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葬礼种类你了解几种
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白事程序详解

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白事程序详解土葬最古老、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在我国,已知的安葬方式有火葬、天葬、水葬、风葬、崖葬、塔葬、高棺葬,另如,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也有人们把夭折的儿童放入瓮中,实行瓮棺葬。
各民族对灵魂不死的认识有所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丧葬方式的态度不同。
汉族人一般以土葬为荣耀,认为死人“入土为安”。
1、做七亦称烧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
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当地风俗,凡人去世后要过七期,每期七天,据说是为死者超度的2、烧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
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
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
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
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
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死者葬后,孝子在家设灵位,守孝三年,按阴阳先生写出的“期单”进行祭祀活动。
“期单”贴在灵堂。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
殡葬知识大全

殡葬知识大全殡葬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殡葬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更好地了解殡葬知识,本文将对殡葬的概念、种类、流程、礼仪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殡葬概念“殡”即安放,葬”即埋葬,殡葬是指人们为死者举行的安放和埋葬仪式及相关活动。
殡葬一般包括回收遗体、殉葬仪式、安葬及祭拜等几个步骤。
它是人们向逝者最后的缅怀和悼念,也是家族、亲朋好友送别逝者的一种方式。
二、殡葬种类1、火葬火葬是现代化的殡葬方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以火化遗体为主要手段进行安葬。
火葬还可以有效遏制疾病传播,使得墓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土葬土葬是一种传统的殡葬方式,其遵循传统的亚洲文化。
它以将遗体安置在墓地内为主要手段进行安葬,也包括头七、百日祭之类的礼仪。
3、海葬海葬是一种新兴的殡葬方式,主要是将骨灰抛撒于大海中。
它也可以顺应环保意识,有效节省资源。
三、殡葬流程1、回收遗体在确诊死亡后,家属会联络殡仪社或医院进行死亡证明和遗体的处理。
2、移送殡葬馆一旦确认死亡证明,遗体被送往殡仪馆,接受进一步处理。
3、公示和殉仪殡仪馆会发出公示,通知亲朋好友前来悼念和参加殉仪。
4、火化或土葬在悼念和殉仪结束后,遗体会被进行火化或土葬。
5、骨灰、墓地和殡仪四、殡葬礼仪1、头七即死者去世后第七天,是家属进行悔过、哀悼、陪祭的重要时间点。
家属应供奉祖宗、扶鸾、焚香、拜祭等仪式。
2、百日祭在死者去世100天后,进行百日祭。
这是家族为死者传统的圆正大典。
3、忌日忌日是指死者每逢农历纪念日或忌日,家属会进行陪祭或供奉的仪式,以此为死者送上思念和悼念。
总之,殡葬是人们对逝者最后的缅怀和悼念,也是家族、亲朋好友送别逝者的一种方式。
在殡葬流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礼仪,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悼念。
而殡葬种类和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未来的殡葬方式还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死亡的葬礼不同文化对葬礼的传统与仪式

死亡的葬礼不同文化对葬礼的传统与仪式死亡的葬礼:不同文化对葬礼的传统与仪式葬礼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是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或朋友送别的一种方式。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葬礼的传统与仪式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不同文化下的葬礼传统与仪式。
一、犹太传统葬礼在犹太文化中,葬礼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传统。
首先,根据犹太教法,一般情况下,死者的葬礼应当在死亡后24小时内进行。
其次,犹太葬礼通常在家人和亲友的共同陪同下进行,强调家庭的凝聚力和团结感。
而在葬礼期间,家人通常会携带花环或鲜花,在墓前祈祷并表达哀思。
此外,犹太传统葬礼还规定了死者的安葬方式,比如将遗体放置在特制的柩子中,并且在墓地上撒上一些土壤。
二、中国传统葬礼中国传统葬礼是由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所构成的。
传统上,中国人相信死者在死后会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因此葬礼是为了帮助死者安全过渡到那个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会在家中进行丧礼,亲友在家中奉上白色丧葬礼服,以示哀悼。
然后,在安葬过程中,家人会将死者的遗体放置在棺材中,并选择一个吉利的墓地进行安葬。
此外,在中国传统葬礼中,祭祀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人们会在墓地上焚香祭拜死者,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三、印度教传统葬礼在印度教传统中,葬礼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
印度教的葬礼通常会在死者过身后的24小时内进行。
印度教徒相信人死后灵魂会转世,因此他们将葬礼视为一种解脱的仪式。
在葬礼仪式中,死者的遗体通常会在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下送到河流或海边进行火葬,这是因为在印度教教义当中,通过火葬,灵魂能够解脱肉体束缚,达到解脱的目的。
此外,印度教传统葬礼还包括了对死者灵魂祈祷的环节,亲友会在祭祀过程中诵经,为死者祈愿。
四、西方传统葬礼与东方文化相比,西方传统葬礼注重个人的个性化和个人的意愿。
在西方文化中,死者的葬礼通常会在教堂或殡仪馆举行。
葬礼仪式通常由主持人主持,亲友会依次致悼词,表达对逝者和家属的哀悼之情。
解密中国农村九大丧葬习俗

