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造林技术

楠木造林技术
楠木造林技术

楠木造林技术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fforestation for Phoebe sp.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栽培区域 (1)

4 培育目标 (1)

5 种苗 (1)

6 造林地选择 (4)

7 造林 (5)

8 抚育管理 (6)

9 造林工程建设管理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楠木栽培区域区划 (1)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楠木不同产区生长量指标 (1)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

附录 D (参考件)楠木苗木分级标准 (2)

前言

本标准的楠木是指樟科楠属的闽楠、桢楠、滇楠,为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闽楠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等省区。桢楠主要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楠木材质通直圆满、纹理美观、结构细致、质韧难朽、奇香不衰,是建筑、家具、雕刻的上等良材;同时楠木为常绿阔叶树种,树形优美,具有隔音、驱虫、净化空气等功能而被广泛用于庭院观赏及园林绿化。由于长期以来对楠木资源的严重破坏,目前我国楠木资源匮乏。因此大力发展楠木人工林,成为满足楠木珍贵用材需求的重要途径。

本标准主要参考国标LY/T2119—2013、地方标准DB51/T 1812—2014。

本标准由XX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潘。

楠木造林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楠木(Phoebe zhennan)栽培区域、培育目标、育苗、造林、幼苗抚育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造林设计、技术档案管理等技术环节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楠木造林和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

LY/T2119—2013 楠木培育技术规程

DB51/T 1812-2014 楠木栽培技术规程

GB/T 2252~2014 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V01

3 栽培区域

楠木的栽培区域可分为中心栽培区、一般栽培区和边缘栽培区。各栽培区的区域范围、气候特点见附录A.

4 培育目标

楠木的中径材培育目标为胸径20cm~30cm;大径材为胸径30cm以上。楠木各栽培区域生长指标见附录B。

5 种苗

5.1种子

选择适于本地的优良种源。种子必须采自种子园、母树林、优良林分并经检验,符合GB/T 10016要求。应选用经国家认定的优良种子。

5.2容器育苗

5.2.1 基质配制

5.2.1.1 轻型基质配制

按体积比有60%~70%泥炭土、30%~40%珍珠岩或锯糠等有机质混合均匀。

5.2.1.2 普通基质配制

按体积比将25%泥炭土或者腐殖质土、50%黄心土、25%火烧土拌匀、晒干、捣细、过筛后混合均匀,每吨混合土加入过磷酸钙15KG和硫酸亚铁150g,充分拌匀,并盖塑料薄膜闷封4d~5d。

5.2.2 容器选择与装袋

5.2.2.1 轻型基质灌装

选用半降解性的无纺纤维材料,利用轻基质网袋制作机,制成口径8~10cm的轻型基质容器,在0.15%高锰酸钾溶液中侵泡12h后,灌装轻型基质,切断成10~12cm长的容器基质袋,供育苗用。

5.2.2.2 普通容器装袋

选择直径4.0~6.5cm、高10~15cm的聚乙烯薄容器袋。装袋前先对整平的床面进行踏实和喷水。将配好的营养土装满容器袋后,整齐排列在苗床上,并用基质土填充袋间空隙。有条件用工厂化设施育苗时,应将容器袋整齐排列在塑料盘上,再将塑料盘放到离地面20~30cm的架子上。

5.2.3 种子处理

2月下旬~3月上旬,把沙藏的种子取出清洗,用0.5%高锰酸钾浸种0.5h~1.0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水浸种24h后捞出阴干待播。

5.2.4 催芽与芽苗移植

处理后的种子在苗圃苗床上进行密播,用种量为150g/m2~200g/m2,以不重叠为宜。播种后用干净细沙覆盖,厚1.5cm~2cm,浇透水,用聚乙烯薄膜拱形覆盖苗床。播种后,实时喷水,保持桌面湿润,进行芽苗催芽。当芽苗高4.0~6.0时,选择阴雨天,起苗并切除

芽苗主根生长点,移植入袋,每袋种植1株芽苗,浇透水。移植是注意将弱苗、病株剔除。定值后应注意观察1d~3d,及时剔除打焉的苗木,并进行补植。

5.2.5 苗期管理

5.2.5.1 光照控制

用遮阳网遮荫,在播种幼苗期或芽苗移植恢复期,棚内透光度控制在40%左右,以后逐渐增大透光度,9月中、下旬撤除荫棚,全光育苗。

5.2.5.2 水肥管理

苗木生长初期喷施1次2.5%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量为37.5g/m2.在7~9月苗木速生期,用1%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次,施肥量为0.4g/m2~1.0g/m2.

5.2.5.3 病虫害防治

常见有立枯病,防治方法见附录C。

5.2.5.4 断根

9月搬动基质容器袋,将穿透容器根系断除,重新摆放放在苗床上。

5.2.6 苗木分级出圃

1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苗木划分为3个等级,Ⅰ及苗和Ⅱ级苗为合格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苗木分级指标见附录D。

5.3播种育苗

5.3.1 播种育苗

楠木育苗应执行GB/T 6001、DB51/T 1509-2012的有关规定。

5.3.2 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作为圃地。

5.3.3 苗圃地整地

采取高床(苗床高15~20cm,床宽1.0~1.2m)整地,代森锌、多菌灵、呋喃丹与硫酸亚铁混合(用量为每1m3土+10g代森锌+10g多菌灵+5g呋喃丹+5g硫酸亚铁)土壤消毒的育苗地土壤处理技术,可保证苗期无明显病虫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磷肥120kg。

5.3.4 播种

5.3.34.1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90%,室内发芽率≥60%,场圃发芽率≥50%。

