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离检疫期间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养殖场猪链球菌的预防与控制

养殖场猪链球菌的预防与控制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一、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在国外1945年首次报道,在我们国家最早是1945年在上海首次发现该病,到了70年代末已经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大面积流行。

目前该病已经成为规模化养猪场中最常见的重要细菌病之一。

尤其是在我们地区的规模化养猪场也受到该病的严重困扰。

已成为严重制约着我县集约化养猪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是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猪的一种多类别性疫病。

引起猪链球菌病的链球菌主要是由C群的兽疫链球菌、S类马链球菌、D群的猪链球菌、L群链球菌、和E群链球菌所导致的。

是引起多种疾病的总称。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没有季节性,但以夏秋5—11月份,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该病。

链球菌有3种主要成分,即群特异性抗原、型特异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其中核蛋白抗原又称P抗原,为非特异性抗原。

各种链球菌的P抗原性质相同,是菌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多数链球均为兼性厌氧,个别为严格厌氧,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37℃。

但底于10℃或者高于45℃时该菌不生长。

该链球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猪链球菌病可见于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其中仔猪、怀孕母猪和保育猪较多见。

其传染源主要是发病猪、和带菌猪,造成该病的流行的主要因素病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活猪市场及运输工具的污染。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感染,体表外伤、阉割、注射消毒不严感染发病。

二、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天,依据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型最急性,突然死亡,病程长的体温40﹒5-42℃。

耳、颈、腹下等皮肤出现紫斑,少数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或者共济失调、昏谁等神经症状。

病死率可达80%—90%。

此类多见于成年猪,常呈爆发性,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常因断齿、去势、断奶、转群和气候多变或者过于拥挤而引发。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者老疫区,呈散发流行。

病程长久可达1个月,教少引起死亡,但病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32·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摘要: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会对生猪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生猪链球菌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这种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降低其对生猪健康的影响,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对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特点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措施1 前言生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致病原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以及猪链球菌等。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养殖场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在这种养殖方式中,一旦有生猪感染链球菌病,病情就会迅速扩散,对猪群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为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生猪链球菌病的特点与临床症状,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将链球菌病对生猪健康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2 生猪链球菌病的特点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一年四季猪只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都有可能感染患病,但以夏季与秋季多发,其中怀孕母猪与架子猪发病率较高,具有广泛的流行性。

这种疾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通常多呈败血型,发病突然。

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与带菌猪,这是由于它们的分泌物与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会经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以及创伤等使猪感染发病。

与此同时,如果养殖人员没有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就无法消灭病菌,仍具有较强的传播性。

3 生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3.1 急性败血症成年猪感染急性败血症的概率较高,这种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感染。

生猪在感染这种疾病后,体温会迅速升高到42℃,呈稽留热,同时会伴有精神萎靡、呼吸困难或倒地不起等症状,耳部,颈部或腹部会出现紫红色出血性红斑,但是,有些猪在患病后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3.2 脑膜炎哺乳猪与断奶后仔猪感染脑膜炎的概率较高,感染这种疾病后,猪的体温会迅速升高,最高可达40~42℃,并伴有嗜睡、流鼻涕以及便秘等症状。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防治猪链球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治疗;措施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近年来,猪链球菌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病原,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疾病。

一般分为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淋巴脓肿型,其中急性败血型和脑膜炎型致死率较高。

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死亡率不高,经过调理,部分能痊愈。

1 流行特点猪、马、牛、羊、鸡、兔、水貂等动物均易感染猪链球菌病。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其中以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而成年猪发病较少。

猪链球菌不仅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等处也可能存在猪链球菌,在感染猪链球菌病动物的分泌物、血液、器官及关节内也有病原体存在。

病猪与带菌猪是此病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创伤等途径传播。

新生仔猪常通过脐带伤口感染此病。

猪链球菌病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5—11月最为常见,冬季发病较少,常呈区域性流行,新疫区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则相对较低[1-2]。

2 临床症状2.1 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断奶仔猪。

链球菌病菌的潜伏期一般为1~3 d,有时可达到6 d以上。

发病突然,体温升至41~42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颈背部皮肤呈广泛性充血、潮红。

有些病猪呼吸加快,流鼻汁,呈现肺炎症状;有的呈现多发性关节炎或神经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1~3 d便会死亡。

2.2 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

病猪体温比较高(40.0~42.5 ℃),食欲废绝,表现为神经症状,四肢不协调,转圈,磨牙,空嚼,仰卧,爬行,后肢麻痹。

有的猪侧卧,四肢呈游泳状,直至昏迷死亡。

急性时1~2 d就会死亡,慢性时3~5 d死亡。

2.3 关节炎型多由急性型治疗不及时转变而来。

四肢关节肿大,疼痛,跛行,行走困难或卧地不起,触诊局部有波动感。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猪链球菌病是猪养殖产业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容易引发人畜共患,具有急性、热性的传染特征,通常是由C、D、E、L群链球菌引发的,所以猪链球菌病又是一类多种链球菌病的总称。

