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诱惑网络心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科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拒绝网络诱惑
课时:1课时教师:刘莹
一、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认清网络诱惑,学会拒绝网络诱惑。
2 激励学生,树立对抗网络诱惑的勇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生认清网络诱惑,学会拒绝网络诱惑。
2 难点:激励学生,树立对抗网络诱惑的勇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案编写。
2 制作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人上网?同学们喜欢上网吗?同学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干什么?
教师点睛: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并且经常上网,上网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玩网游,看电影,下载音乐和聊天。
引出课题:今天的心理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拒绝网络诱惑。
一、案例分析
集体朗读这两则案例:
案例一:2004年3月31日上午9点33分,重庆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学初一(5)班的三名学生罗华、熊海和王东逃学后,他们在离开学校的48小时内,就在一家网吧里玩了大约44个小时的游戏,其中熊海连续沉湎电脑游戏达3个通宵。三人走出网吧后,在极度困乏的情况下,他们竟躺在火车铁轨上睡觉,结果导致熊海和王东被疾驰而来的火车碾死,罗华滚下铁轨侥幸逃生。事后,罗华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在网吧玩昏了头,我的同学一定会被火车惊醒,他们绝不会死!”
案例二:云南省文山县在校初中一年级学生陈楠,2002年11月9日(星期六)早上,骑自行车出门,直至深夜未归,家人四处寻找,不见踪影。12日下午2点钟,在西华桥下发现一具小孩尸体,经其家人辨认,正是失踪4天的儿子。原来,9日那天陈楠与同学去网吧玩,欠上机费20元,老板便将其自行车扣押,陈楠心中恐惧,不敢回家,最后饥寒交迫,投水而亡。
七嘴八舌:小组讨论这些案例给你有什么启示?(时间5分钟,小组长把各小组组员的意见收集起来,并选一个代表上讲台发言)
教师总结:网络不可忽视的弊端:1、摧残身体,荒废学业。2、因上网诱发犯罪。3、网上交友不慎,骗身又骗财。
二、活动
老师最近收到一封心理求助信,但老师也没有办法帮助他。这是怎样的一封信呢?我们来请一位学生(最好是有网瘾的学生)来扮演这个求助者:
一封心理求助信: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的身边也有许多的美好事物。可是我现在深深的陷入了网吧的泥潭中,只要一天不上网,只要一天看不到网友的留言,只要一天看不到游戏中“我”的级别和装备,我就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精神,心不在焉,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学习了,老师我该怎么办?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做一次心理辅导员,帮这位同学制定一个戒除网游的小方案。5分钟。把方案写在心理作业本上,然后大家毛遂自荐,上讲台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案。心理作业本下课交。
总结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1)多联想后果2)请人监督3)限制上网时间
4)转移注意力5)专时专用6)提高自控力
7)培养良好习惯和兴趣8)提高判断力9)慎重择友
三、体验放松: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海峡女巫,她用自己的歌声诱惑所有经过这里的船只,使它们触礁沉没。智勇双全的奥德赛船长勇敢地接受了横渡海峡的任务。为了抵御女巫的歌声,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船员把自己紧紧地绑在桅杆上,这样,即使他听到歌声也无法指挥水手;让所有的船员把耳朵堵上,使他们听不到女巫的歌声。结果,船只顺利地渡过了海峡。
温馨寄语: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拒绝不良诱惑。
四、结束语
请学生集体大声朗读这段话:世界很美,诱惑很多,学会辨别,学会拒绝,生活就美!
教师总结:今天这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认清网络诱惑,拒绝网络诱惑,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