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助听器的分类及全数字助听器的概念
助听器基础知识 PPT

03
利用声学共振 原理将言语声 的局部频段放 大。
送入使用者的 耳道
04
2.炭精助听器
起源于20世纪初。 早期体积大,后期改进后可随身携带。 由电池供电,采用炭精传声器、磁性耳机。
炭精助听器的原理
传入声波,压迫炭 精电阻器的膜片
电磁学原理放大
01
02
03
04
声能增加
05
炭精电阻发生变化, 流过的电流也发生 变化
1.集成器 耳廓可以灵活转动以捕捉周围各 种细微的声音。 用手拢在耳后,增加耳廓的集音 面积。阻挡耳后声音,声音在中 高频增加10-15 dB。
之后人们尝试使用兽角、贝壳作为集声器。
19世纪初
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
01 耳喇叭 02 说话管 03 号角
01
很大的终端接 收声音
声音沿着漏斗 状的拾音口进 入一个喇叭型 管口
20世纪初,出现了电放大助听器
助听器的发展历程
智能化,满足各 种类型使用的的 多种声学环境下 的听力补偿
全数字助听器成为主流
小型化,无法携带
盒式、耳后式(耳背式)、耳内 式、耳道式
削峰电路、推挽电路、自动增 益控制技术、宽动态范围压缩、 智能噪声抑制技术、多麦克风 技术、数字啸叫抑制技术等
一、初期助听装置
本节课到此结束
磁性耳机膜片振动
3.电子管助听器
1907
LOREM
真空电子管放 大器问世
LOREM
英国生产出第一 台电子管助听器
1921
1938
LOREM
英国制成随身携 带的电子管助听 器
二、模拟电路助听器
1.半导体助听器
1954
推出了耳级眼
残疾人助听技术与服务

完善政策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残疾人助听服务政 策,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加强政策协调和衔接。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助听服务,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多种 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 ;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 保政策落地见效。
专业维护
定期将助听器送回厂家进行专业维 护和调试,确保其性能稳定。
04
04
听力康复服务与支持
听力康复服务概述
听力康复服务的目标
通过提供专业的听力检测、评估和干预,帮助残疾人恢复或提高 听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听力康复服务的原则
个性化、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0世纪50年代
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体积减小,寿命延长。
21世纪初
数字助听器逐渐普及,个性化定制成为主流 。
助听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现状
数字助听器已成为市场主流,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处理、无线连接等技术不断涌 现。
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助听器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能够 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随着听力障碍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听力损失程度的 不同,助听器的适配范围将更加广泛。
残疾人助听技术与服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 助听技术概述 • 助听器类型与特点 • 助听器使用与维护 • 听力康复服务与支持 • 残疾人助听服务政策与法规 • 案例分享与展望
01
助听技术概述
助听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助听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和声音处理技术,帮助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提高语音 识别能力的技术手段。
案例分享与展望
助听器的介绍及如何选配助听器

助听器的介绍及如何选配助听器助听器是一种能够提升听力功能的电子设备,旨在帮助听力障碍人群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助听器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升,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听力障碍人群必不可少的日常辅助工具之一助听器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放大周围声音的音量,帮助听力障碍人群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助听器通常由几个主要的部件组成:1.麦克风:用于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信号。
2.放大器:收集到的声音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使听力障碍人群可以更好地感知声音。