5.3.4.2 播种时间

11月-竖年3月。

5.3.4.3 播种方法

条播:条宽12cm,播种量为150g/m2。之后用细土覆盖种子,厚度2~3cm,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后稍加镇压。容器:营养袋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0.1mm,规格为8cm×12 ㎝,袋底穿孔2 个,袋壁穿孔两排,选用优质新鲜的50%微酸性土壤、35%腐熟的有机肥、15%的珍珠岩,提前充分搅拌堆置。播种前用水浇灌苗床,使营养袋内土壤充分湿透,播种时芽口朝下,每袋播1~2 粒种子,覆土1cm~2cm,分畦整齐排放,用1:1:100 浓度的波尔多液喷洒营养袋。

5.3.4.4 覆膜

覆膜:播种后,浇水,然后覆膜。

5.3.5 苗膜期管理

5.3.5.1 苗期遮阴4月上中旬,揭去薄膜,盖上遮阳网(遮阳率50%~70%)盖严、盖紧,谨防风吹及鼠害、鸟害。直至速生期结束揭去遮阳网。遮阳网网高2m以上。

5.3.5.2 水分管理

浇水选择早上和傍晚进行。约7天浇水一次。

5.3.6 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质量等级见附录表D。

6 造林地选择

6.1 海拔

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岗、台地和平原。一般不超过1500m。

6.2 坡向坡度

坡向以东、北、东北、西北及无坡平坡为最好,坡度为斜坡、缓坡、平坡,坡度≤25°6.3 土壤

由花岗岩、板页岩、砂烁岩和红色粘土类等发育的红壤、黄壤,坡位以山坡的中下部、

山谷、山洼的土层深厚肥沃地带,腐殖质层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和土壤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质地以沙土、沙壤土和轻壤土最合适,立地条件以肥沃型和中等肥沃型合适,土壤酸碱度宜在5~6.5之间。

7 造林

7.1地类选择

楠木可选择纯林造林,也可选择混交林造林。楠木宜与杉科、松科树种进行混交造林。根据伴生树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混交比例,楠木所占比例在75%~80%,行带混交,楠木3~4行,伴生树种1行。

7.2 林地清理

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好的地块宜采用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或水平台整地;荒山荒地宜穴状整地;幼林下造林,根据郁闭度大小及林木分布情况,在林中空地采用穴状整地。穴状整地造林应尽量连成带状或小带。对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先将地中的树枝、树叶和杂草进行清理和集中,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

7.3 整地时间

宜在11月至12月上中旬,即“冬至”之前。

7.4整地方式

采用穴垦整地,低山、丘岗、台地及平原选择用于造林的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均可采用穴状整地,挖穴规格为50cm×40cm×30cm(挖穴上口为50cm*50cm,深40cm,穴底30cm*30cm)。

7.5 造林密度

人工造林初期宜密植,密度为1600~2200株/hm2,在生长过程中不断采取施肥、密度调控等经营措施,随着林木年龄增长,中龄期株保留密度为400~450株/hm2。

7.6 施基肥及回土

每穴施磷肥0.5kg,施复合肥0.25kg。在穴挖好后,将肥料施入穴底,回填表土至穴一半,将肥料与表土搅拌均匀,再回心土至穴满,回填之后的穴成馒头状,栽苗时避免苗根与肥直接接触。

7.7 栽植

7.7.1 栽植季节

从“冬至”到“雨水”均可,但早造林比迟造林成活率更高。过年后的2月至3月上旬,以楠木的芽还未萌动之前栽植为最好。

7.7.2 苗木起苗

用1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用手强拔。如果是容器苗,在移动或搬运之时,一定要用枝剪将容器苗的接地根小心地剪断。

7.7.3苗木保护

要尽可减少浆根苗包装、运输、栽植的时间和苗木根系在空气中暴露及遭受风吹日晒的时间。

7.7.4栽植方法

如果是容器苗,在容器袋解散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中的土壤不散,在栽植时免去“一提苗”的过程,“二踩”一定注意不要将已撕开的容器中的基质踩散,只是在容器土壤的周围轻踩,使容器基质与穴中的土壤充分密接。由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严禁使用裸根苗造林。

7.8 碳汇林经营

楠木造林过程中林地清理、整地、施肥、栽植等各工序的技术环节需符合碳汇造林技术规程和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要求。

8 抚育管理

8.1 松土除草

造林后1~5年间进行培土、除草、松土、施追肥、割灌等抚育项作业。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到来之前进行。

造林当年的8月~9月除草培土一次。造林第2~3年每年除草松土、扩穴抚育2次;第一次抚育在5月~6月。第2次抚育在9月~10月。造林第4年~5年根据情况至少抚育一次。

8.2 施肥

在头2年~5年,于每年楠木萌芽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0.25kg。

8.3 幼林管理

混交林应及时调整混交树种比例,若伴生树种抑制楠木生长,应适当进行透光抚育或修枝。

8.4管护

8.4.1建立火灾预测预报系统,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每块新植林及其毗邻的已有针叶林合计面积超过10 hm2~20hm2,需设置10m~20m宽的耐火的阔叶树林带或防火带。

8.4.2病虫害防治。

保护林地环境卫生,招引益鸟兽,保护和人工繁殖害虫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重点防治立枯病、小地老虎、蛀稍象甲、鳞毛叶甲及烟煤病。防治方法见附录C(规范性附录)。

9 造林工程建设管理

9.1 规划设计

9.1.1施工前必须按小班进行作业设计,绘制造林设计图,编制造林经营设计方案等,呈报主管单位批准后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9.1.2营造的项目必须建立健全造林、营林技术档案,定期观测林木的高、径、材积生产量。为检查、验收提供依据。

9.2 检查验收

9.2.1检查验收内容

第1年检查调查设计、整地、苗木质量、栽植质量、成活率、造林面积、幼林抚育质量和幼树生长等。

指标要求:造林成活率要求成活率达到95%,三年之后保存率90%。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未达要求的林地需补植。补植时间以造林当年冬天或次年春天为宜。

