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山岩地质图

合集下载

深圳市地质图版-地层解读文本

深圳市地质图版-地层解读文本

第四系全新统(Qh)全新统由砂砾、淤泥质砂、砂质粘土、粘土、淤泥、淤泥质粘土等组成。

层厚~36m。

第四系上更新统(Qp3)主要岩性为由砾砂、砂砾、卵石、粗砂、细砂、杂色粘土、砂质淤泥、有机质淤泥、泥炭等组成。

层厚~20m。

古近系古新统莘庄村组(E1x)主要岩性为上部为紫红色含砂砾钙质粉砂岩夹砂质砾岩、砾质粉砂岩、细砂岩;下部为以紫红色砂质砾岩为主,中夹含砾砂岩、粉砂岩、粉砂岩薄层或透镜体。

层厚大于1379m。

白垩系上统大塱山组(K2d)主要岩性为褐红色、砖红色厚层状花岗质砾岩及花岗质砂砾岩,夹细砂岩、粉砂岩。

层厚大于943m。

白垩系下统官草湖组(K1g)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复成分粗砾岩夹复矿砂岩、含角砾凝灰砂岩、砂砾岩,夹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层厚大于210m。

白垩系下统/侏罗系上统七娘山组(J3-K1qn)白垩系下统七娘山组(J3-K1qn2):主要岩性为上段顶部出现岩流自碎角砾岩、泡沫状角砾熔岩、球粒流纹岩、石泡流纹岩;上部为流纹质含火山角砾凝灰岩,气孔状流纹岩、球粒流纹岩、石泡流纹岩、流纹岩;中部为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含火山角砾凝灰岩,球粒流纹岩流纹岩、多斑流纹岩;下部为含黑曜岩、流纹岩、石英砂岩、泥质岩集块的火山集块岩或英安质火山角砾岩,流纹岩。

厚度大于1510m。

侏罗系上统七娘山组(J3-K1qn1):主要岩性为下段主要含火山角砾凝灰岩、流纹质、英安质凝灰岩、流纹质晶屑、玻屑、浆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球粒流纹岩、石泡流纹岩、流纹岩、少斑珍珠岩、霏细岩,底部流纹斑岩,未见底。

层厚大于1670m。

w)侏罗系梧桐山组(J2-3主要岩性为上部为流纹斑岩、流纹岩、凝灰熔岩、角砾熔岩,流纹质、英安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下部为流纹岩、球粒流纹岩、英安岩,流纹质、英安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含英安岩、流纹岩、石英砂岩、泥质岩集块的火山集块岩,在第三韵律层爆发相中夹凝灰质砾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及泥岩。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地质图是地质学家和相关专业人员用来记录和展示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内部结构的一种图形化表达方式。

为了保证地质图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国际上制定了许多地质图的绘制规定。

本文将介绍一般规定下的地质图绘图规定,内容包括图式、颜色、标高、符号等方面。

图式地质图为了标识地球的各种地质特征,往往采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和线条进行表达。

在一般规定中,地质图的符号和线条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

除此之外,绘制地质图还需要有比例尺和方向标,比例尺可以根据绘图比例进行修改,方向标应指示出正北方向。

同时,地质图上的附加信息,如注记、标注、图例等也需要符合一般规定的规范。

颜色地质图中使用的颜色需要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

在一般规定下,地质图中常用的颜色为:•黑色和白色:用于标识构造线和区域边界线。

•红色:用于标识火山岩、花岗岩和热液活动等与火山有关的标志。

•蓝色:用于标识洞穴、水源和岩石中的矿物。

•绿色:用于标识沉积和风化的岩石。

•黄色:用于标识洪积平原、风化土、堆积和岩屑等沉积物。

•灰色:用于标识与大气和海洋有关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和硅质岩。

标高和地形图标高是指地点的海拔高度。

地质图中通常会标注地点的标高,并以不同颜色的等高线来显示地形高度的变化。

地质图上的等高线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在一般规定下,等高线的线宽和线距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

另外,地质图上还需要绘制地形图、剖面图和横向地形剖面图等。

在绘制这些图像时,需要按照一般规定所制定的要求,例如图线的厚度和间距、图形的比例和姿态等。

符号地质图上的符号是用于标识地质构造和各种地质事件的,如断层、岩浆体、火山、矿床等。

一般规定中,符号需要按照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进行绘制。

符号需要规范、清晰,符合一般规定下的比例和尺寸要求。

总结地质图作为地质学领域中的重要图像,在国际标准化协会等机构的规范下,绘制出来的地质图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标准化。

方山 长屿硐天风景区地质研究报告

方山 长屿硐天风景区地质研究报告

(一)区域地质背景温岭方山-长屿硐天地处华夏地块东缘,晚中生代卷入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数千万年内多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形成了广泛覆盖中国东南部的早白垩世火山岩系列。

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中生代全球火山岩浆活动在西太平洋的部分历史,由此成为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当我们运用现代地球科学研究方法,去追溯广泛出露地表的火山岩露头,从中不难发现当年神秘壮观的火山喷发事件留下的大量信息,以及反映本区古火山发生、发展及演化历史的重要记录。