养殖者要加强对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原则,降低猪链球菌病对猪养殖产业造成的损失。

本文从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具体的猪链球菌病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1、流行病学病猪和已经康复的猪是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猪链球菌病的病菌主要会存活于猪只的鼻腔、扁桃体及乳线等位置,在病猪的浓汁、血液中均可以检测出病菌。

患病且已死亡的猪只如果未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会导致猪链球菌病的大规模散步,皮肤的伤口、呼吸道都是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猪均可以感染猪链球菌病,尤其是新生的幼猪和哺乳期的幼猪,一旦感染猪链球菌病,其死亡率非常高。

架子猪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病,会发展为化脓性淋巴结炎,但相对来讲,成年猪的发病率较低。

猪链球菌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征,新疫区会呈现出爆发性的发病趋势,流行季节则并不明显,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发病率高,有时也可能会延迟至初冬发病,如果某地已经爆发猪链球菌病,那么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也有爆发猪链球菌病的可能。

2、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①急性败血症患病猪只可突然体温升高至41-43℃,伴随着震颤、废食、便秘等症状,会有浆液性的鼻漏,眼结膜呈现潮红色,耳部、颈部及腹下位置可能会出现紫斑,一些患病的猪只还会引发关节炎,不能正常的行走,甚至无法站立。

也有猪只在患病以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病以后的1-3天会迅速死亡,引发急性败血症的猪只死亡率高达80%以上。

在剖检中可以看出猪只的血凝不良,皮肤伴随紫斑,鼻粘膜呈现紫红色,有明显充血,喉头和气管中有大量泡沫,全身的淋巴管都有明显的重大,心包有淡黄色的积液,还有猪只出现了轻度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胃肠部位的粘膜有充血情况,膀胱粘膜有充血,胰腺也有充血。

试论生猪养殖链球菌病的有效防治

试论生猪养殖链球菌病的有效防治

试论生猪养殖链球菌病的有效防治陈朋伟(濮阳县农业农村局457001)摘要:猪肉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之一,而生猪养殖业作为主要的农副产业成为提高养殖者收入的主要途径。

但疾病对猪养殖收入的影响非常大,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会为养殖者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故而本文对生猪养殖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控要点进行总结推广。

关键词: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链球菌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因溶血性的链球菌感染所致,病原体有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等,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且一年四季均会发病,5~11月份发病率最高,故而只有加强猪链球菌病防控,方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促进生猪养殖业持续发展。

1猪链球菌病临床症状1.1脑膜炎型日龄于70~90范围的断奶猪与哺乳猪群更易出现脑膜炎,发病后体温升高至40℃~42℃,并伴有流鼻涕、嗜睡、便秘等病症。

随着病情加重,转圈、磨牙等症状出现,后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1]。

1.2急性败血症成年猪更易感染,病猪温度急剧升高,卧地不起、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困难,且腹部与颈部可见紫红色病斑,后突然死亡。

1.3关节炎仔猪更易发病,大多数均由脑膜炎与急性败血症转变而得,发病后关节肿胀,卧地不起,随病情加重而无法站立行走,出现关节组织化脓性坏死。

1.4淋巴结脓肿型以咽部、颌下、颈部等部位淋巴结化脓肿胀为主。

2综合防控措施2.1加强饲养管理2.1.1生猪养殖中,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尽量不从外地引入猪,若不得不引种,需于隔离场饲养45d,经观察,明确无病后再混群饲养。

2.1.2定期进行猪圈清扫,及时清除粪便,确保猪圈内、外干净清洁,预防细菌滋生,做好通风换气,每栏猪养殖数量应为6~8头,且使用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猪场过道消毒,并使用1︰3000复合酚对生猪与猪圈食槽、水槽等进行消毒,提高饲养质量。

2.1.3定期向饮水中添加黄芩多糖,向饲料内添加0.5%奥得曼A,提高猪的免疫力,保证生猪健康。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呢?在处理猪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因为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1、猪链球菌病怎么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

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

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

发病时复合酚可按l:l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

2、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5千克十磺胺嘧啶钠800克十三甲氧苄氨嘧啶(tmp)l50克十碳酸氢钠l000克,连用7天。

3天后把以上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用量减至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用量减到l00克。

(2)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仔猪发病时可在3日龄、21日龄各肌注速解灵0.3ml/头、0.5ml/头。

中大猪出现关节炎型链球菌病时,以50千克猪为例,可采用“夏天无”注射液10ml(每2ml 包含原阿片碱0.4毫克)十先锋霉素l克十地塞米松2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5~7天,有一定的效果。

