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维修理论

合集下载

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研究

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研究

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研究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日趋完善,对轨道交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轨道交通的运力,已成为铁路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铁路网络将建成150000km,在有效缓解运力紧张的同时,也伴随着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和维护工作的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营管理和运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铁路线是列车正常运转的根本,因此,保证铁路线上的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足的维护和维护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对运力的释放不利;由于维护工作时间的缩短,造成了线路设备维护得不充分,从而降低了运输的质量。

维护与运输的矛盾日益尖锐,将成为制约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铁路线路维护计划的编制与优化技术,是对线路维护与维护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保证行车安全,而且还可以兼顾到经济利益,是一种有效地解决行车与维护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检测;综合维修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铁的高度重视,高铁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高速铁路运营中,因为其线路技术的特殊性,导致了它的维修与保养模式,目前仍是高速铁路的主要维修模式。

与此同时,要坚持“绩效分离”的原则,加速推进专业维修与保养队伍与企业的发展,将各类新技术、新设备更好地应用到线路维修工作中,进而提升高速铁路的维修与保养水平,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铁线路维护与维护现状的分析,对我国高铁线路维护与维护工作做了详细的论述。

1高速铁路与线路养护维修我国从1999年开始修建高铁,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高铁的总体建设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高铁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运营最快、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

高铁有自己的优点:一是运力强,高铁平均3分钟一趟,运力强;二是全天候的交通,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做到全天候的运转,并且不会受到雨雪等气候的影响;第三,高铁有利于节能环保,是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铁路轨道维护与修复技术手册

铁路轨道维护与修复技术手册

铁路轨道维护与修复技术手册1. 引言铁路轨道作为铁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了铁路运输的重任。

为确保铁路轨道的安全和顺畅运行,铁路轨道的维护与修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技术手册将介绍铁路轨道维护与修复的一些关键技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轨道巡检与检测技术2.1 轨道巡检方法2.1.1 目视巡视进行目视巡视时,巡视人员需熟悉轨道中各种缺陷的特征和检查要点,通过肉眼观察来发现表面缺陷。

2.1.2 音频检测音频检测是利用专业的音频检测设备来分析轨道中存在的异常声音,例如噪音、共振等,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2.2 轨道检测技术2.2.1 轴重检测轴重检测技术可对列车通过时的轴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轨道超载的情况,确保轨道的安全使用。

2.2.2 力传感检测通过安装力传感器在轨道上,检测列车通过时的载荷变化,可以判定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3. 轨道维护技术3.1 轨道清洁轨道清洁是维护轨道的基本任务之一,清洁可以有效清除轨道上的杂物,减少由杂物引起的轨道腐蚀和磨损,延长轨道使用寿命。

3.2 轨道道碴挽回技术轨道道碴挽回技术主要通过专用机械设备来将铁路道碴回收,再利用于轨道维护施工中,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轨道防腐技术通过对轨道表面喷涂特定的防腐剂,可以减少轨道的腐蚀和磨损,提高轨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轨道修复技术4.1 热点修复热点修复是针对轨道上的热点区域进行的修复工作,通过热点检测和分析,确定热点位置,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轨道的安全性能。

4.2 缺陷修复缺陷修复是指对轨道上的各种缺陷进行修复,包括裂缝、孔洞、局部变形等,通过填补、焊接、更换等方式,修复轨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结论本技术手册介绍了铁路轨道维护与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轨道巡检与检测技术、轨道维护技术以及轨道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确保铁路轨道的安全性和顺畅运行,对于铁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29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29

TG/GW116-201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年2月前言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刘丙强、江成、黎国清、姜子清、田新宇、段剑峰、万坚、张银花、王长进、邹定强、杨桉、吕关仁、吴仕凤、李传勇、肖卫军、马德东、蒋金洲、王树国、周清跃、李力、黎连修、田常海、高睿、宋贲。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张军政、侯文英、沈榕、杨忠吉、许有全、刘建基、田斌、郭良浩、寇东华、梁春方、张冠军、乔连军、张金龙、谭敦枝、胡永乐、杨厚昌。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7)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9)第一节工作分类 (9)第二节工作内容 (9)第三节管理组织 (11)第四节工作计划 (11)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13)第一节线路平面 (13)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15)第三节道床 (16)第四节轨枕 (17)第五节钢轨 (17)第六节扣件 (21)第七节道岔及调节器 (24)第八节无缝线路 (28)第九节标志标识 (31)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33)第一节一般要求 (33)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33)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34)第四节钢轨检查 (36)第五节量具检查 (39)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41)第一节一般要求 (41)第二节钢轨修理 (41)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46)第四节轨枕修理作业 (49)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 (49)第六节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 (51)第七节无缝线路作业 (52)第八节冻害整治作业 (55)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7)第一节线路设备维修周期 (57)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标准 (57)第三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61)第四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63)第五节作业验收办法 (63)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 (65)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 (65)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 (65)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 (72)第一节一般要求 (72)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72)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 (75)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8)附录一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 (79)附录二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 (83)附录三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 (84)附录四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 (85)附录五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 (88)附录六伤损钢轨月报 (89)附录七轨距调整配置表 (90)附录八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 (92)附录九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 (93)附录十有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 (94)附录十一有砟轨道常备材料 (97)附录十二本规则用词说明 (99)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有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主要内容及特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一项管理规定,旨在规范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维修工作,保障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该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维修范围:规定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的范围,包括轨道、道床、固定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

