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微电机及其系统总结

合集下载

微机电系统文献综述

微机电系统文献综述

基于Galerkin法分析微梁的动态响应一、课题研究背景1.MEMS的概念MEMS是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指将微结构的传感技术、致动技术和微电子控制技术集成于一体,形成同时具有“传感-计算(控制)-执行”功能的智能微型装置或微型系统[1]。

随着技术的兴起和发展,MEMS已成为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在微尺度研究领域中的又一次革命。

MEMS通过力、电、磁等能量的转换来实现自身的特有功能,涉及多种物理场的互相耦合,因此它是一个多能量域耦合作用的极其复杂的系统。

2.MEMS的特点一般地说MEMS具有以下几个非约束性的特征:(1)MEMS器件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

尺寸在毫米到微米范围之内,区别于一般宏(Macro),即传统的、大于1cm 尺度的“机械”,并非进入物理上的微观层次。

(2)以硅为主要材料,机械电器性能优良:硅的强度、硬度和杨氏模量与铁相当,密度类似于铝,热传导率接近钼和钨。

基于(但不限于)硅微加工技术制造。

(3)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MEMS 产品成本。

用硅微加工工艺在一片硅片上同时可制造出成百上千个微型机电装置或完整的MEMS,批量生产使性能价格比比之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大幅度地提高。

(4)集成化。

可以把不同功能、不同敏感方向的多个传感器或执行器集成于一体,或形成微传感器阵列、微执行器阵列,甚至把多种功能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微系统。

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可制造成可靠性、稳定性很高的MEMS。

3.MEMS的研究领域作为一门交叉学科,MEMS的研究和开发更是为了在微观领域探索新原理、开发新功能、制造新器件。

由于MEMS具有体系小、重量轻、能耗低、集成度高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一系列优点,MEMS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微电子学密切相关,而且还广泛涉及到机械、材料、光学、流体、化学、热学、声学、磁学、自动控制、仿真学等学科,技术影响遍及包括各种传感器件、医疗、生物芯片、通信、机器人、能源、武器、航空航天等领域[2-5],所以MEMS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电机及其传动系统 原理、控制、建模和仿真

电机及其传动系统 原理、控制、建模和仿真

电机及其传动系统原理、控制、建模和仿真电机及其传动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电力传动装置,其原理、控制、建模和仿真是电机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机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直流电机以直流电源为动力,通过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转动。

交流电机以交流电源为动力,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转动力。

电机工作原理涉及到电磁学、电路学和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二、电机控制:电机控制是指通过对电机的电流、电压或磁场进行调节,使电机达到所需要的运动控制要求。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有直接启动控制、启动电阻控制、电压调制控制、频率调制控制等。

在现代工业中,常使用的电机控制装置有变频器、PLC、单片机等。

三、电机建模:电机建模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将电机的物理特性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仿真计算和控制设计。

电机建模通常从电机的电磁特性和转动特性入手,运用电机理论和系统理论的知识,建立模型方程。

根据电机的类型和用途不同,建模方法也有所差异,常见的建模方法有瞬态模型、稳态模型、频域模型等。

四、电机仿真:电机仿真是指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电机的运行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仿真可以得到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指标、效率、负载特性等信息。

电机仿真可以辅助电机的设计和调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常用的电机仿真软件有ANSYS、MATLAB/Simulink、ADAMS等。

综上所述,电机及其传动系统的原理、控制、建模和仿真是电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只有深入理解电机原理,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灵活应用电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才能在实际工程中高效地设计、操控和优化电机及其传动系统。

