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

合集下载

芬兰教育制度:为何备受瞩目?

芬兰教育制度:为何备受瞩目?

芬兰教育制度:为何备受瞩目?2023年,芬兰的教育制度依旧备受瞩目。

自2000年以来,芬兰的教育制度一直被看作是全世界最好的,成为了其他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为什么芬兰的教育制度备受瞩目呢?下面,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芬兰教育制度的特点芬兰教育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五点:(1)关注实际,注重实践芬兰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2)让学生自由自在芬兰的教育制度中,很少有诸如排名、班级竞争之类的事情,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学习。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愉悦地学习,更自如地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

(3)崇尚平等,注重差异芬兰的教育制度非常注重平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中,更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量身定制教育计划。

(4)尊重教师,重视专业在芬兰的教育制度中,教师是非常受尊重的职业。

在教学中,教师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能够倾听学生的需求并给予指导。

(5)注重社交与情感的发展在芬兰的教育制度中,社交与情感的成长同等重要。

学生在学习中与他人互动、交流,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技能和情感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二、芬兰教育制度的优势芬兰的教育制度有很多显著的优势,其中有以下几点:(1)减少学生的压力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相比,芬兰的教育制度要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

学生不用承受过多的考试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

(2)培养创新思维芬兰的教育制度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有创意的人才。

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3)重视教育的实效性芬兰的教育制度不仅仅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更注重实效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实践和思考来理解学习的内容。

(4)资源合理分配在芬兰的教育制度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芬兰致力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使得芬兰的教育制度可以给予不同的学生更多机会。

他乡的童年芬兰教育理念

他乡的童年芬兰教育理念

他乡的童年芬兰教育理念芬兰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赞誉。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强调平等、尊重,以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哲学。

以下是对芬兰教育理念五个主要方面的深入探讨。

一、平等与尊重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平等和尊重是核心价值观。

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性别、种族或宗教信仰如何,他们都有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教育部门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二、自主学习芬兰教育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作为引导者,会设定学习目标和提供学习资源,但不会强迫学生学习。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三、跨学科学习芬兰教育体系重视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

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更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四、实践能力芬兰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

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合作与交流芬兰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团队合作项目和社交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协作、沟通和领导力的技巧。

这种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结论: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芬兰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平等与尊重,自主学习,跨学科学习,实践能力和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芬兰教育成功的奥秘与面临的挑战

芬兰教育成功的奥秘与面临的挑战

的移 民。这些家庭 的孩子把 芬兰语作 为第 二外语来
学 。 果 某 一 地 区 有 足 够 多数 量 的 孩 子 来 自同 一 母 如
语 国家 , 地 区政府 就会 出资使 得 当地 学校 能够 每 该
周 两 次 教 授 该 种 语 言 。 比如 在 赫 尔 辛 基 , 2 0 有 6 0名 移 民儿童接受 4 0多种 语 言 的 教 育 。这 些 儿 童 被 鼓

高等教育分 为理 工 学 院和 大学
综合学校教

理 工 学 院 旨在

为职 业 需要 提供 高水 平 的专业 技 术 训 练 大学 则进 行 科 学 研 究 和 提 供 传 统 的 高等 教 育

育 由儿 童 居 住 所 在 地 政 府 提 供

基 础 教育 的教材对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申请 进 入 高 等 学 校 学 习 的 人 数 要 远 远 大 于 高 等 学 校 所 能 接 纳 的 人 数 。芬 兰政 府 的 原 则 是 能 够 让 23的 学 生 在 大 学 或 理 工 学 院 拥 有 一 席 之 地 。 / 芬 兰 的整 个 教 育 阶段 是 很 长 的 。 多 数 人 在 2 大 0
习的甚 至许 多人 在 2 5岁 以前 都 不 能 完 成 学 业 。政 府 的 目标 是 终 身 教 育 , 于 已经 工 作 的 成 年 人 还 有 对 足 够 的 机 会 进 行 再 培 训 。所 以 , 年 龄 较 大 时 重 新 在
开 始 学 习一 项 新 的技 能 是 司 空 见惯 的 事 。

数学 芬兰
最近

P IS A 2 0 0 6
自然 科 学 则 成 为 重 点

幼儿园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分析

幼儿园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分析

幼儿园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分析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是一种以自然为主导、注重幼儿自主探索和个性发展的幼儿教育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以森林为课堂,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活动、进行各种探索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环境、行为管理、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分析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的实践经验。

