f i i tln s n o go d or apm s z ac h h n i v m u s c h s
s s e , HP ) y t ms GC S ,可 分 为地 下热 交换 器 地 源 热 泵 系 统 ( 0 Und heat q r e c a . ) 地 下 水 热 泵 系 统 . o n — xhn e 、 q r q ud r
曩
:
tmsi o iainwihc s so r u ds u c e t u n i e r g a d te e c mb n t t a e fg o n o reh a mp e gn ei , n n n o p n h
e l e h xp or st e pos i iiy ofr du ng i ta n s m e n va i usc s b lt e ci nii li ve t nti ro onc e e lnkso r t i f
曩 n mi l f c n y f ru dsuc et u s ms o c ii c o n reha p mps t . ae e o g o ye 曩 【 e w rs】 ru dsuc et u K y o d go n o reh a p mp( S S, nrysvn n n i n n G HP )e eg — igadevr me t a o
地源热泵技术在加拿大的发展——北京枫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加合资)总经理戴九霄访谈

地源热泵技术在加拿大的发展——北京枫叶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中加合资)总经理戴九霄访谈
邓海燕;周沫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加拿大是一个十分注重环保节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国家,当地源热泵技
术凭借良好的环保节能优势进入加拿大市场后,很快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用户的良好反映。
本刊专访了中加合资企业北京枫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戴九霄先生,请他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在加拿大的发展情况。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邓海燕;周沫
【作者单位】《工程建设与设计》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枫叶能源新机遇——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龚长山的战略构想 [J],
何远嘉
2.为检验检测认证事业提供技术支持——访中国检验检疫协会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分会副会长、北京戴纳试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迟海鹏 [J], 庞颖
3.戴彦榛的创业观与“健之素事业”——北京健之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彦榛访谈录 [J],
4.戴彦榛的经营理念与“健之素事业”——北京健之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
彦榛访谈录之二 [J], 苏莲
5.充电桩时代的"绿动力"访谈嘉宾: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民[J], 李雪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1 地源热泵 系统
地 源热泵 空 调 系 统 是 利 用 部 分 高 位 能 ( 能 ) 电 从地 球 表层提 取地热 资源 的一 种能 量交换 的空调 系 统 。它是 热泵应 用 领 域 的一 个 分 支 , 常 只需 输 入 通 少量 的 高位能 , 通过 利 用 热 泵机 组 设 备 可把 土壤 中 贮存 的低 品位 能源 转 化 成 H常生 活 中有 用 的热 能 。
且 垂直埋 管热 泵 的稳定工况 和部 分负荷 的运行 效率 比满 负荷情况 好 , 而一 般 的 空调 系 统 设 计工 况 是在 满 负荷 情况下 , 但实 际却很少 在此 情况 下运行 , 效率
也就 很难 保证 是在高 效 区。
组 把 室 内多 余 的热 量 释 放 到 土 壤 中达 到 制 冷 的 效
国 目前是 采用 专项 资 金 补 助 的形 式 , 针对 部 分 经 过 审批 的项 目进 行 补助 , 程 复杂 ,这样 业 主 与设 计 流 , 者要 在初 投资 和运 行 费 用 上 做更 多 的平 衡 比较 , 从
据美明地源热泵 协会 的统计 , 国地源热泵安装数 美
量的增 长率在 近年来 一直 保持 在 1% 以上 , 计 到 0 预
21 年 , 00 其安装 总数将 达到约 10万套 折合每套 5 1k 制热量 的地 源 热 泵 机 组 。 由此 可 以 看 出 , 2W 北 美地区是地源热泵技术发展最为成熟、 商业应用镊
第2 0期
孙 培琴 : 源热泵 系统概 述 地
15 4
泵与其他节能形式相结合。二是在北美 , 政府补助 主要通过电力部门进行 , 流程简单 , 能把财政激励政
得 出, 以下几个 因素对地源热泵 的换热效率 的提高 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取热 , 经过热泵将热量供给用户 , 同时 , 在土壤 中蓄 存冷量 , 以备夏季空调用。此类热泵主要包括三套
