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燃煤电厂粉煤灰放射性污染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技术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5 1 X 9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0 4 3 (0 70 —05—0 1 9— 0220 )1 5 0 3
我 国是世 界 上煤 资源 丰 富的 国家之 一 。以能源 耗量 计 , 工业 用 7 % , 市 民 用 1 % 一2 % , 村小 5 城 5 0 农
维普资讯
20 0 7年 2月
电 力 环 境
保
护
第2 3卷 第 1 期
燃 煤 电厂 粉 煤 灰 放 射 性 污 染 影 响 及 其控 制管 理 技 术研 究
Re e r h o h a ia t e p l t n o y a h i h r lp we l ns s ac n t e rd o ci ol i ff — s n t e ma o rp a t v uo l
关 键 词 : 煤 灰 ; 射 性 ; 理 粉 放 管
Ab ta t The ap i t n a h es tsi t a oa t e p lt l— s ad b n ito c d Th a oa . s rc : pl i nd t e pr en t i ofr di ci ol i off a h h ee nr du e ca o ua on v u on y e r 高 J 。这 些核素 可 自发地 放
出粒 子或 丫射 线 , 或在 发 生轨 道 电 子俘 获 之后 放 出 射线 , 发生 自发 裂变 , 或 产生 放射性 。 国内 主要 煤矿 的原 煤 、 煤渣 、 除尘灰 及 土壤 中天 然 放射 性核 素水 平测 定结 果见表 1表 2 、 。 由表 中数 据 可 知 , 煤 的放 射 性水 平 与土壤 相 原
rdu ng a o ct e polt l— s ad b en p tf war e ci rdia i l i off a h h e u or v u on y d. Ke y wor ds:l— sh; r i cii fy a adoa t t v y;a dm iita i nsr t on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放射性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力的库赖地区的指示剂.图5表1参26(黎宏译)X55200703676海洋生态系统中对酞酸酯的吸附作用=Sorp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and PCBs in a marine eco system[刊,英]/Cheryl E.Mack into sh Environ.Sci.&Technol..-2006,40(11).-3481~3488国图放射性物质污染及其防治X591200703677絮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钚废水/赵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29(2).-113~117环图O-16为了有效地应用絮凝沉淀与中空纤维膜微滤(C MF)组合工艺处理低放射性的含钚废水,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硫酸亚铁的最佳加入量为(Fe 2+)=35~60mg/L,出水p H 控制在6.5~9.0,钚去除率大于99.9%.同时还对含U,A m 的Pu 废水处理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的实验工艺流程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 MF 工艺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单级处理的总去除率达到99.87%.图2表3参11X591200703678瑞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137Cs 沉积分配和渐进积聚研究=Pos t-depositi onal redistribution and gradual accu mulation of137Cs in a riparian wetland ecosy stem i n Sweden[刊,英]/K.Stark J.Environ.Radioactivity.-2006,87(2).-175~187国图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在瑞典的中东部检测出了浓度极高的放射性元素137Cs(>1MBq m -2).文章旨在阐明滨海湿地系统放射性元素中137Cs 沉积后的再分配过程.实验依据土壤和沉积物样品测定结果及相关文献报告,对137Cs 进行了大量的平衡预算,实验结果表明,137Cs 的积聚要延续很多年.1986年到2002年间,所有的放射性元素137Cs 从上游湖泊流出,约有29%的137Cs 被截留在湿地中.2003年检测结果表明,湿地岸边上137Cs 的沉积量为17kBq m-2.春潮延长了湿地河滩上137Cs 的沉积时间,使得湿地持续维持较高的137Cs 浓度.因此,湿地作为137Cs 的接收体,有机体会长时间地暴露于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中.图4表4参40(张跃进译)X591200703679切尔诺贝利隔离带草原和森林火灾中放射性核素的再悬浮和再分配:第二部分,迁移过程的模拟=Resuspension and re distribution of radionuclides during grassland and fo rest fires in the y x z II M [刊,英]V I Y R y 6,(3)6~国图开发并采用了多个模型来预测草原和森林火灾中放射性核素的再悬浮、迁移和沉积参数.同时采用切尔诺贝利隔离带中预先准备的控制燃烧实验区数据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烟流的预测运移轨迹和高程与草原和森林实验火灾中真实观测到的现象十分吻合.实验现场确定的参数可以成功地被用作计算初期烟流的参数,这些参数为描述各种火灾情景提供了手段,也能够进行预测计算.总之,草原火灾释放燃料中放射性核素总量中,该模型可以预测出千分数的水平.而在森林火灾中,参考此模型,可以释放森林枯叶中4%的137Cs 、90Sr 和1%的同位素Pu.但是这些计算结果都局限于火灾事件的参数.一般情况下,模型模拟的结果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相一致.因此,可以认为设定的模型是非常有效的,可以用来对污染区域草原和森林火灾中放射性核素的再悬浮和再分配进行评估.