一、环境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环境的营造。

不同于传统幼儿园的单一建筑、固定课程,森林幼儿园将大自然作为教育场所和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自由探索自然、亲近自然,并在自然环境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体验。

关于教育环境可以通过儒拉维埃里(Sanna Luttinen)的森林幼儿园提供的经验:森林幼儿园通常选在离家较远的地区,一方面可以使孩子们在交通安全、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

每天带孩子们去独特的森林、海滩、公园等,营造宽阔、自然的教育环境。

基于自然环境,利用季节、天气、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变化,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望。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教师们往往会为孩子们设置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例如:采集昆虫、树叶等植物,进行分类、比较、观察;在海滩玩沙子,挖掘沙洞、堆沙堡、捉拍虏,了解潮汐、风、波的作用;在森林里搭建小木屋、玩水、埋藏宝藏,锻炼孩子们想象、创造和组织能力。

二、行为管理芬兰森林幼儿园模式在行为管理方面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由于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会大量的活动和探索,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外伤、被咬伤等。

因此,行为管理时,教师们比较注重鼓励幼儿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例如:让孩子们自行选择探险目的地,掌握方向、距离等基本判断能力;使孩子们尝试使用工具,如剪刀、小刀、砍柴等,学会安全使用;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尊重其探索欲望,但同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适当在适当场合引导孩子们进行的活动以有效管理幼儿:展开探索活动时在团队裡彼此协作及和别人分享和交流。

芬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发展探析

芬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发展探析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A s s e s s m e n t , P I S A) 中表现 优
异, 同时 , 芬 兰基 础教育均衡化水平也 居于世 界首位[ 1 J 。芬兰学生不但总成绩领先 , 且其校际
差 异在经合组 织( O E C D) 国家中也是最小 的 , 学 生个 人成 绩也 非 常均衡 。
芬 兰政府 和企业逐渐加大 了对教育 和研 发 的
长, 社会不公平程度逐渐降低 。根据对 P I S A结 果所做 的分析 , 在经合组织 国家 中 , 家长的受 教育程度 、 家庭财 富等背景因素对芬兰学生成 绩分布的影响程度是最小的[ 3 ] 。可见 , 芬兰的基
化 有关 。学校 内部 的不 良竞争 不 能促进 国民竞
兰哲学 家约翰 ・ 威廉 ・ 斯 内尔曼 ( J o h a n V i h e l m. S n e l l ma n )就提 出给每一位公 民提供教育是 国 家和社会 的基本责任 。芬 兰学校 系统 之父尼 奥・ 吉尼尔斯 ( U n o G y g n a e u s ) 认为, 芬兰社会各 阶层子弟均应接受教育 , 教育尤其要关注社会
中最 弱势 的群 体 。斯 内尔 曼 和吉尼 尔斯 的思 想 对芬 兰 国 民教 育 理念 产生 了深刻 的影 响 。 2 O世
争力 的提高 ,只有建立均衡平等的教育环境 , 才能真正培养 国民的竞争力和创 造力 , 减少不 必要 的竞争损耗 ,社会也 因此更 加平等和谐 。 芬兰的教育实践证 明其教育哲学是可行的。芬 兰 学 生 在 国际 学 生 评 估 项 目 ( P r o g r a m m e f o r
编码 : 2 0 0 0 3 2 ; 电子邮件 : y a n g z h i p i n g @a l i y u n . c o m)

芬兰的教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分析

芬兰的教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分析

360教育集团(/)介绍,2011年八月,路透社转用俄罗斯电台影片,刊登两张俄罗斯潜艇在北极海底下插国旗的照片,住在芬兰北方小镇的少年塞罗丁看到报纸后,觉得怪怪的,于是动手找资料,确认这张潜艇照片是翻拍自电影「铁达尼」里面的一个片段。

路透社被迫认错道歉。

这就是芬兰教育为什么能连年惊艳全球的原因:小孩会主动想、主动问、主动找答案。

教育已然成为芬兰最成功的出口产品。

近几年,这个僻处北欧边界的极地国度,访客络绎于途。

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远走天涯海角到此,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

《经济学人》更在去年为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OECD评比,芬兰两届称霸自公元两千年开始,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举办十五岁学生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芬兰青少年连续两届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则位居第二。

「芬兰能,为什么瑞典不能?」书柜上兀自摆着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九月前来拜访时所送的关公像,谈到芬兰的优异表现,瑞典教育部次长欧斯博格(Bertil Ostberg)不无感慨。