第4年检查保存率、幼林抚育合格率、幼林生长状况等。

第5年以后,每隔3~5年检查林木生长指标(高、径、蓄积量)及病虫鼠害防治效果,护林防火设施。间伐后要检查验收作业质量。

9.2.2 规划设计、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建立技术档案等应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

QB/T XXX—XXXX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楠木栽培区域区划

楠木栽培区域区划见表A.1

表A.1 楠木栽培区域区划

1

QB/T XXX—XXXX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楠木不同产区生长量指标

楠木不同产区生长量指标见表B.1

表B.1 楠木不同产区生长量指标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C.1

表C.1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

附录 D

(参考件)

楠木苗木分级标准

楠木苗木分级标准D.1

表D.1 楠木苗木分级标准

2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培训资料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逐渐种植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制定多项政策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我国荒山造林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植苗造林作为荒山绿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做好植苗造林工作对荒山造林绿化工程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荒山;植苗造林;植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974/nyyjs.20150501097 植苗造林是指使用苗木作为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王祯农书》、《三农纪》、《便民图纂》等古农书都有记载植苗造林[1]。植苗造林具有幼林郁闭快、树苗种子用量少的特点,是我国提高荒山林木覆盖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荒山植苗造林对植苗造林技术提出了许多要求。本文就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1 树种选择 1.1 树种选择原则 荒山植苗造林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需要根据荒山所在地区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差异,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

择苗木。树种选择应具备适生性,既根据地带或地域内树木的生长状况选择苗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既根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环境相适应,有适宜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1.2 苗木年龄和规格 荒山植苗造林所选树种应根据树种类型以及荒山条件选择苗木的年龄和规格,如针叶树种苗木的年龄应该不高于2a,且不低于1.5a;苗木高度高于15cm,苗木直径超过0.3cm。如植苗造林荒山的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则应选择容器苗造林,且容器苗的苗龄为3或4个月。 2 苗木处理技术 剪根处理技术。由于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容易受损,而且苗木根系过长容易导致造林过程中苗木根系出现窝根,因而需要修剪苗木根系。如苗木根系发生受损,因从受损部位以上进行短截;如苗木根系过长,应适当剪短。 浸泡保湿处理技术。起苗时不应携带土坨,并进行浸水处理,做到离土不离水。对于新起苗木,可将苗木根系浸蘸泥浆或者其它根系保湿剂保湿。具体处理方法为使用粘性黄土和水搅拌,调制成泥浆。将苗木根系浸泡于泥浆内。或者使用浓度为0.5%~1%以内的保水剂浸蘸苗木根部。

湖南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doc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外业调查与设计 第三章内业设计 第四章造林作业设计的文件组成 第五章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设计资格与责任 第六章造林作业设计审批 第七章附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 A-1、湖南省××县××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地类、权属面积汇总表A-2、湖南省××县××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林种、树种面积汇总表A-3、湖南省××县××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单价表 A-4、湖南省××县××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概算表 A-5、湖南省××县××年度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 B-1、湖南省××县造林立地类型表 B-2、湖南省××县造林技术措施模型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造林适宜初植密度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和设计文本的编制,保证人工造林建设质量,提高人工造林建设成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第二条造林作业设计的设计深度与施工图设计相当。造林作业设计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将林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付诸实施,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性文件。 第三条造林树种选择要体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提倡营造生态互补作用的混交林,乔灌复合结构的人工林。 第四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湖南省人工造林的年度作业设计。更新造林参照本作业设计技术规定执行。 第五条作业设计主要依据 一、《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二、《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 15782-2009)。 三、《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 Y/T1607-2003)。 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L Y/T 1706-2007)。 五、《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 六、《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 七、《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03年5月)。 八、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人工造林总体设计、实施方案。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9269725.html,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 作者:张军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9期 摘要:种植技术的好坏,同幼树成活和生长关系很大。造林时,要正确掌握种植技术, 切实保证造林质量。 关键词:植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植苗造林也叫植树造林或栽植造林,就是将苗木种植在造林地上,使其生长成林的方法。植苗造林的优点是苗木能保留完整的根系,生长势好,恢复生长快,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幼林可提前郁闭,抚育年限少。 1 苗木的准备 1.1 苗木种类 苗木一般有2类,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植苗造林使用的苗木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等,因需要的造林种不同,所以选择的苗木种类也不同,3种苗木都适用于用材林,而播种苗或移植苗通常适用于山地造林,移植大苗通常适用于营造防护林和四旁绿化。 1.2 苗木标准 苗木标准包括苗木年龄和苗木品质等几方面,苗木年龄大小对苗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有直接影响。植苗造林所用苗龄的大小,取决于树种自身的生理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和苗木的生长状况等。山地大面积造林一般多用1~2a生小苗,因小苗的育苗、起苗、运苗、栽植都比较省工,在起苗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较轻,栽植过程中根系能得到舒展,可平衡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因此,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也比较好。但小苗很难抵抗杂草及干旱的环境,栽后需要加强抚育保护工作。对那些生长缓慢的针叶树木或立地条件差的地区造林,用较大的苗木比较适宜。四旁植树和营造风景林、经济林时,为了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通常也用大苗。 1.3 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苗木体内水分的平衡是植苗造林成活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苗木失水过多,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栽植后成活困难。因此,必须从起苗到栽植的过程中使苗木保持完好,尤其是对根系的保护要到位,要保证根系免损伤害和失水,所以这就要求把起苗到栽植的时间缩短,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尽量是边起边栽,当天起的苗要栽完。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根系湿润,