对于不同部位的维修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并对各种维修工作的周期、方法、工艺等进行了规定。

2. 维修标准:规定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的标准,包括维修质量标准、维修限值标准等。

对于不同维修项目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规范,确保了维修工作的效果和安全性。

3. 维修方法: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不同维修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人工维修、机械维修等。

针对不同的维修情况和工艺要求,提供了相应的维修方法和操作步骤,确保了维修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4. 安全措施:强调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的安全性要求,明确了各种维修作业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要求。

包括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使用、临时交通安排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指导,保障了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细化规定:该规则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细化,详细规定了各种维修工作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使维修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注重安全:该规则在维修工作中注重安全性的要求,强调了各种维修作业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要求。

确保了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避免了因维修工作引发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3. 强调科学性:该规则在维修方法和工艺上注重科学性的要求,提供了不同维修情况下的科学方法和操作步骤。

使维修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线路维修中的技术问题。

4. 规范统一:该规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统一规范,为全国范围内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工作提供了一致的标准和要求。

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及维修管理

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及维修管理
础 是 轨 道 结 构 。轨 道 结 构 的管 理 水 平 和 维 护 水 平 对 铁 路 运 输 有 平稳性它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钢轨它的原始平值一般都 比 重要作用 , 它是 轨 道 安 全 运 输 的 保 障 。 随 后 社 会 不 断 发 展 , 对 轨 较 小 , 这 使 得 在 后 期 维修 时 , 不 能正 确 的 根据 具 体 问题 具 体 分 析 , 道 的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 新 生产 的干 线 ,必 须 做 到投 入 少 量 的 资 使得 维 修 难 度 增 大 ; 道岔区在进行连接时 , 它 的 接 头 轨 缝 要 控 制
中 图分 类 号 : U 2 1 3 .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1 6 7 5 ( 2 0 1 3) 1 5 — 0 2 7 0 — 0 2
1保 障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
列车在行驶 时它的速度, 它运行的路线 , 应 该要得到保 障 。
2 高速铁路特征
但这种机制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对私营部门的要求比较高私营部门相对来说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具体的管理当中都需要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其重点需要放在租金方面以及相关的法律方面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交通建设
建材发展导 向 2 0 1 3 年 8月
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及维修管理
谭 启 震
( 中国中铁四局集 团有 限公司第 八工程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 3 0 0 0 0 ) 摘 要: 高速列车行驶 最关键的是平稳性 , 如果行驶 中平稳 性受到影响 , 那么列车最容 易出现安全问题 。然而, 铁路轨
人们一直希望铁路运输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那么这
列 车 行驶 时它 的稳 定性 、 平 顺 性 要得 到 保 障 。这样 就 得 要 求铁 路 首要面对的问题便是: 平顺性。 铁路运行必须严格 的控制平顺 性,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1年10月前言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保证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保持无砟轨道耐久性,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江成、刘丙强、姚冬、王邦胜、黎国清、肖俊恒、田新宇、万坚、谢永江、段剑峰、王树国、杨桉、邹定强、张银花、蒋金洲、王长进、周清跃、易忠来、李力、黎连修、王继军、姜子清、吴绍利、毛昆朋、李化建、朱长华、田常海。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卢祖文、曾树谷、范俊杰、高亮、李传勇、李振廷、吕关仁、张军政、田斌、梁春方、刘科、闫红亮、许有全、张金龙。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3)第一节工作分类 (3)第二节工作内容 (3)第三节管理组织 (5)第四节工作计划 (5)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6)第一节线路平面 (6)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7)第三节无砟道床 (8)第四节钢轨 (13)第五节扣件 (17)第六节道岔及调节器 (22)第七节无缝线路 (25)第八节标志标识 (29)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30)第一节一般要求 (30)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30)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31)第四节钢轨检查 (33)第五节量具检查 (36)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37)第一节一般要求 (37)第二节钢轨修理 (37)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43)第四节无砟道床维修作业 (44)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维修作业 (48)第六节无缝线路维修作业 (50)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2)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52)第二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55)第三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58)第四节作业验收办法 (58)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 (59)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 (59)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 (60)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 (67)第一节一般要求 (67)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67)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 (69)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2)附录一无砟道床伤损检查记录 (73)附录二道岔检查方法及工具 (78)附录三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