尽管瑞典中学生在PISA的表现仍高于平均水平,瑞典民众显然不够满意,毕竟,芬兰三十年前启动教育改革时,还是向瑞典取的经。

不光是瑞典,北欧在教育投注最多经费的丹麦和挪威,也跨海特聘芬兰教育专家,为他们的教育体系把脉、抓药方。

教育,让芬兰学生成为新的「北海小英雄」。

过去二十年,世界各国前仆后继,挹注庞大资源推动教育改革,小小一个芬兰凭什么摘下桂冠?拟定长期策略、坚持核心价值、改革师资,是芬兰教育成功的三大支柱。

绿荫盎然。

这栋原本是工厂的白色建筑物,还维持干净朴实的样貌。

掌舵基础教育的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以下简称教委会),就隐身在首都赫尔辛基市区这片幽静的小区里。

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政府出七○年代初期,教委会扛下芬兰独立建国后最大规模的改革重担,他们的使命是提供高质量的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训练出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下一代。

芬兰教学没有考核和评价,质量靠什么来保障

芬兰教学没有考核和评价,质量靠什么来保障

芬兰教学没有考核和评价,质量靠什么来保障今年,海淀区教委中芬教师发展共同体项目组(三期)成员赴芬兰萨翁林纳市进行了为期8天的教育学习研修,分别从贯穿教育过程的评价管理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日常评价两个方面全面学习芬兰教育评价经验。

芬兰教育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世界各国所推崇,又为何没有几乎统一的考试,当下教师关注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教学考核和评价又如何保障教学质量……笔者在这里与读者分享部分所见所思。

衡量教育质量主要看PISA测试结果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

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大约40年前,芬兰开始对旧的教育体系进行变革,1985年形成现代课程体系。

1992年取消了督导制,改成了信任为主的教育体系。

1999年教育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2000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芬兰学生阅读素养居全球第一(2004年公布结果)。

当年PISA测试完后政治换届,新教育部长主张对教师和学校加入更多详细指导,随后,教育质量出现下降趋势。

最近的教育改革在2014年开始,实施方向是给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空间,教育质量又开始提升。

由于在基础教育领域,芬兰没有更多统一考试,所以在芬兰国内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比较看中PISA等国际评价项目的结果。

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芬兰教育者更关心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

各个层面的教育者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理解,这就依赖于他们的课程建设路径。

多方代表参与制定教学指南在芬兰存在三个层面的课程设置: 国家核心课程、市级课程、学校课程及年度计划。

这三个层面的课程一脉相承,逐级完善,最终保证举国上下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落实完全一致。

