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造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楠木造林技术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fforestation for Phoebe sp.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栽培区域 (1)
4 培育目标 (1)
5 种苗 (1)
6 造林地选择 (4)
7 造林 (5)
8 抚育管理 (6)
9 造林工程建设管理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楠木栽培区域区划 (1)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楠木不同产区生长量指标 (1)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
附录 D (参考件)楠木苗木分级标准 (2)
前言
本标准的楠木是指樟科楠属的闽楠、桢楠、滇楠,为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闽楠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等省区。桢楠主要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楠木材质通直圆满、纹理美观、结构细致、质韧难朽、奇香不衰,是建筑、家具、雕刻的上等良材;同时楠木为常绿阔叶树种,树形优美,具有隔音、驱虫、净化空气等功能而被广泛用于庭院观赏及园林绿化。由于长期以来对楠木资源的严重破坏,目前我国楠木资源匮乏。因此大力发展楠木人工林,成为满足楠木珍贵用材需求的重要途径。
本标准主要参考国标LY/T2119—2013、地方标准DB51/T 1812—2014。
本标准由XX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潘。
楠木造林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楠木(Phoebe zhennan)栽培区域、培育目标、育苗、造林、幼苗抚育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造林设计、技术档案管理等技术环节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楠木造林和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
LY/T2119—2013 楠木培育技术规程
DB51/T 1812-2014 楠木栽培技术规程
GB/T 2252~2014 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V01
3 栽培区域
楠木的栽培区域可分为中心栽培区、一般栽培区和边缘栽培区。各栽培区的区域范围、气候特点见附录A.
4 培育目标
楠木的中径材培育目标为胸径20cm~30cm;大径材为胸径30cm以上。楠木各栽培区域生长指标见附录B。
5 种苗
5.1种子
选择适于本地的优良种源。种子必须采自种子园、母树林、优良林分并经检验,符合GB/T 10016要求。应选用经国家认定的优良种子。
5.2容器育苗
5.2.1 基质配制
5.2.1.1 轻型基质配制
按体积比有60%~70%泥炭土、30%~40%珍珠岩或锯糠等有机质混合均匀。
5.2.1.2 普通基质配制
按体积比将25%泥炭土或者腐殖质土、50%黄心土、25%火烧土拌匀、晒干、捣细、过筛后混合均匀,每吨混合土加入过磷酸钙15KG和硫酸亚铁150g,充分拌匀,并盖塑料薄膜闷封4d~5d。
5.2.2 容器选择与装袋
5.2.2.1 轻型基质灌装
选用半降解性的无纺纤维材料,利用轻基质网袋制作机,制成口径8~10cm的轻型基质容器,在0.15%高锰酸钾溶液中侵泡12h后,灌装轻型基质,切断成10~12cm长的容器基质袋,供育苗用。
5.2.2.2 普通容器装袋
选择直径4.0~6.5cm、高10~15cm的聚乙烯薄容器袋。装袋前先对整平的床面进行踏实和喷水。将配好的营养土装满容器袋后,整齐排列在苗床上,并用基质土填充袋间空隙。有条件用工厂化设施育苗时,应将容器袋整齐排列在塑料盘上,再将塑料盘放到离地面20~30cm的架子上。
5.2.3 种子处理
2月下旬~3月上旬,把沙藏的种子取出清洗,用0.5%高锰酸钾浸种0.5h~1.0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水浸种24h后捞出阴干待播。
5.2.4 催芽与芽苗移植
处理后的种子在苗圃苗床上进行密播,用种量为150g/m2~200g/m2,以不重叠为宜。播种后用干净细沙覆盖,厚1.5cm~2cm,浇透水,用聚乙烯薄膜拱形覆盖苗床。播种后,实时喷水,保持桌面湿润,进行芽苗催芽。当芽苗高4.0~6.0时,选择阴雨天,起苗并切除
芽苗主根生长点,移植入袋,每袋种植1株芽苗,浇透水。移植是注意将弱苗、病株剔除。定值后应注意观察1d~3d,及时剔除打焉的苗木,并进行补植。
5.2.5 苗期管理
5.2.5.1 光照控制
用遮阳网遮荫,在播种幼苗期或芽苗移植恢复期,棚内透光度控制在40%左右,以后逐渐增大透光度,9月中、下旬撤除荫棚,全光育苗。
5.2.5.2 水肥管理
苗木生长初期喷施1次2.5%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量为37.5g/m2.在7~9月苗木速生期,用1%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次,施肥量为0.4g/m2~1.0g/m2.
5.2.5.3 病虫害防治
常见有立枯病,防治方法见附录C。
5.2.5.4 断根
9月搬动基质容器袋,将穿透容器根系断除,重新摆放放在苗床上。
5.2.6 苗木分级出圃
1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苗木划分为3个等级,Ⅰ及苗和Ⅱ级苗为合格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苗木分级指标见附录D。
5.3播种育苗
5.3.1 播种育苗
楠木育苗应执行GB/T 6001、DB51/T 1509-2012的有关规定。
5.3.2 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作为圃地。
5.3.3 苗圃地整地
采取高床(苗床高15~20cm,床宽1.0~1.2m)整地,代森锌、多菌灵、呋喃丹与硫酸亚铁混合(用量为每1m3土+10g代森锌+10g多菌灵+5g呋喃丹+5g硫酸亚铁)土壤消毒的育苗地土壤处理技术,可保证苗期无明显病虫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磷肥120kg。
5.3.4 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