微特电机

微特电机

➢ 2.4 交流伺服电机(AC Servo Motor)
➢ 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通常都是两相异步电机,在定子上有两个 空间相距90度的绕组,即控制绕组和励磁绕组。
f1
c1
c2
f2
工作原理:
▪ 与普通两相异步电机的相似之处:在二相对称绕组中通入 两对称电流,就会在气隙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转子导体 切割磁场所感应的电流与气隙磁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电磁 转矩。当改变其中一相电流的大小或相位时,气隙磁场就 发生变化,电磁转矩随之变化,电机转速必然跟着改变, 从而实现对转速的控制。
➢ 输出电压的极性或相位能反映被测对象的转向;
➢ 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小;
➢ 灵敏度高,即输出电压对转速的变化反应灵敏, 输出特性斜率要大;
➢ 转动惯量和摩擦转矩小,以保证反应迅速。
主要类型:
测速发电机
直流 交流
电磁式 永磁式
异步 同步
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电枢反应 对策: ➢ 选用较大气隙和较小线负荷; ➢ 转速不超过最大线性工作速度,负载电阻不小于
➢4.6 步进电动机控制与应用
一、步进电动机的控制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第五章 自整角机
主要类型: 1. 按在系统中的作用分:
2. 按输出量不同分类:
发送机 接收机 力矩式 控制式
3. 按相数分:
单相
三相
第五章 自整角机
结构特点
a)转子凸极式
b)定子凸极式
c) 隐极式
第六章 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Rotational transformer 或Resolver),是一种 将转子转角变换成与之呈某一函数关系电信号的元件,是自 动控制系统中的精密控制微电机。 主要用途: ➢解算元件:坐标变换、三角运算 ➢传感元件:远距离测量、传输或再现一个角度,移相

微机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微机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a)电压源(b)电荷源
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压电传感器也可以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一个电容并联,此时,电路被视为一个电荷发生器,如图(b)所示。
由于高内阻,必须进行前置阻抗变换,将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成低阻抗输出。因此,前置放大器有两种作用:一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二是将它的高阻抗输出变换成低阻抗输出。
另外,在d0较小时,对于同样的Δd变化所引起的ΔC可以增大,从而使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二)面积变化型
面积变化式电容传感器在工作时的极距、介质等保持不变,被测量的变化使其有效作用面积发生改变。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两个极板中,一个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定极板,另一个是可移动的,称为动极板。
图a是平板形直线位移式结构,其中极板1可以左右移动,称为动极板。极板2固定不动,称为定极板。。
2)静电执行器工作时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也限制了它的应用。
3)当静电执行器电极板表面存在毛刺,灰尘时,存在电击穿危险,因此要求静电执行器的表面非常平整,必须做一个合适的隔离层,并应将其封装起来。
第五章热力效应
5.1工作原理分析
热驱动的机理是基于固体和流体的热膨胀。固体的线性膨胀符合以下公式:
= + 式中,为0 时固体的长度;为温度为t 是固体的长度; 为热膨胀系数;t为温度。
压阻效应,是指当半导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由于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使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压阻效应的强弱可以用压阻系数π来表征。压阻系数π被定义为单位应力作用下电阻率的相对变化。压阻效应有各向异性特征,沿不同的方向施加应力和沿不同方向通过电流,其电阻率变化会不相同。
2.2应用
压阻效应被用来制成各种压力、应力、应变、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把力学量转换成电信号。例如:压阻加速度传感器是在其内腔的硅梁根部集成压阻桥(其布置与电桥相似),压阻桥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基座上,另一端挂悬着质量块。当传感器装在被测物体上随之运动时,传感器具有与被测件相同的加速度,质量块按牛顿定律(第二定律)产生力作用于硅梁上,形成应力,使电阻桥受应力作用而引起其电阻值变化。把输入与输出导线引出传感器,可得到相应的电压输出值。该电压输出值表征了物体的加速度。

伺服电机实验报告小结(3篇)

伺服电机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伺服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深入了解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特性。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熟悉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

3. 通过实验,了解伺服电机的性能指标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 实验设备: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MEL-IIA、B)、被测电机(PN185W,UN220V,IN1.1A,N1600rpm)等。

2. 实验步骤:(1)搭建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连接实验台主控制屏与被测电机;(2)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电机参数;(3)进行位置控制实验,观察电机运动轨迹;(4)进行速度控制实验,观察电机转速变化;(5)进行转矩控制实验,观察电机输出转矩;(6)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位置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伺服电机的精确位置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电机运动轨迹基本呈直线,说明伺服电机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2. 速度控制实验:通过调整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伺服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实验中,电机转速随控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满足实验要求。