图5表3参22(张跃进译)X591200703680吉尔吉斯斯坦梅鲁苏地区铀矿和选矿区放射性暴露评价研究=A ssessment of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uranium mining and milling area o f Mailuu Suu,Kyrgyzstan[刊,英]/H.VandenhoveJ.Enviro n.Radi oactivity.-2006,88(2).-118~139国图由于历史上对铀矿的大量开采和残渣堆积,从而使得吉尔吉斯斯坦梅鲁苏地区遭受到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在欧洲委员会TA CI 基金计划的设计中,对于梅鲁苏地区的危险团体开展放射性评估,这主要包括居住在残渣堆积下游梅鲁苏市地居民以及大部分坐落在铀矿废物堆的喀喇村的居民.目前梅鲁苏市和喀喇村的外部暴露风险均为1.2mSv a -1,而其对于氡的暴露风险分别为3mSv a -1和10mSv a -1.在梅鲁苏市居住的居民对有害物质的摄取剂量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在喀喇村,假定所有的食物和饲料都来自本地栽培,则居民对有害物质的摄取风险是非常高的,约为10~30mSv a -1.在意外的情况下(3号堆的残渣延伸到河流中),对于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估计最大剂量可以分别增加45mSv 和77mSv.图2表12参40(张跃进译)X591200703681向日葵经溶液培养对137Cs 和90Sr 的吸收研究=137Cs and90Sruptake by sunflo wer cul tivated under hydro ponic conditio ns [刊,英]/Petr Soudek J.Environ.Radioactivity.-2006,88(3).-236~250国图通过实验研究了向日葵在溶液介质培养期间对90Sr 和137Cs 的吸收.实验过程中分别在培养开始后的2、4、8、16和32d 对植物中放射能富集的情况进行测定,期间植物中大约积聚了12%的137Cs 和20%的90Sr.植物对放射态和稳定态的铯和锶的同位素吸收没有明显的差别.实验采用自动射线照相术来测定放射能在植物中的分布.137Cs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关节、叶脉以及新叶中.强放射性的90Sr 存在于叶脉、叶茎、主根和气孔处另外实验还研究了稳定性元素或类似物质对于迁移行为的影响随着介质中铯和锶初始浓度的增加,植物中稳定性铯和锶浓度的比例反而降低随!!Chernob l e clusion one:part .odeling the transpo rt process /..o schenko J.Environ.adioactivi t .-20087.-20278 (22)着介质中核素活性的增加,植物中90Sr的活性降低,137Cs的活性增加.同时还测试了K+和N H4+对于137Cs吸收的影响以及Ca2+对于90Sr吸收的影响.当介质中含有10mM K+和12mM N H4+时,137Cs的积聚浓度最高,可达到其初始活性的24%~27%.当介质中含有8m M Ca2+时,植物中积聚的90Sr 可达到其初始活性的22%左右.图6表5参50(张跃进译)X591200703682通过钾处理长期减少珊瑚环礁粮食作物中137Cs含量=L ong -term reductio n in137Cs co ncentration in foo d cro ps on coral ato lls resulting from po tassium treatment[刊,英]/William L.Robison J.Environ.Radioactivity.-2006,88(3).-251~266国图1954年3月1日比基尼环礁(美国的核试验系列)上发生了核爆炸,对比基尼岛屿产生严重污染.对于岛屿居民而言潜在的危险是,通过植物对土壤的吸收,估计约有90%的核微尘中的铯-137(137Cs)被人体食用.因此放射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就是从土壤中去除放射性元素137Cs,或是减少植被对137Cs的吸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土壤中加入钾元素,钾预处理可以将水果中137Cs浓度减少3%~5%.最初的观察发现,钾元素最终使用后,低浓度的137Cs的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长期的研究将计划进行更为详细地评估137Cs的持久性,因为这对返回的人们很重要且必须的保证,确保即使钾元素不用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地使用,食物中137Cs的浓度(放射剂量)仍然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较低水平.每年一公顷地使用300、660、1260和2070kg的钾元素,可以将食用椰子肉中137Cs的浓度分别减少为原浓度的34%、22%、10%和4%.不过,钾元素最终使用后,低浓度的137Cs仍然会持续8~10年.图7表1参31(张跃进译)X591200703683利用伊利石粘土对137Cs污染的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示范工程表明其降低137Cs的生物吸收=Use o f illite clay for in si tu remediation o f137Cs-co ntaminated water bo dies:field demons tra ti on of reduced biological uptake[刊,英]/Tho mas G.HintonEnv iron.Sci.&Technol..-2006,40(14).-4500~4505国图研究提出向137Cs污染的水生系统中投加云母矿物可以通过钝化污染物、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来有效的进行原位修复.文中列出几个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从中选择了一种有效的改良材料进行实地研究,实地研究为期两年,研究在一块137Cs污染的池塘中随意的设定了16个直径3.3m的圆柱形实验地(中型实验生态系统).系统的上覆水接受了三个等级的修复处理,修复材料是一种市售的常见材料,即使在竞争阳离子N H4+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它仍对铯具有高吸附性(K d>9000L kg-1)、低解吸能力(<20%).在处理的系统中,上覆水中的137Cs浓度降低了25~30倍,水生植物中降低了4~5倍,鱼类中降低了2~3倍.虽然矿物材料的加入增大了水的浊度,随后的沉淀作用改变了水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但没有对水化学性质带来负面的影响与成本较高的异位修复技术相比,原位技术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法,同时异位技术需要在处理前对污染的底泥进行清淤或挖掘出然后安排在其它地点.