系统 : 外管 网 系统 、 泵工 质循 环系统 及室 内空调 室 热 管 网 系统 。其 系统 结构示 意 图如 图 1 所示 。
3 国内外应用现状
收稿 日期 2O 2—1 O6—1 0 修订稿 日期 2O ~0 0 O 7 3— 6
维普资讯
第 2卷, 5 总第 12期 4 20 年 3 , 2期 07 月 第
《节 能 技 术 》
E E GY C N R ONs RV 1 -N E H№ L G E A' l T C 0 0 Y
Vo . 5. u No. 4 1 2 S m. 12 Ma . 0 7, r 2 0 No. 2
to e t ha e GS in tsst tt HP y tm a la u e irt n te a p cs o n r y c n e v t n a d e vr n na h s se h s ce s p ro y i e t fe eg o s rai r i h s o n n i me tl o
冷 的冷 却源 、 季采 暖供 热 的低 温热 源 , 冬 同时是实 现 采暖 、 冷和生 活 用水 的一 种 系 统 。它 用来 替 代 传 制
2 地 源 热 泵 工 作 原 理
典型 的地 源热泵 是通 过埋地 热交 换器从 土 壤吸
热或向土壤放热。夏季空调时 , 内的余热经过热 室 泵转 移 , 通过 地埋换 热 器释放 到土壤 中 , 并 同时 为冬
me t d r sa c t o d a ra e iw . pt fi xsig d fc s i i p o e ys me s l・ n e e rh a mea b o d i rve e I s i o se i n ee t , r v d b o i a n a h n s d n e t t ts mu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目前由于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 热泵作为一种通过消耗少量高品位能源, 把热量由低温级上升到高温级的特殊装置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围绕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字】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中吸收热量,并向建筑物内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制冷。
在室内热量通过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外地能换热系统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
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最终通过室外地能换热系统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
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由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地源热泵系统在制热状态下,通过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
二、国内外应用现状1、国外应用现状1912 年,瑞士的h.zoelly 首次提出利用浅层地热能(地源能)作为热泵系统低温热源的概念,但由于当时一次能源充足,用热泵供暖的社会需求不足,导致热泵技术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直到1948 年,zoelly 的专利技术才真正引起普遍的关注,尤其是欧洲和美国。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始研究和利用地源热泵,但当时能源价格较低,使用热泵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没有得到推广。
1974 年以来,由于石油危机的出现和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始了地源热泵的研究和利用。
地源热泵技术在加拿大的发展——北京枫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加合资)总经理戴九霄访谈

记者 : 戴总您好 , 请你介绍一下地 源热 泵技术在 加拿大得到迅速发展 的关键原 因?
戴 九 霄 ( 下 简称 戴 . )地 源 热 泵 在 加 拿 大 的 以 6 : - 迅 速 发 展 是和 政 府 的重 视 和支 持 密 不可 分 的 。在 地 源 热 泵 进 入 加 拿 大 市场 的 初期 阶段 , 拿 大 政 府 资 加
方 式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保 证 了地 源 热 泵 系 统 产 品 的 质
