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捕收剂与起泡剂的使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捕收剂与起泡剂的使
用情况
我国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实践中使用的捕收剂有:丁黄药、乙黄药、丁铵黑药、25号黑药、31号黑药,其次有乙硫氮、苯胺黑药、丁钠黑药、ONSO—234等。
常用的起泡剂有2号油,其次有松醇油、浓70油、甲酚、甘苄油等。
捕收剂和起泡剂的使用情况见下表。
铅浮选和铜铅混选回路中使用最多的是丁黄药、乙黄药和乙铵黑药。
甲酚黑药(25号黑药、31号黑药)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的使用明显减少,逐渐被丁铵黑药或其他捕收剂所取代。
丁铵黑药由于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毒性小、使用方便、近几年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铅浮选和铜铅混选的主要捕收剂之一。
西林选厂1980年开始以丁铵黑药代替黄药选铅,使氰化物用量由原来的200~300克/吨降到20克以下,银的回收率提高11%。
在这些新药剂中,乙硫氮有明显的效果。
浮选实践证明:乙硫氮对铜、铅、锌等金属硫化矿物捕收力强,对黄铁矿、磁黄铁矿捕收力弱。
因而表现出选择性好的特点,并在高碱度矿浆中能显著改善铅、锌分离浮选的效果,是实现无氰浮选,综合回收贵金属的优良捕收剂。
桃林铅锌矿采用乙硫氮作浮铅的捕收剂,显著地改善了锌精矿质量,创造了建矿以来的最好水平,药剂用量由黄药的20~25克/吨下降至乙硫氮的9~10克/吨,锌精矿一级品率由27.81%提高到79.88%,消灭了五级品。
按年产锌精矿10000吨计算,每年可增收12.34万元。
乙硫氮用于黄沙坪铅锌矿的铅、锌分离浮选也取得了满意的技术经济指标。
该矿矿石产于中深条件的高温热液矿床。
矿物嵌布特性为中细粒不均匀嵌布,原矿含Pb 1.8~3.5%;Zn 4.5~6.5%;S 10~18%.
该矿1977年以前,铅的回收率从未达到90%,1979年以后在技术上做了一些改进,其中包括在铅锌分离浮选中采用乙硫氮,克服了铅混选用开路流程后给分离浮选带来的困难,解决了跑槽现象,提高了锌、硫分离浓度,减少了锌在硫精矿中的损失,提高了选别指标(见下表)。
由于乙硫氮具有选择性好的特点,在铅、锌分离浮选中可以不用或少用氰化物。
因而避免或减少了由于氰化物对金、银的溶解而造成的损失,能够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环境效益。
此外,乙硫氮还是浮选硫化锑矿的高效捕收剂,锡矿山矿务局南选厂使用后,节约了药剂费用,提高了精矿质量。
实践表明,两种或两种以上捕收剂混合使用是减少药剂用量,改善工艺指标的有效措施。
目前在铅浮选和铜铅混选实践中,约有50%的选厂使用混合捕收剂(见下表)具体方案有:丁黄药—乙黄药(桓仁、银山、赫章),乙黄药—黑药(清水塘),乙黄药—丁黄药—黑药(天宝山、香花岭),乙黄药—丁黄药—丁铵黑药(黄岩),乙黄药—丁黄药—黑药—乙硫氮(水口山、黄沙坪),黑药—丁铵黑药(泗顶),乙黄药—丁钠黑药—柴油(丙村),丁黄药—丁钠黑药—(青城子:全浮选),丙村对选厂在铅浮中将辅助辅收剂柴油与黄药混用,取得优于单独使用乙黄药或丁钠黑药的指标。
铅精矿品位提高2.96%,回收率提高2.31%。
锌浮选和锌硫混选中使用的捕收剂主要为丁黄药,而乙黄药、丁铵黑药均系与丁黄药混合使用。
唯有张公岭选厂锌浮选中单独使用丁铵黑药为捕收剂。
硫化铁浮选中普遍使用丁黄药为捕收剂,部分选厂在锌硫混选中将丁黄药与乙黄药混合使用。
值得指出,近几年来,各研究院(所)、生产厂家积极研制、生产药剂新品种,各矿山积极推广应用,都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与经济效益(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