图3表4参54(陈晓译)X591200703684污染场地中贫铀的去除研究=Removal o f depleted urani um fro m contaminated soils[刊,英]/Christine Chin Choy J.Haz ard.Materi..-2006,136(1).-53~60国图以美国两处贫铀污染场地(土壤A、土壤B)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径分布,铀浓度和可去除铀含量展开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土壤A是一种砂性土壤,以粗砂为主,粒径分布明确,总贫铀浓度为3210mg/kg(即3.99104Bq/kg).该种土壤粉砂部分粒径<0.075mm,总贫铀含量7732mg/kg, (9.61104Bq/kg),其中83%的贫铀均以碳酸盐,铁、锰氧化物,有机质等形式存在.土壤B也是一种砂性土壤,以细砂成分为主,总贫铀含量为1560mg/kg(1.94104Bq/kg).该种土壤粉砂部分总贫铀含量为5171mg/kg(6.43104Bq/ kg).从土壤B中萃取出来的贫铀中,64%属于亲水性的六价铀或疏水性的四价铀.在提取两种土壤中铀的实验中,加入了柠檬酸、重碳酸钠、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结果表明,在土壤A中加入柠檬酸和重碳酸钠是行之有效的,50%~ 60%的贫铀达到去除效果,但对于土壤B,情况并非如此,只去除20%~35%的贫铀.另外,过氧化氢的作用极其明显,大大增强了两种土壤中贫铀的萃取率,其去除效果高达60%~80%.图8表3参25(张跃进译)X591200703685通过铀酰分子印记聚合物去除合成的核动力反应堆废水中的有害元素铀=Removal of toxic uranium fro m synthetic nuclear po wer reacto r effluents using uranyl ion imprinted poly mer particles [刊,英]/Chandrika Ravindran Preetha Enviro n.Sci.& Technol..-2006,40(9).-3070~3074国图分子印记材料一直以来被用于从稀溶液中探查铀或海水中回收铀.分子印记材料采用铀酰分子作为模板,通过形成二元水杨醛肟(SAL O)或4-乙烯基吡啶(V P)或2-甲氧基乙醇中的三元SAL O-V P联合体,然后在苯乙烯(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交联单体)和2,2#-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物)存在的条件下共聚合而成.终产物沉降和过滤后得到未洗脱的聚合物颗粒,之后通过6.0M HCl洗脱模板分子得到洗脱后颗粒.对照聚合物在没有模板分子的条件下被制备.由三元联合体制成的分子印记颗粒在p H 3.5~5.0范围内,在0.08g铀的低含量下,对铀酰有定量的去除,铀酰分子印记聚合物的保持容量为98.50mg/g聚合物.研究成功地证实了在每500mL人工配置的,含有其他无机物的核动力废水中5g~300mg铀酰的范围内,采用分子印记聚合物去除铀酰是可行的.图4表4参27(陈晓译)X591200703686 6f y及其改进产品对(III)的吸附作用利用X FS进行研究=S f(III)6fy y X FS[刊,!3!.-line-errih drite A m:E A orption o Am o nto-line-erri h dri te and its alteration pro ducts:investigatio ns b E A2英]/Silvia Stumpf Environ.Sci.&Technol..-2006,40 (11).-3522~3528国图研究锕类离子与矿物表面像铁氧化物的相互作用对于核废弃物的长期效应的评价是必要的,释放的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性主要受表面的吸附/脱附过程及矿物结构对核素的吸收作用.研究利用EX A FS光谱考察了A m(III)与6-line-ferrihy drite(6L Fh)的相互作用,在低p H值(p H 5.5)及较高p H值(p H8.0)时,A m(III)以双齿角形态吸附于矿物表面.对表面涂有硅土胶体的Fh与Am(III)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证明Am(III)是吸附于氧化铁表面而不是吸附于硅土基质上,因而Fh作为底泥的外表层是主要的吸附表面.通过TE M和IR分析,在加热条件下Fh转变为针铁矿和赤铁矿,结合EX AFS数据得到的结果表明p H 5.5时吸附的Am(III)在转变中会释放,在p H8.0时Am会部分进入Fh 转变产物中.图7表2参34(陈晓译)X591200703687波罗的海地区河水中129I的分布及来源解析=Distribu tion and so urces o f129I in rivers of the Baltic region[刊,英]/A.Alda han J.Enviro n.Radi oactivity.-2006,88(1).-49~73国图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X592200703688 7种农药和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影响/王丹军(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大学.-2007,34(1).-45~48环图N-85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百菌清、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呋喃丹、乙烯菌核利等7种农药,十二烷基磺酸钠(SD 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烯(20)山犁糖醇酐硬脂酸酯(T ween-60)、司班-20(Span -20)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在玻片表面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嘧啶醇与7种农药以11的剂量比涂布于玻片表面时,百菌清、甲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解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而三氟氯氰菊酯和乙烯菌核利则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供试的4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解有一定的影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 BS)和T ween-6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而十二烷基磺酸(SD S)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表现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司班-2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作用复杂,低剂量时表现出微弱的光敏化作用,而当剂量比增加到51时则表现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效应.