量 ,使 地 源热 泵 产 品 的节 能 效 应 得 以顺 利 实 现 , 避 免 了 由于 责任 不 清所 带 来 的纠纷 和 矛 盾 。 在 方 案 设计 阶段 , 加 拿 大 除 了专 业 协 会和 专 在 业 公 司 提供 的软 件 外 , 大 规 模 的企 业 还 有 自主 研 较 发 的地 下 换 热 系 统 长 度 计 算 软 件 及 经 济 系 统 分 析 软件 为其 产 品 的代 理 商 提供 服 务 。 2 0 地 埋 管长 GS0 0 度 计 算 软件 和 R T cen地源 热 泵 系 统 分 析 软 件 , E Sre 以及 国际地 源 热泵 协 会提 供 的 设计 软件 C GS等 等 L 在 企 业 中也 有 普 遍 的 应 用 。其 经 济 软 件 多 为 政 府 ( 拿大 环 境 资源 部 ) 供 。这 些 工 具 嵌入 了各 种 常 加 提 见 的系统 还 同 时提供 能源价 格 、银 行 利 率 分析 等 工 具 , 用 户 能 对 各 种技 术 在 投 资 、 资 回 收 期 , 险 使 投 风 上 有清 楚 定量 的分析 , 部分 软件 还 包 括环 境 评 估 , 包 括温 室气 体排 放量 计 量 。这 些 针对 系 统 节 能情 况 经 济运 行 效 果 分 析和 比较 的 内容 , 用 户 从 该 系 统 和 让 其他 系 统 的 比较 中切 实感 受 到节 能 的效 果 。
浅谈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9 8年 , R.n esl提出线热源模 型l 。2 圆柱热源模型 。 L. Igr l o 8 ) J GC P 、 下水 热 泵 ( on trH a u , WHP 、 表水 1 4 H )地 Gru dWae et mp G P )地
. 热 泵 ( ufc ae Het u ,WHP 。 通 常 地 下 耦 合 热 泵 也 称 2 2 国 内的 研 究 与 发 展 状 况 S r eW t a mp S a r P )
浅 谈 土 壤 源 热 泵 系统 的发 展 及 其 应 用
法智彤
摘 在发展 中面临的问题及在制冷 空调 中的广 阔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 源 热 泵 , 壤 源 热 泵 , 调 地 土 空 中 图分 类 号 : U8 1 T 3 文献标识码 : A
褚 晓 丽
要: 概述 了土壤源 热泵系统 的特 点, 阐述 了土壤源热 泵技 术在 国内外 的发展 、 研究现状 , 最后介绍 了土壤源热泵技术
1 土壤 源热泵 系统的原 理 及特 点
1 1 土壤 源热泵 的原 理 .
开 。这一时期 , 地源 热泵 技术 飞速 发展并 趋 于成熟 。 目前 , 国外 对土壤源热泵 的研究 仍集 中在地 下换 热器 的传 热性 能上 。地 下
计 0多种 , 对所有 模型 的建立 , 关键 是 地源热泵是 一个广 义术 语 , 其包 括 以土壤 、 下水 和地 表水 换热器 的设 计 、 算模 型约 3 地 最 1 为冷热源 的热 泵 , 即地 下耦 合 热泵 ( ru dC u l a u , 求解岩 土温 度场的动态 变化 , 基本 的模 型可 以概括 为两种 : ) G o n o p dHet mp e P
形方式 , 按其埋管深度 可分为浅层 ( 0m)中层 (0m~1 0m) 城市供 暖的有效 方式 , <3 , 3 0 同时介 绍 了地 源热 泵模拟试 验 , 并于 1 6 95 9 9年青 岛建筑 工 和深层 ( 0 三种 。夏季制冷 时 , >1 0m) 大地作 为排 热场所 , 把室 内 年研制 了我 国第 一 台水 冷式热 泵空调 机组 。18 热量 以及 压缩 机耗能通过埋地盘 管排入大地 中, 再通过 土壤 的导 程学 院建立 了国 内第一个土壤源热 泵系统 的试验 台, 高祖锟 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
2.1 国外的发展和应用
“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报告中[7],该技术的提出始于英、美两国。20世纪
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英开始采用地下盘管做热源的家用热泵,并开始研究地源热泵。但是由于这个
时期能源价格低,地源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高,使得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此地源热泵系统的早期研究高
潮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基本停止了。70年代欧美等国开始的“能源危机”重新促使人们有了对地源
热泵研究的兴趣和需求,特别是北欧(如瑞典等)的兴趣,再一次进入土壤源热泵的研究高潮。20世纪
80年代后期,土壤源热泵系统才在商业、民用建筑的空调设计中采用[ 8~12] 。
根据国际上1995—1999年的数字统计,发达国家地源热泵产品的发展势头十分可观。美、欧、日等国家的
地源热泵利用情况如下:
1)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已经安装了20万套以上,每年递增约20%。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
已占空调总量的19%,其中新建建筑占30%[ 13]。
美国每年新建独立家庭住宅(别墅)一百万座,其中四分之一采用地板采热方式,这是与地源热泵可以直
接配套的地上导热系统,也是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潜在市场。
2)加拿大: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稍晚,至1994年,仅有7000—8000套封闭循环地源热泵系统投入使用,加
上开放系统地热泵总数不超过万台。
3)瑞典:在地源热泵应用的初期,瑞典政府采取了一定的补贴政策。1990年以来,政府补贴取消,但地
源热泵安装仍以1000套/年的速度递增。瑞典全国已经安装了23万套地源热泵,其中约5万套为土壤源
热泵系统。
