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对于课堂互动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总结。
结论部分提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索,研究,课堂互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教学,案例分析,建议,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以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课堂气氛单一,学生学习效果有所限制。
探索适合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今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中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本研究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Ultimatel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s and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practical and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y sharing our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we hope to inspire more educators to adopt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ultimately enhance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1.3 研究意义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个策略

、
I s a w t h e mo o n l i g h t b e f o r e my c o u c h , An d wo n d e r e d
i f i t we r en o t t h ef r o s t o n山e g r o u n d .
重人文教育 ,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所追求和基本 目标,是开展语 文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对文化素养追求的 自 主性 ,培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的根 本所在。因而 ,在小学语文教育 的课堂教学 中,教师不仅仅是 要把一个个 的汉子和词汇教给孩子 ,更重要 的还是要把语文知 识中所蕴含 的文化概念 、文明现象和文化精神输送到学生的大 脑 中,让学生在进行字句知识 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中华传统文化 精神的吸收和人文价值 的获取。 二 、小 学语文教 学中人 文教 育的具体表现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 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它具有实用性和 文化性双重特质 ,小学语文最为基础性的教育 ,它更多的地是 教会孩子如何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这一获取所有其他知识的 基本工具,帮助孩子更好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来进行思想 的交流 和自我情感的表达。作 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 文涵盖 了汉语言文字 的精髓 ,是最主要的人文教育方式 。其中,小学 语 文 教 学 中的 人文 教 学 主要 表 现在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其一 ,小学语文教育 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物化 ,语文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 、 传扬和发展。语文的这种形式和精神都深深地体现出了人文教 育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语 言 、文 字 和遣 词 造 句 等基 本 语 法 知识 的灌 输 ,同时 还 要 对学 生 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精神的培养 就是人文教育的最佳体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方式 , 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的主要表现。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关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 文教育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同时还体现在教师在教育中对 学生 的人文关怀。情感的关怀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内涵 的 最显性 的事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教授者 ,同时也是学生价值 观的 “ 指引人”,情感的 “ 依附体”和人格模范的范本。特别 是小学教师 ,孩子正处于思维启蒙 ,观念构建和人格形成的重 要时期 ,教师的态度 ,情感表现和人格形态对孩子 的影响尤其 重要 。因而 ,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数学知识的传授 固然重要 , 但是从人文关怀和人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无微不 至 的情感关怀 ,给学生树立 良好地人格范本对于学生 的成长更加 重要 。可见 ,将情感关怀融入到小学语 文教学 中,更加能体现 出小学 语 文教 学 的人 文 内涵 。 对于我们 的学生来说 ,语文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生的 各个阶段 的学习生涯 中,在经历 了牙牙学语 的阶段后 ,孩子就 已经开始接触语文了 , 小学语文作为整个教育阶段中连接 “ 说” 与 “ 识 ”、 “ 识”与 “ 写”、 “ 写”与 “ 用”的关键 阶段 ,连 接 “ 能说 ”与 “ 会用 ”的关键 阶段 ,其无论是在教学 的要求还 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有着 自 身 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 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灵动和全面的培养 ,要求做到教 方式方法灵活 ,教学 内容除了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和知识点的 深 入 ,同时 还 要 注 重对 孩 子 进 行人 文 教 育 ,在 知 识 传授 中加 人 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养成 ,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在纵深 方面的扩展和在人格形成和人文精神层面的灌输。培养学生的 人文情感和文化敏感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体会和吸收 汉语言文字 的内涵 ,传 承中华传统文化 ,了会 中华传统文化的 内涵和实质 ,形成 良好 的文化素养 和人文情怀,为学生的个性 化发展和未来的人生态度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三 、结 语
浅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策略

作为 H语表达的课题。 ②开展探索 口语表达, 可以让高中生 自
选题 目, 促进他们积极参 与 , 有 效 培 养 高 中生 的英 语 综 合 素 质
浅 议 高 中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与 策 略
韩 丽 慧
( 河北 枣强 中学 , 河北 枣强 0 5 3 1 0 0 )
摘 要: 随 着 高 中 英 语 教 学 改革 的 深 入 、 信 息化 时 代 的 到 来. 高 中英 语 教 学 目标 已 经从 以前 简 单 的 英 语 知 识 传 授 , 转 变 到 对 高 中 生英 语 综 合 素 质 的 培 养 上 。针 对 当前 高 中 英语 教 学 环境 . 对 英语 教 学进 行 科 学 有 效 的 安 排 、加 强 1 2 ' 语表 达训 练 、培 养 高 中生 的创 新 能 力 和 改 进 教 学方 法 已 经成 为 新 时 期 高 中英 语教 学 的 必 然 选择 。 本 文 针 对 这 一 问题 , 分 析 了 高 中英
语 教 学 的 改 革 与 策略 。
关键词 : 高 中 英语 课 堂教 学 改革策略
英 语 素 养
2 . 以创 新 能 力培 养 为基 点 , 优 化 口语 表 达 教 学 模 式 。构 建 创新 型教 学模 式 , 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 观念 , 变 传 统 的 以知 识讲 解 为 主 、 口语 表 达 教 学 为 辅 的 观念 , 为 知 识 讲 解 与 H语 表 达 教 学有 机结 合 , 共 同构 建 有 机 整 体 的 观念 。 为此 , 我 们 要 大 力 推 进高 中英 语 口语 表 达 教 学 的 改 革 : 第一 , 改 变 口语 表 达 教 学 在 整 个 高 中 英 语 教 学 中的 附 属 地 位 ,构 建 规 范 完 整 的 H语 表达教学体系 : 第二 , 适当增加课时数 ; 第三 , 口语 表 达 教 学 要 力求实用性 、 多样化 , 实 行 创 新 性 口语 表 达 教 学 。 3 . 精 心 布 置 口语 表 达 课 : ① 选择实 用性和 有代表 性题 目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摘要:新课标规定:“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26-01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脚踏实地地进行新课改,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飞越。