与我国三级课程并存于学校的情况不同,芬兰的三个层面课程是逐级建设完善的。

也就是说,国家先颁布国家核心课程,地方再在国家核心课程文本的基础上细化和补充,形成市级课程。

学校课程也是在市级课程的文本基础上细化和补充的结果。

每一轮课程改革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在学校课程上有所反应。

国际教育测评视野下的芬兰教育成功特点探析

国际教育测评视野下的芬兰教育成功特点探析
芬兰教 育和教育成功 的理解 ,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有 益启示。
关键词 :芬兰教育;国际教育测评;卓越 ;公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 :G 3 . 6 9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10 .152 1)50 2 .4 0 99 1(0 00 .1 50
Ana y i n Fi ih Educ to h e m e r l sso nn s a i nAc ive ntf om nt r to l I e na i na
梁珊 珊
( 山师范学院 教育系 ,河北 唐 山 唐 0 30 ) 6 0 0
摘 要 :芬 兰在 国际教育测评 中,特别是 在 “ 国际学生评价 项 目”中的成功;起 了世界各 国教育研 究者及政 l
策制定者的关注。 通过对芬 兰在 lA和 O C 等组 织的测评项 目中所取得 的成绩情况进行梳 理, E ED 认为芬兰教育在 国际测评中取 得 了以成 绩卓越 、均衡公平和持续发展为特性 的成 功。通过考察芬 兰教育成功 的特 点,以期深化对
1 芬兰参 与国际教育测评情 况 国际范围内的教育质量测评在 当今教育界发展迅速 , 测
芬兰凭借优异的国际学生评价项 目 ( 简称 PS IA)成绩 , 在 世界的一片惊 叹声中,成为 2 世纪世界教育舞台的一颗 1 新星 。这个北欧 国家在严苛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多年受制于 大 国的苦难的历史 和短暂 的社会 经济发展等不 利的客观条 件下创造的教育成就确实令人钦佩不 已。正如芬兰 PS IA团 队的一些主要研究者 V/jri等人 在 2 0 t fv li i 0 2年 的 《 兰在 芬 PS IA的成功及其背后 的原 因》报告中所 说的: 过 去芬兰一 “
Ab t a t h u sa d n c iv me t fF n i t d n s i n e n t n l s e s n so d c t n lq ai , s e il n sr c :T e o tt n ig a h e e n s o i n s su e t n it r a i a s s me t n e u a i a u ly e p ca l i h o a o t y P S h v r u e r - d t n i n fo r s a c e d p l y ma e n e u a in Un e u h b c g o n , t i r s a c I A, a e ao s d wo l wi e a t t r m e e r h r a o i - k ro d c t . d rs c a k r u d h s e e r h d e o n c o s mma ie h i n s e u t fs me it r ai n l s s me t a re u y l A n u r s t e F n ih r s l o o n e n t a a e s n sc ri d o tb E a d OECD, n u g sst a e e a et r e z s o s a d s g e t tt r h e h h r c a a t rsis f F n ih d c to a h e e n , wh c a e d sic i n f i e s a d e eo me t i o d r t d e e h h r ce it o in s e u a i n c i v me t c ih r it t , am s n o n d v lp n , n r e o e p n t e u d rtn ig o F n ih e u ai n a d c i r f x e ln d c t n t n i h e h n s a i d c t n n e sa d n f in s d c to n r e i o e c l t u a i , o e l t n C i e eb ce u a i . t a e e o g s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 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和2003年负责组织实施了由32个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在两次公布的评估结果中芬兰学生的总体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及北欧的其他邻邦,这也引起了国际教育界对芬兰基础教育的极大关注。芬兰基础教育不仅整体水平很高,而且不同地区间各校的差异很小。芬兰在其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芬模式”的特点 芬兰早在1921年就开始施行9年义务教育,为使全国坚持7岁-16岁的义务教育,从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学费、书本费、医药费等全免的9年制义务教育,并由综爸基础学校来实施。1998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9年义务教育结束不进行全国考试,学生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大纲的所有要求后,就可以填报五个志愿升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根据学生各学年的成绩及面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芬兰基础教育面向全民,人人享有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立足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技能,义务教育课程“弹性”设置,9年义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向所有适龄学子提供接受免费教育的基本权利,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学会选择,并为其进入“不分年级制”高中学习做好心理和经验的准备。芬兰基础教育强调地方分权,448个城乡政府因地制宜设芬兰语和瑞典语学校。国家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负责宏观上的国家教育文化工作,国家教育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很大程度上已从管理者角色转变成一个教育评价监督机构与智囊团。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5名家长、1名教师、1名学生和几名社会成员组成,讨论课程安排:与当地社团合作等问题,校长任秘书,而且在规定范围内学校和教师享有很大自由。

二、“芬兰模式”的成功因素分析 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2002年2月14日,芬兰总理利波宁在伦敦经济学院作了“欧洲未来—芬兰模式”的演讲,对芬兰经济获得成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创造新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芬兰教育部与赫尔辛基大学于2005年3月14号-16号举办了“PISA与芬兰基础教育”的国际教育专题研讨会,认为芬兰基础教育模式的成功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行之有效的教育哲学 (1)高度公平的教育机会 提供每个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消除受教育的障碍,一直是芬兰基础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教育是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每一个生活在芬兰的人(包括生活在芬兰的外国人)都有权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必须保证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芬兰义务教育法》第628条规定,9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一,教育促进学生品性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民族责任感的一员。第二,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与文明,教会学生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不断自我发展。第三,进一步保护整个国家教育上的足够公平。”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其居住地就近入学,不择校机制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拥有广阔的综合学校网络和聘用高素质教师进行教学是保证芬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前提