植苗造林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7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穴植是指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适用于各种苗木,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栽植方法。其中:①深栽:避开干土层,靠壁栽植,牢固固定苗木,深过土痕2--3cm,2年生油松4--7cm3年生9---11cm ②砸实:“三埋二踏一提苗”③根系舒展,不窝根○4据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做到适时栽植 8.六大造林基本技术环节 造林规划设计,树种选择,造林密度,造林整地,栽植,幼林抚育 9.林地施肥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一)看气候施肥: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因此有机质肥料不宜过早施;化学肥料按“次多量少”的原则,以免淋失。低温少雨地区,为及时供应林木养分,有机肥应提早施,化学肥适当增加,宜在阴雨天或雨后施,旱季傍晚施。(二)看土质施肥:砂土通气好,有机质易分解,保水保肥力差,肥料容易淋失;同时,砂土的粘粒少,所以对砂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而且不必十分腐熟,施肥时间不易过早,施化学肥应按“次多量少”的原则进行;粘重土相反,施肥措施应有所不同。(三)看林木种类施肥:不同的林木对养分要求不同。以生产木材为主的用材林需要氮、钾肥较多;果树、油茶、油桐等以收获果实为主的林木,需要磷肥较多,钾肥较少。收获叶子为主的如茶叶、桑叶等林木,则需要氮肥较多。林木各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需要也不同。中年生的果树比幼年生果树需肥量大10倍左右。在植物生长最初阶段(幼苗期)需要一定的磷肥,若此时缺磷,则根系不能正常发展,严重影响生长,即使以后补充磷肥,也不能弥补生长初期缺磷而造成的损失。所以施肥要掌握在林木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进行,效果才显著。(四)看肥料性质施肥:对于肥料的性质要注意以下方面:肥效迟速:2、移动性;3、后效性;4、有机肥料腐熟程度5、养分的含量;6、肥料在混合时的相互作用等。此外,经济条件,耕作栽培技术等对施肥也有关系,也必须加以注意。

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forest plantation 人工造林即通过人为方式在技术上要求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植树造林活动。人工造林只有把握住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及时抚育间伐、防虫治病等生产环节,才能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产过程。常作为人工造林的同义语。无林地系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滩涂地、沙荒地和废矿基地等,一般统称宜林地。造林作业包括采种、育苗、栽植(或播种)及幼林抚育等,所形成的森林称人工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其优点是:森林成熟期缩短;立木分布均匀,有利于土地、光能的充分利用;可选择目的树种,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根据树种特性和营林目的形成单层或复层森林结构;便于集约经营,保持较高的森林生产率;经营管理方便,易于机械化作业。 人工林的主要特点是: ①所用的种子、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经过人为选择和培育,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种质,有较强的适应性。 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 ②树木个体密度适宜,在林地上分布均匀,避免了种内竞争的消耗。 ③可以用较少的树木个体数量形成森林,群体结构合理。 ④生长整齐的树木个体有利于林木提前郁闭,并且郁闭后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少。 ⑤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调控人工林,以提高其生产力。(陈飞) rengong zoolin 人工造林(forest plantation)在无林地上,采用人工的方法利用苗木种子或营养器官(如枝、茎秆、根等)进行造林。而在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采用人工种植方法恢复森林时,则称为人工更新。人工造林是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中国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之一 人工造林按不同的经营目的和特点分为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5种。减少由病、虫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选用良种,特别是生产周期较长、又为无性繁殖的树种时,应尽量避免种类过分单一。整地的内容包括造林地上的植被清理和土壤耕翻。造林方法有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⑤合理密度。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的种植点数。合理的造林密度要考虑树种的生长发育特性、造林地自然环境条件、林种的需要、经营条件和经济上的投资与收益等。⑥包括除草松土、灌溉施肥和对幼树的管理,如平茬和除蘖以及防治病虫害等。 人工造林成果 人工造林成果 中国的人工造林 中国林业,特别是人工造林,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所做贡献巨大,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发展和严格保护森林,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中国人工造林每年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使中国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亩,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分别占世界的53.2%和40%,居世界第一。 全国森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42亿亩增加到26.25亿亩,森林蓄积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18.21%。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81 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绿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

