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肝癌的治疗PPT课件

终末期(D)
1个HCC
门脉压力/胆 红素 升 高 正常
3个结节≤3cm
相关疾病
无
有
手术切除
肝移植 根治疗法
消融术
TACE
索拉非尼 姑编息辑疗版法ppt
对症治疗 14
中国肝癌诊疗规范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建议
全身状况
PS 0~2
肝功能
Child-Pugh A/B
肝外转移
无
有
血管侵犯
无
有
肿瘤数目
1个
2~3个
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p 该初步结果显示Child-Pugh评分是总体生存的预测因子
治疗开始时间(天)
编治辑疗版p开pt 始时间(天)
10
临床分期
• 巴塞罗那临床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 Staging System)
分期 0期(极早期肝癌)
中国
对于非肝硬化或有肝硬化但肝储备功能仍维持良好、单发病灶或3个
病灶以内(直径≤3cm),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手段
编辑版ppt
21
TACE治疗
适应症
(1)TACE的主要适应证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 HCC,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2)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有利 于二期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
编辑版ppt
17
▪ (2)根治性肝切除的局部病变,必须满足 下列条件:
①单发肝癌,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 或有假包膜形成,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 <30%;或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30%
②多发性肿瘤,结节<3个,且局限在肝脏的 一段或一叶内
编辑版ppt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之介入治疗ppt课件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付慧英
-
1
原发性肝癌
• 背景 • HCC之介入治疗 • HCC之靶向治疗 • HCC治疗展望
-
2
原发性肝癌
• 背景
• HCC之介入治疗 • HCC之靶向治疗 • HCC治疗展望
-
3
肝癌
Stage 0 PST 0, Child–Pugh A
Stage A–C PST 0–2, Child–Pugh A–B
伴发疾病
无
有
手术
肝移植 治愈性治疗
消融
TACE
索拉非尼
姑息治疗 -
全身治疗 4
全身状况
PS 0~2
肝功能
Child-Pugh A/B
肝外转移
无
有
血管侵犯
无
有
肿瘤数目
1个
2~3个
≥4个
肿瘤大小
< 5cm
≥5m ≤3cm
>3cm
HCC Child-Pugh C
PS 3~4
治疗选择
·手术切除
·TACE
·TACE
10. Llovet JM et al. J Hepatol 2008;48:S20-S37.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
• 介入栓塞(TAE)治疗的理论依据
– 正常肝组织血供的70%-75%来自 门静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5%30%,肝癌血供的95%-99%来自 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的肿瘤支可阻断 瘤体血供,肿瘤坏死,对肝组织影响 小。
Stage D PST >2, Child–Pugh C
早早期 (0)
单个肿瘤 <2cm 原位癌
早期(A)
单发病灶or 3 个结节
付慧英
-
1
原发性肝癌
• 背景 • HCC之介入治疗 • HCC之靶向治疗 • HCC治疗展望
-
2
原发性肝癌
• 背景
• HCC之介入治疗 • HCC之靶向治疗 • HCC治疗展望
-
3
肝癌
Stage 0 PST 0, Child–Pugh A
Stage A–C PST 0–2, Child–Pugh A–B
伴发疾病
无
有
手术
肝移植 治愈性治疗
消融
TACE
索拉非尼
姑息治疗 -
全身治疗 4
全身状况
PS 0~2
肝功能
Child-Pugh A/B
肝外转移
无
有
血管侵犯
无
有
肿瘤数目
1个
2~3个
≥4个
肿瘤大小
< 5cm
≥5m ≤3cm
>3cm
HCC Child-Pugh C
PS 3~4
治疗选择
·手术切除
·TACE
·TACE
10. Llovet JM et al. J Hepatol 2008;48:S20-S37.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
• 介入栓塞(TAE)治疗的理论依据
– 正常肝组织血供的70%-75%来自 门静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5%30%,肝癌血供的95%-99%来自 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的肿瘤支可阻断 瘤体血供,肿瘤坏死,对肝组织影响 小。
Stage D PST >2, Child–Pugh C
早早期 (0)
单个肿瘤 <2cm 原位癌
早期(A)
单发病灶or 3 个结节
原发性肝癌-(1)-ppt课件

