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成吉思汗和鹰3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成吉思汗射杀鹰的教训,懂得“永远不要再发怒时处理任何事情”,对待错误要认真反省、总结教训。

2.继续学习通过言语、动作描写表达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用情节曲线图把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通过言语、动作描写表达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情节曲线图把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吉思汗和鹰》(师手势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重复“成吉思汗”,指“汗”,这个字读hán,可以组词“可汗”,一些少数民族把他们的首领尊称为“可汗”。

再来看看“鹰”,书写时哪里特别容易出错?红笔描写。

3.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板书:杀、救)4.成吉思汗错杀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从中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屏显)生齐读:“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师引读:永远不要——过渡:成吉思汗为什么会发怒呢?【设计意图】紧扣人物关系复习导入,简洁明快进入重点研讨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1.出示学习要求:成吉思汗为什么会发怒?请陈述你的理由。

(1)从文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

(2)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小组观点。

2.学生汇报:理由一:客观原因预设:(狩猎归来失落,口渴,天热,鹰的多次阻挠)理由二:主观原因预设(课前了解成吉思汗和鹰的资料:君王和宠鹰)3.交流指导:(1)请一组学生代表发言(2)还有什么原因呢?请补充。

(生:成吉思汗身份尊贵,鹰让他君威全无。

生:成吉思汗作为君主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天亲自接了很长时间的水,几次三番被撞翻,当然要火冒三丈了。

生:我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到成吉思汗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所以没有意识到平常那样听话训练有素的鹰实在太反常,他当时太冲动了。

生:宠鹰当时的行为好像是背叛了最娇惯它的主人,所以成吉思汗会发怒)(3)文字里承载着很多信息,再仔细研读课文,还会有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拎起一个大问题,有效的交流探讨,牵一发而动全身。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2 成吉思汗和鹰 ▎北师大版 (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2 成吉思汗和鹰 ▎北师大版 (3)
作业设计
1、简答:成吉思汗犯了怎样的错误?他是如何对待错误的?
2、请绘制本文的情节曲线,并标注相应的情节。
板书设计
发现真相
射杀鹰
四次被鹰打翻杯子
发现泉水
归途口渴悔恨、总结教训
教学反思:(结合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如何根据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规律来设计活动?如何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来设计活动?并记录课堂上学生思维灵动的实录,加以分析。)
3、本课的内容稍微有些多,干扰了重点句式即课文最后一段的重点学习,显得不够深入,可以压缩生字新词及句子检测时间,结合语文天地第二题重点深入学习这种结构的形象化的表达方法:语言+动作+心情。
4、简洁高效的课堂教学源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即:后进生的困难点和优生的拓展点,以此合理的引导学生增强针对性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益。
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深度参与
1、本课线索明确,学生参与形式多样,参与深度适当:紧紧围绕核心问题“成吉思汗犯了怎样的错误?他是如何对待错误的?”,采用自学先导,交流碰撞,总结提升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了“深度参与”四个字的含义。
2、以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内容的感悟结合紧密,使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学生由此通过已有基础很好的促进了生长点的切实“成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读,以勾画、批注等外在形式表现出对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习得,情节曲线这一重点得以水到渠成式的突破,这是比较有效的一课。
能知:
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所以学生对事情的发展顺序为正确理解故事情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难知:
成吉思汗和鹰的关系以及鹰在蒙古人民中的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与鹰》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与鹰》优秀教学案例
2.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成吉思汗与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成吉思汗的英勇智慧,培养学生的勇敢、智慧品质,激发学生奋发向前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吉思汗的英勇智慧。同时,我还将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成吉思汗与鹰》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领会成吉思汗的英勇智慧。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成吉思汗与鹰之间的关系,体会成吉思汗的英勇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我布置了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成吉思汗与鹰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成吉思汗与鹰》,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五年级上册《成吉思汗和鹰》教案

五年级上册《成吉思汗和鹰》教案

五年级上册《成吉思汗和鹰》教案第一节课:导入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为学生导入学习《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

