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李玲;刘亚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3()4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对其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所起产生的间接效应。
方法以202名大学生为被试,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缺陷感量表和牛津幸福感量表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幸福感与自尊
(r=0.57,P<0.001)和社会支持(r=0.56,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也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01);②社会支持在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β=0.28,P<0.01。
结论自尊既能直接影响幸福感,也能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幸福感。
【总页数】2页(P628-629)
【作者】李玲;刘亚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6
【相关文献】
1.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社交自尊的中介作用
2.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3.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轻生态度关系研究——自尊和
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4.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5.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支持系统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和实施方式。
1.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来自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质与情感支持。
它包括来自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社会关系的帮助、理解和鼓励。
社会支持系统既有实质上的帮助,如提供物质支持,也有情感上的支持,如提供关爱和理解。
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应对困难,增强心理健康。
2.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2.1缓解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
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实质帮助来缓解这些压力,让大学生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2.2提供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亲人、朋友和师长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例如倾听、理解和鼓励。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2.3促进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社会支持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认同。
当他们获得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赞扬和鼓励时,会增强自己的自尊心,提高对自我的认同感,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3.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3.1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建立和谐、温暖的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心和理解,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3.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建立与同学、朋友的良好人际关系。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增加社会支持系统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对待他人要友善和善解人意,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 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李亚栋
【期刊名称】《校园心理》
【年(卷),期】2022(20)4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某大学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否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
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5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河北省某大学大学生孤独感程度偏高,自尊与孤独感之间呈正相关
(r=0.563,P<0.01);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则呈负相关(r=-0.456,P<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中,主观支持(r=-0.421,P<0.01)、客观支持(r=-0.144,P<0.05)以及支持利用度(r=-0.419,P<0.01)与孤独感之间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t=-8.079,P<0.01)。
结论大学生孤独感处于较高水平;且与大学生自尊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生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
【总页数】4页(P307-310)
【作者】李亚栋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2.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3.社会支持、自尊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
4.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5.孤独感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自尊与社会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对 象与 方法
1 . 1对 象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n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u s e t h e s e f r - e s t e e m S c a l e ( S E S ) ,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R a t i n g S c a l e( S S R S ) , A d o l e s c e n t L i f e E v e n t S c a l e( A S L E C ) , C o r n e l l he t S e o u l h e lt a h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C MI ) f o r e v l a u a t i o n . R e s u l t s : p i r v a t e c o l l e g e s t u -
有 显 著性 差异 。
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自尊 , 作为个体在社会工作与活动 中 获得 的一种对 自我认识 的积极情感体 验 ,它反映着个 体所 感知到 的现 实的 自我状态和个体所期 望的 自我状 态间的差 别 。同时 , 自尊是 自我意识 的核心 , 它在影响个体 的身心状 态 的同时也会制约个体将如何发展的选择。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自尊及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自尊及社会支持间的关系作者:卢晓灵陈贞兰张金勇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06期一研究背景调查表明,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
李永鑫(2007)[1]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学生中度以上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0%;而采用同一调查工具,连榕(2006)[2]对672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学习倦怠水平较高;马勇(2010)[3]对129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学习倦怠检出率是24.8%;卢晓灵等(2012)[4]对92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学习倦怠检出率高达43.3%。
研究认为,学习倦怠的存在不仅影响贫困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其和谐发展及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
高自尊的个体对现实的自我持肯定的正面评价,较满意自己,对自我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而低自尊的个体则相反,对自己持负面的消极评价,对自我的接纳程度低,对自我的情感体验是负面的。
自尊涉及个体对自身的总体判断,以学习知识为主业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评价自然与其自尊有联系。
时金献(2008)[5]研究表明,倦怠与自尊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自尊是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
还有研究表明,倦怠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是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
Yang(2005)[6]认为社会支持可以看作是学习倦怠的前测变量;唐芳贵(2008)[7]认为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尧丹俐(2009)[8]认为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此外,严标宾(2006)[9]等人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尊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一个中介变量。
然而,张媛(2009)[10]医生工作倦怠的现状研究认为,自尊、社会支持是工作倦怠的显著预测因素,自尊对人格改变、成就感低落的贡献力比社会支持大,自尊并非社会支持影响医生工作倦怠的中介变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在六盘水师范学院贫困生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为被试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0份,无效问卷29份,有效问卷9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水平及其关系的研究

中图 分 类 号 : 4 4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篇 号 :0 82 4 ( 09 0 - 6 -4 10 -4 1 2 0 ) 2 0 50 0
大学 生作 为一 个特 殊 的社 会 团体 , 内部 的人 与人 的关 系非 常 微 妙 . 其 大学 生 一 直 生活 在 学校 中 , 他 们 的生活 是纯 洁 的 , 还没 有经 历社 会这个 大染 缸 的 污染 , 以大 学生 大多 都 有纯 真 、 良的个 性 . 是 , 所 善 但 社会 的快 速发展 给 学校 也带来 了冲击 , 这种 情 况下 , 生 的竞争 意 识 越来 越 强 , 在 学 同学之 间 的 明争 暗斗 非常普 遍 . 际关 系常处 在某 一零界 点上 , 有事 情 发生 就 可 能造 成 人 际关 系 的全 面崩 溃 . 今社 会 上 人 一 现 的年轻 人非 常强 调 “ 个性 ” 这种 极 度 以 自我 为 中心 的 想 法 , 容 易 让 人感 到厌 烦 … . 研究 的 目的是 , 很 本
调查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和自尊的程度, 以有所针对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 使他们成为有能力的身心
健 康 的未来 工作 者 .