表4参3X592200703689毒死蜱农药在中性紫色土腐殖酸上的吸附/陈飞霞(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27(2).-217~220环图X-58X592200703690海河与渤海湾水体中溶解态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调查/王泰(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7,28(4).-730~735环图X-5X592200703691全氟羧酸在185n m真空紫外光下的降解研究/陈静(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7,28(4).-772~776环图X-5X592200703692真空紫外光降解五氯酚钠以及过硫酸盐对反应的促进作用/常晓(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7,1(4).-34~37环图X-4X592200703693除草剂磺草酮在玉米表皮蜡质上的光转化作用=Photo transfo rmation o f the herbicide sulco trione o n maize cuticular w ax [刊,英]/Alexandra ter Halle Environ.Sci.&Technol..-2006,40(9).-2989~2995国图植物在由多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循环和归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农药来说,植物叶片是它们发生作用以前最初接触的环境.普遍认为污染物在植物上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是发生在叶片的表层蜡质层上.因此,研究采用了玉米中提取的表层蜡质或棕榈灰蜡质制作的膜作为承载物.在模拟阳光照射下,吸附在表层蜡质膜上的磺草酮(一种新型的三酮类除草剂)被光解,并且经历了一个分子内部的循环.光转化产物是一种色酮类同系物,将其分离并全面的鉴定,同时还研究了磺草酮在表层蜡质表面上的光反应.研究了杀虫药制剂中的磺草酮在表面蜡质层上的光反应活性.它比非制剂态的磺草酮光降解得更快.研究同时指出,磺草酮的光解速度比渗入蜡质层的要快,光解应当是在实际的农药施用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图8参26(陈晓译)X592200703694杀虫剂氟虫腈的光转化作用:新的光转化产物的鉴定和可能的光降解途径的证据=Phototransformation o f the insecticide fipronil:identi ficatio n of nov el photoproducts and evidence fo r an alternative path way of pho to degradation[刊,英]/Muriel Raveto n Environ.Sci.&Technol..-2006,40(13).-4151~4157国图! !24。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3.1 环境放射性污染概述
3.1.1 放射性及危害
1.放射性的概念 放射性是一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衰变的现象,在 放射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来射线,即原子在裂变的过程中释放出 射线的物质属性。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 物质种类很多,铀、钍和镭就是常见的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衰变时可从原子核中释放出对人体有危害的α射线、β射线、γ射 线、X射线等。 2.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1)辐射损伤 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是使其原子发生电离和激发。 细胞主要由水组成,辐射作用于人体细胞将使水分子发生电离,形成 一种对染色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染色体畸变。这种损伤使细胞的结构 和功能发生变化,是人体呈现放射病、眼晶体白内障或晚发性癌症等 临床症状。
3.6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例
工业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1.加强放射性只是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放射性防护 意识:同时,居室住房应常开窗通风,以减少226Ra 的衰变产物氡及其子体在建筑物内的聚积。 2.建材企业在利用工业废渣前,预先将工业废渣按 规定抽样送权威机构监测,做到心中有数,取得主 动权。 3.对煤渣砖建筑物的放射性水平需权威监测部门加 强监测,以便为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生活环境的保护 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技术资料。 4.建筑物内壁涂防氡涂料。 5.使用防氡净化仪。
3.5.2 放射性废物的治理