(3)流产型:可采用疫苗免疫与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150克十林可霉素150克,连用l周,停5天,再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氟罗1.5千克十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效果良好。

3、猪链球菌病的疫苗选择在使用疫苗进行防疫时,必须要考虑所用疫苗的型号是否与发病猪场相同。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送检对病猪进行分离鉴别型号,再选择疫苗或者对猪群免疫后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看生产情况是否有改善,是判断疫苗的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自家苗,因为纯化疫苗比全菌疫苗产生的补体结合抗体效率高,效果明显。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猪链球菌病可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马链球菌马亚种等多种链球菌引起。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原猪链球菌外形呈圆形或椭形,略成橄榄状,直径0.6~1.Oum,没有芽孢和鞭毛,呈长、短链状排列。

长链由20~30个菌体组成,短链由4~8个菌体组成。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部分为厌氧菌。

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日前可分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血清型有1型、2型、7型、9型、1/2型和14型。

链球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可致大部分链球菌灭活,煮沸可迅速将其杀死,低温条件下可存活1 50天以上,在干燥的环境下也可存活数天。

链球菌对一般消毒药均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2、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以气候炎热且潮湿的7~10月发病率最高。

该病可引起猪、牛、羊、马、猫、犬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以猪易感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有不同,以妊娠母猪和仔猪症状较为严重。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以从事养殖、生猪肉加工以及销售等活动的人群为感染对象。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以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健康猪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及带毒猪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器具等被感染,新生仔猪可在患病母猪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该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该菌比较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如水、尘埃中,还能够存在于动物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乳汁内。

该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无法形成芽孢,菌体呈球形或者球杆状,直径在o.5-2μm,往往成对或者呈链状排列。

该菌能够在25 -45℃温度下生长,其中37℃为最适温度,7. 4-7.6为最适pH值。

该菌大部分都属于兼性厌氧菌,很少部分属于专性厌氧菌。

该菌具有较长的生活周期,特别是在粪便中。

该病可被多数消毒剂快速杀死,但如果发生有机质等污染会导致药物的杀菌作用受到影响。

流行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气候炎热且潮湿的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

该病具有较短的潜伏期,一般呈急性经过,且任何年龄的猪都能够发生感染,但会具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带菌猪,其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中都存在病菌,能够通过损伤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感染。

另外,母猪分娩后的乳汁以及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病菌,这也是导致后代仔猪发生感染的直接原因。

如果猪群日常管理粗放,没有对病死猪采取恰当处理等,都是导致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2、临床症状败血症型。

通常在该病的流行初期出现该类型,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发病率通常能够达到大约30%,病死率能够达到80%左右。

最急性型,病猪会突然减少采食或者停止采食,精神沉郁,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 42℃,呼吸困难,发生便秘,卧地不起,有淡红色的泡沫样液体从口鼻流出,结膜发绀,通常在6-24 h内发生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隔 离检 疫期 间 防控 猪 链球 菌 病 的 必要 性
11 猪 链 球 菌 病 简 介 . 猪链 球 菌病 是 由不 同群 (, , , ,, D L R s Tu和 V ) 群 的多种链球 菌感染 引起 的猪 的一类传染病 的总称 , 一类人 兽共患病 。世界动 属
131 国 外 疫 病 传 入 隔 离 检 疫 场 猪 链 球 菌 2 .. 型在澳 洲 、 国 、 拿大 、 麦 以及 北美 和 北 欧其 美 加 丹
链 球菌病流 行区域不 断扩大 , 发病率持 续升高 。在
江苏、 四川等省份 均发生过 疫情 , 19 年 江苏地 如 99
四季均 可发 生 , 以冬春 季多 发 , 同年 龄猪 只均 可 不 发病 。 该病 同时可通过破损 皮肤 如伤 口或擦伤 传染 给人 , 也可通 过呼 吸道感 染 人 , 重感 染 时可 引起 严
菌种 猪在 健康 猪群 中可 通过 口、 、 肤伤 口等 传 鼻 皮
播途 径感 染其 他猪 只 。
1 _ 国内疫病传 入 隔离检 疫场 .2 3
近 年来 , 国猪 我
临床 上 ,急性 型 以脑 炎或 脑膜 脑炎 和败 血症 为 主
症 , 性型 以关节 炎、 巴结脓肿 为特 征 。 慢 淋 本病~年
发 病 的重要 因素
如 果进 口种 猪 在夏 季进 入 隔离
检疫 场 隔离检 疫 , 湿 的气候 , 潮 高温 高湿 的环境 可
收 稿 日期 : 0 1 0 - 2 1— 1I 8