包括以下内容:•师生互动•简单介绍作者和文章•引导学生预测文章教学目标•学习文学常识,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通过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学方法•教师问答•听读•预测•图片展示教学内容和流程1.教师问答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成吉思汗吗?学生:知道。

教师:成吉思汗是谁?学生:蒙古族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统帅。

教师:非常好。

你们知道成吉思汗的形象吗?看看下面这张图片,是不是很霸气呢?【图片展示成吉思汗的形象】2.听读教师:请听我读一段话,看看能否猜测这里讲的是什么。

【教师读出文中的开头,如下所示】有一次,成吉思汗出狩猎,看到一只翅膀已经断了的大鹰。

虽然大鹰非常美丽,但是它已经没有能力独立生活。

3.预测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成吉思汗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学生:成吉思汗会救它!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学生和教师一起读文中的这段话】4.导入结束第二节课:主体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学习文章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听读全文•阅读理解•分组讨论教学目标•系统学习《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听读全文•阅读理解•分组讨论教学内容和流程1.听读全文教师:请听我读《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

【教师听读全文】2.阅读理解教师:请你们看一下第一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出题举例:成吉思汗救下鹰的原因是什么?】3.分组讨论教师:请你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们最喜欢文章里的哪个瞬间?•伦敦动物园里有一只被人弃养的食肉鸟,你愿意怎么样帮助它?【教师在讨论结束后总结课程,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动物。

】第三节课:延伸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对文章的延伸和拓展,包括以下内容:•识字学习•知识拓展•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学习新的汉字和词语;•拓展知识,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发展个性,培养爱护动物的观念。

五年级语文上册 成吉思汗和鹰3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成吉思汗和鹰3教案 北师大版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目标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心情的描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所以每个人也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因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冲动发怒,过后又后悔的情况。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2.指名发言,师生对话。

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和学生平等沟通。

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气、发怒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态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故事。

(板书课题:成吉思汗和鹰)同学们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谈一谈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对鹰的认识。

4.生汇报课前查的资料:(师补充)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大多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

因此有学者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

”“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汉曾经说过:“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尽管后人对他残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做为马背天骄的伟人的地位。

鹰——内蒙古大草原上正义的象征。

它强健、凶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

幼鹰常常被牧民驯养,成为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

5.师:本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出示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品词品句的学习,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时都被鹰撞翻的复杂心理变化,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刻划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懂得遇事要冷静,否则将酿成大错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宠爱有加的鹰,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生:被成吉思汗杀了)从文中勾出语句。

抽生说,再大屏全班齐读。

(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你读出了几层意思?(鹰死得很惨、成吉思汗很生气-“气急败坏”)读出这两层意思。

理解:气急败坏师:是什么事情令成吉思汗气急败坏,把自己深爱的宠鹰杀了?请从9-18自然段中寻找答案3、师:默读9-18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鹰每一次打掉成吉思汗水杯那一瞬间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语,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有难度,就先说你勾描写鹰的动作的词语有哪些?描写成吉思汗动作的词语有哪些?还有他的语言描写)生:学生自读,抽生交流讨论谁来汇报鹰的作法?谁来汇报成吉思汗的表现?(生:鹰的动作越来越猛烈、成吉思汗越来越着急生气)。

追问: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预设:学生说到鹰的动作猛烈,教师要启发学生透过猛烈的动作,看到鹰怎样的内心想法?这么聪明的鹰,听不到主人的话、不明白主人的意思吗?为什么还三番五次给主人添乱,由此得出这是一只多么忠诚的鹰!提示方法:作文中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师:成吉思汗为什么越来越生气以至到最后气急败坏?(除了鹰一次又一次打掉杯子,还与他这次打猎收获不好、当时天气炎热、口渴得厉害、水来得不易、鹰不听主人劝告等方面有关)预设:如果学生不能说到后面几个方面,教师提示学生练习前面打猎的情况和当时的天气、环境综合考虑。