3. 转矩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伺服电机输出转矩的精确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电机输出转矩随控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满足实验要求。

五、实验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对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搭建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实验目的,达到了预期效果。

微电机基础知识一

微电机基础知识一
微电机常识
直流微电机基础知识(一)
编写:Bingo
z 直流微电机基础知识(一) -----微电机常识
z 直流微电机基础知识(二) -----微电机运转原理
z 直流微电机基础知识(三) -----ST/BH装配工艺流程
z 直流微电机基础知识(四) -----RO装配工艺流程
z 直流微电机基础知识(五) -----总装及测试工艺流程
★ 什么是微电机?
z 微型电机是体积小、重量轻、能满足多种使用 要求的小功率电机(目前达真生产的微电机一 般在几十瓦以下)。全称微型特种电机(也叫 微特电机),简称微电机。
z 微电机也称电机(俗称马达),在电路中用字 母“M” 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力矩, 作为用电器或小型机械的动力源。
★ 什么是微电机?
★ 微电机型号表示意义
RS-260RA-07780
※ 260电机 ※ 圆形机壳 ※ 碳刷 ※ 扇形磁瓦 ※ 塑料端盖 ※ 直径0.07mm的漆包线 ※ 漆包线绕了780匝
★ 微电机的组成
z 电机基本由三个组件构成,分别为: 转子、 定子、 后盖
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组件。 电机定子:为整个电机提供支撑的组件。 电机后盖:为电机电刷提供一个支撑。
而且同一个电机在不同的工作电压下,电机的工作电流 及转速也不一样。
比如:260CB电机在12V工作电压下,电流为35MA,转 速为3900转/分钟,当电压变为9V时,电流为28mA,转 速则只有2800转/分钟,而当电压变为24V时,电机运转 数秒后严重发烫并烧毁,同时还会烧毁测试仪器。
因此要明确的了解电机的额定电压。
z 电动机是一种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z 多数电动机是利用磁场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以及

微电机简介介绍

微电机简介介绍

THANK YOU
智能化是微电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 器等实现微电机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微电机的发展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等。
05
微电机的选型与应用
微电机的选型与应用
• 微电机是一种小型电机,通常用于驱动小型设备或机器。它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于各种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
中国微电机市场主要集中在珠三 角、长三角等地区,占全国总产
值的近90%。
中国微电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将向高效化、小型化、智能
化方向发展。
微电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高效化 小型化 智能化 绿色环保
提高微电机的效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包括采用新材料、 优化结构设计等。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微电机的体积和重量要求越来越 严格,小型化是发展趋势之一。
定子是微电机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其 设计应考虑材料、加工工艺、绕组设 计等因素。
轴与轴承设计
轴与轴承是微电机运行的重要支撑部 件,其设计应考虑材料、结构、润滑 等因素。
微电机的材料选择
01
02
03
04
材料要求
微电机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其性 能、成本、加工工艺等因素。
转子材料
转子材料应具有高导磁性、高 强度、耐磨性等特性,如铁基
步进电机
一种特殊的微电机,通过控制脉冲 数量和频率实现精确的步进控制, 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系统。
微电机的应用领域
汽车工业
微电机在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 于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安
全系统等领域。
家电领域
微电机在家电领域中广泛应用 于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 炉等家电产品的控制和驱动。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