其中更有特殊火山事件成因的岩石,经过后期地质作用和先民的开采改造,形成了如方山火山岩台地地貌、长屿硐天古采矿遗址及石文化景观。

1、火山岩地层根据1/5万温岭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和《浙江省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区内出露磨石山群火山岩地层,自下而上可厘定为西山头组、茶湾组和九里坪组,总厚度约2000米。

其中九里坪组上部凝灰熔岩,经Rb-Sr同位素测定,年龄值为一亿二千一百万年(121Ma),时代可确定为早白垩世。

西山头组:主要分布在温岭东北晋岙、长屿一带,以及方山的外围。

岩性为一套酸性火山碎屑岩,自下而上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夹少量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砾岩;中部为英安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局部有少量集块角砾岩,岩层原达600m,是长屿硐天的主要采石层位;上部为英安流纹质、粗面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玻屑熔结凝灰岩。

茶湾组:出露于方山的周边张椿岩、毛立坛、水坦一带,呈环状分布。

岩性为杂色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类,上部夹有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顶部有一层厚36m的辉石玄武安山岩。

九里坪组:仅见于方山一带。

下部主要为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玻屑凝灰岩和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夹少量沉凝灰岩和砂砾岩,厚381m,上部主要为碎斑流纹岩,其中夹有厚度不大的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厚66m。

在方山顶部碎斑流纹岩中采集样品所测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21.0±3.4Ma (图4)。

凌河地质图报告

凌河地质图报告

凌河地质图报告1. 引言凌河地质图是对凌河地区地质特征的详细记录和描述。

地质图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地质学家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将对凌河地质图的制作过程以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地质图的制作过程地质图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地质调查、野外观察与记录、地质标本采集等步骤。

2.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制作地质图的第一步。

地质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地层、地貌、构造、岩石类型等信息来了解区域的地质特征。

在凌河地质图的制作过程中,地质学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2.2 野外观察与记录野外观察与记录是地质图制作的重要环节。

地质学家在凌河地区进行野外观察时,需要仔细观察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并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地层岩性、岩石组合、构造形态等,为后续地质图的绘制提供重要数据。

2.3 地质标本采集地质标本采集是制作地质图的关键步骤之一。

地质学家在野外观察过程中通常会采集一些岩石、矿物等标本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地质标本的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地质特征,并为地质图的绘制提供重要依据。

2.4 地质图的绘制地质图的绘制是制作地质图的最后一步。

地质学家根据调查、观察和标本分析的结果,利用地图绘图软件等工具将地质特征绘制在地图上。

地质图通常使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质要素,如地层、构造、岩石类型等,以便于观察者理解和分析。

3. 凌河地质特征分析根据凌河地质图绘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地质特征的分析:3.1 地层特征凌河地区的地层主要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

沉积岩由泥岩、砂岩和页岩等构成,具有较好的油气储层潜力。

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地层的上部,是地区火山活动的产物。

3.2 构造特征凌河地区存在着多次构造活动的痕迹。

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断裂、褶皱和崩塌等现象。

这些构造活动对地区的地貌和岩石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3.3 岩石特征凌河地区的岩石主要有火山岩、石英岩和页岩等。

13中国克拉通概况1111

13中国克拉通概况1111

3.刚性克拉通奠基
具有确定涵义的稳定盖层起始于震旦纪。虽“北方缺失震旦”这一 概念根深蒂固,但陆块西南缘的上震旦统罗圈冰碛分布普遍,其中豫 西至洛南一带的该组南厚北薄,可在0.3-288m之间变化,陆块上有其 存在应代表古陆统一的盖层沉积。研究者( Windelly ,1977)曾指 出,1000-600Ma期间全球有一次范围很大的冰川活动,即震旦纪大冰 期(6-8亿年,被称为大陆冰川/冰盖/冰盾,杨伦等,2009)。在地 球演化史中有包含此次在内的三次波及全球冰川事件,而震旦纪大冰 期比石炭纪、第四纪的冰川范围还要广泛,很可能代表了联合古陆的 存在。我国的华南、柴达木、塔里木等皆有震旦纪冰碛踪迹。在华北 古陆亦有存在的事实说明其时已是一个统一的陆块。若此,具有大陆 冰盖之属性者也标志刚性古陆的最终形成时间。但当时古陆有多大尚 不清楚,如有人主张华北与塔里木曾是一个统一古陆等仍是悬而未决 的问题。 与“北方缺失震旦”相悖的事实是,在震旦期华北主体是隆起状 态,震旦纪沉积则仅限克拉通少许边缘区段,如吉南的浑江群、辽南 的复县群和辽南群、胶东的蓬莱群、徐淮的淮阳群和淮北群,均属于 稳定类型的沙泥质碳酸盐沉积。
三.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一)古陆核的形成 1991年国际地科联将太古宙划分为始(>3600Ma)、古(36003200Ma)、中(3200-2800Ma)和新太古代(2800-2500Ma)四个代,据此我 国学者将华北台块出露的岩石也作了相应划分(谭应佳、赵温霞、索
书田等,1993-2009)。
华北中生界
华北新生界
华北活化阶段—燕山期侵入岩
向 北