提示方法:联系前文思考、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后作出了怎样的决定?(再读: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师:面对这只悲惨死去的鹰,他还不足以泄愤,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就是你的下场。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成吉思汗和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成吉思汗和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成吉思汗和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成吉思汗和鹰》及篇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生字4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品味感悟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要保持冷静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如何面对错误。

教学方法:指导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计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成吉思汗。

2、师强调鹰与蒙古勇士间的关系。

3、出示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障碍。

2、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自读课文,将课文分为五部分。

2、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全班交流。

第一段(1):简述成吉思汗时中国历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

第二段(2—8):讲成吉思汗在狩猎归途中找到一个滴水的泉眼。

第三段(9—18):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

第四段(19—22):写成吉思汗知道了鹰打翻杯子的原因。

第五段(23):写成吉思汗的懊悔与顿悟。

四、作业布置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板书设计:成吉思汗和鹰简述起因发展结局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名概述故事。

2、当成吉思汗明白*后,除过懊悔,还明白了什么?3、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4、从哪里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盛怒”?5、他是不是一开始就盛怒?6、自读课文,找出反映成吉思汗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7、小组合作交流。

8、第一次打翻杯子时为什么没有写情感?(宠爱)9、再读课文,归纳一下成吉思汗“盛怒”的所有原因。

(狩猎收获不多;口渴得厉害;三番五次打翻杯子)三、拓展延伸,哲理感悟。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与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与鹰》教学设计
(4)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关注成吉思汗与鹰之间的友谊。
(3)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内涵。
5.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吉思汗与鹰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6.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7.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友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历史人物和故事有较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成吉思汗与鹰》这篇课文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成吉思汗吗?他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他与鹰的故事。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成吉思汗的认识。
3.教师简要介绍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4.提出问题:“成吉思汗与鹰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他们的课文——《成吉思汗与鹰》。”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吉思汗和鹰
教学目标
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心情的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所以每个人也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因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冲动发怒,过后又后悔的情况。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2.指名发言,师生对话。

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和学生平等沟通。

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气、发怒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态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故事。

(板书课题:成吉思汗和鹰)同学们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谈一谈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对鹰的认识。

4.生汇报课前查的资料:(师补充)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大多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

因此有学者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

”“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汉曾经说过:“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尽管后人对他残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做为马背天骄的伟人的地位。

鹰——内蒙古大草原上正义的象征。

它强健、凶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

幼鹰常常被牧民驯养,成为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

5.师:本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出示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
1.先读通全文。

读书的方法:(1)画出你印象深刻的词句和你不理解的词句。

(2)对描写的较好的句子多读几次,体会体会。

2.生读书(师巡堂轮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指导学习方法)
三、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1.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指一名学生回答。


2.鹰在成吉思汗心里是怎样的?(成吉思汗最喜爱鹰)
3.下面我们就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内容来学习课文。

同学们再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一边读一边完成下面的表格,看看鹰的做法和成吉思汗的心情变
4.生边读书,边完成表格内容。

5.生汇报,师引导。

(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阅读指导上。


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并设身处地的读一读。

师适时点拨:文章中关于成吉思汗的心情描写,有的直接写,有的通过语言或动作来写,今后,同学在写作中也要这样写,能够更感染别人。

四、升华认识,汲取文本精华
1.是什么原因让成吉思汗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学生可以找到:成吉思汗看到了毒蛇)
2.成吉思汗终于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是用鹰的生命换来的。

此时此刻,成吉思汗是怎么说、怎么想的?
3.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成吉思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鹰是一只什么样的鹰?面对错误,成吉思汗有什么想法?有哪些行动?安排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引导朗读。

小结: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发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没有一味的“苦恼”,而是积极面对:不找借口,积极弥补过失,并善于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是因为他们能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吸取教训!这多么令人感到震撼呀!
五、总结、延伸
总结:小孩会犯错误,伟人也会犯错误,人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

假如我们在事情面前保持冷静,就能减免悲剧的发生,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就能健康地成长!
延伸: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对“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复述故事。

3.课外阅读其他伟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
鹰成吉思汗
一次次撞杯越来越气
忠诚而死懊悔不已
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