3.扬声器:将放大的声音传递给听力障碍人群的耳朵。
除了基本的声音放大功能外,现代助听器还具备其他一些高级功能,如噪音抑制、方向麦克风、远程控制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听力环境,提升听力体验。
在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时,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1.测听评估:首先,建议听力障碍人群进行一次全面的听力评估,以确定自己的听力状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或听力专家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听力需求,并为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提供依据。
2.助听器类型:根据用户的听力状况和个人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
市场上常见的助听器类型包括耳后式助听器、入耳式助听器和耳道式助听器。
耳后式助听器适合中度至重度听力障碍,入耳式助听器适合轻度至中度听力障碍,而耳道式助听器则更加隐蔽,适合轻度至中度听力障碍。
3.助听器特性:助听器的功能和特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用户是否经常在嘈杂环境下工作或社交,是否需要远程操作等。
噪音抑制功能可以帮助减少环境噪音的干扰,方向麦克风可以帮助用户更准确地分辨声源方向,远程控制可以方便用户调整音量和模式等。
4.价格和品牌:助听器的价格和品牌也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助听器的价格与其功能和性能相关。
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合适的价格范围和可靠的品牌。
5.试戴体验:最后,建议在购买之前尽可能进行试戴,以确保助听器的舒适度和效果。
试戴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助听器的使用感受,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频段、通道、可编程频段三个概念的辨析

频段、通道、可编程频段三个概念的辨析1、频段:这是信号层面的概念。
助听器所处理的声音信号是由许多频率组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频率把信号划分为几个区域,比如可以把从250Hz到8000Hz的声音信号划分为"250Hz-500Hz"、"500Hz-1000Hz"、"1000Hz-2000Hz"、"2000Hz-4000Hz"、"4000Hz-8000Hz"等五个区域,这每个区域就叫做"频段"(Band)。
多通道助听器就是同时分别对各个频段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
2、通道:这是硬件层面的概念。
全数字助听器的核心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于多通道的全数字助听器,在其DSP内,有多个独立的、结构相同的电子线路单元,分别负责对不同的频段的声音信号进行计算处理。
由于各个处理单元互相独立、并行处理,被称为"通道"。
目前,所有的多通道助听器都采用的是一个通道处理一个频段的声音信号。
所以:对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全数字助听器而言,通道数=频段数。
3、可编程频段:这是软件层面的概念。
DSP中的各个通道的工作方式是可以控制的,我们通过控制各个通道的工作方式来适应各个不同的助听器用户的听力程度等因人而异的情况。
但是DSP各通道的参数是一些较为不易为人们(除了设计电路的电子工程师和算法设计师)理解的电子参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为直观的方式。
这个方式就是"可编程频段"。
在各个厂家提供的选配软件中,提供了一些选配参数,通常以可编程频段(常常被简称为"频段",注意与第一个"频段"的区别)的形式出现,选配师根据用户需求,对这些参数进行调节,软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计算后,转换为DSP能够理解的方式,控制DSP中各个通道的工作方式。
(1)、这三个概念是三个不同层面(软件、硬件、信号)的概念,可编程频段是人们(除了制造商外)可以直接调节的,软件根据这个调节来计算,然后"告诉"DSP应该将各通道设置在什么方式,各个通道根据指定的参数对其相应的频段的信号进行处理。
助听器的学术用词

助听器的学术用词
助听器(辅助听力工具)
电子助听器是置于耳内或耳附近用以提高听觉障碍患者听力的小型设备。
助听器的基本单元包括麦克风、信号调理电路、接收器(也称为扬声器)、以及电池。
麦克风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信号调理单元则可简可繁,简单的仅将音频信号按固定比例放大,复杂的则需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均衡。
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而电池则为电子元器件提供电源。
类型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4种类型的助听器,体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包括耳背式(BTE)、耳内式(ITE)、耳道式(ITC)和完全耳道式(CIC)。
