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华侨将军叶飞

合集下载

开国将帅中的八位归侨将军

开国将帅中的八位归侨将军

开国将帅中的八位归侨将军作者:王树人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4年第10期文王树人1955年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A。

此条例规定了我国将实行军衔制度。

同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等10人为元帅军衔的典礼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同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也举行了授予将军军衔的典礼仪式。

至1965年5月共有将帅1613位。

在1613位将帅中,有8位归侨将军,即上将叶飞、中将庄田(贵刊2014年第P期《开国中将中的”海归”》一文把庄田列为“海归”是不准确的,因庄田是”归侨”)和卢胜、少将唐铎、吴克之、叶松盛、曾生和陈青山。

叶飞(1914-1999):福建南安人。

原名叶启亨。

叶飞的父亲叶荪卫,原是南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

由于生活所迫,在同家乡的一位农家姑娘谢氏结婚几个月后便告别妻子,跟随同乡漂流到菲律宾吕宋岛的奎松省地亚望镇谋生。

后娶当地人麦尔卡托为妻。

1914年5月,叶启亨降生。

1919年,叶荪卫将5岁的叶启亨送回故乡。

后叶启亨一直由母亲谢氏抚养。

谢氏自己不曾生育,也一直没有随叶荪卫去菲律宾生活,而是在故土苦撑家业,并把叶飞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1928年,正在厦门省立第十三中学读书的叶飞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代理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

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后曾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等职。

建国后曾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交通部部长、海军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当选为中共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庄田(1907-1992):海南万宁人。

原名庄振凤。

叶飞、王必成、陶勇任职资历、军衔分析

叶飞、王必成、陶勇任职资历、军衔分析

叶飞、王必成、陶勇任职资历、军衔分析叶飞、王必成、陶勇并称“叶王陶”,是新四军三员虎将,也是陈毅、粟裕麾下三位著名战将。

1955年大授衔,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王必成和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人在各个时期的资历、任职情况如何?王必成和陶勇授予中将军衔是否合适?有没有争取上将的机会?一.“叶王陶”的入党时间比较叶飞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1955年授予的57名上将(王建安1956年、李聚奎1958年补授)中属于比较迟的。

大部分上将于1930年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必成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陶勇加入中国共产党。

叶王陶三人,入党时间都差不多,王必成较早。

叶飞上将二、“叶王陶”在红军时期任职情况叶飞于1933年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游击队,这个资历明显高出王必成和陶勇。

1929年,王必成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3团担任通讯班长、队长。

1931年冬,王必成任红四方面军副连长、连长,王必成虽然参加红军的时间虽然比叶飞早,但是王必成是基层战士、连级干部,叶飞是闽东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1932年9月,王必成担任红四方面军营长,1934年9月,王必成出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89师265团副团长。

1935年5月,任89师267团团长,后改任267团政委。

红军时期的正团级干部,王必成符合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所要求的红军时期任职基本条件。

何况,王必成于1936年1月出任红30军88师副师长。

与上将中的韩先楚、刘震等人不相上下。

陶勇在1931年11月起,历任红11军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位,1932年10月,历任红10师28团2营营长、副团长、团长。

1936年春,任红9军教导师师长,这个职位稍微高于红军上将资历任职要求。

但是,陶勇率部参加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失败,被捕入狱,出狱后影响了他以后的任职。

而这个时期的叶飞被当组织委以重任,1934年3月,在福建省委遭遇破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叶飞以特派员身份果断重新成立闽东特委,并创建闽东独立师,并于1935年担任闽东特委书记、闽东独立师政委和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虽然闽东独立师与中央红军的师一级干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叶飞这个任职资历在上将中并不难堪,而且很有说服力。

善于治军的开国上将叶飞

善于治军的开国上将叶飞

注重政治教育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治军叶飞高度重视部队的政治教育工作。

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军队是不能赢得群众、战胜敌人的。

叶飞从不脱离部队的实际情况进行空洞乏味的说教,而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教育和战斗动员,达到调动部队战斗积极性,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他反复强调要用马列主义的先进思想武装军队。