1 对 象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采取随机取样 的方法 , 对辽宁科技大学 、 鞍山师范学院 2 所高校的大一、 四学生进行研究. 大 共发放
问卷 10份 , 回 1 5份 , 中有 效 问卷 1 9份 , 生 7 8 收 6 其 4 男 2人 , 女生 7 . 7人
21 大学 生社 会支持 和 自尊的 相关 程度 . 对 19名 大 学 生所 做 问卷 结 果进 行 检 验 , 中考 察 点设 为 : 4 其 年级 、 乡 、 别 、 理 4个 方 面 . 用 城 性 文 利 S S1. P S 0进行 相 关 检 验 . 0 由于 社 会 支持 和 自尊 之 间 的联 系 十 分 杂 , 以采 用偏 相 关 进 行 检 验 , 性 所 将 别、 年级 、 乡和 文理 4个方 面都看 成 能够 影 响两者 相关 程 度 的 因素 , 社 会 支持 量 表 的 总 分 和 自尊 得 城 对 分进 行计 算 ( 表 1 . 见 )
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关键 词 : 大学生 ; 社会 支持 ; 交 自尊 ; 社 孤独 感; 相关关 系 中图分类号 :8 4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8—66 (0 0 0 O 1 0 B4 . A 10 7 5 2 1 )4一 10— 3
卷 是 一 个 简 短 易 行 的 社 交 自尊 评 定 问 卷 。 原 量 表 由 3 2项 组 孤独是指个 体渴望人 际交往 和亲密关 系而无 法满足 时 , 成 , e ri H l e h及 Sa p 19 ) m c t (9 4 修改 了这个 量表 , p 把它分成 两个 产生的一种不愉快 的体验 … 。孤独在大学校园里 更是 十分流 独立 的 l 6项量表 , A和表 B 以缩 短测查 时间 。两个分 量 表 , 行, 据调查有 7 % 的大学 生 说他 们 自从 开学 就 一 遭受 孤 表与 3 5 直 2项版本的总量表问 的相关系数为 0 9 , .7 两个分量表之 独 。 国 内外 的 许 多 研 究 共 同 证 明 , 独 感 的 影 响 渗 透 到 儿 间 的 相 关 系 数 为 0 8 。 本 次 研 究 选 用 的是 选 用 的 是 表 A, 孤 .7 共 童青少年发展 , 心理健康 , 体 的社会 化等 方方面 面 , 个 是构 成 l 个 项 日。 该 量表 为 采 用 5级 计 分 , 中 16 1 、3 1 6 其 、 、2 1 、5为反 总分范 围是 0 4, —6 分数越高 , 社交 自尊水平越高。 人们心理问题 的一个重要 因素 。社会 支持是 一种特定的人 向计分 , 』 际关系 , 它具有相互依存性 、 可靠的纽带性 、 协调性等特点 , 包 2 2 3 U L . . 《 C A孤 独 感 量 表》( C A L nl esSa , 三 版 U L oe ns cl 第 i e 含一种在人际交往 中获得 信任和安 全的性质 , f具有引 导 1 8 ) 并 I . 9 8 该量表是 由 R s l和 C t n …’ 制并修改 的。该量表 us l e ur a 编 o 的功能 。社会 支持对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个体发 有着 十 是 一个 一 维 的 孤 独 感 量 表 , 有 2 共 0个 项 目。本 研 究 中 的 分重要 的作用 。社交 自尊是个体对 自己的社会交往 能力 以 及交往状况的评 价与情绪 ‘ 。近年 来我 国的研 究表 明, 大学 C obea d系数 为 0 8 0 分 半信 度 为 0 80 r ah n .3 , . 2 。该 量表 为 4 生 的心 理 问 题越 来 越 多 , 中多 与 社 交 自尊 有 关 … 。 本 文 级计分 , 其 其中 15 6 9 1 1 、6 1 、0为反 向计分 , 、、 、 、0、5 1 、9 2 总分 范 0 0分 孤 旨在研究社会 支持 和社交 自尊 对孤独感 的影响 , 为从社 会支 围是 2 ~ 8 , 数 越 高 , 独感 水 平 越 高 。 2. 统 计 处 理 3 持 和 社 交 自尊方 面对 孤 独 进 行 干 预 提 供 理 论 支 持 。 2 对 象 与方 法 问卷 收 集 并 筛 选 之 后 采 用 S S r no s1 . 计 软 P Sf dw 7 0统 o Wi 2 1 象 .对 件进行 t 检验 、 方差 分析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等。 本研究对象为南 昌大学在 校大学 生 , 用 目标 样本 方便 3 结 果 采 抽样 。共发 放 问 卷份 3 0份 。回收 问 卷 3 6份 , 效 率 为 3 1不同性别 、 6 0 有 . 年级 、 专业、 养方式 大学生在孤 独感、 教 社会 支 8 % , 中男 生 10人 , 生 16人 ; 史 类 14人 , 工 类 9 持 、 交 自尊 上 的 差异 比较 5 其 6 女 4 文 0 理 8 社 人 、 类 14人 ; 年 级 8 人 , 年 级 8 艺术 0 一 1 二 O人 , 年 级 7 三 6人 , 由表 1 知 不 同性 别 被 试 在 社 会 支 持 、 交 自尊 方 面 有 可 社 四年 级 6 9人 ; 试 的平 均 年 龄 为 2 岁 。 被 1 显著差异 , 在家庭支持 、 朋友支持和社会总支持方面存 在显著 22工具 . 差 异 ( 分 别 为 0 07、.0 、.0 ) 而在 孤 独 感 方 面 没 有 P值 .3 0 0 20 0 8 , 22 1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 re e oi cl, ss .. 《 ( eci dsca sa ps) v l e 显著差异 。被试孤独感得 分在年 级 上差异 显著 , 经事后检 验 该量表是 由 Bu eta 介绍 的 由 Zm t lm nh l ie 等编 制的 。该 得 出, 、 一 二年级和二 、 年级 和二 、 三 四年级之 间有差异显著 ( P 量表是一 种强 调个体 自我理解 和 自我感受 的社会 支持量表 , 值分别为 0 0 0 0 05、. 3 ) 被 试社会 支持得分在年级上 .0 、.0 0 0 2 , 共1 2个项 目, 包括家庭 支持 、 朋友支持和其他 支持三个维 度 , 有显著差异 , 经事后检验得 出, 、 一 二年级和二 、 三年级 之间有 每个 维度 4个项 目。三个分 量表均 采用 7级 计分 , 总分 范围 差异显著( P值分别为 0 0 10 0 1 , . 1 、.0 ) 而被试在社交 自尊得分 是 1~8 , 分越 高, 会 支 持水 平 越 高。本 研 究 中 Co— 在 年级 上 没 有显 著 差 异 。 被试 社会 支持 得 分 在 专 业 性 质 上 有 2 4得 社 rn bc a仅系数为 0 9 3 分半信度为 0 8 8 ah .0 , .3。 显著差 异 , 经事后检验得 出, 文史 、 艺术类和理工 、 艺术类之 间 22 2 德 克萨斯社会行 为问卷 》 T xsSc l eai ne 有 显著 差异 ( 值 分 别 为 0 0 20 0 2 , 试 社 交 自尊 得 分 在 , .《 ( ea oi hv rlvn aB o P .1 、.1 )被 tr,S I o TB) y 专业性 质上有 显 著差 异 , 事后 检验 得 出文史 、 术类 和理 经 艺 该量表是 由 H lri e ec m h及 Sa pI 编 制并 修改 的。该 问 工 、 t 【l p o 艺术类 之间有显著差 异 ( 值 分别为 0 0 6 0 0 1 , p .2 、.0 ) 而被