BTE位于耳后,用一个软管连接耳内的耳模发声。
由BTE还发展出来一种开放式(OTE)助听器,耳模被一个小耳塞代替,给人耳一种更开放的感受。
其它的变型还包括用导线替代软管,并将扬声器从耳后移到耳内。
ITE将助听器放入外耳,和耳模成为一体,这种助听器几乎将外耳填满,看起来是一大块。
ITC将助听器填入耳道内,减小了占用外耳的空间,但还是容易被看见。
CIC是各类型中最小的,助听器被完全置入耳道内,从外面几乎看不见。
助听器的介绍及如何选配助听器

助听器的介绍及如何选配助听器一、助听器的介绍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种用于改善听力障碍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放大、过滤和处理声音信号,将声音转化为听力受损者能够听到并理解的音频信号,从而提高听力质量和沟通能力。
助听器通常由麦克风、放大器和扬声器等组成。
助听器可以帮助那些由于耳蜗受损、听力退化或其他听力问题而难以听到或理解声音的人群。
助听器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和后置式助听器等。
耳背式助听器通常安装在耳的后面,通过管道将声音传递到耳朵中。
耳内式助听器则是安装在耳道内的助听器,它相对来说更为隐秘。
后置式助听器则是安放在耳朵后面的一个装置,通过一条小电线将音频传递到耳朵中。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信号经过放大,再通过扬声器将放大的声音传递到耳朵中。
现代助听器通常具备多种高级功能,如降噪、自适应音量调整、频率压缩和方向性麦克风等,以提供更好的听力效果。
1.寻求专业帮助:首先,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听力问题,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医生或听力专家的帮助。
他们能够评估你的听力状况,并帮助你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2.了解个人需求:在选配助听器之前,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听力需求。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听力问题,因此需要定制不同的助听器。
3.考虑功能:现代助听器通常具备多种功能,如降噪、自适应音量调整、频率压缩和方向性麦克风等。
在选配助听器时,你应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功能,以确保获得最佳的听力效果。
4.舒适度:助听器需要长时间佩戴,因此舒适度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你应当选择适合自己耳朵形状和大小的助听器,并确保合适的佩戴方式。
5.考虑预算:助听器的价格因品牌、型号和功能而有所不同。
在选配助听器时,你需要考虑自己的预算,并选择性能与预算相匹配的产品。
6.试戴体验:最后,你应当试戴几款助听器,亲身体验它们的听力效果和舒适度。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选择最适合你的助听器。
助听器的分类

助听器的分类按其外型分类盒式助听器:也称为体佩式,其出现较早,体积较大,外观如同一个微型收音机,佩戴在身前,有一根导线将声输出信号送至耳机。
多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故价格低廉。
其体积较大,便于制成大功率输出、宽频谱范围、多功能调节的助听器,且适于手指活动不灵便的人使用。
此种助听器的元件热噪声较高,从而使得助听器的本底噪声较高。
由于盒式助听器常与衣物磨擦,磨擦声往往成为干扰噪声。
眼镜式助听器:仅是一种由体佩式向耳级助听器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期产品,麦克风与接受器可在不同的镜腿上,实现信号对传,也有在同一镜腿上的。
目前这种助听器已不多见。
耳背式助听器:是现有使用得最广泛的助听器,外型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输出功率有大、中、小不等,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患者,大多都可以使用耳背式助听器。
档次较高的耳背式助听器内还有各种声音处理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等。
耳内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应分为耳甲腔式和耳道式助听器。
耳甲腔式中还可区分成全耳甲腔式和半耳甲腔式。
耳道式还发展出完全耳道式(CIC)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外形更加精巧,依据每个人的耳甲腔或耳道形状专门定做,使用时直接放在耳甲腔或耳道内,不需要任何电线或软管,十分隐蔽。
但耳内式助听器的输出功率不是很高,仅适用于轻度、中度、中重度聋的患者使用。
骨导助听器:先天性外耳发育不全(如外耳道闭锁,耳部畸形)的患者及某些因患外耳、中耳疾病(如化脓性中耳炎)而不适于佩戴气导助听器的患者,可考虑选配骨导助听器。
按其技术原理分类FFR助听器: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助听器均为此类助听器,其频响特性在产品出厂时即已确定,助听器的音调旋钮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频响特性。
选配人员在设定好助听器的各类参数之后,病人无论置身于何种声学麦环境中,助听器的频率响应都固定不变。