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

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铁路线路的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是保证铁路线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轨道进行维修养护,可以保持轨道的良好状态,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轨道维修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介绍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

一、轨道维修的目的铁路线路的轨道维修的目的是保持轨道的几何和纵向强度,保证轨道的垂直和水平几何参数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

轨道维修还可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二、轨道维修的内容轨道维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检查和修复轨道几何状况。

通过测量和检查,发现轨道的几何缺陷,如高低差、横向偏斜、曲线运算间隙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2. 清除和修复轨道上的障碍物。

轨道上常常会有积水、泥土、杂草等障碍物,需要及时清除和修复,以防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3. 修复轨道的纵向强度。

轨道在运行中会产生疲劳裂纹、损伤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保证轨道的纵向强度。

4. 维护和更换轨道固定设备。

轨道的固定设备包括道钉、道床、扣件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出现磨损和松动现象,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固定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轨道维修的关键技术铁路线路轨道维修养护技术包括以下关键技术:1. 轨道测量技术。

轨道测量是轨道维修的基础工作,通过测量轨道的几何参数,可以确定轨道维修的对象和工作重点。

2. 轨道修补技术。

轨道修补是轨道维修的重要内容,包括填补疲劳裂纹、修复损伤等操作,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修补技术。

3. 轨道连接技术。

轨道连接是轨道维修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道钉、螺栓等连接设备的安装和更换,需要掌握相应的连接技术。

4. 轨道交替技术。

轨道交替是轨道维修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将磨损严重的轨道进行交替,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提高运输效率。

铁路轨道养护与维修

铁路轨道养护与维修

铁路轨道养护与维修发布时间:2021-06-17T11:58:42.0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石建峰员立新[导读] 摘要:通过有效的轨道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运输安全。

呼和浩特铁路集团公司呼和浩特工务段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通过有效的轨道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运输安全。

因此,在有效的分析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养护管理,不断制定更高效的养护模式,从而不断提高轨道养护和养护水平。