造林技术措施

造林技术措施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4.1造林技术措施 混交方式 根据林地的不同情况,重点地段采用多树种随机混交方式造林,为了使混交相对自然和均匀,要注意同一树相邻原则上不要超过3株,株行距2m× 3m,平均111株/亩;一般小班则采用林窗套种方式进行补植。 防火林带 林相改造范围,均需全部设置宽度不少于20m的防火林带,树种选择以荷木、火力楠为主。 树穴布置 植穴布置是关系到所改造林分更丰富自然感的重要工作环节,只要能确保单位面积上栽植密度要求,设计中所提的株行距只是做一个参考值,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半径小于1.0m,采取疏密互补的方法,以确保单位面积应达到的密度要求。因此,在改造植穴布置中不要求横平竖直,以使改造后的林分树种分布更接近自然林,做到“师法自然,不留匠心痕迹”就更为理想。故在植穴布置时要发挥施工员的创造性,花心思布置好植穴,以便据此进行林地清理和挖穴整地。 造林地林木处理方式 现有林木主要为马尾松、桉树、龙眼林及自然生长或早期套种的少量阔叶树种,此类林地采用林下套种方法进行改造,主要利用林窗套种阔叶树种。首先把林地改造为混交林,然后依新成长的树种逐渐淘汰现有受虫害及已老化的原有林木,对长势健康的林木予以保留,对妨害种树的灌木草藤可根据需要适当砍伐。 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应于造林前一年的秋、冬进行,采用块状(2.0m×2.0m)方式进行清理,清除块中杂灌、杂草、砾石、垃圾等,方便挖穴整地。对砍伐的灌木草藤及小枝丫等采取归带、归堆处理,让其自然腐烂,增加林地土壤的有机质。 挖穴整地 造林地清理完成之后,采用挖穴的方式进行整地,种植穴规格为20×20×20cm。种植穴要垂直挖掘,上下口径相等,把挖出的穴土放置穴的两旁,将建筑废渣、未风化石块、塑料袋的杂物运至林外集中处理。种植穴的有效土层至少为0.8m,穴内土质不符合栽植要求的必须绕避施工。若发现穴内或附近有白蚁的必须施放WYA-8202林木白蚁诱杀剂,诱杀白蚁;发现电缆、管道等,应停止操作,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配合解决。 回土及施基肥量 造林前15天给种植穴施放有机肥0.25公斤作基肥,放肥后进行回土,先回表土至穴深1/4-1/3处,再回表心土,回满穴至高出5cm,回土时结合扩宽坎口至60cm,回土土块要小于2cm,石块、草根、杂草、树根必须清除干净。此后每次追施复合肥0.35公斤,一年两次,共施两年。 栽植与补植 将苗木按定点的标记放至穴边。种植深度应略超过苗木根颈。种植时要按设计要求分配苗木,苗木运到种植点后拆袋,确保营养泥不散,将树木放入植穴的中心位置,保持树身直立,土球上表面与地表面标高持平,防止栽植过深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要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何跃发 摘要:该文介绍了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择林地、科学整地、选择苗木、适时造林、加强管理等。 关键词:池杉;特性;造林技术 1 池杉生物学特性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最早产于北美东南部,属于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25米。池杉主干挺直,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生长形成狭窄的树冠,树尖呈塔形,十分优美;树叶成钻形,在枝条上呈螺旋式伸展;池杉结果呈圆球形。池杉属于强阳性的树种,不喜阴,喜欢温暖和湿润的环境,耐寒能力较弱,池杉的木材性质跟落羽杉相近,耐腐蚀能力都较强,通常用于造船和建筑。池杉有很多变型,根据池杉叶片的形态以及小枝着生的情况可以分为线叶池杉、锥叶池杉以及羽叶池杉。 2 池杉造林技术要点 2.1 池杉造林前准备 2.1.1 选择林地池杉造林应选择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呈中性或是酸性的地区,如河流和湖泊两岸、水库以及水渠道周围、丘陵洼地和谷地等。 2.1.2 科学整地池杉造林整地要遵循“夏季规划——秋季整地——冬季造林”的原则,根据池杉的生物学性质科学选择造林基地,然后在秋季进行全面性的整地。首先要平整土地,深耕1-2次,接着放线挖穴,穴的规格为1x1x1(单位:米),表层土壤跟底层土壤要分开堆放。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提前整地池杉的成活率较高,缓苗时期短,而且生长较快。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的是一年生的苗木进行造林,就可以如上述步骤进行全面整地,如果选择的是两年及其以上的苗木进行造林,就需要进行穴状整地。 2.1.3 选择苗木池杉苗木质量好坏对池杉造林的成活率、缓苗期以及生长情况都有较大影响。选择苗木粗壮、分枝较多、冠幅较大、根系较好的,进行造林时其缓苗期较短、成活率高、生长十分旺盛;反之,造林时缓苗期就长且慢、池杉成活率低、生长更是缓慢不良。因此,池杉造林苗木的选择标准应为:苗木高,分枝多、冠幅大、根系好[1]。此外,如果过量施肥,池杉苗木旺长,那么苗木就难以充分木质化,苗木的皮就会呈现出淡黄色且十分光滑,用这种苗木进行造林,不管栽植时间早或是晚,到了冬季基本上地上部分的苗木都会焦梢死亡。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摘要: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造林地清理与整地、人工播种及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营林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地;整地;人工播种;造林方法 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梢头、站干、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2人工播种 ①撒播。撒播是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使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该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

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于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亟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径的树种等。②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种。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于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及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③穴播。穴播是按一定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人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④块播。块播即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3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 该方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这种造林方法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潘潘 1、马尾松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是我市优良的乡土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生长迅速,每亩年生长量可达0.67~1m3。培养纸浆纤维板12年可主伐,培养建筑材20~30年主伐。 一、种苗要求: 1、种源:我市马尾松良种有: (1)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嫁接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或经选育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8年生的每亩平均树高、胸径、蓄积分别达7.2m、8.9cm、4.5162m3,分别超过省定丰产林标准的42.8%、78%、282%;最大单株树高9.4cm,胸径13.4cm。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武平十方、永定仙师91-92营建的实生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2、苗木规格: (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Ⅰ级苗地径>0.35cm,苗高>20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Ⅱ级苗地径0.25~0.35cm,,苗高15~20cm,根系长度12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8条以上。 (2)播种容器苗:苗龄半年的容器苗高度>10cm;苗龄1年的容器苗苗高>16cm,地径0.3cm。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3)无性系扦插容器苗:苗龄0.5年,苗高>8cm。其它要求与播种容器苗相同。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较肥沃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 (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全面炼山要求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株/亩,株行距为2×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形排列。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草根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过磷酸钙200-2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期为每年1~2月份。 (1)容器苗必须将塑料袋撕破,栽植深度比营养土深3~5厘米,做到栽直、穴中、压实、培土。 (2)裸根苗在起苗、运苗过程中,要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即把苗根蘸上黄泥浆。栽植做到栽直、舒根、压实。 三、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一般连续抚育和施肥三年,每年4~5月扩穴抚育,9~10月全面锄草一次,次年根据立地质量情况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每株施用氮肥200-250g。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即: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措施

