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合集下载

古代十大草书名家!

古代十大草书名家!

古代⼗⼤草书名家! ⼀、张芝 张芝:⽣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肃)⼈,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笔⽽成,偶有不连,⽽⾎脉不断,及其连者,⽓脉通于隔⾏”,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观。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帛,必书⽽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尽墨”。

后⼈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珍爱其墨甚⾄到了「⼨纸不遗」的地步。

评价相当⾼,尤以草书为最。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东),后迁居⼭阴(今浙江绍兴),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的书法家,被后⼈尊为“书圣”。

他的⼉⼦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们称他们两为'⼆王',另⼀个⼉⼦王凝之官⾄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七帖》、⾏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摹⼿追,⼴采众长,冶于⼀炉,创造出“天质⾃然,丰神盖代”的⾏书,被后⼈誉为“书圣”。

三、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字⼦敬,祖籍⼭东临沂,⽣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

官⾄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称王⼤令。

与其⽗并称为“⼆王”。

王献之的草书,更是为⼈称道。

俞焯曾说:'草书⾃汉张芝⽽下,妙⼈神品者,官奴⼀⼈⽽已。

'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草,共⼗五字,绢本。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1. 王羲之(303-36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序》和《九成宫醴泉铭》。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和隶书最为著名,被誉为“书圣”。

2. 颜真卿(709-785),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等。

3. 柳公权(778-865),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行草和草书,代表作品有《柳公权法帖》等。

4. 米芾(1051-1107),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行草书法极富个性,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和《臞仙书屋记》。

5. 赵孟頫(1254-1322),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行草和隶书,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和《黄庭经》等。

6. 文征明(1470-1559),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行草和隶书,代表作品有《文征明帖》等。

以上介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只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书法家的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帮助你对历代书法名家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1.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快乐(指书写时的痛快感)着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频有哀祸"帖,而又怎能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可逮?2.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年),唐代大臣、书法家,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东临沂市费县)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变古法,开新风,把在民间酝酿已久的书法革新运动推向新阶段。

他突破了东晋以来一直统治书坛的清俊妍美的书风,开创了具有盛唐风貌的刚健雄厚、雍容壮伟、大气磅礴的新书风。

书法初学褚遂良,兼得二王和初唐四大家的书艺特点,后又学张旭笔法,广泛吸收民间书家的风格,集众之长,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筋骨层的“颜体”新风貌。

笔法上大大加强腕力的作用,笔画上清劲丰肥,竖笔多相向,结构庄重正大,笔致圆转深厚,布局充实茂密。

整体上充满质朴豪迈的气概和刚健丰伟的气度,给人以厚重的浮雕感。

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圆劲激越、诡异飞动。

这博大精深的书法成就与他正直的人品也不无关联。

传世书迹,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碑》、《李元靖碑》等,行书有《争座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及《祭侄稿》。

中国古代书法八大家 3

中国古代书法八大家 3

颜真卿
•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 ),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 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 、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 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 有《颜氏家训》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蘸黄 土水在墙上练字。端庄雄伟。他的 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 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 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 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 下第二行书”他的书体被称为“颜 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 “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用笔匀 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 折出圆而有力。


•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 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 工草隶;徽之, • 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 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 圣”。黄伯思《东观馀论》云: “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 ,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 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 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 ,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 ,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 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 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 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 《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 、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 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 ,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 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 。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 等人。
中国古代书法 中国古代名书法家 介绍 名家
龙慧璇
王羲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 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 (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 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 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 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 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 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 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 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 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 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 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 有“书圣”美誉。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瞩目和推崇。

众多书法家们用他们的毛笔挥洒出了一幅幅独具魅力的艺术画卷。

在中国书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而被后人所铭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著名的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风格独特,博采众长。

代表作品有《兰亭序》、《麟德碑》等。

二、颜真卿颜真卿以其豪放奔放、激励人心的字体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兼具刚劲有力的笔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代表作品有《魏碑》、《愿作鸳鸯不羡仙》等。

三、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继承了颜真卿的风格,兼具力度与婉约之美,给人以深远的艺术印象。

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赞皇田家洞窟记》等。

四、米芾米芾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作品激情四溢,每一笔皆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个人风格。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卷》、《题红楼梦》等。

五、董其昌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刚劲有力而著称。

他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和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书紧邻停》等。

六、黄庭坚黄庭坚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样化,既有隶书、楷书,也有草书、行书等。

他的笔墨简练、洒脱自然,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有《自书碑铭》、《春居正字帖》等。

七、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古朴、庄重的美感。

他的字体优雅,笔墨细腻,给人以深沉的艺术享受。

代表作品有《赞皇田家洞窟记》、《秋雨诗》等。

八、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融汇了前人的艺术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代表作品有《自书宋词》、《爱莲说》等。

九、杨凝式杨凝式是南唐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秀丽、清逸而著称。

他的字体柔美、挺拔,给人以宁静祥和的艺术感受。

代表作品有《河岳英灵集石刻》、《白云堂帖》。

十、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作品之一,它以其简练、规范的字体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引人注目。

中国著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名人介绍

中国著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名人介绍

中国著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名人介绍
中国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古代书法家:
1.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国
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都乡南仁里)人,后迁开阳县城内都乡南八里都乡南亭川人。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2.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以上只是部分列举,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及作品欣赏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及作品欣赏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及作品欣赏说到李斯,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名政治家,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杰出的书法家。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

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

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

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

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

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南登琅邪时所立,内容是歌颂秦德者,原石还存在山东诸城海神祠内,但始皇颂诗及从臣诸名已剥落,尚存二世从官名和诏书十三行。

书体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绿为主,字体皆为长方,笔书粗细如一,显现雍容典雅之风格。

一般以为秦代诸刻石皆为李斯所撰,把他当做当代书法家兼文字学家。

李斯,字通古,秦上蔡人,特善篆书,后世推他所做篆书为小篆之逸品。

中国八大书法名家简介

中国八大书法名家简介

中国古代八大书法名家简介一、王羲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

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

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

”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

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二、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死时四十三岁。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1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
东晋书法家。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擅长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
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
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现已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
《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著名。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2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唐代书法家。
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
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
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
《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
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3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
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
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
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其书体被称为“颜体”,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
“楷书四大家”。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4
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
人,唐代书法家。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怀素是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
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
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
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5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在
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
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
《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等。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
山市)人,北宋大文豪。其在诗、词、赋、散文等方面,均有极高成就,且善书
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
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擅长行书、楷书,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7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
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乃江西诗派祖师。黄庭坚的书法别树一格,
擅行书、草书,尤善草书,其作品有《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帖》等,被后
人评为纵横奇倔,波澜老成,且收放自如,突破方正均匀的体例,与苏轼、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文化墙www.wenhuaqiang.net
8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山人等,出生于湖北襄阳,
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
收藏家于一身。米芾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
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书法功力非常深厚,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全部内容请浏览:wenhuaqiang.net/category-512-b0-category_type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