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情况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情况记录

文献阅读也是阅读的一种,但是研究中的文献阅读和普通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的不同。普通阅读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欣赏和获得对于生活有用的信息,前者如文学作品的阅读,后者如对报纸的阅读。研究中的文献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对研究有用的信息,因此其阅读行为以研究的需要为准绳。其次,阅读的态度不同。普通阅读往往是以轻松的心态来阅读文学作品或报纸,阅读是娱乐和生活的一部分;研究中的文献阅读则是研究的一部分,需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阅读,除了要尽量理解文献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能够与其他文献进行对比,以对之进行评价和批判。最后,阅读的方式不同。普通阅读往往在读过之后就放在一边,亦或是有感而发写一些读书笔记,很少做一些摘抄。但是研究中的文献阅读通常需要做详细的笔记,并对之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在进行文献阅读的时候,采用记录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文献浩如烟海,如果不加以记录,很快就会在记忆中消失。一般来说,文献阅读并不需要做出完整的读书笔记,但是需要通过简洁的、可以随时查找的方式将自己读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当然,即便是记录下来的东西,其结构可能也是粗糙的,不方便研究者对某一问题形成整体的图像,因此需要通过分析把握其精华,为后面的文献综述做准备。 1.文献的阅读记录如前面所说,文献阅读记录要尽量简洁,能够方便研究者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文献记录中,格式和编码十分重要。就格式而言,有不少初学者在做阅读记录往往将阅读的内容记录在随意的一个笔记本上。这样记录下来的

东西,既不简洁也不条理,难以查找。基于以上问题,在这里推荐三种十分便捷的方式:卡片法、软件法和表格法。卡片法是学术前辈经常运用的方法。卡片的大小一般是名片的两倍,在卡片的顶端往往有一个小圆孔(如果没有的话,自己可以用一个打孔器打孔)。卡片可以用绳子或者固定在卡片板上的金属圆柱串连起来,方便保存和分类。一般情况下,一张卡片可以记录一篇文献,对于比较复杂的文献,可以根据内容分为若干个卡片。在记录时,要先在卡片上记录下文献的名称、出处和页码、所属的概念类别或关键词(这里的关键词不见得是原文的关键词,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编码,在后面会有详述),而后再记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的记录要分出一定的栏目: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在记录好卡片后,研究者需要将这些卡片用绳子或者卡片板上的金属圆柱串连起来。在串连的时候,要根据关键词等项目对之分门别类,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比如重要程度等标准进行排序,以方便自己在需要时查找。卡片法比较古老,不管是记录还是查找都相对比较麻烦,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再使用卡片法的主要原因。今天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可以比较好地实现文献阅读记录的目的。在文献记录的时候,有两类计算机软件可以使用,一类是专门的文件分析软件,尤其是质化研究的软件,比如Nvivo、Infotree32XT、HyperQual2等。这些软件可以支持文本取回、文本数据库管理、文本编码、理论建构等功能。不过一般这些软件都是收费比较昂贵的软件,在国内的应用尚不是非常广泛,因此这里不再介绍。重点在这里说的是另外一类软件:公用软件,比如Word、Excel等。在利用Word进行数据记录的时候,笔者的经验是使用表

格的形式。一般情况下,我会建立以下表格:表3-1 文献阅读记录表

上述表格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是填写研究发现、作者及出处这两个栏目。如果研究发现处于相同的观点之下,则可以写在一起,如上表中的1、2、3;如果研究发现所属的观点不同,则写在其他观点下,比如4就不能和1写在同一观点下。所谓观点,也包括视角、理论、概念等。有些研究所遵循的观点是明确的,则可以直接把观点写下来;有些研究所遵循的观点十分模糊,则需要通过对研究发现进行分析之后再写下来。在样例中我们只写了二级观点,其实还可以有三级观点、四级观点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师生交往,人们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可以把师生交往界定为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心理现象等等,这种界定本身可谓一级观点;如果从社会学角度,还可以分出一些更细的观点来,比如冲突理论、结构-功能理论、互动理论等,这些可以算作是二级观点;在这二级观点之下,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就是三级观点了,比如冲突理论又可以细分为

角色冲突、利益冲突、价值冲突等。现有的研究都是在上述观点的支持下展开的,因此可以分门别类地归入不同的观点。一个麻烦在于一篇文献可以同时兼顾不同的观点,这个时候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让这篇文献在不同的观点下面出现。观点的层次会随着研究文献的丰富而逐步增加,对此根本不用担心,电子表格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合并和拆分单元格来灵活地解决这些问题。备注这一栏目在电子表格中的应用是最为灵活的。它可以用作一些经典句子的摘抄,也可以用作对本篇文献的评述,也可以通过合并单元格之后,形成对某一个观点研究现状的一个评述。有些时候,查阅的文献很多,这样形成的表格文献就非常庞大,会造成内容寻找的不便,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做一个目录。这个目录标明一级观点、二级观点和三级观点分别出现在哪一页,这样就会大大方便对信息的查找。毋庸置疑,这样生成的表格有更多的好处。首先,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很轻松地理清相关文献的理论脉络,使所有的文献都分属于不同的观念,毋庸置疑,这样生成的表格有更多的好处,对后面的分析带来极大的便利;其次,它可以帮助研究者规范自己的思维,不至于在庞大的文献面前手足无措;再次,它方便改动、存储和再现,往往也不容易遗失。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建议研究者在生成文档之后要备份,而且要打印成纸质文本,以防出现电脑异常、丢失文档的现象。所谓的表格法,实际上就是上述电子表格的纸质化。当然,这个表格是手工制作的。研究者可以寻找一张比较大的纸,在上面绘制一个比较大的表格,将自己所查找的文献按照上述表格的方法整理下来。和电子表格相比,这样的表格的方便之处在于可以使信息更加一目了然;不方便在于不管纸张多大,始终

容量有限,而且制作起来非常费时费力。对于文献记录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献记录究竟应该记录什么内容?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主要毛病就是往往被一些看起来比较华丽或者经典的语句所吸引,反而忽略了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一般来说,在做文献记录乃至文献分析时,主要记录的是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至于个别的语句则往往可以忽略。当然,如果确实有一些十分经典的语句,则最好单独编码存放在独立的栏目或文档中。 2.文献的分析和编码在使用卡片法或者表格法进行文献阅读记录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对文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编码,只不过上面重点在于记录,对于分析和编码强调得并不够。然而对大多数初学者,甚至已经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说,也有可能在这两个方面有着巨大的缺陷。文献分析,有不少学者也称之为文献梳理。任何梳理都有一定的线索,遵循线索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真实就是很好的文献分析的过程。在前面的卡片法和表格法当中,其实都有这种线索存在,这里对此做进一步的强调:遵循着“具体研究、二级观点、一级观点”的分析线索。也就是说,研究者首先对一个个具体的研究进行分类概括,找到这些研究所遵循的观点,而后再寻找这些观点所属的更大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从观点到具体研究的逻辑链条。衡量一个分析是否到位的主要标准:当你看到这方面的任何一篇文献时,就可以清楚地说出它在整个逻辑链条中的位置。在文献分析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编码。所谓编码,就是将文献分门别类地进行标示,以方便查找和分析。在进行编码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要确定编码的类别,也就是依据何种标准进行编码。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对于相同的文献,研究者实际上可以从不同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