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单元 教学案
八年级英语上第八单元教案教学案例

八年级英语上第八单元教案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如:duty, experience, tip, share等。
(2)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如: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I went to the movies.等。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够运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过去行为。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
(2)本单元的核心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单词和短语的准确发音。
(2)核心句型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运用英语。
2. 交际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四、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1)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询问他们周末的安排。
(2)引导学生用英语谈论自己的周末活动。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本单元的主题:过去的行为。
(2)展示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如:duty, experience, tip, share等。
(3)讲解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I went to the movies.等。
3. 课堂活动(15分钟)(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进行交流。
(2)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 任务型练习(10分钟)(1)布置任务:让学生编写一段关于自己周末的英语小作文。
(2)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句子构建,完成相关练习。
3.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古诗词。
4.能够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相关课文课件。
3.素材: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4.课堂布置:确保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课件和素材。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播放古诗词视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学习:教授本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3.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中生字词的造句练习。
4.拓展:分组让学生模仿古诗词写一首小作文。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2.学习:讲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背诵:学生跟读古诗词,逐句背诵。
4.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古诗词,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单元通过引入古诗词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加强练习和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古诗词的讲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目标
- 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识字、识别及朗读能力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识字
- 研究新生字:热、鸟、乌、晴、雨、风
- 复已学字:冷、过、地、方、午、走
识别及朗读
- 识别并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阅读理解
- 通过阅读课文《小鸟和道路》和讲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
-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识字
1. 师生共同研究新生字:热、鸟、乌、晴、雨、风,学生跟读
2. 复已学字:冷、过、地、方、午、走,师生一起复并巩固记忆
识别及朗读
1. 同学们带着课文《小鸟和道路》跟读,注意节奏和语调
2. 注重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进行识别和朗读,师生一起进行指导和示范
阅读理解
1. 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小鸟和道路》,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生字
2. 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语言表达
1.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演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2. 小组讨论,进行故事改编,发挥创造力,尝试编写自己的版本
教学评价
1. 对学生在识字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重点关注新学字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言情况
参考资料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 课文《小鸟和道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5 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收集整理《论语》、朱熹、曾国藩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一、单元导读,揭示课题。
1.出示学习内容,带领学生了解单元主题、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
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主题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可见这个单元与“读书”有关,在阅读要素中要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的要点。
那在第25课中,我们会获取读书的哪些信息和要点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用古人读书故事《凿壁偷光》《萤囊映雪》两个故事,引出课题。
在古代,有很多读书的故事,《萤囊映雪》的故事同学们肯定不陌生。
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这两个人物故事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才能有所成。
古人不仅喜欢读书,还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就是古人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的文章。
3.揭示课题、解释课题。
4.出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第一步,解题知作者第二步,读通韵文味第三步,读懂明文意第四步,品读悟文境第五步,熟读能成诵。
二、走入课文、精读细品。
(一)解题,知作者。
1.认识作者,介绍出处,补充文学常识。
(二)读懂韵文味。
播放朗读视频,听听别人怎么读。
认识生字词,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自由读课文,读出节奏,停顿。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与形的基本概念。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形的特征,形也可以直观地展示数的规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数方阵中的数字规律,我们能够发现图形的对称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容
本节课选自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数与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数与形的相互关系,通过形的问题探究数的规律,反之亦然;2.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掌握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如:数方阵问题、图形的对称问题等;4.通过数与形的对比和联系,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数方阵中数字的规律、图形的对称性质、数与形的相互转换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与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与形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如数方阵和图形的对称性质,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学生在探索数与形的关系时,对于如何从数的规律中发现形的特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举例:在探究图形的对称性质时,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图形,找出对称轴和对称点,进而总结出对称的数学规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巩固学生对第八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第八单元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复课前预热(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第八单元的回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让学生与伙伴共同回顾第八单元所学内容,尽量回忆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第二部分:复文本阅读(15分钟)1. 向学生呈现第八单元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大意。
2.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并梳理文本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第三部分:复词汇和句型(15分钟)1. 教师提供第八单元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复和巩固。
2. 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短语,编写句子,并互相分享和修改句子。
第四部分:复阅读理解(15分钟)1. 准备一些与第八单元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
2.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并交流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五部分:复写作能力(15分钟)1. 提供一个与第八单元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庭的短文。
2. 学生独立进行写作,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修改。
四、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通过多种形式,如阅读、讨论、写作等,巩固学生对第八单元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分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效果。
Unit-8-Pets-单元教案

