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66张)

• 纳税分析:李峰的工资收入各月极不均衡,造成他在收入 低时不用纳税,收入高时税负高达800多元。这是由于收 入高时适用税率过高导致的。如果李峰与公司达成协议, 由公司对其工资收入进行税收筹划,那么公司根据他在以 往年度的业绩,估算其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每月工资支 付标准,到年底再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则可使其节 省税款。
• 3、年终奖最佳筹划 • 自2005年1月1日起,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 性取得的全年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 算纳税,计算时以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的商数来确 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奖金的当月, 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 年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 ”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 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 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 得税。
• 二、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 1、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转移
• 筹划思路:提供劳务的个人,可以考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 的费用改由对方承担,相应地减少自己的劳务报酬所得, 使改变后的劳务报酬实际水平与以前保持一致。
• 例:高级工程师赵某从长春到深圳为某公司进行一项工程 设计,双方签订合同并规定:公司给赵某支付工程设计费 5万元人民币,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概由赵 某自负,假设往返的飞机票、住宿费、伙食费等必要开支 共计10000元。。请问,在该笔收入中,赵某是否存在个 人所得税的筹划空间?
• 例:嘉庆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2008年该公司职员李峰1 月~12月份的工资情况如下: 4 000、1 900、4 600、 1 400、7 400、1 600、1 500、3 400、2 200、1 600、2 900、8 000。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标 准为2000元/月,该怎样筹划才能使李峰的税负减轻?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是指在不降低个人合法所得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减少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下面是
一些可能有用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1. 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如果工作比较灵活,可以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减少每周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 利用职业年金:如果职业年金能够自己缴纳,可以选择利用职
业年金,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澳
大利亚的税收减免政策,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4. 利用家庭负担:如果有家庭负担,可以选择减少家庭支出,比
如购买房屋,减少家庭支出,从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个人所得
税的缴纳。
5. 利用投资:如果有一些闲置资金,可以选择投资,增加个人财富,从而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需要合法合规,不能违
反法律法规,也不能改变个人的真实所得。
同时,需要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筹划,避免过度筹划和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一、高校教师工资薪金税务筹划策略(二)合理发放年终奖金、津贴。
2005年税法规定,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作为单独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用当月取得奖金数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纳税。
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奖金,尽可能地降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即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不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的条件下,只要不提升年终奖金的适用税率级数,应尽量将各种奖金合并在年终一起发放。
但如果月收入本身适用税率已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就应将奖金转换为月收入发放。
[例2]刘教授2005年每月工资为4500元,当年年终超课时津贴、科研津贴预计为36000元,若奖金按月发放,全年应纳税9660{[(4500+3000-1600)某20%-375]某12}元;若按半年发放,全年应纳税10800{[(4500+18000-1600)某25%-1375]某2+[(4500-1600)某15%-125]某10}元;若年终一次性发放,全年应纳税8995{[(4500-1600)某15%-125]某12+(36000某15%-125)}元。
可以看出,在年终奖税率小于等于月税率时,年终一次发放纳税最少、平均每月发放次之、按半年发放最多。
另外,分析国税发[2005]9号文件可以发现,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实际计算所得税时只扣除了1个速算扣除数与理论算法相差11个速算扣除数,会导致存在纳税禁区。
其特点为:一是相对纳税禁区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随着税前所得增加,税后所得不升反降或保持不变,如年终奖为6100元时,相应的个税为585元,税后收入为5515元;而年终奖为6000元时,应缴的个税为300元,税后收入为5700元。
即税前收入增加100元,税后收入却减少185元;二是每个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变化的相应点。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目前,对于企业员工的工薪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
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越来越多,虽然员工能够理解企业的代扣代缴行为,但仍然抱怨缴税多,降低了实际收入水平。
由此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企业是可以为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的。
根据以往自己的工作经验,下面就工薪收入所得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常用方法简单谈一下:筹划原则:1、合理合法;2、无损公司利益;3、降低员工负担个税;一、可以通过降低一个纳税级次的方法,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其适用的税率也相应提高。
因此,某个时期的收入越多,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比重就越大。
减少名义收入、降低一个纳税级次就可以少缴个人所得税,但并不是说就要减少收入,员工获得的实际收入还是不变的,只是把超过部分用费用发票代替,员工以报销方式获得原本应是工资的那部分收入。