肝呈楔形,可分膈、脏两面 (即上、下两面)左、右两叶。
镰状韧带,位于膈面,分肝为 左、右两叶。
肝的脏面:有“H”形的沟
右纵沟:前部有胆囊窝;后部有 下腔静脉沟。左纵沟:前部有 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 横沟:即肝门,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神经、 淋巴管出入。
肝以肝内血管和肝内裂隙为基础,可分为五叶、四段:
【肝脏的生理功能】
4.热量的产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都有肝脏参与。安静时机体的热量主 要由身体内脏器官提供。在劳动和运 动时产生热的主要器官是肌肉。在各 种内脏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 官,安静时,肝脏血流温度比主动脉 高0.4-0.8摄氏度,说明其产热较大。
【肝脏的生理功能】
5.维生素、激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
【病因】
A.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黄曲霉菌 D.饮水污染 E.亚硝胺 F.其他因素:寄生虫、饮酒等 G.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病理】
大体分型
➢
结节型:多见,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散 布于肝内,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5cm,多伴有肝
硬化。
➢
块状型:常为单发,也可由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癌块直径较大,一般超过5cm,易出血、坏死,
【肝脏的生理功能】
三、解毒功能:在机体代谢过程中,门静脉
收集自腹腔流来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物 质,将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肝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 式:(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 脱氧作用。(2)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以及 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3)蓄积作 用;(4)吞噬作用。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 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无毒的或溶解度 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原发性肝癌讲稿PPT课件

或ALT明显增高
并发症
肝性脑病:终末期表现,占死因34.9% 上消化道出血: 占死因15.1%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约占肝癌死因的10% 继发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前8~11月)、诊断、疗效判
B超 CT
MRI
DSA
其他检查
肝穿刺活检 腹腔镜检查 剖腹探查
诊断标准
肝病史、不明原因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 应作AFP测定和选作其他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肝癌高危人群(肝炎5年以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记 阳性,35岁以上)的定期随访: 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 年1~2次
肠等
治疗
手术治疗: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适应证: 诊断明确,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 肝功能代偿良好,PT>正常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
处转移 心、肺、肾功能良好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有很好的疗效,已成为肝癌
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
TACE 示意图
肝癌
股动脉 导管
腹主动脉 腹腔干
根据两型异质体的比值可鉴别良恶性肝病,且诊断不受AFP浓度、 肿瘤大小和病期早晚的影响
2.r-GT及 r-GT Ⅱ :与AFP无关,在小肝癌阳性率为78.6% 3.异常凝血酶原(AP):放免法,≥250μg/L(+),PHC 67%(+),良
性肝病、转移性肝癌少数(+),对亚临床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 4.-L-岩藻糖苷酶(AFU):AFP(-)及小肝癌(+)>70% 5.酸性同工铁蛋白(AIF)、醛缩酶A(ALD-A)、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
并发症
肝性脑病:终末期表现,占死因34.9% 上消化道出血: 占死因15.1%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约占肝癌死因的10% 继发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前8~11月)、诊断、疗效判
B超 CT
MRI
DSA
其他检查
肝穿刺活检 腹腔镜检查 剖腹探查
诊断标准
肝病史、不明原因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 应作AFP测定和选作其他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肝癌高危人群(肝炎5年以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记 阳性,35岁以上)的定期随访: 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 年1~2次
肠等
治疗
手术治疗: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适应证: 诊断明确,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 肝功能代偿良好,PT>正常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
处转移 心、肺、肾功能良好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有很好的疗效,已成为肝癌
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
TACE 示意图
肝癌
股动脉 导管
腹主动脉 腹腔干
根据两型异质体的比值可鉴别良恶性肝病,且诊断不受AFP浓度、 肿瘤大小和病期早晚的影响
2.r-GT及 r-GT Ⅱ :与AFP无关,在小肝癌阳性率为78.6% 3.异常凝血酶原(AP):放免法,≥250μg/L(+),PHC 67%(+),良
性肝病、转移性肝癌少数(+),对亚临床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 4.-L-岩藻糖苷酶(AFU):AFP(-)及小肝癌(+)>70% 5.酸性同工铁蛋白(AIF)、醛缩酶A(ALD-A)、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
《原发性肝癌》课件

01
02
03
肝细胞损伤
长期慢性肝病、肝硬化等 导致肝细胞损伤,增加了 肝癌的发生风险。
基因突变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 变有关,如抑癌基因失活 、原癌基因激活等。
炎症与免疫
慢性炎症刺激和免疫功能 低下也可能促进肝癌的发 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 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 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 差异。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对 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常用方法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 疗法等。
手术治疗
肝切除术
切除肝癌病灶及其周围部分正常 肝组织,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手
术方式。
肝移植术
将健康肝脏移植给肝癌患者,适 用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患
者。
局部消融治疗
通过高温、冷冻、射频等方法将 肝癌病灶消除。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与化疗结合使用 。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肝癌病 灶,阻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微波消融治疗
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将肝癌病灶消除。
04
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 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尽量 避免长期接触。
01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分子标记物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新型免疫疗法
02
继续探索新型的免疫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等,以提高肝癌
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早期诊断和预防
03
加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研究,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原发性肝癌 ppt课件