He ______ when I hide.
He does wonderful _______,
Builds me _______ out of sticks.
He’d never _______ or bite.
And he doesn’t like to _______.
c.学习句型:Goldfish are easy to look after.
I don't agree.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keeping a snake if you like.
2.技能目标:①能用形容词来描述人和物。
②能掌握形容词作定语和表语时的位置。
能掌握不定代词的用法。
•2.技能目标:①学习宠物诗
•②让我们能更加了解宠物,能运用新词汇来谈论宠物。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人类的朋友---动物,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
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并能运用描述宠物的用语。
教学媒体
录影机,多媒体,实物等
教学过程
Step1:预习指导与检测见导案
•重点短语:run after a ball, with eyes open wide, look after, till the end, need a gentle touch, look around for, take car of
•重点句子: She isn’t any trouble.
•My dog is the cleverest animal of all.
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Unit 8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单元整体教案+课时教案(6课时)

Unit 8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单元整体教案+课时教案(6课时)Unit8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教学目标与要求】●话题::与朋友共度快乐时光(Spending time with friends)●功能:能够询问并描述物品所属关系(Talking about ownership)A; Do you have a ping-pong bat B: Yes, I do. / No, I don’t.A: Does she have a tennis ball B: Yes, she does. / No, she doesn’t.I don’t have a computer game.He has two ping-pong bats.●语法:1. 能够正确使用have 的一般现在时用法(Present tense to have)Do you have a volleyball Does she have a tennis ballWe have a basketball. They don’t have a basketball.He doesn’t have a soccer ball. She has a baseball.2.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疑问句询问物品所属关系并做简略回答。
(Yes/ 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A: Do you have a tennis ball, JaneB: Yes, I do. / No, I don’t.A: Does he have a soccer ballB: Yes, he does. / No, he doesn’t.3. 能够正确使用形容词对事物发表基本看法,(adjectives of quality) Interesting, difficult, boring, relaxing, fun4. 能正确使用连词but(conjunction bu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知识梳理】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
(1)会议召开: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史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通过的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1945年成立,美国取得决定性的控制权;
(3)《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意义:①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②积极影响:国际金融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的购买力,汇率相对稳定,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③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1947年月10月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性质: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也是由缔约国组成的非正式国际组织;
(3)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美国试图通过它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在这一体系中,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1、欧洲联盟:(1)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在经济领域进行一体化的探索,60年代成立了欧洲共同体;(2)1969年,欧共体正式决定把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奋斗目标;(3)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正式生效;(4)欧盟东扩,1995年增加3国共15国,2004年增加10国,达25国;(5)欧元的诞生: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2002年7月开始,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6)性质:经济政治实体。
2、北美自由贸易区:(1)1988年,签订《美加自由贸易区协定》;(2)1992年,美、加与墨西哥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3年又签署了关于环保和劳工的补充协定,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访问韩国时提出建议,得到环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支持;(2)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湛培拉,12国的代表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3)1991年《汉城宣言》通过,即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内贸易壁垒;(4)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中国积极出席亚太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原则。
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强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1)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2)1986年至1993年底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3)1994年摩洛
哥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成立;(4)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运作。
2、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共享):(1)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世贸组织的一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它的发展,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影响和作用。
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50年,台湾当局非法以中国名义退出关贸总协定;(2)1986年7月,中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3)1986年9月,参加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未能恢复缔约国的地位;(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共享):(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赢得竞争机遇;(2)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确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增强振兴中国经济的使命感,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