2 兽医临床 2・
浅谈 隔离检疫期间猪链球菌病的防治一康伟,等 ’ 、
物 卫 生组织 (I ) O E 将猪 链球 菌 病列 为 B类 疫病 , 我
国将其 列为二类动物 疫病 。 在猪 链球菌众 多血清型
他 国家 均有 发生 , 造成 重大 损 失。 中国 内地 引种 而 目的 国多为 北美 和欧洲 。虽 然进 口种 猪 在 国外 都 经过 严格 的预 检 ,但不 可排 除种 猪在 国外 口岸 装
广 东畜牧兽 医科技 21 年 ( 3 卷) 01 第 6 笾
兽 医临床 ・ 1 2・
浅 谈 隔 离检 疫 期 间猪 链 球 菌病 的 防治

(1广州 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 ,广
广州
伟 ,陈增 荣 z 502 ;2高明 出入境检 验检疫局 ,广东 16 3 .
检 疫法》 中的有关 规定 ,进 口种 猪抵 达 入境机 场
后 , 能马上运 抵 引种企 业猪 场 , 不 需要在 出入境 检 验 检 疫机 关 指 定 的动 物 隔 离检 疫场 隔离 检 疫 4 5
天 。本文重 点 讨论 的是在 隔离 检疫 期 间如何 降低 猪链 球菌病 发 生的风 险 。
既有 成猪 , 也有 仔猪 。仔 猪被 链球 菌感 染后 , 出 会 现严 重腹 泻 , 即使经 过 治疗后 存活 , 很容 易形 成 也
僵猪 , 严重 影 响猪只 生产 性能 , 进而 影 响企业 配种
计划 , 间接 影 响企业 经济 效益 , 给企 业造 成损 失 。
13 隔离检 疫期 间猪 链球 菌病 的发 生风 险 .
径较多 , 因此 , 该病传入 隔离检疫场 的风险较大 。
133 隔离检 疫场 可能作 为风 险源 ..
有个 别 隔离
1 . 猪链 球 菌病 死 亡 率 高 , 性 感 染 后 , 引 _1 2 急 易 起猪 只死亡 。 种猪 经济价 值较 高 , 每头 美 国原种杜
洛克猪 的价 格约 为 6 0 0 0 0  ̄8 0 0美 元 , 如果 出现
人 的死 亡 。控制猪链球 菌病的感染 , 重在预防 。
1 . 猪链球 菌 病对 种猪 的危 害 2
区爆 发猪链 球菌病疫情 , 发病 猪只死亡率 达到 5 % 0;
2 0 年 四川爆 发人 感染猪 链球 菌病疫 情 ,共 发病 05
11 , 8 例 死亡 3 例 , 危 3 例 。猪链球 菌病 传播途 4 病 1
检疫场建场 至今 已经 2 0年 了,有 的甚 至 已经使 用
了 3 , 离检疫过 的种 猪不计其数 。 0年 隔 即使 防疫 消
毒 工作做得很好 , 也不 能保 证栏舍 内没有链 球病菌 的存在 , 一旦气 候环境许 可 , 就有 可能感染 种猪 , 危 害 猪群健康 。
134 气 候 环 境 和 饲 养 管 理 水 平 也 是 引起 猪 群 ..
载 、 输 过程 感染链 球 菌 , 运 并携带 入境 的可 能 。带
中, 2型是猪 的最 主要病原 , 致病性 最强 。从表征健 康 的猪扁桃 体 内分离 的所 有猪 链球菌 中 , 多达 2型
5 . % 猪链球 菌病 临床表现 为 出血性败血 症 、 内 06 。 心 膜炎 、 脑膜 炎 、 关节 炎、 仔猪下痢 和孕猪 流产等 。在
猪链球 菌病 疫情 ,将给 引种 企业 造 成 巨大 的经济
损失 。
1 . 猪 链 球 菌病 的慢 性 感染 危 害 也不 容 小视 。 .2 2 慢 性 型 以关 节 炎为 特 征 ,造 成 种 猪关 节 肿 大 , 跛 行, 疾。 猪, 残 种 以其种 用价 值 为主要特 征 , 公猪 患
业 发达 国家和 地 区引进 优 良猪种 , 引种批 次和 数
量 逐年增 多 。 根据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进 出境 动植 物
精 子品质 降低 , 种用 价值 降低 , 严重 的甚至无 法爬
跨 , 失种 用价 值 。 丧 1 . 由于 引种企 业 育种 体 系需 要 , .3 2 引种 的猪 只
佛 山 5 80 25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5 7 2 1) 2 0 2 — 3 0 5 8 6 (0 1 0 — 0 1 0
近 年来 ,我 国大型养 猪企 业 频频 从世 界养 猪
链球 菌病 后 , 关节 肿胀 , 行 , 跛 导致 运 动机 能下 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