解密中国农村九大丧葬习俗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
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
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
那么,中国农村有哪些丧葬习俗呢?一、为何穿孝服孝服亦称丧服,已流行两千多年。
古代行“五服制”,由最粗生麻布到最细熟布分五个等级差别,相继标志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的差异,现在人们常讲“出了五服”或“还没出五服”就是这个意思。
现行的“穿白戴孝”就是由“五服制”演化而来的丧葬礼仪。
冀中地区孝服过去以白粗(土)布为之,也有用白纱布做孝帽的。
今以白平纹布为主,四缘及袖口均不缝,毛口翻出。
腰间系一束麻。
孝衣的繁简大小,以辈份亲疏为据。
头扎“T”字形白布,谓之“孝帽”,帽前挂小棉絮球数个,棉絮球个数多辈份长,少则辈份小,鞋面蒙一白布,尺寸亦以辈份为据,缝之马虎,据曰:破的快,富的早。
吊唁者至,必给以白(黑)布一块,约六、七尺不等。
“五服制”与“披麻戴孝”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丧葬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城市通常已采用佩戴黑纱、白花或小绒球等做为哀悼标志,已改变了孝衣的形式和意义,不过在农村穿白戴孝仍很普遍。
还有些村做公用孝衣,供村民租凭,穿后交回,只做为标志,已失去了原始的迷信意义。
黑纱具有简单、文明、社会化乃至国际化的特点。
据传佩戴黑纱的哀悼形式起源于英国,古代英国的贵族死后,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丧服到哀。
有一位贵族死后,他的仆役购不起丧服,就用一块黑纱致哀(因为那里的丧服是黑色的)。
后来这种简易丧礼传播到世界各地,也传到了冀中。
它本身就是丧葬习俗由繁向简的一个例证。
二、扎纸活的演变扎纸活起源于明清,用纸扎的人形在墓前焚烧,取代了陶本俑殉,当时是一大进步。
这些丧俗传入了冀中,之后又用纸牛、马、车、金银箱、宅院等各种纸扎活,眼下还出现了纸电视、冰箱、轿车等。
中国新型丧葬方式

中国新型丧葬方式
中国新型丧葬方式有:
1. 海葬:把骨灰撒入大海,回归自然,但是存放骨灰的容器价格昂贵,大部分家庭可能难以承担。
2. 树葬:将骨灰撒在无主栽种的树木根部,用以报答树木的无私奉献。
3. 花葬:把骨灰埋入事先在花园里挖好的花坛里,种上花草。
4. 艺术葬:把骨灰、水泥、沙子、玻璃等不同材料合成的具有艺术造
型的葬式,使去世者得以安息。
5. 壁葬:壁葬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葬式,多为达官贵人所用,一般为未
婚且无子的人采用此方式下葬。
另外,如果家中有去世的老人,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殡葬
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
中国的殡葬风俗

中国的殡葬风俗 在中国呀,殡葬风俗那可是多种多样,超有趣又超有内涵的呢。 一、传统土葬风俗 土葬在中国可是有着超级悠久的历史啦。人去世之后呀,家人会先给逝者擦洗身体,换上干净整洁的寿衣。这寿衣的讲究可多了,颜色和样式都有传统的规定呢。然后就会把逝者放入棺木之中,棺木的选材也很有门道,有些地方会选用上好的木材,象征着对逝者的敬重。在很多农村地区,棺木在家中会停放几天,这期间亲戚朋友都会来吊唁。大家会披麻戴孝,哭声回荡在屋子里,这哭声里可都是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呀。出殡的时候呢,长长的送葬队伍可壮观了,有抬棺的、有撒纸钱的,纸钱飘飘洒洒,就像是给逝者在黄泉路上的“路费”一样。到了墓地,把棺木小心翼翼地放入墓穴,再填上土,堆起一个坟包,还会立个墓碑,写上逝者的名字等信息。
二、火葬风俗 现在火葬也越来越普遍了。当亲人离世后,会先送到殡仪馆。在殡仪馆里会有专门的告别仪式厅,亲朋好友在这里和逝者做最后的告别。告别之后,逝者就 会被推进火化炉。火化之后呢,家属可以选择把骨灰装在骨灰盒里。骨灰盒的材质和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家属会把骨灰盒安放在殡仪馆专门的骨灰存放处,有的则会选择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安葬,像一些陵园之类的。而且现在还有海葬这种方式呢,就是把骨灰撒入大海,让逝者回归自然的怀抱,感觉特别的豁达。
三、少数民族的殡葬风俗 少数民族的殡葬风俗更是别具特色。像藏族的天葬就很神奇。他们认为人去世之后,把尸体喂给秃鹫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事情,因为秃鹫被视为神鸟,这样逝者的灵魂就能通过秃鹫带到天上,得到解脱。还有蒙古族的火葬,不过他们的火葬和汉族的火葬在仪式等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满族的土葬在以前也是很传统的,他们的丧葬仪式中有着满族自己的文化特色,比如在棺木的装饰等方面都和汉族不太一样。
中国的殡葬风俗就是这样丰富多彩,每一种风俗背后都有着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敬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送别亲人,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国外殡葬方式