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社会支持的互动分析

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社会支持的互动分析概要青少年自尊心发展是一个复杂并且关键的过程,它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社会支持在青少年自尊心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社会支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对青少年自尊心的重要作用。
引言自尊心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能力和价值观的评价和欣赏。
青少年期是自尊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身份建构、角色转变和身体变化等多重挑战,这影响着他们的自我感受和自尊心的形成。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庭、学校和朋友的情感、实质或信息上的支持,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形成和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自尊心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教育指导和身份认同,有助于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与父母的紧密联系和沟通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自己,并获得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自尊心。
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自尊心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能够提供情感支持、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
身边的朋友对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和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积极的同伴关系,青少年能够建立友谊和信任关系,从而提高自尊心。
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学校支持学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环境中的支持可以改善学生的情感状态、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并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的支持、同学关系和学校氛围对于青少年的自尊心有直接的影响,积极的学校支持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心。
青少年自尊心发展与社区支持社区支持是指来自社会环境的支持,包括社区资源、社区组织的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提供。
社区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认同感,并提供参与社会活动和取得社会认同的机会。
社区参与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
结论青少年自尊心的发展是一个与社会支持紧密相连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自尊是对自己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它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1]。Harter认为,自尊结构的最高层次为总体自尊,次级层次有四个要素:能力、自我控制、道德感、爱与认可[2]。本研究认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我的情感体验与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自尊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的核心要素。Solomon曾指出,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是行为的中介,它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并影响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自尊恐惧管理理论强调自尊的目的是减少和缓解焦虑,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4]。社会支持是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般的或具体的支持性资源。它帮助个体应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危机[5]。社会支持具有结构、性质、评价三个维度:社会支持的结构指的是社会支持的来源。Wong在对600名香港大学生社会支持结构的研究中发现,90%的大学生从朋友处寻求支持,70%的大学生从家人处寻求支持,13%的大学生从老师处寻求支持[6]。刘广珠、陈文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人、朋友、亲戚、同学和恋人这五类成员[7,8]。社会支持的性质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社会结构能为之提供何种性质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性质的划分有多种类型,但
不同的划分之间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一般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友谊支持和工具性支持[9]。社会支持的评价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适合性的主观评价或对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有研究表明,个体对社会支持适合性的主观评价在提升身心健康方面比社会支持的结构、性质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10]