4)瑞士:瑞士世界上地源热泵应用人均比例最高的国家,其中土壤源热泵系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至
1998年,土壤源热泵系统已经占有地源热泵安装市场的70%以上,总数达到20万台以上,号称世界上土
壤源热泵系统密度最大的国家。瑞士地源热泵总装机容量的增加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一直延续至今,呈直
线上升趋势。
5)奥地利:奥地利是一个独立发展地源热泵技术的国家,地源热泵生产技术和安装技术自成体系。奥地
利国土面积83850km2,人口数量约750万。据1995年统计资料,土壤源热泵系统占地源热泵安装的65%
以上。另外,奥地利政府对地源热泵安装和及其环境评价采取了最严格的发证制度。
6)日本:日本的热泵制造技术是相当不错的,水-水式供暖热泵的数量也名列世界前茅,年生产量达到400
万台。但是由于日本有丰富的热水资源、日本土地使用费用相当昂贵,所以作为住宅供暖/制冷的地源热
泵应用还十分少见,而主要供应给冰蓄热采暖/制冷系统和水箱式采暖/制冷系统。一些市政建设项目和公
益性建筑(如医院、养老院、道路等)曾利用地热泵做供暖/制冷/热水供应/道路融雪等综合性服务,效
果颇佳。
从地源热泵应用情况来看[13],北欧国家主要偏重于冬季采暖,而美国则注重冬夏联供。由于美国的气候
条件与中国很相似,因此研究美国的地源热泵应用情况对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1993年,成立了国际土壤源热泵协会(IGSHPA),1996年该协会专门主办了地源热泵研究的期刊和网上杂
志。地源热泵目前正应用于大型的商业建筑。
现在,国外已有大量的工程实例和成型设计技术,地源热泵应用日益广泛,潜在着一个广阔的发展市场。
国际著名组织及从事热泵的研究者都认为,地源热泵是最有前途的节能装置和系统,是国际空调和制冷行
业前沿课题之一,也是浅层地能利用的重要形式,更是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之一。
2.2国内的发展和应用
我国热泵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开展了我国热泵的最早研究。1956年吕灿仁
教授的“热泵及其在我了应用的前途”一文是我国热泵研究现存的最早的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在暖通空调中应用热泵。1978-1988年我国热泵应用与发展进入全面复苏阶段。
1989-1999年期间我国热泵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快速城市化,人均GDP的增
长,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
的研究不断更新。
对于土壤源热泵的发展主要是从1998年开始。国内数家大学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实验台,且大多数进行了
地下换热器与地面热泵设备的长期联合运行。其中1998年重庆建筑大学建设了包括浅埋竖埋管换热器和
水平埋管换热器在内的热泵系统;1998年青岛建工学院建成了聚乙烯垂直土壤源热泵系统;湖南大学1998
年建设了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1999同济大学建设了垂直土壤源热泵系统。这些系统为中国推广土壤
源热泵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地源热泵研究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各种交流探讨会。
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9月6日至8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从90年代开始,每届全国暖通制冷学术年会上都有“热
泵应用”的专题;2000年6月19~23日,中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
国外的应用状况和在中国的推广;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
联合发起并承办“国际地源热泵新技术报告会”于2003年3月17日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举行,加强了国内
外地源热泵先进技术的交流。
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地源热泵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富有创新性。哈尔滨工业
大学姚杨教授等,在对国内关于土壤源热泵及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新技术改造
传统技术,整合集成土壤源热泵和冰蓄冷的技术要素和成果,提出一种适合于以空调负荷为主,采暖负荷
为辅的全新空调系统形式,即土壤蓄冷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从2000年开始,在国内长春、济南、温
州、重庆、米泉建立了一系列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示范工程。土壤源热泵系统越来越多的被房地产商所关注
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