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措施 作者:刘焕玲郝利平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3期 陕西省靖边县处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长期受风沙肆虐、土地贫瘠的影响,影响到当地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为修复生态环境,需做好防沙治沙造林工作。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用科学的防沙治沙造林技术,有效控制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一、防沙治沙造林工作的开展意义 沙漠化会显著減少地表径流量,缩小湖泊面积,畜牧业、农业的正常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荒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为植树造林,但荒漠化会导致植树造林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因此,首先要科学利用防沙治沙技术,对裸露地表面积进行减少,从而促进造林工作的顺利实施。总之,通过防沙治沙造林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均衡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防沙治沙主要方式 目前在防沙治沙工程中战术性纺沙治沙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综合运用封禁、屏障物搭设等手段,科学管理防治区域,逐渐恢复当地生态。 1、封禁管理。要全封闭式管理沙区,将警示标志设置起来,避免治理区域内随意进入车辆或行人。放牧、伐木活动也禁止在本区域内开展,否则保护屏障将会遭到破坏,治理效果得不到保证。通过封禁管理的实施,可以将大自然自愈功能利用起来,促使土壤、植被的恢复能力得到提高,有效保护与调节生态环境。 2、屏障物搭设。通过合理搭设屏障物,可以促使风速、风蚀得到有效控制,地表粗糙度得到提高。受风力的影响,会有凹型结构形成于屏障两侧,避免前移沙丘。其中,前挡后拉式、草绳沙障式是主要的屏障搭设技术。前者是将乔灌木等种植于防治区域,实施造林固沙工程,且一般于流动沙丘底部开展,这样沙丘的移动速度将会显著延缓。同时,要将固沙植物、微生物等种植于沙丘的迎风面,促使固沙作用得到强化。后者则是连接草绳,在风蚀严重的区域固定。结合风蚀方向合理设置沙障方向,通过对地表的阻力和粗糙度进行提高,有效减缓风蚀速度,且向草绳两侧分流流沙。相较于传统黏土沙障、网格沙障等技术,本种方式的经济性、实用性较强,能够发挥出显著的固沙效果,且苗木成活几率得到提高。 3、林木栽种。要将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栽种技术合理选择。首先,沙柳栽种技术。沙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成活率,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将栽植区域

林业技能《造林更新工》指导课程

精心整理 林业技能《造林更新工》 高级工考试培训课程 第一章 造林概述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 人工更新:在原来生长森林的迹地上造林。 §1 §2 1 1、主要与次要树种相结合;2、择优选用;3、因树因地制宜;4、考虑经营目的。 第三章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 种穴的数量。以株(穴)/公顷表示。 §1、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 一、密度对树冠生长发育的作用 密度不同的林分,对林分树冠发育产生巨大影响。 二、密度对胸径生长的作用

造林密度与胸径生长的关系是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 三、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 四、密度对材质的作用 密度对材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树干上节疤多少,其次是树干尖削度。 五、密度对材积生长的作用 造林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与对胸径生长的影响是完全一致的。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2、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一、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 §3 构不同。 人工林根据林分树种组成的不同,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混交林: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1、混交林和纯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一、混交林和纯林的特点 1、营养空间的利用。 2、改善立地条件,发挥防护效益。 3、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增强抗灾能力。 5、造林成功的可能性。 6、造林、营林的难易。 二、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

1、造林目的营造林种不同,具体实施造林不同。 2、经营条件实行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多以营造纯林为主。经营条件好的林地,可考虑营造混交林。 3、立地条件对立地条件特别差的造林地,只能造纯林。 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树种特性不同,营造纯林、混交林效果是不同的。 §2、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 一、树种种间关系的实质 混交林中不同树种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生态关系,即一方面不同树种彼此以对方做为生态条件,同时又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发生联系。 1 2 3 4 1 2 数量上不占优势。它的作用主要是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为主要树种的生长创造条件。 3、灌木树种 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发挥其有利特性的灌木。 (二)树种的混交类型 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的混交——乔木混交类型 (1)阳性和阳性树种混交(2)阴性与阴性树种混交(3)阳性与阴性树种混交 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阴阳性树种混交类型 3、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乔灌木树种混交类型 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的混交——综合性混交类型

青皮竹的营造林技术要点

青皮竹的营造林技术要点 青皮竹是丛生型竹种中的一种优良观赏与材用竹种,其竿高8-10米,径粗3-5厘米,笋期秋季。它具有发笋多、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其株形紧凑,秀雅翠绿,姿态潇洒,是园林绿化和环境美化的优良材料。青皮竹竹秆通直,干后不易开裂,节平而疏,纤维长,材质柔韧,篾性优良,是编织工艺品和各种竹器的优质篾用材料与造纸原料。 青皮竹主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和我省赣南,现西南、华中、华东各地均有引种。青皮竹较耐寒,可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大力发展。我省南北均可推广栽培。它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稍严,宜丘陵、平原或四旁土壤深厚肥沃处种植。 一、营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宜选低山丘陵的缓坡台地或下坡、河滩冲积地、低丘旱土及四旁隙地等疏松湿润、深厚肥沃的土壤造林。 2、整地挖穴:在秋末冬初块垦或穴垦整地,深度20-30厘米。整地后按60×50×50厘米规格挖穴,将表土垫于穴底,穴施腐熟厩肥5-10公斤或枯饼肥0.5公斤,并和表土拌匀。 3、造林密度与造林季节:造林株行距一般4×4米或3×4米。冬季至夏初均可造林,以1月-3月为好。 4、造林方法:多采用母竹移栽或埋秆造林。埋秆法可节省母竹而降低造林成本,且成活率高,尤宜大规模造林。