下面我来简单谈谈具体的课堂教学:一、活跃课堂气氛,新课改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
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是再好不过的课堂效果了。
而现在我们通过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上课能更好地体现出新课改的“新”字;课堂上全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新面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且上课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实施中经验有四:(1)能够较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精神,课堂上能很好地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定位转换快,教师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主要做法如下:①营造创新氛围。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0
( 想 了解更 多 的 采访 用 语 请 听 以下 录音 对 话 )通 过 热 身 活 动 。 生 处 于 学 习 的 亢 要 。 学 奋状 态 , 维 一 下 子 激 活 起 来 , 于 想 通 过 录 音 了解 自己 的 未 知 信 息 , 种 带 着 任 思 急 这
在教 高二第 3单元 B d agae 体态语 ) oyLn ug ( 一课 时 , 了加强 学生 的直观 印 为 象, 我采用 了这样 的活动方式 : 把学生分 为四大竞赛组 。 把事先写有提示体态语 文
字的2 0张卡 片平 均 分 给 每 组 的 两 位 同学 。 他 们 上 台 根 据 文 字 提 示 表 演 出 相 应 的 由 体 态语 ( : 傲 、 意 、 、 如 骄 满 爱 陷入 困 境 、 虑 、 焦 胜利 等 ) 各 组 同学 参 与 竞 猜 用 最 短 时 , 间猜 完 组 为 获 胜 组 。 则 一 宣 布 , 班 立 即 进 人 活 跃 状 态 。 了使 本 组 成 员尽 快 猜 规 全 为
圆 圈 圆 圆
新 课 改 下 高 中英 语 课 堂教 学
山 东省 金 乡二 中 高海 英
通 过 近 几 年 的 英 语 教 学 探 索 与 实 践 。我 认 为 课 程 设 计 对 于教 学 情 景 的设 置 有
较 大 的 影 响 。 文 试 从 课 文 导 入 、 学 活 动 安 排 、 考 题 布 置 等 方 面 对 如 何 设 置 教 本 教 思
高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促课堂英语教学有效评估

高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促课堂英语教学有效评估内蒙古赤峰市蒙古族学校徐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得到了重视,教师因此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有效评价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课程评价体系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让教师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一、课程评价体系的含义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常来说,课程评价体系就是将教学中的相关资料整合到一起,将教学各环节活动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情报资料收集,基于大纲基本要求,采取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估教学总与分目标的实现。
课程评价非常有价值,在实行课程评价体系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让学生学会有的放矢的学习,评估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其评价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一)评价目标单一现阶段大部分的英语教学评价仅仅是进行学习成绩上的评价,使评价的目标过于单一。
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往往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不重视学生其它方面的评价,学生因此过于重视纸上成绩,忽视综合素养的提升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在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依靠教师所在班级学习成绩为主,客观上造成教师只重视考试成绩,评价只用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评价方式简单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评价中,进行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就是进行笔试,使评价缺少定性,很多教师缺少正确的评价观念,在进行评价时过于依赖定量评价,仅仅重视教学结果,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态度、习惯、方法等没有进行评价,评价作用没有的到充分发挥。
只有建立多元丰满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激励,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成绩。
(三)课程评价没有发挥双功能作用课程评价的目的除了要强化教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的创新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的创新课堂教学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革新,其中创新教学成为高中英语课堂较为提倡的理念。
作为教师也应具有创新的意识,结合教学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努力探究高中英语创新课堂新途径,借以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创新课堂教学爱因斯坦说:“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倡导、新课改的实施,现如今创新课堂教学成为每位教师所追求的,同时社会的迅猛发展也需要创新人才,鉴于此,作为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创新课堂教学。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的创新课堂教学。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传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高考的影响,教师一般都采取“题海战术”“背诵战术”等硬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学习,使得学生感觉压力大,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而新课改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应首先创新教学理念,理清、正确看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平等,而课堂教学也应是自由的、平等的。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认为: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学习的“囚徒”。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引导学生自主的或者合作式的探究问题,以创新的、轻松的教学模式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地、尽情地发挥自我,倡导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使用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生活,英语教学内容也一样,许多情境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情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作者:杜开明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课堂教学更是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合理高效地利用高中英语课堂开展教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