关键词:铁路轨道;养护;维修1 铁路轨道维修和养护的重要作用1.1 有利于列车的安全运行铁路轨道在列车的常年作用和风沙雨雪和温度变化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将会产生变形、空间位置移动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列车运行的平衡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不及时进行养护或者修理,长此以往,当变形积累到一定限度时,会形成永久性的变形,这将会大大削弱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威胁行车以及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定期对铁路轨道进行养护和维修,有利于提高轨道的运行质量,确保轨道状态良好,为列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1.2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列车作为其中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而列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铁路轨道,轨道的状态情况对列车能否顺利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铁路轨道的养护和维修能够保证列车的顺利安全的运行,同时也间接的保障了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2 铁路轨道常见的病害2.1 曲线钢轨病害一些铁路轨道上会存在客货混跑的现象,加上高速重载列车比较多,这时轨道长时间受到机车的碾压,碾压的同时外股钢轨还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产生偏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使列车运行中对钢轨磨损进一步加剧,同时还会出现钢轨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轨道顶面和机车车轮踏面之间不能得到有效吻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车站6#道岔各项几何尺寸采用常规方 法检测均在维修标准内,但是直向过岔时仍 有晃车现象,采用轨检小车对道岔前后线路 及岔区直股高低和方向结果如下:
4
1 0
3
高低不平顺/mm
方向不平顺/mm
-50 0 50 100 150
-1 -2 -3 -4 -5 -50 0 50 100 150
2
1
0
-1
岔枕号
全列 空车
26026 43798 1.7 0 0 0 0 43798 ∝ 26026 0 0 0 0 0 45468 9374 0.2 45468 0 0 0 9374
全列 重车
96049 161640 1.7 0 0 0 0 161640 ∝ 96049 0 0 0 0 0 167801 34595 0.2 167801 0 0 0 34595
1 0 -1 -2
0
20
40
60 岔枕号
80
100
武广线水平调整实例
二、轮轨关系控制
1、轮轨关系的重要性 影响行车安全性
影响行车平稳性
表现形式
光带不良:轨底坡、踏面轮廓
道岔降低值不良 基本理论: 竖向为赫兹接触 蠕滑理论 曲线通过理论;2000m以下轮缘导向、5000m以下蠕滑导向、5000m 以上轮径差导向
2、短波不平顺控制
高速行车条件下,幅值微小的轨面不平顺也 可能引起轮轨强烈的冲击振动,产生很大的轮轨 作用力。 以0.1mm低凹焊缝为例: 如160km/h的轮轨作用力约为206kN,则 300km/h时的轮轨作用力就已达到了490kN。 由此可见: 列车速度越高,各项动力学指数 大致呈单调上升趋势,且增大速度较快。
1.6
30
竖向不平顺/mm
横向不平顺/mm
1.2
TB踏面 LM踏面 LMA踏面
20
0.8
TB踏面 LM踏面 LMA踏面
10
0.4
0
0.0 0 2 4 6 8 10
-10 0 2 4 6 8 10
至尖轨尖端距离/m
至尖轨尖端距离/m
转辙器部分竖向不平顺
转辙器部分横向不平顺
经过上述研究,我国高速道岔采用了 特有的缩短轮载过渡范围设计,轮轨过渡 范围由过去常规的顶宽20~50mm缩短至顶 宽15~40mm。这种创新设计与德国道岔 FAKOP轨距加宽设计具有相同的行车舒适性。 由此,在高速道岔制造、铺设技术条 件中对尖轨及心轨顶宽20、35mm等控制断 面与基本轨、翼轨的相对高差做了严格规 定,其偏差不得超过1mm。
于弦线倾角的曲线递推算法得到轨道空间曲线
分析理论:虚拟弦长得到长波不平顺
评估理论:研究考虑波长影响的轨道质量指数分析法 控制理论:研究长、中、短波不平顺的最佳控制方法 现场试验:优化检测系统并在现场测试验证
因此,在高速道岔维护中,首先必须重 视长波不平顺的检测。 长波不平顺的检测,需将道岔及其前后 各200米以上的区间线路视为一个独立检测 单元; 其次,应采用轨检小车、激光测试系统 等先进的检测手段,获取长波不平顺的正 确量值,有针对性地对道岔几何状态进行 养护控制。
当动车组以 250km/h的速度直 向过岔时: 尖轨跟端焊接不平 顺在0.2mm/m范围 内,减载率不超过 0.3; 尖轨跟端焊接不平 顺达到0.7mm/m时, 减载率已超过了0.6 的安全限度。
焊缝不平顺为0.7mm/m时的减载率
3、轨道不平顺评估方法
幅值法 TQI法:需要深化考虑波长 轨道谱法;科学的方法
高速铁路工务安全新理论
脱轨理论 古典脱轨理论: NADAL 准则,脱轨系数与 减载率
H
P
1.0