5、母竹采挖与栽植:选取1-2年生健旺、须根多、蔸部四周芽眼多而肥大、秆基至少具2个完好芽眼、秆粗1.2-2.0厘米的竹株为母竹。采用母竹移栽法造林,可按2-3株1丛连蔸挖取母竹,注意不撕裂竹蔸并带足宿土,留3-5盘枝截去稍端,栽植时注意蔸实株正和一次性浇透定根水。采用埋秆法造林,则单株挖取母竹,留秆长约50-100厘米截去竹梢,将母竹连蔸带秆埋于植穴,注意节芽须臵于两侧和蔸、秆与土接实,填土10-20厘米,踩紧踏实和浇透水。 6、覆盖:埋秆法造林,母竹埋植后应用稻草或地膜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促进发芽定根成活。 二、抚育管理与丰产培育 1、加强管护和及时培土:及时培土填盖露蔸或露秆,注意防旱排涝,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2、精细抚育管理:造林后1-3年每年进行扩穴松土抚育1-2次,以后每年铲草1次,隔年垦复松土1次。铲草在5-8月进行,垦复松土在冬季进行,垦复深度为20-30厘米,松土深度为10-15厘米。 3、土壤肥力管理:新造幼林1-3年每年施肥1-2次,每次每丛施尿素0.1-0.2公斤或复合肥0.2-0.3公斤或腐熟枯饼肥0.5-1.0公斤。以后可每2年施肥1次,施肥量可根据竹林生长情况而定。 4、适时挖笋:青皮竹笋期长,在6-12月均有出笋。但11

裸根苗育苗及造林技术

裸根苗育苗及造林技术 摘要:文章主要对裸根苗苗木培育及造林方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裸根苗,育苗,造林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on bare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plant method are introduc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naked seedling, the seedling, afforestation 中图分类号:S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苗木质量决定着造林的成败,同一树种经不同由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从形态到生理特性都有很大差异,各自的适应能力差别也很大。造林时如苗木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适地适树的效果,甚至导致造林失败,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不同特性苗木的特长,使其更好地适应造林立地条件,同时造林工作要与苗圃育苗结合起来,在造林设计时就对苗木种类、大小和生理特性做出明确规定,苗圃根据造林设计要求定向培育苗木,为造林提供有针对性的合格苗木。 2 苗木的种类

根据育苗时根系所处的环境及苗木出圃时根系带土与否,将苗木分成裸根苗和容器苗;根据繁殖材料不同将苗木分成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根据苗木移植与否将苗木分成原床苗和移植苗。另外,还有苗木复合类型,如裸根苗移植到容器里形成移植容器苗,在容器里进行扦插形成容器扦插苗等。 3 苗木培育技术措施 3.1 裸根苗培育与活力保护 裸根苗是泛指在大田土壤中培育,出圃时根系的苗木。培育方法简单,育苗成本低,目前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的育苗方法。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这里主要介绍裸根苗培育的技术措施。 3.1.1 裸根苗培育 (1)苗圃土壤耕作。整地包括平地、浅耕、耕地、耙地、镇压、中耕等环节。施肥时必须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苗木特性和肥料特性;根据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因素来确定施肥量;在苗木培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基肥、种肥、追肥等施肥措施,不同措施所采用的也不同;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把握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对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十分重要。实践证明,轮作也是提高肥力、保证壮苗丰产的措施之一。轮作的优越性主要包括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

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主要技术措施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6期现代建设 Modern Construction 桉树具有轮伐期短,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优良的工业用材原料。现如今,多家公司、单位、个人都将种植桉树作为投资项目,无论是获取经济效益,还是绿化山林,提高苗木成活率都是营造工作的首要任务。笔者翻阅大量参考文献,结合育林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从桉树造林田地的选择、整地备耕技术、桉树幼苗选择与保护至桉树栽种的全过程提出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 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前期技术工作 (一)选择合适的造林地块 桉树喜好在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温15℃~26℃、年均降水1,000mm~1,500mm的地区生长。因此,在选择造林地时,要充分考虑桉树的生长特点,选择较为适宜的地区。经常有寒冻灾害发生的地区不宜种植桉树,首先在气候条件上要尽可能提高幼苗成活率,然后在人工上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造林田地的选择是个技术活,造树心切,盲目租用贫瘠土地,是造成桉树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桉树适宜种植在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之中,土壤的PH值约为4~8之间。 (二)科学实施整地备耕 科学的整地方式,具有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提高土壤透水性的功效。高强度的机耕虽然使树木前期长势较好,但不分地形长期下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退化的严重后果。山地宜采用挖穴整地或人工带垦方式,平原可全面机耕。科学整地备耕需做到,在造林前两至三个月完成整地待种工作,在整地工作前,可先根据山地的植被状况进行炼山,彻底的炼山能提高整地效率,也能有效地提高桉树造林的成活率。 二、在选苗、育苗等造林后期工作中提高成活率 (一)选择与装运苗木的技术措施 选择桉树苗时要严把质量关,选择苗木需要懂得技术,苗木品种繁多,质量也有好坏之分,有病苗、弱苗、老化苗等,选择不当,便会使桉树造林的成活率较低。优良的造林苗以扦插苗与良种组培苗为主,苗木高度20cm~30cm俱佳,主梢长势好,根系发达且根部保留完整。挑选好优质的幼苗后,苗木的运输也要注意很多问题,苗木缺水会对其成活率造成不利影响。在起苗、运苗与栽植这一系列过程中,首要保证苗木具有充足的水分。起苗前,对苗圃地浇足一次透水,为苗木补充充足水分,防止苗木枯萎。运苗时尽可能缩短运苗时间,如果有条件,做到随起随栽,最能保持苗木水分。广阔的造林面积,苗木当天栽完很难实现,选择水源近,交通便利之处卸苗,将苗木按畦摆放整齐,覆盖一层松土。受山间道路所限,雨天不适宜运苗上山,晴天干燥,苗木可能失水过多,为此,采用提前运苗上山假植的方式最有利于幼苗存活,假植的苗木可在阴雨天栽种,假植后的苗木需专人看管,适时淋水,保持苗袋湿润。在起苗、运苗与卸苗这一系列过程中始终要避免苗木的根部受到损害。装车时,苗木排列整齐,避免挤压,运输车限速行驶,防止颠簸损害幼苗,移动苗木时,双手托举营养袋,尽可能减少装卸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采用合理的栽植技术 为了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在炎热夏日栽种时,必须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保证桉树成活率。栽植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桉树栽植的成活率。在苗木种植前淋足水,桉树的幼苗一般用的是营养袋苗,因此只要在栽植前淋足 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廖满秀 黄秀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桉树种植,不仅有效解决了木材供应问题,更响应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号召。桉树盈利的高低,与桉树造林成活率及桉树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从桉树造林的技术环节入手,从实际层面分析了行之有效的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关键词:桉树造林;成活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6-0020-02 – 20 –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问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则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则综合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幼林补植、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建档等。其中主要措施有:⑴松土除草:包含松土和除草两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应科学确定其时间、次数、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浇灌、排水和施肥,浇灌和排水可据具体情况选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应遵循施肥基本原则,依据树种特性、幼树生长发育规律、林地环境条件等科学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蘖、修枝等工作;⑷预防火灾、防治病虫鸟兽等幼林保护工作;⑸造林补植和检查验收等。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 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5、为什么马尾松要适时早栽?简述马尾松一锄法造林技术要点。 答:马尾松在立春前后气温达12℃左右时开始萌发,高径生长始于3月上旬,因此宜适时早栽。适时早栽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马尾松一锄法造林应做到“一锄、二插、三打紧”,即穴缝应挖得够深,确保根系舒展,插苗木时应使苗木深度比原土印深1~3厘米,做到深浅适度,种好苗后应压紧缝壁,敲紧打实,做到根土密接。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化。整地还可以使腐殖质及生物残体分解加快,增加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蓄。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 (1)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