1942年,叶飞参与组织了部队的整风运动。

4月3日,华中局宣传部发出《关于反对主观主义及讨论中央决定的通知》;7月26日,华中军分委作出了《关于各战略单位整风的决定》,要求依据战争环境和部队特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阅读规定的整风文件,除少数团以上干部调华中党校学习外,其余排以上干部一面坚持艰苦斗争,一面进行整风学习。

1943年4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

4月10日,华中局发出指示,决定把整风学习作为全年的中心任务。

6月,叶飞参加了苏中区党委第四届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7月开始整风的决定,但是,敌伪的“清乡”运动,使整风暂时停下。

9月,三分区根据苏中区党委的电示,作出以整风为第一位的任务,普遍开展了整风学习。

主要采取在职学习的方法。

叶飞根据自己调查研究和本身的学习体会,就军阀主义残余的表现、危害、思想根源和克服方法等方面,写成《反对军阀主义》一文,发表在师政治部出版的《抗敌杂志》上,以提高认识,纠正军阀主义残余的错误倾向,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车桥战役后,苏中地区出现相对和平的局面,大规模的整风运动真正开展起来。

他分批抽调干部分别到区党委党校、军区政治部整风队以及地委整风队进行离职学习。

苏中公学和抗大九分校也进行专门整风学习。

整风运动的开展使叶飞的部队思想得到高度统一。

此后,叶飞又组织所在部队进行了两次政治整训工作。

在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4第6期 │。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冯晓蔚
【期刊名称】《红广角》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叶飞,1914年生,福建南安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书记,共青团福州中州市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冯晓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
【相关文献】
1.善于治军的开国上将叶飞 [J], 王刚
2.开国上将话叶飞 [J], 王昊;王纪一
3.毛泽东和萧华上将 [J], 水新营;
4.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J],
5.纪念叶飞上将诞辰100周年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东野战军各纵队司令员

华东野战军各纵队司令员

华东野战军各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各纵队司令员2013-04-20 14:33:16| 分类:华东野战军军|字号订阅华东野战军各纵队司令员1947年1月底,遵照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编为华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

至1949年初全军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先后成立了16个野战纵队。

一至十三纵队(没有第五纵队)、特种兵纵队、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只有四个团,实际只相当一个师)。