LDFR助听器:采用K-Amp电路的助听器是典型的TILL型,而多数可编程式助听器中的宽动态范围压缩电路则是更准确意义上的LDFR。
助听器种类多怎么选有讲究

龙源期刊网 助听器种类多怎么选有讲究作者:刘芳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03期34岁的赵先生春节过年回家,发现父亲耳背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电视必须要开得声音很大才行。
赵先生想给父亲买个助听器,却不知道怎么选择。
看看网上一万两万的报价,总觉得不怎么靠谱,而且还要现场来配。
赵先生心中一时凌乱,不知该怎么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听力健康,但是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助听器佩戴满意度仍有待提升。
这其中,还有很多错误认识,导致大批老人没有能够科学地佩戴助听器。
那么,怎么才能选对用对助听器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从而感觉到声音。
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助听器应用以来,助听器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
按外部结构分类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盒式助听器又叫体佩式或口袋式助听器。
外形有如一个小型收音机般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池组装在其中,外边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
适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使用。
体佩式助听器还可以做成双耳收听助听器,但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隐蔽性差。
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者,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
传音器、放大器、电池及音量调节、接收器等均装在长钩形的小盒内,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
有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类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
缺点是助听器会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内式助听器是一种微形助听器,外壳根据病人耳样定制。
放大器、传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壳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
外部不需要电线或软管,较隐蔽和轻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助听器的分类
数字化助听器分为全数字助听器和半数字助听器两种。我们把输入助听器的
声音信号,需要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助听器,
叫做全数字助听器或纯数字助听器。半数字助听器也叫数字助听器、数码助听器、
数控助听器、数字编程助听器和电脑编程助听器等。它的输入、放大部分是模拟
的,只有输出部分才是数字化的,所以叫半数字助听器。
全数字助听器的优势
半数字助听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功能与全数字助听器是不可比拟的。全数字
助听器具有以下功能优势:
1.增益处理 助听器放大声音的能力,是助听器最主要的物理性能,我们把
它叫做增益。
患者选配助听器的目的是希望在舒适状态下可听度得到最大的补偿,这就要
求助听器的放大器具有噪声小,信号放大无失真,频率响应足够宽,高、中、低
频声调整灵活,大、中、小音量可控制等。全数字助听器的"心脏"-- DSP具有
强大的处理功能,使助听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多频带调整和多通道压缩控制,以保
障其具有以上特性。
2.反馈啸叫处理 重度耳聋患者常常因为耳道封闭不严而产生反馈啸叫,有
的轻度耳聋患者也会产生反馈啸叫。全数字助听器的反馈抑制电路可以消除或者
部分消除反馈啸叫。常用电路有两种。其中一种在消除反馈啸叫的同时,不影响
助听器的信号输出;另一种对助听器的输出功率较少影响。
3. 噪声处理 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使用助听器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如果
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使用,患者还会感到不适。全数字助听器的数字噪声衰减处
理器可以识别、衰减稳态噪音(如冰箱、汽车、计算机等产生的噪音)。值得说
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台全数字助听器可以将噪声从言语中分离出来,只
是在相应通道把噪声和与噪声具有相同频率的言语衰减。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要
听信广告中夸张、不实的宣传。