。
社会支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与评价,也影响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或动机。情境因素影响社会支持提供的方式和效果。文化因素影响个体接受社会支持的程度。
Cooley认为,来自他人的积极关注形式,如赞许和尊敬等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这种赞许和尊敬可以称为社会支持。Harter等人对自尊与社会支
持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发现,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同学和父母赞许的平均数)与自尊之间的相关在0.5至0.65之间,高、中、低三种社会支持水平对应于高、中、低三种自尊水平[10]
。
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自尊存在显著相关。
彭欣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
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张奇王锦(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大连116029)(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和自尊量表(SES)调查了370名大学生,考察其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结构(同学朋友支持,家人支持,恋人支持,老师支持)、性质(情感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满意程度)
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情感支持、同学朋友支持对大学生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高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自尊低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
分类号B849:C91
收稿日期:2006-10-23
作者简介:张奇,男,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Email:zq55822@163.com。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93~99
StudiesofPsychologyandBehavior
93第5卷心理与行为研究
持、对支持的利用程度与自尊显著相关[11]。范兴华的研究认为,友伴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尊具有重
要影响,其中情绪情感支持对自尊高、低等级分组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2]。有研究认为,自尊的高低对社会支持有影响作用,但结果有争议。还有研究认为自尊的高、低等级分组在社会支持得分上差异显著[11],但也有研究认为这种差异不显著[1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对自尊的影响。很多研究都对社会支持的性质与自尊进行了相关分析,但忽视了社会支持者的特点与自尊的关系,即社会支持的结构与自尊的关系。Migdal认为,个体的自尊是在群体中发现的,一些重要他人对个体的评价、判断和重视程度决定着个体的自尊水平[10]。而且,由于社会支持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同一性质的社会支持由不同的人提供对个体自尊的影响也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社会支持的结构与自尊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如前所述,对社会支持的评价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维度。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对降低个体抑郁情绪、心理疾病、提高社会适应性方面都有显著作用[14]。因此,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应与社会支持的评价有关,但这一点还未得到研究的证实。虽然,大多数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与自尊存在显著相关,但是,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对自尊的重要影响还须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结构主要是同学朋友、家人、恋人和老师四类人员。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物质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和信息支持。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评价即为对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根据这种观点,提出如下研究假设:(1)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结构、性质和对社会支持的评价都与自尊有密切的关系。(2)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自尊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对自尊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并采用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theself-esteemscale,简称SES)[15],对37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验证上述假设。2方法2.1被试采取整群取样法,从某本科院校的教育、旅游管理、生物和物理四个学院的2至4年级大学生中抽取样本,最后获得有效被试370人。其中,男生113人,女生257人;文科(教育、旅游管理)大学生256人,理科(物理、生物)大学生114人;
来自城市的大学生189人,来自乡镇的大学生181
人;二年级63人,三年级121人,四年级186人。
有恋人的大学生190人,没有恋人的大学生180
人。被试年龄在20至23岁之间。
2.2测量工具2.2.1《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