P 0.6 P
适用于低速爬轨情况
高速脱轨:多为 跳轨脱轨
车轮脱轨系数与横向力作 用时间t有关 ,当t≥0.05 s时,其限度 值为0.8; 当t<0.05 s时,脱轨系 数限界值应满足以下条件 (Q/P)max≤0.04/t 式中,t为横向力作用时间
岔枕号
高低不平顺
方向不平顺
不平顺进行检测后发现,该道岔正好位 于波长为80米的高低不平顺中,不平顺幅度 约为4mm,同时还位于波长为82米的方向不 平顺中,不平顺幅度约为5.5mm,这就是引 起该道岔晃车的主要原因。
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虚拟弦线法空间曲线检测 理论
Laser 发光部 受光部1
受光部2
0
尖轨顶宽20mm处轮轨接触
转辙器部分等效锥度分布
至尖
0
2
轨尖
4
端距
6
离/
m
道岔动力学研究表明:尖轨与基本轨的顶面高 差决定着轮载在两钢轨间过渡的范围大小和轮载 转换的快慢程度,尖轨顶面纵坡越小,轮载过渡 的范围就越长,尖轨完全承受列车荷载的断面就 越大,但是因轮载转换的速度较慢,左右侧轮轨 间的横向蠕滑力不均作用时间长,列车直向过岔 时的平稳性就越低。
抬 升 力
轮 4 外
轮 4
考虑道岔轮轨关系,因车轮贴靠尖轨运行,若尖轨 顶面与基本轨顶面高差不合适,将形成较大的三角 坑,后轮悬浮运行,悬浮量达10mm以上。
原因分析: (1)为减缓道岔尖轨侧磨,导曲线外轨设置了6mm超高,从尖轨尖端开 始顺坡至跟端结束,顶面高差设计不合理,超成严重三角坑。 (2)线路条件恶劣,空重车编组不合理时,易造成车轮悬浮,重空重、 空空重编组时空车所有车轮悬浮,脱轨机率大增。与道岔结构不平顺叠加 时,脱轨机率再上升。
轨面短波不平顺不仅会引发强烈的轮 轨冲击,还可导致轮重减载率下降、钢轨 断裂,乃至恶性脱轨事故,在高速条件下, 它还将引起很大的轮轨噪声。同时,波长 短于2米的焊缝不平、轨面剥离、擦伤、波 形磨耗等各种微小的轨面短波不平顺均是 发展形成更大的严重不平顺、恶化轨道几 何状态的重要根源。
焊缝不平顺为0.2mm/m时的减载率
空空 重
0 111268 ∝ 0 0 0 0 111268 ∝ 0 0 0 0 0 0 0 23814 ∝ 0 0 0 0 23814
空重 重
89815 170163 1.9 0 0 0 0 170163 ∝ 89815 0 0 0 0 0 169135.5 36419 0.2 169135.5 0 0 0 36419
高速铁路首先要控制长波长不平顺!
一、轨道不平顺控制理论
1、1HZ现象 钢轨为100m定尺 区域沉降或软基沉降 18号道岔69m
连续刚构32+64+32、48+80+48
路桥过渡段60m左右 均是引起高速列车振动的根源!
160~200km/h铁路上32m简支梁也是引起振动的根源!
包括左右轨高低、方向、轨距、水平、车体横向加速度、 垂向加速度七项
在轨道不平顺谱估计中应用 合武线轨道谱特性
高低不平顺功率谱
在轨道不平顺谱估计中应用
方向不平顺功率谱
在轨道不平顺谱估计中应用
水平、轨距不平顺功率谱
在轨道不平顺谱估计中应用
加速度功率谱
两个峰值,竖向3.5m、32m;横向2.9m,26m
10
1
规范要求控制下 建议要求控制下
10
0
谱 密 度 PSD( mm 2/(1/m))
10
-1
10
-2
10
-3
10
-4
10
-4
10
-3
10 空 间 频 率 ( 1/m)
-2
10
-1
10
0
短波不平顺靠磨 中波不平顺靠调 长波不平顺靠修
3 2 调整前实测值 调整后模拟值 调整后实测值
水平 /mm
4、轨道不平顺控制方法
长、短、中波均要控制 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中对轨道高低和方向的控制指标 有三个:10m弦的正矢差、30m弦5m校核值、300m弦150m校核值。 建议相隔1枕校核值≤1mm、相隔8枕校核值≤2mm、相隔240枕校核 值≤10mm。分别用于控制轨道短波、中波、长波不平顺。
空重 空
128608 102693 0.8 0 0 0 0 102693 ∝ 128607.5 0 0 0 0 0 207927.5 21979 0.1 207927.5 0 0 0 21979
重空 重
0 102746 ∝ 0 0 0 0 102746 ∝ 0 0 0 0 0 0 0 21990 ∝ 0 0 0 0 21990
重空 空
32260 35276 1.1 0 0 0 0 35276 ∝ 32260 0 0 0 0 0 44133 7550 0.2 44133 0 0 0 7550
重重 空
134841.5 94171 0.7 0 0 0 0 94171 ∝ 134841.5 0 0 0 0 0 206593.5 20155 0.1 206593.5 0 0 0 20155
前期研发的具有
静态绝对及相对测量
功能的轨检仪
基于惯性基准原理,检测轨道几何 形位,包括等速的 0 号综合检测车、低
速的轨检车、静态的轨检仪等。 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均缺少长波不平顺轨检仪
静态检测效率低,不能满足我国
高铁里程长的维修需求 关键技术:长波长不平顺快速检测
检测原理:动静拟合、动态跟踪实现快速测量;建立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尖轨与基本轨 顶面高差远低于设计 值时,轮载过渡范围 为尖轨顶宽40~65mm, 因此直尖轨侧面有较 明显的轮缘贴靠痕迹, 说明轮对横移量较大, 范围较广,从而导致 行车平稳性较差。更 换合格的新尖轨后, 晃车现象立即消除了。
铁路道岔尖轨顶面超差
京沪线黄渡车站道岔例子
以芜湖东编组场驼峰下6号对称道岔脱轨事故分析为例
维修中应特别注意引起车轮跳动 的凸型不平顺,如接头台阶,应 严格控制和监测断轨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