国外殡葬方式殡葬是人们对于逝者的最后一种仪式,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有不同的殡葬方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国外的殡葬方式。
1. 火葬(Cremation)火葬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的殡葬方式之一,特别是在西方国家。
火葬是将逝者的遗体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燃烧,将遗体转化为骨灰。
骨灰可以安放在骨灰盒中,或者撒在特定的场所,如花园或海洋。
火葬的好处是经济实惠、环保,并且可以节省土地资源。
2. 埋葬(Burial)埋葬是另一种常见的殡葬方式,尤其在基督教和穆斯林国家比较普遍。
逝者的遗体会被安放在棺材中,然后埋葬在墓地中。
墓地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家族专用的。
许多国家还有专门的纪念公园或者墓园,供人们前往悼念逝者。
埋葬的好处是传统、庄重,并且可以提供一个供人缅怀逝者的地方。
3. 水葬(Sea Burial)水葬是一种将逝者的遗体投入海洋的殡葬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地区比较常见。
逝者的遗体会被放入特制的容器中,然后投入大海。
水葬的好处是可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4. 露天火葬(Open-air Cremation)露天火葬是一种在户外进行的火葬方式,主要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区流行。
逝者的遗体通常会在河边或山脚下进行火化,然后将骨灰撒在河流或山地中。
这种方式认为将遗体归还给大自然是一种解脱和升华。
5. 空中葬礼(Sky Burial)空中葬礼是一种在高山地区流行的殡葬方式,主要在西藏和蒙古等地实行。
逝者的遗体会被切割成小块,然后放置在高处,供飞鸟食用。
这种方式认为通过鸟类将逝者的灵魂带到天堂,是一种超脱和解脱。
6. 同性葬礼(Same-sex Funeral)同性葬礼是指在一些国家允许同性伴侣合法结婚的情况下,逝者的同性伴侣可以享受与异性夫妻相同的殡葬权益。
这种方式反映了对同性伴侣平等权益的尊重和认可。
不同国家和文化对于殡葬方式有着各自的传统和习俗。
无论是火葬、埋葬还是其他方式,殡葬都是对逝者的最后礼仪,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缅怀。
蒙古墓葬方式