各纵队司令员:一纵队叶飞,1914年5月生,菲律宾华侨,1932年参加闽东游击队、新四军二纵队第一任,韦国清,1913年9月2日生,广西东兰县,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红一方面军、八路军、新四军第二任,滕海清,1909年3月2日生,安徽金寨县,1929年参加红军游击队,红四方面军、八路军、新四军三纵队第一任,何以祥,1911年9月9日生,四川西充县,1930年参加红军,红二军团,八路军第二任,孙继先,1911年生,山东曹县,1931年宁都起义参加红军,红一方面军、八路军四纵队陶勇,1913年1月21日,安徽霍丘县,1929年2月参加红军游击队,红四方面军、新四军六纵队王必成,1912年2月29日,湖北麻城县,1928年参加赤卫队,红四方面军、新四军七纵队成钧,1911年6月19日,湖北石首,1927年参加石首起义,30年参加红军,红二军团、新四军八纵队第一任,王建安,1908年10月12日,湖北黄安县,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八路军第二任,张仁初,1909年12月生,湖北黄安县,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转一方面军,八路军九纵队第一任,许世友,1906年2月2日,原湖北麻城(现河南新县),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八路军第二任,聂风智,1913年9月,湖北大悟县,1929年1月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八路军十纵队宋时轮,1907年10月,湖南醴陵县,1926年进黄埔第5期,1929年参加游击队,红一方面军,八路军十一纵队第一任,管文蔚,1903年,江苏丹阳,1938年组织抗日武装,新四军第二任,胡炳云,1911年3月,四川南充县,1932年底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八路军,新四军十二纵队第一任,陈庆先,1908年12月,湖北黄陂县,1932年底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新四军第二任,谢振华,1916年9月,江西崇义县,1930年参加红军,红一方面军,八路军,新四军十三纵队周志坚,1917年1月12日,湖北大悟县,1929年3月参加红军游击队,红四方面军,新四军特种兵纵队陈锐霆,1906年11月,山东即墨,1941年起义加入新四军渤海纵队袁也烈,1899年10月19日生,湖南武冈县,1925年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叶挺独立团任职,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30年参加龙州起义,红七军,八路军鲁中南纵队第一任,傅秋涛,1907年8月3日,湖南平江,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爆动,湘鄂赣军区,新四军第二任,钱钧,1905年5月2日,河南光山县,1929年4月参加农民起义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八路军两广纵队曾生1910年12月19日广东惠阳,惠宝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分享到:阅读(15)| 评论(4)| 转载(1) |举报。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写完前两篇<共和国最骁勇善战的五位开国将帅》和《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再来参照<水浒传>列出心目中的108位战将,由于时间所限,姑且先列出36位将军称为"虎将"吧,先行登载.开国上将有57位,我选取了33位,又从大将中选取两位资历与上将差不多的王树声\许光达.以我的观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身经百战,二是有战役指挥能力,三是军事生涯有其辉煌之处.排列顺序主要是按照将军军衔,兼顾建国后曾担任职务的大小及任中央委员的先后时间而定.1、王树声(1905—1974年)湖北麻城县人,原名王宏信,乳名国萌。

曾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担任过红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许光达(1908—1969年)湖南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

黄埔军校5期炮科,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

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

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3、王震(1908-1993)湖南省浏阳县人。

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人称“胡子将军”,以“南泥湾”垦荒、开垦“北大荒”、平定新疆、支持邓小平而功勋卓著。

曾高居国家副主席之位,是八、九十年代“中央八老之一”。

4、陈锡联(1915-199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虎将和我军名将,绰号“小钢炮”,以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闻名。

文革后期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华国锋所倚重,最后任中顾委常委。

5、许世友(1905-1985)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

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绰号“许和尚”。

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

华野12个纵队当中,为什么说第1纵队的司令员最为特殊?

华野12个纵队当中,为什么说第1纵队的司令员最为特殊?

华野12个纵队当中,为什么说第1纵队的司令员最为特殊?展开全文1947年2月初,为了适应战争发展形势的需要,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了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

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陈士榘任参谋长。

当时华野共辖11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全军将近30万人。

这12个纵队司令当中,1纵司令叶飞最为特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具有双重国籍的人。

叶飞的父亲名叫叶荪卫,是福建南安县人,当时正值清末,战乱不断,为了谋生,许多当地人被迫离开家乡,前往南洋讨生活。

叶荪卫也撇下了新婚的妻子,来到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帮人照管椰林。

几年后,他和当地一个名叫麦尔卡托的女子结了婚,开了一家杂货铺维持生计。

1914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出生,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叶飞。

1919年,父亲带着叶飞和他的哥哥叶启存回到了福建老家,把哥俩交给了他的中国妻子,然后又返回了菲律宾,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叶启存7岁,叶飞5岁,之后照顾小哥俩的重担就都落在了养母身上。

这是一个慈爱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叶飞和叶启存身上,省吃俭用把哥俩送进了学堂。

1928年,还在读中学的叶飞参加了革命,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这年年底,他离开了学校,开始从事秘密工作。

此后叶飞先后担任过中共闽东特委书记和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期间,亲手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并担任政委。

红军主力长征后,叶飞领导独立师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期间多次挫败国军的“清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闽东红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6团,叶飞出任团长。