4.语增强(频谱提升处理)技术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对声音频率的识别下
降,即语言识别力下降。科学家采用频谱提升技术,使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区别更
加明显,以提高耳聋患者的言语识别力。
5. 方向性麦克风(双麦克风)管理技术 科学家早已证实,方向性麦克风
可有效地提高助听器的信号噪声比,但由于方向性麦克风也有其自身的缺点,所
以在助听器没有全数字化前,没有广泛应用。由于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使用,
全数字助听器可以自动校准双麦克风的匹配,根据不同声音的环境,更为灵活地
应用。
6.信号发生器技术 全数字助听器的DSP不但具有放大声音的功能,而且还
可以发出声音。此时,助听器可作为一台听力计使用, 用于原位(戴着助听器)
测量聋人的听力和响度增长情况。这样就提高了助听器的调整精度,使患者使用
助听器的效果更好。
7.人性化的功能 全数字助听器具有:①低电量提示:当电池电量不足时,
可自动发出提示,以提醒患者更换电池。②开机延迟功能:可避免患者戴助听器
时产生反馈啸叫刺激。③多记忆性程序:满足多种使用需要,如安静环境、噪声
环境、听音乐、打电话等。④自动消除风噪声。⑤堵耳效应调整。
8. 智能化功能 可自动识别噪声和言语环境,并切换程序。
全数字助听器产品
全数字助听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适合多种消费人群的低、中、高档产
品。
·低档全数字助听器有数字放大功能,通道数量一般为1~2个,价格大约
为三千元左右。
·中档全数字助听器有反馈抑制和3~4个通道的噪声衰减等功能,价格大
约为八九千元左右。
·高档全数字助听器具有噪声抑制和反馈啸叫抑制功能,自适应定向麦克
风,多通道压缩,多程序记忆(3~4个),频谱提升等多种功能,价格大约为
两万元左右。
怎样选择助听器
目前,助听器市场竞争很激烈,每一助听器生产厂家又有多种助听器型号,
这就使得耳聋患者面对众多产品不知所措。在这里我们建议耳聋患者选配助听器
时,应从几个方面来考虑:①耳聋的性质和程度;②个人的需求,即助听器的效
果需求和外观需求;③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对于患者来说,选配一个合适的助听器,首要任务是要慎重地选择一个正规
的选配机构和一名专业的、合格的助听器选配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助听器
调整到最佳状态。在临床上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患者使用的是高档助听器,但由
于没有正确调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虽然助听器已发展到数字化,但由于使用助听器会使外耳道部分或全部封
闭,因而改变了耳道的共振峰,使声音不自然,定位能力变差,引发外耳的不舒
适。助听器还常有反馈啸叫、失真、佩戴者的形象等问题。再者,助听器常常因
受潮、震动和耳耵聍的侵蚀而缩短寿命。这些问题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所以,中老年朋友预防耳聋是关键,配戴助听器只能起到补救的作用。
相关链接助听器的发展史
自从第一台助听器问世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助听器正向着小型化、宽频带化、高保真化、抗噪声化、灵活调整和智能化发展。
助听器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代:
声学时代--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前,由于没有外部电源和放大元器件,
人们只有利用集音和共鸣声学原理,制出了耳喇叭、听椅及通话管等无源助听装
置,集音效果为5~10分贝。
炭精时代--1876年贝尔发明了炭粒传声器,才有了原始的助听器模型。大
约在1902年制造了第一代助听器,具有一个峰的窄频带炭粒助听器,功率较小。
电子管时代--由于电子管的发明,1920年制造出电子管助听器。因为电源
的问题,助听器体积大,其频响增益可变。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时代--1950年后半导体逐渐代替了电子管,为助听器小
型化打下了基础。1954年生产出眼镜式助听器,1956年又推出了耳背式助听器,
使得助听器由体式上升为耳级式。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耳内式助听器,从此助听器更加小型化,由
耳外式转为内耳式。1975年出现了耳道式助听器。1993年,推出了和人耳道融
合一体的完全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这极大地满足了耳聋患者的美观需求。
2000年,美国一家公司又推出了一次性助听器。
助听器刚发明时,增益频响调节精度差,声信号保真也不足,所以只能在安
静的环境里满足耳聋患者的要求,在有噪声的环境里,效果就很差。
数字时代--1986年有了第一台可编程助听器。 1987年,第一台全数字助听
器问世,这是助听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条
件的限制,制作出的样机体积大,耗电量高,使得全数字助听器无法投入市场。
1996年,丹麦两家助听器公司的全数字助听器投入市场,尽管价格很高(约5000
美金),但是它受到了临床医生和使用者的欢迎。据统计,现已有22家助听器
厂商生产出40余种不同品牌的全数字助听器,目前正积极开发生产第三代、第
四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