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清理方式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 二、造林整地 (一)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 1、全面整地 (1)特点: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清除杂草彻底,便于机械作业。但受地形、环境状况(岩石、伐根、更新林木、生长灌木等)和经济条件限制较大。在一些地区整地后易引起水土流失或风蚀沙化。 (2)应用条件:主要在平坦地区使用,如果是花岗岩、沙岩等母质上发育的质地疏松或植被稀疏的地方,坡度小于8o地方才能使用;土壤质地比较粘重或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地方,一般也不能宜超过15o。 2、局部整地 包括带状整地与块状整地。 (1)带状整地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保持水土作用好,在平地、缓坡可采用机械作业,也较省工,带状整地的技术指标、方法及应用条件见表1-1。

珍贵树种介绍及造林技术措施

珍贵树种介绍及造林技术措施 一、珍贵树种介绍 (一)黄花梨又名花梨木,降香黄檀,降香檀,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树高15—20米,胸径超过6OCM。耐高温,栽培容易,生长快,20年生人工林平均高l5.6M,胸径16.8CM,适合年平均气温21。c以上无霜或少霜地区种植,其它地区引种应慎重。 主要用途:该树心材红褐色,材质致密硬重,耐浸耐磨,不裂不翘,且散发芳香经久不衰,花纹自然形成各种图案,光洁亮丽,是制作各种珍贵富豪红木家具,名画框边,古董座架,高级工艺品、乐器和雕刻、镶嵌、美工装饰的上等材料,与进口的酸枝木齐名。 黄花梨原产于我国的海南省,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有分布。分布区常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23--25℃,极端最低温6.6℃,雨量分配极不均匀,旱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本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在陡坡、山脊、岩石裸露、干旱瘦瘠地均能适生。为阳性树种,在过分荫蔽的密林中,幼树生势衰弱;在郁闭度较小的林分中能长成直干大树。结实虽然丰富,但天然下种时正值旱季,故林下幼树不多。萌芽力较强,现存林木多为萌生小径木。天然林木生长较慢,人工栽培的林木生长较快,长势良好。一般每年换叶一次,特别干旱时则叶全落,初雨至时,花叶同时抽出,10--12月果实陆续成熟。其木材经蒸馏后得出降香油,用作香料上的定香剂,根、树枝及加工后的渣片、锯末等尚可卖作降香供药用,或粉碎作神香料。 栽培效益:花梨在我国主产于海南岛,由于野生资源频临灭绝,现为全岛称重量卖价最高的材料之一。依心材而论,一般每公斤卖价在80-150元,枝丫、加工后剩余物每公斤亦卖到8-40元。广西玉林药市降香木每公斤亦卖15-16元(见《全国药材信息》2004年10月刊)。在人工抚育施肥管理之情况下,花梨木年增高约为1M,增粗约1cM,10年单株积心材约30公斤,十年后按现最低价40元一公斤计算,单株价值1200元,亩产值200元x110株=13.2万元,20

浅谈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浅谈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发表时间:2019-04-22T16:42:13.54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作者:胡铁柱 [导读] 通过对一些实际工作中常用的造林地清理与整地、人工播种及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营林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嫩江县大治林场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森林面积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2000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 860亿元;松香年产量达44万t,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 000万t以上。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林业也有多方面的劣势。应当重视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主要工作。在生物界,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适地适树"就是这一规律在造林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做到"适地适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科学造林的基础。树种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成活,而且影响生长发育和效益发挥,造林时 使'地'和'树'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树木发挥最大的潜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造林实际,土壤水分缺乏是限制造林成活与否的限制因素。现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干、倒木、伐根等清除掉[1]。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人工播种 2.1撒播 撒播是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使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该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于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亟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径的树种等。 2.2条播 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种。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于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及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2.3穴播 穴播是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至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适用于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2.4块播 块播即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 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3造林方法 3.1播种造林 该方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径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影响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3.2植苗造林 该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同时可以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成活的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因此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3分殖造林 该方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对造林地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4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粗1.5~2.0 cm、一至二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 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 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再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片后,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