例:小李是北京市某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2008年5月工资收入是6000元 (为计算方便暂不考虑三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因素),按照北京市的规定扣除标准是20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6000-2000= 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 ×5%+ 1500×10%+2000× 15%=475元小李实际获得收入:6000-475 =5525元从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有2000元适用15%的税率,为降低一个纳税级次,小李准备了2000元车票到会计那里报销,直接以报销的方式获得2000元,工资表中小李的工资收入只有 6000-2000=4000元,则应自内税所得额:4000-2000=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1500×10%=175元小李实际获得收入:2000+4000-175=5825元多获得收入;5825-5525=300元利:降低员工负担个税;弊:涉嫌违法,没有真实反映公司业务;操作比较繁杂,不宜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建议:给公司带来风险,不予考虑!二、可以通过提高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和三险金额的方法降低纳税基数,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纳税人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帮助纳税人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税负,提高个人收入支配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纳税人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筹划原则,合理运用筹划措施,确保筹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全文完)
第2篇
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一、前言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税种,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影响。为帮助纳税人合法合规降低税负,本方案将从税收法律法规出发,结合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四、筹划措施
1.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依法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
-合理安排捐赠、赡养老人等支出,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2.合理调整收入结构
-平衡工资薪金收入与劳务报酬收入,避免高税率区间。
-优化年终奖、绩效奖金等收入的发放方式,实现税率优化。
3.合理规划福利制度
-制定员工福利计划,如商业保险、健康体检等,降低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二、筹划目标
1.合法合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
2.优化个人收入结构,提高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意识;
3.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化利用。
三、筹划原则
1.合法性:严格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筹划方案的合法性;
2.合理性: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实际需求,确保筹划方案的实施可行性;
3.效益性:以提高纳税人税后收入为目标,实现税收筹划效益的最大化。
-制定员工福利计划,如商业保险、健康体检等,降低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优化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个人养老金储备,享受税收优惠。
4.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
-规划个人投资,实现税收递延效果。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1 ,个人所得 税纳税 筹划 的意义及必 和补助 现象 。不少 单位 内部业 绩考核 时 ,
要 性
目前许多纳税人 已从过去偷偷地或无 意识地 采取各种方法减轻 自己的税收负担 , 发展 为 积 极 地 通 过 纳税 筹 划 来 减 轻 税 收 负 担 。但 是 ,纳税 筹划 在 某 些 人 的 观 念 意识 中往往和投机取巧联 系在一起 。同时有人 不解 : “ 纳税 筹 划 在 不 违 法 的 前提 下 进 行 , 但 筹划本身是不是违背 了国家的立法精神 和 税 收政 策 的导 向 呢? 纳税 筹 划可 取 吗? ”
【 内容 摘 要】
中 国经 济 的 快速 发展 , 个人 收 入 的 来 源和 形 势 E趋 多样 化 , 越 来 越 多 的 l 有 人 成 为个 人 所得 税 的 纳 税人 , 维 护 切 从 身利 益 , 轻 税 收 负担 的 角度 出 发 , 减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纳税 筹 划越 来 越 受到 纳税 人
维普资讯
个人所得税 的纳税筹划
李金荣 河北省水 文水资源勘测局 0 0 3 50 1
不变 的 条件 下 , 以通过 减 少 自己收入 的 方 可 式使得 自己使用较低的税率 , 同时计税的基 数也变小 了。 单位提供一些必要的福利 , 如 业提供住所 ,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提供 员 福 利 设 施 ,提 供t 下班 交 通 工 具 、提 供 医疗 费 用 甚 至 职 工子 女 教 育 费 用 、提 供 免 费午 餐 等 等 , 以抵 减 自 己的工 资 薪 金 收 入。 对于纳税人来说 , 寻求了实 际工资效用 最 大 化 而 不 是 名 义工 资最 大 化 。
在这种背景下 ,正确 引导个人所得税 的纳 税筹划对我国纳税人及税收经济发展具有 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有研 究必要 。 1 1纳税筹划有利于激励纳税人增强纳税 . 意识 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初衷是为 了少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等事项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 ,以期达到合理减 少税收支 出、
降低经营 成本 、获取税收利益的 目的。简单 的说 ,如果将个 人或 地旅游 , 将发 生的费用单据 , 以公务出差的名义带回来企业报销 , 企业增加收入 、利润 等称为 “ 开源” 那么纳税筹划就是进行 “ , 节 企 业则 根 据 员工 报 销 额 度 降 低其 工 资 。这 样 ,对 企 业来 讲 ,并 没
超 过员 工实 际工 资增长 的 幅度 ,不 是 明智 的做 法 。第二 种 方法 则不 成本时 , 纳税筹划才是有效的, 否则得不偿失 , 是没有意义的工作 。 会 影 响个人所 得税 ,仅仅 是增 加 了公 司的 管理 费用 ,故可 以保 持 员 总 而 言之 , 论 是理 论 上 还是 现 实 的案 例 都可 以说 明 , 理 地 无 合 工 实际 可支配 收 入增加 额 同公 司费 用的 增加 额相 等 , 对公 司来 说是 对 个人 所 得 税 进 行 纳 税 筹划 不 管 对 员 工个 人 还 是 企 业都 是 非 常 有 比较有利 的 。工 资 、薪 金 所得 适用 九级 超额 累进 税 率 ,其 最低税 率 利 的 。它 能 够 极 大 地调 动 员工 的 积 极 性和 创 造 性 ,为企 业 创 造 更
《税务会计》课程7个人所得税

八、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税所得额=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应税所得额×20%
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的计算 —— 按次计征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次收入额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次应税所得额×20%
(3)年薪制征税问题
某单位财务总监年薪200000元,每月发放5000元, 年底一次性发放140000元。 (5000—1600)×15%—125=385 385 ×12=4620 140000 ×20%—375=27625 27625+4620=32245 200000÷12=16668 (200000—1600) ×20%—375=39305
4、税收筹划
【案例】广东信达利公司税务总监2004年12月获得工资 所得5000元。因该年纳税管理和纳税筹划工作取得较
大成效,公司当月拟发放年终奖25000元给他。为合法
节税,该公司采取将年终奖中5000元作为“双薪”, 其余20000元作为奖金。
(1)纳税筹划前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600)×15%-125=385(元); ②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15%-125=362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85+3625=4010(元)。 (2)纳税筹划后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600)×15%-125=385(元); ②“双薪”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125=625(元); 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25=197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85+625+1975=2985(元)。 以上两方案比较,后者比前者少纳个人所得税1025元(4010 -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