芬兰综合学校间的差异很小,来自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学生在PISA的测评中成绩差异都不明显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公平的教育机会还体现在参与评测学生来自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在参与PISA测评的OECD国家中,如德国和其他中欧国家,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学生表现的突出因素,来自于较好社会经济背景家庭的学生表现就尤其突出。但在芬兰,即使是来自较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其综合表现也高于OECD各国的平均值。芬兰教育部日前还公布了一项新的教育计划,准备在互联网上建立学校.为海外芬兰儿童提供义务基础教育,改善因父母在国外工作而使子女基础教育受影响的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学校的形式使海外芬兰儿童接受本国基础教育将成为可能。 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2)基础教育作为终生学习的起点 终生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芬兰各层次教育体系之中。基础教育作为满足终生学习的一个必要过程,由此又有了新的蕴意和使命。1996年芬兰教育部长玛娅•拉斯克女士就曾说过“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芬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观点认为:“良好的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关键,这种教育应该覆盖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方向,应该保证所有青少年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态度和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1994年芬兰政府颁布的《芬兰基础教育法》中就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促使学生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不断自我发展。在1994年和2000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框架》中指出“终生学习理念也促进了基础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法的改变,教师从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转变成为学生规划学习环境,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导向转变成强调合作学习,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创设各种学习环境和问题环境的教学方法。”

2.基础教育的弹性课程设置与学生评价 (1)弹性课程设置 芬兰的地方政府、学校和教师对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具有相当的自主权。与我国现行课程设置相比,芬兰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弹性”,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包括母语与文学(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外语(英、法、德、俄等)、公民学、环境科学、宗教或伦理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健康教育等19门,其中健康教育是2004年新加入的核心课程科目。同时强调中央、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课程制订中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和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决定选修科目的数量、类型、教学形式,学生家长有权决定学生选修哪些科目。

2004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了国家标准与指导,出台了新的课时标准。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除规定每年各门核心课程的最低标准为132个课时之外,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可以自行安排的学时占总学时的百分比分别为10%和20%。学校还给学生专设学生顾问提供关于学习技巧、选修课和初中学习计划的相关咨询服务。

(2)学生评价 199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指出,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标准,其中把学生评价分为学年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学年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学业情况、学程表现、学生的行为表现;终结性评价注重甄别与选拔的双重属性,基于达到义务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公平评价学生。学生在每学年都会获得1到2个期中评估单和1个学年评估单。对学生的评价等级分别表示为:“4”(不及格)、“5”(及格)、“6”(中等)、“7”(满意)、“8”(良好)、“9”(很好)、“10”(优秀)七个等级。评价通常由相关学科教师、专任教师负责,也可以由几位教师联合进行评估。对国家核心课程实行标准化评估,对各科目的良好等级“8”制定了一套标准,这些都对学校、教师在进行学生终结性评价时提供帮助。

3.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和培训 在芬兰教师职业被看作社会最重要的职业之一。教师受到社会的充分信任,享有国家公务员待遇,在学校政策和学校管理上都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学校也很乐于让教师在国家核心课程框架内保持相当的教学自主权。

芬兰教师的培养极其严格。芬兰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国家的11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教育学院,承担了国家师资的培养工作。小学教师需要3年本科学习和2年硕士学习,期间每年都有为期几个月的教学实习,教育教学理论在5年学习中都有所渗透。中学教师则需要5年的专业学习和1年的教师培训,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高中教师职位。近年来,这些教育学院除开设常规课程外,还根据芬兰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增设了教育咨询专业,用于培养专业咨询教师。每年申请大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学生只有10%会被录取,这就保证能从那些师范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教师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者。教师的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行为主义模式改变成动态的建构主义模式,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从而对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产生影响,最终改变学校文化。教师教育上出现了以研究为导向,以围绕国家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中心,不断进行国家和国际级的教师教育评估等特点。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更新知识,各大学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

4.完善的图书馆网络服务 芬兰全国有989个公共图书馆。中央和地方当局联合投资建立全国图书馆网络服务,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借阅各图书馆图书的服务。各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的要求,利用全国图书馆网络从其他图书馆借调图书。当地图书馆主动为义务教育的综合学校服务,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免费到农村学校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芬兰的科技图书馆与各大学图书馆联网,它们是公共设施并对所有芬兰国民开放。

5.文化同质 芬兰综合学校的发展是基于国家文化与政治在教育政策上的一致思想。在芬兰的文化历史中,严重的政治冲突同教育理念上的突变是很少见的。在整个20世纪,教育服务均衡发展,并与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需要相一致。芬兰高质量的师资培训,为每所学校提供一流的教育,这也成为芬兰发展国家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即使在一些小而偏僻说特殊语言的地区,提供教育也被视为保持国家文化动力的必要手段。由于文化同质,芬兰在国家教育政策与发展教育制度所采取的方式上很容易达成共识,就是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是否要用更公平的综合学校代替传统的双轨教育制度问题上。也得到了一致同意。

三、“芬兰模式”面临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