现如今,高中英语课堂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制,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失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务必改变该现状,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教育教学中,将针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作出如下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现如今,尽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但许多教师未能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高中英语课堂过于枯燥,教师没有合理地开展适当的教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往往是以教师为教学主导,而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如何说,学生如何做,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为了应试考试来进行教育教学,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根本意义,由此,我们发现高中教育教学存在以下几点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极为重要的一大因素,同时直接影响着学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看法有一定的潜在看法,而其高中英语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极大程度受到教师的世界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的影响,而现今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的影响如下:例如,对语言的认识程度。
一篇高中英语文章包括一定的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更包含着高中英语的信息量,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仅重视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操练以及对应讲解,从而忽略了对信息的获取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能力。
纵观当今改革的高考内容,已经不再仅仅考查课本上大量的知识点,不再是局限在知识点的熟记方面,而是更多地注重了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课堂上明明是教师已经讲过多次的内容,为什么学生总是拿不到高分呢?原因不在教师没有讲解到位,反而是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要改变此现状,教师务必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倾听
英语课的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
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鲜活的语言环境。
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仅让学生喜欢听课,而且还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实践能力。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所得到的外语课本只能为学生提供“有限”的文化倾听,若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文化倾听,教师既需要“用足课本”,又要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听力教材。
1.在选择这些材料作为教材时,应选择那些外语国家人士说外语的语音语调。
如果中国人的外语音调很地道,当然也可以作为听力教材;如果任课教师的外语说得比较地道,那么,任课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听外语的资源。
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学生能听懂自己的中
国老师说的外语却听不懂录音机里的由目的语国家的人士所说的标准外语,与外国人士面对面地接触时也听不懂外国人说的外语。
如此,在强调“把听的权利还给学生”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借助录音或录像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大量地“倾听”真实的语言。
真实的语言蕴涵了某种个性化的“语流”,应让学生在接触这些语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感”,包括语言节奏感和语言韵律感。
2.在选择听力教材时可以考虑先“录音”后“录像”。
录音磁带与录像带相比较,录像带表面上看似乎效果更好一些。
它不仅发出声音而且呈现影像,这使它在创设外语情景时更有优势,对提高学生听外语的兴趣以及引起无意识学习会有帮助。
但是传统的录音磁带对训练学生的听力也有自己的优势。
原因在于,录像带的图像会干扰学生对语言的语音语调的理解和体验。
学生即使不仔细地倾听,他也可以根据录像猜测说话者的意思,这样往往知道录像上讲了什么故事,却基本上没有接受听力训练。
3.在指导学生“听外语”时提出“听-写”与“听-说”的任务要求。
有人提出学生对听外语多不感兴趣,而且学生很难较长时间地坚持听外语。
这里有一些操作问题策略的问题。
促使学生坚持听外语的基本策略之一是让学生“听写”和“听说”。
“写”并不是写作,而是要求学生大致听懂录音磁带上的句子之后迅速地将所听到的句子逐句写出来。
“说”也不是说话,而是模仿录音带上的发音
将听到的句子复述出来。
“听写”与“听说”既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听懂了录音,还可以激励学生持久地听下去。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认真听外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
体验外语的语音语调。
当然新课改中仍然提倡任务型教学观,即,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果。
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肯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各
种类的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任务,(即做各种事情)。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作事情的能力。
强化训练在这一环节的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把学生接收的语言信息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技能,教师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把他们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让表达能力强、语感好的同学打前阵,复述难度较大的内容,回答复杂的问题;经过几次重复以后,再让接受略慢的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背诵对话。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克服学生恐惧心理。
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试学生懂得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与人交流,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如果不说话,别人怎么知道自己
的想法呢?并且老师不要盯着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不要横加指责,针对学生的发音、语法的错误,给予适当的纠正,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让学生们拥有成就感,对学习英语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们说英语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效果可以非常明显。
这正是:“熟能生巧”。
因为没有语言的实践是根本学不好英语的。
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使自我能力得到体现,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有助于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达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
4.从“精听”到“泛听”。
“听-写”和“听-说”要求学生将每一句话都听清楚并记录下来,这使听外语成为一种“精听”,相当于外语阅读教学中的“精读”;“听写”式的“精听”之后可以让学生听一些略高于课本难度的材料,相当于阅读教学中的“泛读”,可以称之为“泛听”。
在“泛听”中由于陌生单词增加,语法变得更复杂,不必要求学生“听写”或“听写”,重点只在于让学生感受外语的语音语调以及相关的文化。
与“精听”相比较,“泛听”似乎比不上“精听”扎实有效。
实际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精听”基础之后,让学生大量地“泛听”是很重要的。
在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半懂不懂的、真实的外语电影录音或广播录音。
听那些半懂不懂的外语录音对学生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它为学生的“内隐学习”或者说“无意识学习提供了可能并保证学生“整
体地感受”外语从而形成听和说的习惯。
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英语学习尤其重要。
我们没有现成的英语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去营造。
不仅要创设课内的学习环境,更要创设课外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运用英语的空间。
总之,英语教学改革是多方面的,但是课堂教学改革是英语教改的中心环节。
只要遵循英语教学的自然规律,大胆试验,就一定能把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