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说课评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水不忘挖井人》说课评课

一、理论依据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部分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名叫沙洲坝的村子吃水困难的问题。沙洲坝的乡亲们非常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永记毛主席的恩情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以伟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第二段有两句话,用叙述的口吻简单讲述了毛主席在沙洲坝看到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亲自带领战士们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第三段写乡亲们饮水思源,立碑纪念。课文中的插图是拍自沙洲坝实地的照片。这口井被人们称为“红井”,井旁立着石碑,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故事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但是至今仍广为流传。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生活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新中国,他们目睹的是祖国的昌盛与繁荣,本课是一篇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记叙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课前了解到学生的阅读经历:87%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10%的学生看过革命题材的连环画书,3%的学生对革命故事有一些了解,主要途径是:电视中了解、听家人讲故事。学生对战争年代的故事背景,对革命领袖“毛主席”

了解确实有限。教学时可以借助图片,简要介绍毛主席,同时落实“革命、解放”等词语。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于“水井”比较陌生。教学中通过图片配合教师讲解,来帮助学生了解“水井”对农村生活的重要性,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缺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模糊。教师结合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乡亲们吃水的艰辛,从而体会沙洲坝乡亲们对水的渴望。有了情感基础,学生才能理解“挖井”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从而理解乡亲们饮水思源的情感。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在读通句子、读出停顿上还需教师进一步指导。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3.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其中前两条是教学重点,第三条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三个一:知一位伟人,晓一件事情,明一个道理。因为人物就在事件中,道理在事件中蕴含。因此,本节课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晓一件事情。

(一)借助图片,知伟人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接着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和句子。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新词,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句子。朗读的三句话中都提及了“毛主席”。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这就是毛主席,他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是中国人民深深热爱的伟大领袖,课文所

讲的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发生的事。从课文人物形象入手,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识伟人,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在学习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时,教师将雕塑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手拿铁锹,站在人民中间的是毛主席!”学生兴奋地说。此时,毛主席一心为民的形象早已深入学生的内心。

(二)整理信息,晓事情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设计时,依课文特点设计了以下内容。

1.补充资料,找准信息。

学习第一自然段,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教师邀请学生圈出这段中三个表示地点的词语,它们是“瑞金城”、“沙洲坝”、“江西”,教师顺势出示地图为大家介绍地域特点,请学生读好这几个词语后再读句子,读好停顿。“在那儿住过,‘那儿’指的哪儿?①江西②瑞金城③沙洲坝。”有了教师补充资料的讲解,学生立刻找准信息那儿指的是“沙洲坝”。沙洲坝,是“革命旧址”,是毛主席曾经生活过和战斗过的地方,当年这里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没有水灌溉田地,就连村民们喝水都十分困难。历史资料、地域特点的适时补充,朗读的有效指导,可谓一举多得,又为文中的“挖井”埋下伏笔。

2.链接生活,引发想象。

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井”“很远”“挑”距离学生的生活遥远,一个个小问号在一年级的小学生眼中闪现着。教师出示一组图片介绍:沙洲坝这个村子严重“缺水”,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那里有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水塘里全是脏水。邀请学生模仿挑水的动作,再启发想象:村民们挑着满满的水会怎样?挑着水走了好几里山路又会怎样?会把鞋底磨烂,会磨破了肩膀,会……此时,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再读这句话时他们读出了路途之遥远,吃水之艰难,由文字表面的知道过渡到内心的感受。

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怎么做的?有了村民吃水难的铺垫,学生准确地找到了第二句话: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这句话围绕一个“挖”字展开,但是并没有写明挖

井的难度,挖井人的情况,挖井的结果。这时,教师把相关资料适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毛主席为解决沙洲坝人民的吃水、用水问题,亲自找水源,亲自带领军民一点一点地挖…一天、两天…一直挖了十几天,水井终于挖好了!水井宽1.7米、深6米。毛主席还下到井底铺设了过滤澄水的石砾和木炭,井水常年不干,清凉甘甜。从此,沙洲坝的人们群众结束了吃水难的历史。再联系“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通过“缺水”与“有水”的对比,学生已经走进文本,切身感受到乡亲们的感激之情。

3.图文互补,读懂文本。

想象乡亲们围在井台边,喝着甜甜的井水,会说些什么呢?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学生顺理成章感悟到感激、感恩。随后借助图片简要介绍“解放”,出示第三自然段,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了什么内容?用“”画一画。图文互补,学生很快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学生体会着乡亲们的情感,满怀感激再来朗读这句话,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

(三)理解课题,明道理

如今的沙洲坝,吃水不再困难,但人们还是愿意到井边来,喝上一口甜甜的井水,那是因为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此时齐读课题深入理解道理,教师总结:“吃水不忘挖井人”告诉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再出示课堂练习,学生结合文本,深深感受到“饮水思源”的含义,自然选择了后者。

纵观本节课,教师借助图片、历史资料,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在充分读懂文本的基础之上找准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饮水思源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