蒙古墓葬的方式
蒙古墓葬的方式通常受到游牧民族特点和蒙古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
主要的葬礼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天葬:天葬是蒙古高原上一种常见的葬礼方式,尤其是在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区。
天葬将死者的遗体暴露在高山之上,让秃鹫等食肉动物分食。
这种方式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也是一种环保的葬礼方式。
2.土葬:土葬是将死者的遗体埋在地下,通常会选择一处风水宝地。
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等皇室成员就使用了土葬。
为了保密,墓地位置通常不为人知,有时还会设置陷阱以防盗墓。
3.水葬:水葬是将死者的遗体投入河流,让水流带走。
这种方式在蒙古部分地区较为罕见,但在一些河流丰富的地区会采用。
4.石棺葬:石棺葬是将死者放入石制棺材中,然后埋入地下。
这种方式在蒙古墓葬中相对少见,但在一些具有特殊地位的墓葬中仍可见到。
5.树葬:树葬是将死者的遗体放在树上,让风吹散尸骨。
这种方式在蒙古部分地区较为罕见,但在一些森林丰富的地区会采用。
这些葬礼方式可能会因地区、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葬礼种类你了解几种?
树葬
树葬即时称天葬。分为古代树葬和现代树葬。古代树葬在中国东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颇
为常见。而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
人的骨灰撒在树下。现代树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面是没有任何殡葬设施的,而是以
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记。树葬,这一远古时期就出现的丧葬习俗,历经万年,一旦被人们从
历史的长河中发掘出来并赋予新的含义,必将给人们传统的丧葬习俗带来一股清风,抚慰生
者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情,让生者更好地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创造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
海葬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
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继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
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
屈肢葬
屈肢葬----屈肢葬相对直肢葬而言,指的是人死之后尸体所摆放的形式
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
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云南、
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仙岩、福建
武夷山、四川忠县卧马函、四川奉节县夔峡、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曾
发现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风葬
风葬又称“露天葬”。是一种风化的丧葬方式。它包括树葬、崖葬、洞葬、悬棺葬等。在中
国等东亚各国,泰国等东南亚各国的很早时期,都有这种习俗存在。
草坪葬
草坪葬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葬式。与芳草为伴,让生命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吸取大地甘
露,与天地合二为一。
干葬
干葬是许多葬俗中比较特别的一种葬礼。多为高贵的人,或者富有的人选择的一种葬法,颇
费钱财。干葬的来源是因为人们在处理人死后的遗体时年进行特殊处理的方式是经过干化处
理而闻名。
土葬
土葬,即将死者遗体埋进土中的葬法。普遍流行于世界各民族,始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
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成员合葬者。原始公社时期,氏族皆有固定
的墓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宗族,通常也有固定的墓葬场,称为祖茔。土葬以质地不同
的棺盛放遗体,并附有殉葬品。又称 “埋葬”。约产生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智人(或古
人)阶段。西欧的莫斯特期墓葬,是迄今所知的最早土葬。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晚期
智人(或新人)阶段时,土葬有了发展。在死者四周围以石块,放置石器和装饰品,并撒上
赤铁矿等红色物品。研究者认为,这种葬式是人类有了原始宗教观念的一种表现。
碗墓
碗墓是中国某些少数地区特有墓葬习俗。清朝至民国初年,川东及重庆地区流行用瓷碗与石
灰粘合作为墓椁的碗墓的殡葬习俗,一座碗墓动辄用瓷碗成百上千件。1986年,在武昌洪
山区黄家湾发现一座明代夫妻合葬碗椁墓。
水焚葬
所谓“水焚葬”就是将死者用丝绸包裹,放入一个圆柱形的“锅炉”,随后向里面注入数百
升混合着氢氧化钾的水,将锅炉内部加热到150摄氏度。两到三小时后,死者的尸体就变成
了白色的骨灰和一些骨头,以及一些咖啡色的液体。这些白色骨灰可以作为肥料,骨头即使
扔掉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伤害。
胎曲葬
大溪文化遗址出土数百座墓葬中,发现大量“胎曲葬”墓葬,即死者俯身式曲肢,双手交叉
放在腹腿之间,仿佛母体中的胎儿。
太空葬礼
太空葬礼是指将死者的一小部分骨灰放入一个唇膏大小的太空舱内,而后利用火箭送入太
空。世界上第一场太空葬礼于1997年4月21日举行。
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曾流行于大洋洲和亚洲
的喜马拉雅山区。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投河式、撒灰式。当前英
国开始推行绿色水葬,比传统土葬、火葬等方式更为环保。
木乃伊
又称“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蜡”。世界许多地区
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
二次葬
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
次埋葬。
石室墓
石室坟墓是一种长方形的平顶坟墓,最早出现在早期王朝时期(公元前3500年左右),比金
字塔大约早1,500年。即使在出现了金字塔的年代里,贵族仍建造石室坟墓这一较简单的坟
墓。
塔葬
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葬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
又称灵塔葬。当高僧/活佛圆寂后,把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以香料处理,然后根据
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
洞葬
洞葬,是苗人的一种葬礼习俗,是将逝者棺木放入溶洞保存的一种形葬方法,在高坡苗族已
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瓮棺葬
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大多将小孩的尸体殓入其中,埋葬,还有用
来埋葬成人的。这种葬俗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
俯身葬
所谓俯身葬就是死者采用扑倒的姿势加以埋葬,其中有直肢,也有屈肢。俯身葬在殷商时与
仰身葬一样盛行于各个商代文化时期,成为商代葬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异穴合葬
异穴合葬,也称同茔异穴,是中国汉代墓葬形制之一,即夫妻分别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
沙葬
沙葬,新疆沙漠最为盛行。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进沙子里。由于气
候关系,许多尸体进入沙子里面就立即脱水,使得尸体不会腐烂,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
上千年来源。
腰坑
腰坑墓葬俗在我国肇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北方地区的商和西周时期,这一葬俗文化极为
流行,东周时期逐渐衰弱,战国以后消失。
殉葬
古代以活人或物品与死者同葬的习俗。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
财物、器具等随葬。龙山文化时期(约五千年以前)就出现人殉,商朝男女贵族墓葬有大
量的人殉,但没有夫妻合葬、妻妇殉夫的现象。
从古到今不论是哪种葬礼,都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本文由绿波团(www.lvbotuan.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