的表现
ppt课件
14
分期
Ⅰ期:(亚临床期)无明显症状和 体征。
Ⅱ期: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但无Ⅲ 期表现
Ⅲ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 恶液质之一者。
ppt课件
15
分型
单纯型:无肝硬化表现,肝功能基本正 常
硬化型:有肝硬化临床和\或化验表现。 炎症型:持续性癌性高热或转氨酶课件
巨块、边缘不整、有压痛。
血管杂音:肝癌动脉血管丰富而纡曲,粗动脉
突然变细;巨大癌肿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
肝肋下不大-非典型体征
早期;癌肿位于膈面
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黄疸—晚期征象 ①肝细胞性黄疸;②梗阻性黄疸 机制:肝细胞大面积损害 癌肿压迫或侵犯肝门胆道 癌组织堵塞胆道
肝硬化征象:脾大、腹水、食道胃底静 脉曲张
AFP+B超是诊断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 低浓度AFP持续增高,ALT正常 AFP>500μ g/l持续1月或>200μ g/l持 续8周
ppt课件
22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 2.肝硬化 3.活动性肝病
AFP与ALT同时升高—肝病 AFP升高,ALT下降—肝癌 AFP>500mg/l—肝癌 AFP200-400μ g/l-追踪观察
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引起已曲
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造成上消化道出血;肝
癌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使肝硬化程度加重,引起门静脉
高加剧;当肝癌病灶位于肝门部时,可压迫门静脉主干,
也会使门静脉压升高。 ppt课件
28
肝昏迷的表现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 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主要 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昏迷常见诱 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自饮 食。安眠镇静药物、麻醉药、感染、便秘、手术、尿毒 症及呕吐、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其发病机制复杂。
ppt课件
14
分期
Ⅰ期:(亚临床期)无明显症状和 体征。
Ⅱ期: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但无Ⅲ 期表现
Ⅲ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 恶液质之一者。
ppt课件
15
分型
单纯型:无肝硬化表现,肝功能基本正 常
硬化型:有肝硬化临床和\或化验表现。 炎症型:持续性癌性高热或转氨酶课件
巨块、边缘不整、有压痛。
血管杂音:肝癌动脉血管丰富而纡曲,粗动脉
突然变细;巨大癌肿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
肝肋下不大-非典型体征
早期;癌肿位于膈面
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黄疸—晚期征象 ①肝细胞性黄疸;②梗阻性黄疸 机制:肝细胞大面积损害 癌肿压迫或侵犯肝门胆道 癌组织堵塞胆道
肝硬化征象:脾大、腹水、食道胃底静 脉曲张
AFP+B超是诊断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 低浓度AFP持续增高,ALT正常 AFP>500μ g/l持续1月或>200μ g/l持 续8周
ppt课件
22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 2.肝硬化 3.活动性肝病
AFP与ALT同时升高—肝病 AFP升高,ALT下降—肝癌 AFP>500mg/l—肝癌 AFP200-400μ g/l-追踪观察
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引起已曲
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造成上消化道出血;肝
癌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使肝硬化程度加重,引起门静脉
高加剧;当肝癌病灶位于肝门部时,可压迫门静脉主干,
也会使门静脉压升高。 ppt课件
28
肝昏迷的表现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 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主要 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昏迷常见诱 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自饮 食。安眠镇静药物、麻醉药、感染、便秘、手术、尿毒 症及呕吐、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其发病机制复杂。
原发性肝癌演示课件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原发性肝癌的相关 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 后等方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 理解。
心理疏导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共同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肝癌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诊断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B型超声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 内有无癌栓等,其诊断符合率可达84%,能发现直径2厘米或更小的病变,是 目前有较好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 CT检查:分辨率高,可检出直径约1.0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应用增强扫描有 助与血管瘤鉴别。对于肝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0%。但费用昂贵。尚不能普 遍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栓塞术的基础上,同时注入化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局部消融治疗
01
02
03
射频消融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 ,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 坏死。
微波消融
通过微波产生的热量使肿 瘤组织坏死。
冷冻消融
利用低温使肿瘤组织发生 冷冻坏死。
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
化疗药物
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杀 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和繁殖。
定期随访
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定期进行影像学、实验室等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情况。
复发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 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