的编制
根据对以往有关社会支持的文献研究[5 ̄10]
,
本
研究提出了大学生社会支持结构、性质和对社会支持的评价的假设,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
(以下简称《问卷》)。《问卷》共24个题目,由三个维度组成:(1)社会支持的结构,其中包括同
学朋友支持(5个题)、家人支持(5个题)、老师支持(7个题)、恋人支持(7个题)共4部分。
(2)社会支持性质,其中包括物质支持(4个题)、情感支持(10个题),陪伴支持(4个题),信息支持(3个题);其中情感支持又分为3种,即认同
支持(4个题),倾听支持(3个题)和信任支持(3个题)。(3)对社会支持的评价,即对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3个题)。老师支持、恋人支持均包括社会支持的性质和评价中的各项内容;同学朋
友支持除去信任支持和满意程度;家人支持除去倾听支持和信息支持。每个题目均采用5点评分。
2.2.2《问卷》
的效度检验
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最大方差旋转法)考查
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28;巴特莱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01)。
分析结果提取4个因子,累积解释率达到51.53%
。
划分到各因子下的题目在各因子上的载荷最低为:
因子1(0.605),因子2(0.532),因子3(0.584
),
因子4(0.485)。根据题目的内容和性质,分别将4个因子命名为:恋人支持、老师支持、同学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
将得到的4个因子作因子之间、因子与总分的
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1与因子2相关系数为0.074,因子1与因子3相关系数为0.398,因
94第2期子1与因子4相关系数为0.229,因子2与因子3相关系数为0.285,因子2与因子4相关系数为0.05,因子3与因子4相关系数为0.153。各因子与总分的最低相关为0.582。各项目的区分度检验结果表明,除第9题外,其余23个题目均与总分的相关都达到p<0.001的显著性水平,项目的区分度可以接受。鉴别度指数为D=0.203(取前后两个极端组,前后各25%),项目的区分度尚可。2.2.3《问卷》的信度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67。各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最低为0.855,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最低为0.64。抽取30人的样本相隔一个月进行重复测量,重测信度系数最低为0.795。2.2.4大学生自尊量表的选择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15]评定大学生的自尊水平。SES共10个题目,5个题目采用反向计分。为减少随机误差,使选项更符合大学生对自尊自评的心理特点,将回答方式由原来的4点评分改为5点评分,总分范围是10至5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尊程度越高。SES信度较高,效度可靠[15]。为消除文化差异,将第8题(反向计分)的“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改为:“我要是能更看得起自己就好了”,调查结果表明第8题与需要反向计分的题目总分相关系数为0.686(p<0.001),得到的SES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19。2.3数据收集与分析调查主试由本文作者担任,对抽取的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被试当场答卷,当场回收问卷。共发出问卷385份,收回380份,有效问卷370份。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文件并进行统计分析
。
3结果
3.1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差异分析将被试自尊测量总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1
。
以大学生被试自尊得分的平均值为因变量,分
别以性别、专业、生源、年级为因素变量进行ANOV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镇的大学生,F=5.117,
p<0.05。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F=3.466,p>0.05)、专业差异(F=0.035,p>0.05)
和年级差异
(F=0.013,p>0.05)均不显著。
表1大学生自尊总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注:*p<0.05
3.2大学生感受到社会支持状况的差异分析将大学生被试《问卷》总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各个支持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2
。
表2社会支持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支持维度同学朋友支持家人支持老师支持恋人支持物质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信息支持支持的满意程度社会支持总分
女文科3.753.710.560.673.893.820.570.642.993.000.610.673.893.780.760.813.703.650.600.623.463.430.460.493.593.550.560.573.493.450.620.663.503.500.680.703.533.50理科城市乡镇3.613.743.630.680.640.713.713.823.740.650.630.663.053.023.010.570.610.673.633.773.700.710.790.763.623.733.560.740.690.623.403.443.390.420.480.463.403.533.470.660.600.613.523.533.410.580.580.683.423.513.440.820.740.753.463.533.44四年级三年级二年级3.753.743.390.720.540.683.793.843.660.620.600.793.023.052.940.650.650.573.703.883.550.810.670.813.683.743.350.640.600.743.393.493.350.500.420.473.563.513.330.560.520.813.503.483.360.650.610.633.553.513.180.710.660.903.503.543.330.44