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可靠性设计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汽车而言就是说汽车在正常的驾驶和道路条件 下,一定时间或行驶里程内能保证正常行驶的程度。
对 象(产品)——系统、机器、部件、零件等。 例:汽车板簧、汽车发动机、汽车整车等 甚至包括人的判断和人的操作因素在内
使用条件——包括运输、储存及运行条件。
使用条件——包括运输、储存及运行条Baidu Nhomakorabea。
比如汽车的使用条件,包括道路条件(平原、山 地、丘陵)、气候条件(热带、寒带等)、维修保 养水平、驾驶员的水平等。使用条件不同,零件的 可靠度就不同。离开了规定的条件,靠度分析就失 去了分析基础
1983-1984年,汽车工业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汽车 可靠性试验(试验车辆53台,总里程36万公里), 结果显示,国产汽车的MTBF仅为500-1000km(而国外 先进水平可达1万km以上)
可靠性(GB3187-87规定的定义): 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反映了产品工作 性能稳定的程度。
5.1 概述 5.2可靠性设计原理 5.3 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5.4 系统可靠性设计
5.1.1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可靠性特点 5.1.3 可靠性设计的常用指标 5.1.4 可靠性设计常用的分布函数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可靠性长期以来是人们设计制造产品时的一个 追求目标
1944年,德国试制V-2火箭袭击伦敦,有80枚还没起飞就在起 飞台上爆炸,提出火箭可靠度是所有元器件可靠度的乘积, 最早的系统可靠性概念
50年代,可靠性理论研究开始起步。
美国军用雷达因故障不能工作时间达84%,陆军的电子 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有65~75%因故障不能使用,美国从此 开始可靠性系统研究工作。 1952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小组”。 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报告,提 出了再生产、试制过程中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试验、验 证和鉴定的方法,以及包装、储存、运输过程中的R问题及 要求。至此,可靠性理论研究开始起步,可靠性工程开 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
规定的功能
例如:发动机熄火,发动机工作不平稳,功率下降等。 注意:若产品工作时的功能参数已漂移到规定的界限之外, 即使仍能正常运行,也属于不正常工作而视为“失效”。 如6缸发动机只有2缸工作,汽车仍可以正常运行,也认为 发动机发生故障。
能力-用概率表示
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设计、生产中已经确定的可靠性,它是产品内在 的可靠性。与产品的制造、设计与生产有关。
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1)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 发生,尤其是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
挑战者“号失事的技术原因(直接原因): 1.“挑战者”号失事的直接原因是旨在防止喷气燃料
时的热气从联接处泄露的密封圈遭到了破坏,这是导致 、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技术原因。 2.在航天飞机设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推进器运作的温度 范围,即40°F--90°F,而在实际运行时,整个航天 飞机系统周围温度却是处于31°F-99°F的范围。
日本于1956年从美国引进可靠性技术,普及开展了 R研究。R工程在日本的民用产品上应用非常成功
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等,1969年是一个转折点, 日本汽车遭到大量退货,对日本汽车行业震动很大, 以此为转机,汽车工业对R更加关注。
我国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可靠性研究。
最早研究的是航天工业部705所,电子工业部 四所、五所等。汽车工业 80年代后才开始可靠 性的工作
使用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它与产品的运输、储藏、保管及 使用过程的操作水平、维修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1)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 发生,尤其是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
1."挑战者"号失事的直接原因是旨在防止喷气燃料 燃烧时的热气从联接处泄露的密封圈遭到了破坏, 这是导致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技术原因。 2.在航天飞机设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推进器运作的温度范围, 即40°F--90°F,而在实际运行时,整个航天飞机系统周围 温度却是处于31°F-99°F的范围。 3.所有的橡胶密封圈从来没有在50°F以下测验过,这主要是 因为这种材料是用来承受燃烧热气的,而不是用来承受冬天里 发射时的寒气的,而当时"挑战者“发射的时间却正好是在寒冷 的冬天。
规定的时间
比如汽车一般用里程数、小时、年限;对于车门 、雨刮器、回转轴等采用次数。
规定的使用时间越长,即要求的寿命越长,相应 的可靠性越低
规定的功能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产品应在规定的功能参数 范围内运行,丧失了规定的功能,称“失效”
例如:可靠是指要求内燃机主要能转动,还是要求必须 能输出一定的功率,还是要求必须能在低油耗、高效率 的状态下工作等
60年代,产品趋向复杂,工作环境条件严酷, 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靠性技术从电子行业迅速推广到其它工业部门,从 阿波罗飞船到洗衣机、汽车、电视,都应用了R设计技术 和R管理技术
1961年的Apollo-II号飞船,有720万个零件,42万人参加研制。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编制了一系列可靠性 规范,可靠性理论趋于成熟,70年代末,可靠性 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已达到了成熟期
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的一 个农药厂,由于地下毒气罐阀门失灵造成了3000 人死亡的严重事故;
2)提高产品可靠性,能使产品的总费用降低。 提高产品可靠性,首先要增加费用,如选用好
的元器件,研制部分冗余功能的电路及进行 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这些都需要费用, 然而,产品可靠性的提高使得维修费用机停 机检查损失费大大减小,使总费用降低。
但可靠性作为设计制造中的定量指标的历史 却不长,相关技术也尚不成熟,工作也不普及
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空军因飞行故障事故而损失的飞机达21000架,比 被击落的多1.5倍;美国运往远东作战飞机上的电子设 备,经运输后有60%不能使用,在存储期间有50%失效; 电子设备在使用中故障率很高,难以维护。1943年,美国 正式投入可靠性研究,最初主要研究真空管,因为它是 设备发生故障的关键,后来生产出R很高的真空管,但系统 的故障并没有排除。因此,不能只研究单个零件的R,还 必须研究整个系统的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