电动汽车
1、驱动电机概述与分类
1.2 驱动电机分类
常用电机的性能比较
电动汽车
1、驱动电机概述与分类
1.3 驱动电机工作环境
① 电机运行工况复杂,变化频繁 ② 环境:冲击、振动 ③ 动力电池能量有限 ④ 电机也是负载
电动汽车
1、驱动电机概述与分类
1.4 需要什么样的驱动电机? ① 电机要高比功率 ② 电机要高效率 ③ 电机要高可靠性 ④ 电机使用高电压,保证高电气
了解一下原因:
我国钕铁硼磁性材料的总产量达到全球的80%( 尽管高端钕铁硼产量有限)。
日本则是稀土产业的大国,世界销量前三的钕 铁硼公司:住友特殊金属公司、新越化学实业 公司和TDK集团都是日本公司。
钕铁硼是稀土资源,对于稀土资源缺少或稀土 工业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车用动力电机的技术 方案是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特斯拉(Tesla) Model S的感应电动机铜芯转子是一项创新的技 术,即专利US20130069476。
2.高转矩大功率电机:38 MW 永磁同步电机。
3.永磁材料耐高温
电动汽车
电机常用永磁材料:铝镍钴、铁氧体、钐钴、钕铁硼。
钕铁硼磁 性材料是 钕,氧化 铁等的合 金,又点实验室
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唐任远院士
简介:唐任远院士是我国稀土永磁电机领域的奠基者 和开拓者之一,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工业大学特 种电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稀土永 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稀土永磁电机 方面的研究,积极推动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研制成 我国首台稀土永磁电机,多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研制成我国首台稀土永磁电机
直流电机结构图
电动汽车
1、驱动电机概述与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差动式自整角机 发送机转子位置角 1 力矩式差动自整角机 差动发送机转子位置角 2 接收机协调位置 1 2 发送机1转子位置角 1 控制式差动自整角机 发送机2转子位置角 2 差动接收机协调位置 1 2
第六章 旋转变压器
一、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1. 结构:隐极结构,定转子均为两相对称绕组。
n f (t )
m
时间常数的定义 及影响的因素
控制方式:幅值控制;相位控制;电容控制;双相控制。
对称运行的条件: Uj jUc
Fj jFc
分析方法:两相对称分量法:
1 ( j ) 1 ( j ) If1 If Ic If 2 If Ic 2 2 j j If 1 Ic1 If 2 Ic 2 Ic Ic1 Ic 2 If If1 If 2
差动发送机、差动接收机:隐极结构,定、转子均为三相对称绕组。
二、基本原理
1. 基本概念:转子位置角;失调角;协调位置。
2. 力矩式自整角机
T T1 T2 T1m sin T2m sin 2 1 2 0时,T 0 自整角机处于协调位置
U 2 U 2 m cos U 2 m cos( 900 ) U 2 m sin 3. 控制式自整角机 (1 2 ) 90 0时,U 2 0 自整角机处于协调位置
第一章 绪论
一般了解
第二章 伺服电动机
普通直流伺服电动机 低惯量直流伺服电动机 τ m↓ 直流力矩电动机 n↓τ m 小
60f 鼠笼转子 n (1 S) p 空心杯转子
直流伺服电动机
感应伺服电动机
一、伺服电动机的分类
同步伺服电动机
永磁式 磁阻式 磁滞式
n
60f p
二、直流伺服电动机 控制方式:电枢控制和磁场控制 机械特性: U a C
Z r (wI ) 2 ( d q ) 4
2 Tmax 3 1 2 cos m m 矩角特性族:各个通电状态的矩角特性画在一起。 Tmax 2 2 cos
2. 动态特性 动态稳定区: se se 起动转矩:Tst Tmax cos se 2 丢步的概念: 连续运行频率 frun 起动频率 fst<frun
稳定裕度: se
单电源驱动方式 高低压驱动方式 三、驱动电源 定流斩波驱动方式 调频调压驱动方式 细分驱动方式
第五章 自整角机
一、功能与结构 功能:把转角信号→电信号,实现角度传输、变换和指示。 结构:发送机、力矩式接收机:凸极结构,单相激磁绕组,三相整步绕组。
自整角变压器:隐极结构,单相正弦输出绕组,三相整步绕组。
U 2U 2Ia ra U 2U 2ra T 2 e Ce Ce Ce CT