1.放射性废物的特征: (1)放射性废物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一般采用物理、 化学和生物方法不能使其含量减少,只能利用自然衰变 的方法,使它们消失掉。 (2)处理放射性废物必须采用复杂的屏蔽和封闭措施, 并应采取远距离操作及通风冷却措施。 (3)放射性废物处理比非放射性废物处理要严格、困难 的多。 (4)废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非常小,一般都处在高度稀 释状态,因此要采取及其复杂的处理手段进行多次处理 才能达到要求。 (5)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有害废物同时兼容,所以在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同时必须兼顾非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10lg 10lg1.74 2.4DI Q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解:(1) 按球面波考虑、解倍频程F=0.3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N 1=18(sone ),N 2=50(sone ),N 3=55(sone ),N 4=50(sone ),N 5=30(sone )治理后N 1=10(sone ),N 2=23(sone ),N 3=29(sone ),N 4=23(sone ),N 5=22(sone )治理前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前=55+0.3⨯(18+50+55+50+30-55)=99.4(sone)治理后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后=29+0.3⨯(10+23+29+23+22-29)=52.4(sone)响度下降百分率为N -N99.4-52.4=100%=100%47%N 99.4η⨯⨯=后前前(1) 0.199.79.98.37.6 6.58.47.2110lg 1010lg(1010101010101010)101.6()pi n L p i L dB ===+++++++=∑查图2-12其工作4h ,在86dB (A )的噪声下工作2h ,问谁受到的危害大?解乙接受的等效声级为甲为82db(A),所以乙的危害大。
燃煤电厂粉煤灰放射性污染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技术研究

O 引 言
煤是我 国重要 的工业燃料 。生产 的发展 和 生活水平 的提高 , 赖于能源大规模 开发 和有 有 效 利用 。我 国是 世 界 上煤 资源 丰 富 的国家 之
收 稿 日期 :06 3 5 20 —0 —1
第一作者简介 : 尹连庆 (99 , 河北饶 阳人 , 15 一) 男, 教授 , 华北电力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副 院长 。 主要从事电力环保科研 工作 。
对 国内主要煤矿 中的原 煤 、 煤渣 、 除尘灰及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 平进行 了测定 ,见表
RA[ OAC I , OL Ur ON A JI ) T 、 P L I ND 唧 E
YI L a N in—qig, n H0NG h Z e,
f colfE v om n l c ne n i e n , ot C i l tcP w rU i  ̄t, ho o ni n et i c &E gn r g N r hn Ee r o e nv i S r a Se ei h a ci e y B oi 7 0 3 C i ) adn 0 10 , hn g a
了几 点 建议 。
关键 词 : 煤灰 ; 射性 ; 粉 放 管理
中图分类号 : 5 1 X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6 85 (060 一09 0 1 —7920 )4 OO — 4 0
S DY D TU OF A 田 r巨 OF F Y—A H I ] L S
、
中含 有微量铀 、 、 钍 镭等天然放射性元素 , 燃烧 后 ,粉煤灰 中的放射性物质 直接或 间接排 向周 围环 境 ,污染 环境 。虽然大部 分粉煤灰 的放射 性元 素 的含量符合 国家标准 , 由于煤种 的不 但 同 以及燃烧过程 的不 同 ,有 一部 分粉煤灰 中的 放射性元素含量会超 标 ,直接影响 了人类 的身
山东辐射污染防治条例

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辐射污染,维护环境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辐射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辐射污染包括放射性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
本条例所称放射性污染,是指民用核设施营运、核技术利用、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放射性废物处理与贮存等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以及内部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
本条例所称电磁辐射污染,是指电磁辐射设施和设备在环境中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或者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
电磁辐射设施和设备的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确定。
第四条辐射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辐射污染防治纳入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辐射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制定辐射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提高辐射污染防治能力,保证环境安全。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辐射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公安、卫生、财政、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和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对有关的辐射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公安、卫生、教育、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辐射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普及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提高公众辐射污染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可能产生辐射污染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辐射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建立辐射污染防治责任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采取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