后来他还先后担任过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和第1师师长等职。

期间曾率部突袭上海虹桥日军机场,烧毁敌机4架;并在车桥战斗中歼灭日寇465人,俘敌24人,开创了新四军一次战斗中俘虏日军的最高纪录。

叶飞将军与英雄的三野十兵团——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

叶飞将军与英雄的三野十兵团——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

叶飞将军与英雄的三野十兵团——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1949年2月,伟大的淮海战役刚结束,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华东野战军就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进行了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

就在这次整编中,一支新组建的钢铁部队诞生了,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

这支英雄部队的司令员就是叶飞同志。

此后,这支英雄部队在叶飞同志指挥下,继承了新四军的光荣传统,飞越天堑战上海,千里鏖兵收八闽,攻必克、守必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

十兵团前身是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所辖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纵队在整编中依次改称为第28、29、31军。

我父亲张强生同志由原十一纵33旅旅长改任第29军87师师长,在叶飞同志指挥下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的月浦战斗,以及解放福州和漳厦的战斗。

今天,作为他们的后人,在叶飞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回顾这一段光辉的历史,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叶飞同志的丰功伟绩党和人民早有定论,今天,我仅从一个后生晚辈的角度,谈谈我所知道的叶飞同志。

一、渡江战役——叶飞指挥十兵团飞渡天堑叶飞同志早年参加革命,1933年曾在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

1934年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坏、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以特派员的身份果断地主持工作,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

1935年主力红军长征后,他领导闽东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其间先后率部在闽浙边取得多次对敌斗争的胜利,多次挫败国民党军的“清剿”,并在闽东地区恢复和重建了多块游击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飞同志作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率部东进,在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旋即北渡长江,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此后,他参与了黄桥战役,参与和指挥了苏中地区反“扫荡”、反“清剿”和反“清乡”作战,参与和指挥了车桥战役,以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日伪军近千人,打通了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

际公法、哪还有中国主权、哪还有中国人民的尊严?于是叶飞立即命令发信号警告英舰,并要求其迅速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飞1955年被 授予上将军衔,年 7月荣获一级红星 功勋荣誉章。
1941年车桥战役中, 歼灭日伪军1600多人,打了 一个大歼灭战。1946年1月, 率部参加了宿北战役,歼敌 2.4万余人。
1947年初,指挥所部参加了鲁 南战役,整个战役共歼敌两个整编 师、一个快速纵队计5.3万余人,缴 获坦克24辆、汽车470余辆、各种 火炮200余门。
叶飞,福建省 南安县人。1914 年5月7日出生在 菲律宾吕宋岛山 区小镇的一个华 侨家庭里。
父亲叶孙卫原是福建省南安县的一 个贫苦农民, 1919年,叶飞随父亲回 到南安县金淘区深鞍乡。
曾任:1929年 福建省团委委员、 委宣传部部长。 1935年任中共闽东 特委书记、闽东军 政委员会主席兼闽 东独立师师长、政 委。1941年1月, 任新四军第一师副 师长,兼第一旅旅 长和政委。
鲁南战役后,在莱芜战役中, 指挥部队紧钳国民党军第二绥靖 区副司令李仙州总部及七十三军、 四十六军于我包围之中。经3昼夜 激战,给予两军主力以惨重杀伤, 使仓皇突围溃窜。先后在孟良崮 战役,淮海战,上海战役中都取 得赫赫战功。
在解放福州战役中,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 5个军部、14个师计5万余人,而我军伤亡不足500 人。漳厦战役中,1个月时间内,指挥所部共歼国 民党军1个兵团部、1个要塞司令部、2个军部、7 个师及其他部队,共5.1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军 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 第二书记、福建人民政府副主席、 福建省省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 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 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 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 政协主席。 197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党 组书记。197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 委、1980年任海军司令员。第六、七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办公桌
叶飞用的书、笔
叶飞故居-----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
叶飞故居----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
少先队向叶飞像献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