130°
J
盖层构造系统—— 220° 燕山中晚期岩浆底辟构造 与同期热动力变形构造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相”是地质体中能够反映成因的地质特征的总和。

火山岩相一词由前苏联学者较早引入地质文献。

早期主要指火山熔岩,即溢流相火山岩。

火山岩相能够揭示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和不同岩性组合之间的成因联系。

不同岩相带的孔隙和裂隙及其组合不同。

因此,岩相是火山岩成因和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科普切弗- 德沃尔尼科夫把火山岩分为原始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

Lajoie 按成因将火山碎屑岩分为自碎屑岩相和火成碎屑岩相。

李石和王彤划分3 相8 亚相,包括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

Fisher 和Schmincke 将火山碎屑岩分为火山碎屑流相、火山碎屑岩相、喷发冲积相和火山灰流相。

Cas 和Wright 按物源特征和搬运方式将火山岩相划分为熔岩流相、火山碎屑岩相、火山碎屑降落沉积相、陆上碎屑流和涌浪相、凝灰岩相和水下碎屑流和深海火山灰相。

陶奎元、邱家骧划分11 种火山岩相,分别为喷溢相、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涌流相、火山泥流相、崩塌相、侵出相、火山口- 火山颈相、次火山岩相、隐爆角砾岩相和火山喷发沉积相。

金伯禄按火山物质搬运方式分为4 相11 亚相,包括爆发相、喷崩及喷溢相、侵出相及潜火山相和喷发- 沉积相。

谢家莹等划分出13种岩相,包括喷溢相、爆发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爆溢相、基底涌流相、火山泥石流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颈相、侵出相、潜火山相、隐爆角砾岩相、侵入相、火山湖相。

刘祥将火山碎屑岩分为4 种岩相,包括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碎屑流状堆积物、火山泥流堆积物、火山基浪堆积物。

刘文灿把大别山火山岩划分为爆发相、喷溢相、喷发- 沉积相、潜火山岩相。

谢家莹等对东南地区竹田头J 3 - K1 火山岩- 沉积岩序列进行剖析,划分出5 组岩相,包括喷溢相、火山碎屑流相、爆发空落相、喷发沉积相和火山沉积岩相。

近年来火山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火山岩相识别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

松辽盆地火山岩被分为爆发空落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基底涌流相和喷发沉积相。

溧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特征与成矿系列

溧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特征与成矿系列

溧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特征与成矿系列张勇;孟庆秀;匡福祥;王冲【摘要】溧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端,区域构造凹陷带内同时期形成的几个知名火山岩盆地之一.其形成时间为135~128 Ma,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后,板内拉伸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盆地内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物质来源于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岩石圈地幔,总体上有俯冲大洋板块交代作用的特征.在岩浆熔融深部动力学方面,主要原因是岩石圈地幔的热扰动和岩石圈伸展一减薄作用.通过对溧水盆地主成矿期和成矿作用的梳理,认为主成矿作用发生在135~128 Ma之间.主要有两个成矿系列:一个是与早期龙王山旋回中偏基性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Fe、Cu、Au、Pb、Zn矿化;二是观山旋回中偏碱性火山一次火山活动有关的Cu、Pb、Zn、Au、Ag矿化,以及微量元素Sr、稀散元素Ge、放射性元素U矿化.成矿类型主要有类“玢岩型”、接触交代型、高温充填交代型、低温充填型等.【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3【总页数】8页(P276-283)【关键词】溧水盆地;岩石圈减薄;高钾钙碱性;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作者】张勇;孟庆秀;匡福祥;王冲【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210016;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210016;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210016;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0 引言溧水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几个知名火山岩盆地之一。

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铁铜金铀等多金属成矿区,也是我国锶钡锗等稀散元素主要产区。

前人在该地区作了大量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工作,对该盆地火山活动的时空格架、物质组成、岩性岩相分带等方面有了一定认识。

然而,横向对比同时期形成的其他几个盆地,会发现该该区在岩浆演化及相应的成矿专属性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

34/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 任一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 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 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 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 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锐角。
35/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9/63
各种内力地质作用是相互关连的—

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引起地震,并为岩浆活
动创造通道。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10/63
外力地质作用:
由太阳辐射能引起,产生大气环流,形成水的循 环,动植物生长,在运动的过程中改造地表。
11/63
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
64/63
第六节 地质图
一、地质图(geological map)的类型:
普通地质图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地质平面图 地质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
65/63
二、地质图规格
地质平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 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等。 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图的精度,比例尺越大, 图的精度越高,对地质条件的反映也越详细、 越准确。
• 岩石学方法:利用岩层的原生构造现象 判断新老层位方向。 • 小构造方法:观察由于层间扭动引起内 小构造方法 部小构造现象。 古生物方法:判断年代序列
45/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隧道工程
46/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 对深路堑和高边坡
山坡岩层地质构造的影响 a-向斜山;b-背斜山;c-单斜山 1-有利情况;2-不利情况
13/63
搬运(transport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