第二章放射性污染防治第一节民用核设施营运第九条本条例所称民用核设施,是指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等。
第十条核电厂选址、建造、运行、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场选址、运行、关闭,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放射性污染土壤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

环境 影响 评价 工作 的质 量更 高 。为此 应该 将媒 体 的参 与合 理化 地纳 人 到环境 信息 公开 制度 中。
作者简 介 : 军华(9 5 ), ,甘肃人 ,助理工程 师, 李 17 一 女 主要从 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环 境 与 可持 续 发展 21年第6 00 期
4 3 扩 大并 完善 公众 参与 评价 方 式 .
人 员不 得作 为公 众参 与 , 而解 除公 众 的 “ 情 ” 从 人
障碍 , 确保 公众参 与 的公信 力 。
4 2 健 全 环境信 息公 开 制度 .
根据 先进 国家 实施 的 经验 , 众 参 与 方 式 有 公 很多 , 括公 民 审查委 员会 、 包 小组 研究 等 。 日本 法 规定 公众 参与 环 境 影 响评 价 的方 式 有 : 开 评 价 公 资料 , 组织 公 众评议 会 , 在评 价报 告 中记载 公众 意 见 , 众 参 与 评 价 报告 的制 度 , 非常 值 得借 鉴 。 公 这 此外 , 还应 该鼓 励 和推 动 民间环 保组织 的参 与 , 将 分 散 的个体 有 机地 组 织 起 来 , 力 于 维 护 公众 的 致 环 境权 利 。除 了 以上立 法 、 度方 面 的改善 外 , 制 还
环境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2 1 第 6期 0 0年
ENVI RONMENT AND SUST NABLE AI DEVELOPMENT
放性 染 壤 害 其 治 策探 射污土危及防对的讨
刘 忠义 杨 川 黄子 涛 唐谋 生 ( 湖南 省环保 厅 辐射 环境 监督 站 长沙 4 0 1 ) 10 4
土壤 和空 气 、 一样 , 人类 环境 的基 本要 素 水 是
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

浅谈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前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与以往地震所不同地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了严重地核辐射污染事故.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核电站、核泄漏、核辐射、核安全,这些原本高深莫测地专业词汇,一下子变得与人们地健康近在咫尺.何谓核辐射?其防护原理及方法?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等,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一、核辐射及其类型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主要为α、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传播地一种能量.辐射地剂量以毫西弗或微西弗来表示.核辐射并不仅仅存在特定地矿石和材料中,它是无处不在地.实际上,人类地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地放射性; 3、人体内部地放射性.人类地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地空气、食物、水中地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年;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西弗;一次x 光检查0.1毫西弗等等.少量地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地健康,过量地放射性射线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所以辐射安全其实不是要讨论一件东西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偏高或高地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核辐射按其来源分类,分为:天然辐照源和人工辐射源.(一)天然辐照源主要来自于:1、地球上地天然放射源;2、宇宙间高能粒子构成地宇宙线,以及在这些粒子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中地氧、氮原子核碰撞产生地次级宇宙线.(二)人工辐射源包括:1、核爆炸地沉降物;2、核工业过程地排放物;3、医疗照射地射线;4、其他方面地污染源,如某些用于控制、分析、测试地设备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对职业人员会产生辐射危害.某些生活消费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如夜光表、彩色电视机等;某些建筑材料如含铀、镭量高地花岗岩和钢渣砖等,它们地使用也会增加室内地辐照强度.二、核辐射地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地损害主要表现为进入体内后影响细胞染色体dna (打断dna链,或者改变dna分子地结构,使dna发生变异),从而导致dna所合成地蛋白质不具有原应具有功能,进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dna地变异可以是长期地,所以也会影响生殖细胞,结果使后代也产生相应地症状.一般来讲,公众在排除x光胸透、ct检查、胃部x射线检查等医学治疗外,可以接受辐射地限量为1000微西弗/年.人体受到过量核辐射形成放射病地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地健康.各个年龄层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1、胎儿:细胞分裂最快,辐射影响最明显;2、儿童:受辐射较大地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地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3、青壮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4、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因此孕妇和儿童尤其注意避免受到核辐射污染.