转速控制 电压斩波
转向控制 改变通电顺序 电流控制 电流斩波
第八章 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
一、结构与原理 结构:与串励直流电动机结构相同。
原理:磁场与电枢电流同时改变方向,转矩方向不变。
正负序等效电路 机械特性 静态特性 调节特性
动态特性
m
J s Tst
k m m
k
1 ln(6.86 2.71) 4 1
m 或m随 e
Uc 而变 U f
mE0 U U2 1 1 Te sin ( ) sin 2 2s x q x d s x d 基本电磁转矩 磁阻转矩
静态特性 调节特性: Te C 动态特性: 相关计算 三、二相异步伺服电动机 为什么转子电阻要大?
n
Ua Ra Te Ce Ce C t 2
U Ra n a Te 2 Ce Ce C t 2R a J J 0 60Ce Ct 2 e Td
直线n0
直线,Us0
,T d
2. 输出电压表达式 U R1
k u Uf U f WR 1 sin sin U f k u 0.5 Ws WR cos 1 k u cos 3
三、多极旋变提高精度原理
第七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
一、组成:电机本体:永磁电机:定子多相对称绕组;永磁转子。 磁敏式位置传感器 转子位置传感器:电磁式位置传感器
2. 工作原理:定子直轴绕组加正弦交流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
正弦绕组输出电压: U R10 K u U f sin 余弦绕组输出电压: U R 20 K u U f cos 3. 补偿方法:一次补偿 Zq Zi 二次补偿 ZL1 ZL2 双边补偿 二、线性旋转变压器 1. 绕组联结
四、调速方法
U cos I(R a R f ) 1 C e dm 2 改变电压调速
调速方法 n
改变励磁磁通调速 串电阻调速
通电状态改变,使磁场轴线移动,在磁阻转矩作用下,转子转动一步。
m相m拍 运行方式 m相2m拍 步距角 → N拍
3600 se N
3600 s Zr N
3600 齿距角 Zr
转速 n
60f NZr
二、特性 1. 静态特性 矩角特性:Te Tmax sin 最大静态转矩: Tmax1 静态稳定区:
三、特性
U C, I f(Te ) ; I f(n);n f(Te ) ;cos f(Te )
1 1 CT dm I cos0 CT Cf I 2 cos0 C'T I 2 2 2
转矩特性 T 机械特性
n
R Rf U cos 2 a Ce Cf C T
光电式位置传感器
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功率开关电路(逆变器);转子位置处理电路。 二、工作原理 一相导通三相三状态:A、B、C三相轮流通电,依次统统120度,转子依次转 过120度。 两相导通三相六状态:AB、AC、BC、BA、CA、CB依次轮流到同,每60度 改变一次通电状态。 三、基本方程 电压方程式:U 2U E 2Ia ra 电动势: E 2Eph 4W e 2p W n Ce n 15i
输出特性 U a E a
Ua Ra RL
三、异步测速发电机 工作原理 输出特性:幅值特性;相位特性。 负载对输出电压和相位的影响:
第四章
一、结构和原理 大齿 铁心 1. 结构 定子 小齿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
2m P=1
转子 Zr=2mk±2 绕组:集中绕组,相对的两个线圈串联构成一
p W nIa 2Eph Ia 4p 15i 电磁转矩: Te W Ia CT Ia 2n i 60 2
转速: n
CT
4p W i
U 2U 2Ia ra E Ce Ce
四、运行特性 机械特性 n 调解特性 五、控制方法
二、电压方程 电动势 E 2 w a f R dm
1 2 C e dm n ; N 2w a ; 1 a
E d j4.44w f dm
E q j4.44fwa qm 电压方程 U E Ea Eq (R a R f ) j(x a x f ) 2U I I
三、三相同步伺服电动机 工作原理:
60f n p
起动绕组 磁滞式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三章 测速发电机
一、分类 直流测速发电机;异步测速发电机。 二、直流测速发电机 原理
Ua
E a Ce n k e n
测速发电机U=f(n)
n
Ua
Ea ke n cn Ra Ra 1 1 RL RL 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电枢反应;电刷压降;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