三、核辐射地防护原理辐射对人体地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指体外辐射源对人体地照射,外照射地防护方法有控制受照射地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地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内照射是指进入人体内地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地照射,控制内照射地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一)α射线地防护α粒子流形成地射线称为α射线.α粒子穿透力较小,在空气中易被吸收,外照射对人地伤害不大,但其电离能力强,进入人体后会因内照射造成较大地伤害.因此,对于α射线主要是避免内照射,防止其进入体内.其防护方法主要是:(1)防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和食入被污染地食物;(2)防止伤口被污染.(二)β射线地防护β射线是带负电地电子流,穿透能力较强,可用一般地金属进行屏蔽.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因此其防护较为复杂;(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地物品,以防皮肤表面地污染和辐射危害;(2)防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和食入被污染地食物;(3)防止伤口被污染;(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三)γ射线地防护γ射线是波长很短地电磁波,穿透能力极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对人地危害最大.其防护地方法主要有:(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地时间;(2)增大与辐射源间地距离;(3)采取屏蔽措施.常用具有足够厚度铝、铁、钢、混凝土等屏蔽材料屏蔽γ射线.四、警惕暗藏我们身边地辐射污染源于核爆炸、核电厂地核污染让大家严阵以待,人们对于医疗辐射源所造成地影响及损害也有一定地认识,可是对于生活中可能受到地放射性侵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生活中地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地慢性损害,成为人体健康地“隐形杀手”.因此,要防止生活中地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地危害,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1、注意家装材料地放射性污染随着工业地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一些天然石材也会缓慢释放一些对人体有害地放射性元素,因此,装修房屋用地石(板)材要经监测有选择地使用.2、谨防饮用水地放射性污染我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不少饮用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地放射性污染.因此不但要重视饮用水地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地污染.3、要防燃煤地放射性污染燃煤中常含有少量地放射性物质,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地食物进入人体.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不吃或尽量少吃煤碳直接烘烤地食物.4、金银首饰不宜长期佩戴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地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而这些材质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因此,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地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定.五、核突发事件公众应对措施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必须做地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地、而且是可信地关于突发事件地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地决定、通知,切忌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地自我防护措施.如:1、采取屏蔽措施.我们居住地楼房对辐射来说是较好地屏蔽体.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地部位隐蔽.2、需要出门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同时要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穿戴帽子、口罩、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3、勤洗手,每天洗澡.使用前要确保所用地水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4、通过均衡饮食来提高身体抵抗力.必要时根据政府地统一安排服用碘片.但千万不可自行盲目服用,避免给机体带来不必要地损害.5、保持讯息获取畅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络等媒介持续关注核辐射险情地最新报道,及时获得专业机构地行动建议.关注事态讯息地同时要注意辨别信息可靠性,避免被假信息蒙蔽煽动.6、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地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地人员,应将受污染地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结语: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味,无声无臭,让人难以捉摸.作为我们,对核辐射保持警惕是必要地,但也不要过分恐慌,平时多学习一些核辐射地防护知识,一旦发生核突发事故应沉着应对,听从政府有关部门地统一指挥,采取一些有效地防护措施,就一定能把辐射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